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进去了,张总亲自带进去的,这会儿张总估计在三号仓库那边呢!”

    人没在,大娘仍然对厂子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姜向北按照大娘所说直接去了仓库。

    “向北来了!”

    窈窕身影刚出现在门口,眼尖的张路立马就瞧见,忙不迭转身冲仓库里吼了一嗓子。

    轰隆一声巨响回荡在仓库里。

    一辆天蓝色崭新三轮摩托车缓缓从架子后开了出来,周祝国边一手扶着车把手一手冲姜向北使劲挥动着。

    “张路哥,你们这是在仓库里练车?”

    三号仓库的货最近刚发完,没想到被几人拿来当练车场了。

    “不是。”张路把货架往边上挪动了下,好让三轮车顺利开过来:“车刚送到,周祝国在后边试车。”

    说是试车,不知道怎么开着开着就进了仓库,在里面捣鼓半天才好不容易熟悉了驾驶方法。

    “祝国哥怎么想起买三轮车骑?”

    有钱人的品味还真独特,不开汽车钟情于三轮车。

    “你别看不起这辆三轮车,为了把车从海市弄回来,我可托了不少关系。”

    周祝国把车开到门口停好,冲姜向北招手。

    他不说姜向北还没注意,洛川市城里好像还真没见过谁骑这种样式的三轮摩托。

    不是农用三轮车那样有个专属驾驶室,车头更接近于拖拉机头。

    车斗深而且中间用钢条焊接出了四格还是两层。

    周祝国非常热烈地开始介绍起来:“装面包的盒子往里一放,除非翻车肯定不会翻,而且还能放两层……”

    从云里雾里听到后头姜向北终于恍然大悟。

    “三轮车是给我的?”

    “妹妹终于反应过来了。”周祝国笑,张路嬉皮笑脸地打了个响指:“这是祝国专门找厂子订做的三轮车方便送货,你瞧还特意做了箱子。”

    跟车子同时订做的还有十几个不锈钢盒子,正正好能卡到钢筋框里。

    姜向北:“……”

    先不说其他的,姜向北看了看那些整齐摞在一起的箱子,又看看车。

    “既然有箱子,那全部摞在车里就行,为什么还要用钢筋分成四格?”

    这四个格子不论从什么方向上看都显得特别多余。

    周祝国:“……”

    张路愣了一瞬,随后指着周祝国笑得前仰后合:“还亲自设计……还找人专门定制……还……哈哈哈……”

    笑声轰隆,震得无数工人侧目。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8-07 20:01:51~2024-08-09 20:52: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6421131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桐15瓶;乘桴浮海、灵泽、64211311 10瓶;iorngede 5瓶;袁宝宝的休闲时光3瓶;鸢栀cissy 2瓶;山楂罐头、不知道叫什么好、yun、李楷灿的妹妹、49233647、醉枫染墨、白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5章

    ◎送走老哥◎

    说完多此一举的钢筋条,姜向北有奇怪地问起:“无功不受禄,祝国哥为什么要送车给我?”

    按照行情这辆柴油三轮摩托至少得两千元左右,还有那些不锈钢盒子呢……

    没头没尾地送这么份大礼,姜向北哪敢收。

    “你可不是无功不受禄……”张路啧啧两声,表情相当耐人寻味:“要我说这谢礼还寒酸了些,周祝国同志还是小气呀!”

    “这就是个谢礼,以后自然还有更大的谢礼。”

    “意思是还得等赚了钱之后才兑现,不赚钱就别想了!”

    “你可别歪曲我的意思,我是说等项目正式开始盈利,一定给妹妹送份大礼。”

    对于两人打哑谜似的对话,姜向北听了好半晌都表示半个字没听懂。

    还是张路调侃完,看姜向北问脸上问号都快冒出来了,才哈哈笑着给她解释了一下。

    “还记得前回咱们去五味楼吃饭吗?”

    “记得。”

    豪华大酒楼,盘子比脸大,吃饱喝足中还听周祝国讲了不少国外的趣事。

    但记忆里也仅此而已,姜向北不记得自己有做过值得周祝国感谢的事。

    “那你肯定也记得我们聊过国内外面粉的差别吧?”周祝国赶紧插话。

    话说到这,姜向北恍然大悟。

    “就是你想的那样,我开了家面进口粉加工厂。”

    “可不仅仅只是小厂子那么简单,规模是咱们洛川最大。”张路补充。

    利用家里的海运公司,从国外运小麦到国内进行加工售卖,所面对的可不仅只是洛川而是全国。

    如此庞大的规模又怎么可能只是个小加工厂那么简单。

    周祝国苦笑摇头:“面粉厂的投资已经是我全部身家,要是失败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单独拿主意了!”

    张路嗤笑一声:“怎么可能失败,公私合营有政府保驾护航,只要你不见墙就撞,就不会失败。”

    有人脉,有资本,有胆色。

    这三点才是周祝国年纪轻轻就能成功的绝对条件,一般人哪有魄力在几句聊天中就压下全部身家。

    但其也不是绝对盲目,宁肯让出一半利润也要和国企合作,目光同样长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胡同里的老姜一家[年代]》 50-60(第9/24页)

    说来说去,这些都和姜向北没多少关系。

    “就是几句聊天当不得真,三轮车我肯定不能收……”姜向北摆摆手,话锋一转:“不过你留着也没用,我买吧!”

    家里的板车每次能运四筲箕面包,每天得来来回回跑四五趟,一遇到下雨天就得等雨停。

    三轮车确实能大大提升效率,特别是专门定制的那十几个箱子非常合姜向北心意。

    “我说了送你哪能要你钱!”周祝国故意板脸,指指张路又指指自己:“除非你没把我当成自己人。”

    情谊肯定在前,有了情分在才能延伸往其他方向。

    要不是张路自己说漏嘴,周祝国怎么猜都猜不到大路批发部的“质检员”竟然是姜向北。

    难怪好多中间商都说大路批发部的货一定要质量最好,否则抓到次就要把裤子都赔进去。

    要是知道背后高人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不知道会有多少大厂子来挖人。

    张路得意地挑了挑眉头:“你就说多少钱吧?我帮我妹出。”

    “你!”周祝国无奈,这家伙明明心知肚明自己是在攒人情,却偏偏要来插一脚。

    阴险的家伙。

    姜向北要坚持给钱,周祝国不要钱,张路穿插在其中捣乱。

    正僵持不下间,周爱国的声音幽幽传来。

    姜海兰和姜成军一见到崭新的三轮摩托车都移不开眼睛,步子齐齐一转就奔车去了。

    “既然是周同志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吧。”

    “爷。”姜向北不解。

    姜爱国不是那种见贪财好利的人,怎么突然转了性要姜向北收下如此“大礼”

    “你们来往还多着呢!以后要是周同志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多帮着些就成”

    周爱国说话时不急不缓,面上带笑。

    烟斗里冒出的阵阵烟雾让他表情变得缥缈起来,也让看过去的几道目光都各自揣摩出了不同意思。

    张路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那点小心思还真上不得台面。

    周祝国坦荡得多,哈哈笑着接话:“还是姜爷爷了解我,我是真把向北当成亲妹妹来看的。”

    “这话我信。”姜爱国吐出口烟雾,笑得意味深长。

    姜向北抿唇,终于咂摸出点意思来了。

    爷爷的意思是有来有往,周祝国送三轮车,不过是为了以后的来往打下基础。

    两世为人,对于这些话里有话的弯弯绕绕姜向北还是欠缺。

    车子就这样成功收下,姜爱国练习了几遍后逐渐上手。

    “向北姐,周同志要求你帮什么忙?还给你送这么好的车。”

    连姜海兰都能看出周祝国的意思,让姜向北又瞬间惭愧了下。

    周祝国把车停到工作室门口拉起手刹,指挥着姜成军把箱子都搬进屋里。

    姜海兰见状,赶忙转身去帮忙。

    反正姜向北在她心里非常厉害,不用想周祝国就肯定是要求助那方。

    “爷。”

    “周祝国是个很成功的商人。”周爱国微微点头,轻轻抬手拍了下姜向北后脑勺:“以后他有事要求你帮忙的话,先问问王钊或者张路能不能帮。”

    “我明白了。”

    “要是和他做生意应该会是个不错的生意伙伴,但与之关系只能到这步。”

    在姜爱国眼中,孙女就是个十七岁的半大孩子,对人情界限还是需要搬开揉碎了解释。

    于是接下来他把最近宣称想当姜向北哥哥的几个人都分析了遍。

    王钊是三人中最纯粹不带任何目的的亲近,可深交可托付事。

    张路有小心思,但整体是个讲情义的人,有七分真心在,也可相交。

    只有周祝国,三分看在张路面子上的真心,其余皆是利益牵扯。

    与他来往,最好是有共同利益目标可同行,一旦产生分歧也有可能眨眼睛就翻脸。

    看姜向北听得眉心紧皱,姜爱国停下叹了口气:“以后要是他有事要你帮忙,回来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再决定。”

    姜向北连忙点头。

    其实他听懂了爷爷的话,只不过一时没反应过来。

    动脑子的事……不适合她。

    ***

    二月仲春,威风不急不躁,洛川市迎来了一年之中最舒服的时候。

    大年初四。

    天刚亮起来那阵下起了雨,小雨淅淅沥沥很快打湿了院里的青石板地面,姜向北站在廊下抬头看向云层后透出的阳光。

    “这雨下不起来,你们快出发吧。”

    厨房门口能堪堪看到爸妈屋里忙着说话的几人,没多会儿姜向南提着大包走了出来。

    “哥到了学校就给家里打电话。”

    “你记得把宿管的座机电话告诉我们,要不以后找不到人。”姜向北赶忙交代。

    座机都还没普及的年代,交流全靠信和座机,还得关系处好点人才会帮着喊人。

    “知道了。”姜向南摆摆手,走过姜向北时抬手拍了下她脑袋上翘起的那撮头发:“以后咱们的面包事业就要靠你一个人了。”

    “还有爷和成军哥他们呢。”

    “没事就给哥写信。”

    “又不是以后见不着,就别在这磨磨唧唧了。”司文兰端着饭碗从门口探出头来,笑嘻嘻的看着心情颇好:“别让裴玄等久了。”

    “提起裴玄,姜向北就奇怪地“嘶”了声。

    自邮局送来通知书,裴玄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踪影,除每天早上送货能见到半张侧脸,两人加起来说的话都没超过二十句。

    “哥,裴玄最近是怎么了?”

    想到此,姜向北干脆跟着姜向南一起走出门外,往裴家的方向看了看。

    瞬间,原本站在门口的人影往后缩了缩,只留下半个被雨水打湿的肩膀。

    “那小子呀……”姜向南明显憋着笑:“最近心里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等结果出来之后就好啦。”

    “较什么劲?”姜向北奇怪。

    难道是青春期男生的叛逆期?

    “谁知道呢。”姜向南爽朗一笑,抬手最后捏了下姜向北软软的脸颊肉,转身走入雨中。

    比起那些早已放下课本多年的复考生,姜向南和裴玄无疑占据了巨大优势。

    加上他们十九岁的年纪正属于应届生,分数达到录取线之后毫无疑问成了第一批被录取的人。

    通知书送到时轰动了整个三水胡同,姜家院子里天天人进人,满耳朵都是各种吉祥话。

    不过姜向南婉拒了父母要大办一场的提议,每天仍旧忙碌于面包事业中。

    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两个月,前往学校报道的日子终于来临。

    老哥还是拒绝家人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