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日子是比以前好过,但也远没到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的程度。

    况且海兰的饭量不是一般人能比,干得多吃得更多,能吃的名声早已传遍十里八乡。

    爷说与其留在农村成天吃不饱,还不如出来学门手艺以后养活自己。

    自己挣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哪怕是嫁人之后在婆家也能不看别人眼色。

    “吃不饱都能长这么大个儿,要是吃饱那还得了!”

    姜爱国坐在板凳上,得仰头才能看到姜海兰的脸。

    姜海兰羞涩地抚摸着辫子:“我爷说我吃得多,可我觉得是我家的饭碗太小。”

    “你以后在大爷爷家想吃多少吃多少,家里大鱼大肉没有,饭管够。”

    “谢谢大爷爷。”

    一听说能吃饱,姜海兰整个人都好像在发光,羞涩地脚尖不停在地上摩挲。

    姜向北低头一看,发现她右脚的布鞋尖已经磨得凹进去一块,一看就是有事没事就搓,都能瞧见里层的布了。

    “吃完饭让向北带你去买两套薄衣裳,咱们洛川可不比老家,冬天也暖和着呢。”

    别看姜海兰长得高,性子就是个容易害羞的小姑娘。

    进屋来一个多小时都不好意思脱棉袄,热得汗流不止,一靠近就能感觉到身体散发出的热气。

    “海兰,我带你回屋去先换件薄衣服。”

    姜向北怕再热下去在家里就得中暑,赶忙拉着她手把人带回了自己屋里。

    “……”

    “我没什么衣服,出来就带了这一套。”

    直到离开客厅,姜海兰才腼腆地开口,当着长辈们的面不好意思说——不是不想换而是没得换。

    姜向北抿唇,先回想了下自己哪件衣物姜海兰能穿下,最后找了条今年生日买来一次都没穿过的连衣裙。

    姜海兰不接,连连摆手:“这么好的衣服别糟蹋了,我穿旧衣服。”

    鲜亮的鹅黄色裙子看上去就是好料子,哪有人舍得买来给正在长身体的娃娃穿。

    “哪有什么糟蹋不糟蹋,衣服就是给人穿的。”姜向北把裙子塞到她手里:“这条裙子是我自己挣钱买的,以后你挣了钱就能和我一样想买多少买多少。”

    “全是你自己挣钱买的?”

    刚才姜向北打开衣柜找衣服时她就看了一圈,不仅有漂亮的裙子,角落里还有几双新皮鞋。

    姜向北笑着眨了眨眼,而后点头。

    “向北姐,你真厉害。”

    “明天我带你出去买两套新衣服和鞋子,就算姐送你的礼物。”

    姜海兰张大了嘴,望着姜向北的眸子满是崇拜。

    要放几年前,她连想都不敢自己也能做城里人。

    这回不仅进了城,还立马就有工作能赚钱,姜海兰甚至都有些怀疑这究竟是不是真的。

    姜向北就像是看穿了她的想法,冲她笑笑说道。

    “换好衣服,到隔壁来找我,让我爷跟你说说工作的事。”

    姜向南高考完第二天糕点铺就要马上恢复营业,要是想让姜成军兄妹能帮得上忙,至少得提前几天教会他们一些基本操作。

    事情多任务紧,容不得她等人休息够了再来安排。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06 19:35:41~2024-08-07 20:01: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NEEDNOTTO 33瓶;图图30瓶;安若若、爱吃肉肉丫20瓶;mioer、Cbuji、小纯洁呀10瓶;山楂罐头、八八5瓶;夏天。4瓶;啊~兔、鸢栀ciss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高考◎

    姜向北穿着空荡荡的裙子在姜海兰身上刚刚好。

    就是这鹅黄色不太适合皮肤黝黑的人穿,穿上瞬间脸就被衬托的黑了几分,倒显得那口大白牙更白了。

    “大爷爷,我爷说我是来学手艺的,没出师前都不能要工钱。”

    一坐下,姜海兰就赶忙把临行前姜爱军交代的话先摆出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 50-60(第7/24页)

    姜爱国从嘴里取下根本没点燃的烟嘴,笑着冲忐忑的姜海兰摆摆手:“咱们家不搞以前拜师学徒那套,你既然做了事当然得拿工资。”

    姜海兰眸光瞬间大亮。

    “工资的事就让向北跟你商量,大爷爷就管你们吃饱穿暖。”

    姜向北想了想,将事前跟面包事业组商量的结果说了说:“头年每个月工资三十五元,之后你们要是能独立做面包了还能提成,每年咱们会根据赚钱多少发奖金。”

    三十五元……奖金……

    这几个词联系到一起,刹那间就将姜海兰拍得晕乎乎的打不起精神。

    活了十六年,见过最大的钞票是一元钱,那还是攒六七年压岁钱找别人换的一张压在枕头里。

    姜成军见过大钱,自然不会因为这三十五元就多激动。

    不过他相信姜向北,一听就晓得那三十五元工资只是小头,大头应该是关乎到劳动成果的奖金。

    “我妹和我饭量都大,每个月再扣二十元当成多买粮食的钱吧。”姜成军笑着挠头:“要不我爷晓得了肯定得教训我们。”

    姜向北笑着点了下头:“二十元能买一百斤粮食,海兰想吃多少管够。”

    要是不收这个钱,兄妹俩大概率都不敢敞开了吃。

    果然,下一秒姜海兰就笑得牙不见眼:“我每顿光是包谷饭就能吃三大碗,只要有咸菜下饭就行。”

    “吃饭你们就别操心了,至于住这两天就先凑合着住住,改明儿我出去问问谁家有空房租。”

    四个人住同一个屋根本转不开身,姜爱国打算去胡同里找找谁家有闲置的屋子。

    “爷不用找特意去找,裴玄家有空屋,我和成军哥住他们家就成。”

    得知姜成军要来姜向南就算到屋子不够住的问题。

    而且随着姜向北长成大姑娘,兄妹俩再住一个屋不方便的地方更加多了。

    听罢裴玄主动提出家里有间空了好久的屋子,宽敞得住四五个人都尽够。

    “那明天我去找亲家说说。”姜爱国想了想说道。

    有选择的话当然裴家最好,屋子宽敞又是亲戚,两个男娃住那也放心。

    咕噜噜——

    余光中姜海兰瞟到坐在一边的平子爷爷正在敲核桃,脑子里就再也听不进任何话去了。

    自顾自地想着想着,空空如也的肚子立刻发出抗议,羞得她捂住肚子再也不敢看大家。

    就连肚子饿都要比普通人闹得动静大。

    谈话立刻终止,姜爱国笑着站起来,把烟杆子放到桌上:“我去做饭,饿了的话就先吃点核桃。”

    他也看出来了,核桃正是引起姜海兰饥饿的罪魁祸首。

    ***

    八条中学。

    校门口,教学楼,到处都挂满了激励高考生们的条幅。

    “准考证带了没有?”

    “带了。”

    “墨水和钢笔呢?”

    “都带了,妈你就别担心了。”

    学校门前,姜向南在司文兰重复了十几遍的叮嘱下转身走进考场。

    裴玄见状,立刻挣脱开崔秀娥的手,也小跑着跟了上去。

    姜向北虽然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今天却也只能和家人一起站在校门前目送哥哥和裴玄进入考场。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冬天,参加人数足有五百多万,而录取人数却只有二十来万。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比姜向北前世高考还要难。

    和姜家人同样来门口送考的人不少,考生年纪遍布老中青三代,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和期盼。

    姜向南两人的背影逐渐被考生所淹没,司文兰长呼出口气,整颗心却是真正吊了起来。

    “向北,你说你哥能考上吗?”

    “肯定能!”

    一向是主心骨的老妈竟然反过来问姜向北,听到肯定答案后才好像稳当了些。

    但也仅仅只是一点儿。

    考试的铃声还没响起,她就在门前来回踱步,不时张望教学楼的方向。

    姜半走过去,轻轻搂住司文兰肩膀,把人往边上带。

    “向南又不是向北,他说能行就一定能行。”

    “那倒是。”司文兰勉强笑了笑:“向南在读书这件事上从来没让我操心过。”

    安慰就安慰,还顺道给姜向北膝盖上来了一箭,这就是学霸和学渣在父母心目中的天差地别。

    “……”

    “向南像你,又聪明又勤奋。”姜半还要顺道再补上句。

    姜向北:“……”

    “向北像你,爸也说你小时候因为识字没少挨妈打……”

    姜向北深觉不能再在这待下去,捂着被重伤的小心脏,刚想挪步走远点。

    她一动,司文兰就马上转头看过来。

    “向北,你来我有话跟你说。”

    姜半点着头,看表情也是一脸严肃:“这里人多口杂,我们回店里说。”

    回到没营业的糕点铺,爷爷姜爱国也在店里,正在把洗好晒干的托盘全放回柜台里。

    休息了一个月,需要提前的细碎准备工作头天就得忙活开。

    “刚好爸也在,咱们家开个会。”姜半宣布。

    会议内容为上个月夫妻俩前往珠市一路见闻,以及老姜家糕点铺的经营方向。

    “我和向北他爸一下火车就被珠市的发展吓了大跳……”

    遍地在建高楼大厦,好像城里的每条路都在修,外国企业的宣传和办事处随处可见。

    只通过那惊鸿一瞥,司文兰几乎确信了国家经高速发展的时机已经来临。

    “所以我和你爸商议之后决定……我要辞去外钢铁厂的工作,回家专心复习准备参加明年高考。”

    这一趟,不仅见证了国家经济特区日新月异的发展,还有司文兰对自己未来的清晰规划。

    要走得更远,就不只能一直着眼于眼下外联部主任这个位置。

    “我支持你妈妈的决定。”姜半没有丝毫犹豫。

    一日承诺了当妻子的后勤部主任,无条件支持也属于其中必备一项。

    “我支持!”姜向北立刻举手表态。

    姜爱国心里有些可惜,人人都羡慕的好工作说辞就辞,换成其他人肯定都会反对。

    不过……还是那句话。

    先有向南向北卖面包在前,后有张路等几人生意做得风风火火。

    每一个人都在无形中改变着姜爱国的想法。

    水滴石穿,到现在他几乎只花了几秒钟,清清喉咙后点头:“房子是自家的,只要吃点喝点花不了多少钱。”

    这已经是明摆着呈支持态度了。

    姜向北立刻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 50-60(第8/24页)

    举手表态:“妈和哥就负责读书,我和爷就负责挣钱。”

    姜半:“我呢?”

    “爸就负责后勤,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哪里。”

    “你赚的钱留着以后当嫁妆,养家就靠我。”姜半豪迈表示,说着朝店里一圈比划:“我一定好好把咱家糕点铺做大。”

    “……”

    姜爱国把空烟杆子放到桌上,拍拍膝盖站起来:“向北,你一会儿是不是要回大路批发部?爷跟你一块去看看成军他们。”

    “那我们走吧。”姜向北立刻跟着站起来。

    至于姜半信誓旦旦的表态,被爷孙俩统一无视了。

    爷孙俩一路说说笑笑,经过张路出钱新修的石桥,来到现如今已经焕然一新的厂区门口。

    原先服装厂的老牌子已经被大路批发部所取代。

    门卫室大爷换成了个大娘,每天尽职尽责地坐在门口做布鞋,批发部的职工几乎她都能叫上姓来。

    “小姜同志好几天都没来,今天这是打算开始忙活了?”

    当然,姜向北这个编外人员也在大娘认识范围内。

    “大娘,我堂哥堂姐他们都进去了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