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两个字,就是觉得好听,比三丫好听。
崔大山还没?回过神来,叫了这么多年三丫三丫的,叫别的他也不习惯呐。
他道:“咋还改名字了?”
三丫多好听,如英听着不像他们家人。大朗二丫三丫,好端端的,咋不叫这个了。
崔如英解释说道:“先生说我读书用功,如英二字是出自《诗经》,先生觉得好,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盼着我像花朵一样?奋发向上,心性?坚韧,无惧劳苦。”
这是黄先生的原话,崔如英坐得端正,吃饭也很规矩,崔大山怎么看,都是个听话懂事的小娘子?,先生看重她,也在情理之中。
可崔大山心里还是不得劲,他的闺女别人给改了名字。好好的改了干啥,三丫就不好了吗。
崔大郎笑了笑,放下筷子?说道:“是不是‘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这句,三妹,先生当真对你寄予厚望,你可不要辜负先生的一番苦心。
爹,先生给改名字这是喜事儿,若是一般学生还不会费这个心呢,他定是看妹妹读书用功所以才如此的。咱们该备上拜师礼,就算先生不收三妹为弟子?,礼数也得尽到了。”
崔大郎觉得这个名字也不错,爹只是这会儿转不过弯儿来。
当初和陆云蓁说的话并非全是胡诌,这句话崔如英的确听崔大郎念过,她的名字也的确出自于这里。
没?想到崔大郎竟然还记得,也不知?是记得清楚还是平日里也有翻阅书籍。
崔大山一听儿子?这么说,问了句,“当真?”
崔大郎点了点头,“自然如此。爹,如英这字好听,是个好名字。”
二丫道:“我也觉得好听!”
崔如英眼?巴巴地看着崔大山,心里一松,说道:“对呀,三娘子?也和娘说了,娘也高兴。”
崔大山抿了抿唇,许娘子?都说好,那应该不错。
他点点头说道:“那这回回去你给先生带些东西,爹给你钱去买。既然先生看重你,那你更?得好好读书。”
崔如英道:“爹说得是,好不容易才有这样?的机会,我必然要珍惜的。”
她顿了顿,看了崔大郎一样?,接着道:“而且大哥都没?去书院呢,我就先去了。若是我还不好好读书,那还不如从侯府回来,来铺子?帮忙卖包子?呢。”
崔大郎帮她说话,崔如英也趁机提提让他读书的事儿。崔大郎若能考取功名,对崔家只有好处。
就算考不上,识字会算账,当个掌柜的,对家里也有助益。
毕竟书院教的可不止读书识字,还有其他的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50-60(第5/23页)
比如礼、乐,当然算数也教。
读了书能写账本?,也识字省着被人骗了。
书院又不是不放假,到时候放假回来也能帮忙。
以崔大郎的性?子?,不可能读了书就忘了家里。崔如英把这看成?一项投资,更?看重的崔大郎的品性?,日后的回报是长期的。
而且家里有个读书人,见多识广,之后能不能把四?郎五郎送到书院去,和这个也有关系。
崔大山许娘子?知?道读书有用,就会想着把其他孩子?也送过去的。
让崔大郎去读书一直是崔大山的心愿,他也一直记得这个事。这回听崔如英又提起,他不禁又燃起念头,如今铺子?生意还算稳当,要不要请个人,送儿子?去读书去。
束脩家里交得起,笔墨也买得起。
崔大山:“这不刚开?铺子?吗,家里离不开?人,是不是得请人来……你刘婶儿来的时候是轻巧点儿。她来帮忙两日,我送了些包子?,还送了五斤猪肉。如英你说,要不要请你刘婶儿来铺子?里帮忙?”
五斤猪肉四?十五文,每日吃的包子?加上送的,也有三四?十文。真要一个月都来帮忙,搭的银子?那就快一两银子?了。
邻里邻居不在乎钱,在乎情分。可请人帮忙,尽管送了东西还欠人情呢。崔大山这人性?子?如此,就是忍不住在心里算这些。
若请帮工,一个月差不多五钱银子?,可能还更?少?些,他当初做木工也就这么点儿,偶尔才多点儿。
招人来做就不一样?了,一个月工钱定的。至于请不请刘婶儿,崔大山觉得请也行,刘婶儿做事很周到,这两日帮了不少?忙了。
崔如英道:“多个人你们也能轻巧点,家里开?铺子?也不全是为了赚钱,先请一个看能不能忙活过来,其实工钱不算多。”
均到每一日来,请两个人,每日也就多花几十文钱。
帮忙干活还比不上木工,毕竟木工是手艺活儿。
崔大山:“行!”
崔如英道:“我回去问问吧,刘婶儿家孩子?少?,应该有空儿,正好明儿要做肉,我给拿些过去。”
崔大郎没?说什么,尽管觉得读不读都行,可他更?偏向于读书。
能读书肯定好,若是再回去,他一定好好用功。
一边说着话,午饭也快吃完了。
下午崔如英帮忙刷刷锅碗瓢盆,这时节水算不得太凉,多个人做这些也能快一点。厨房的事儿还是崔大山和二丫在忙活,买肉买菜,和面发面做卤菜。
妹妹回来了二丫甚是高兴,不过偶尔会出神。
妹妹的名字可真好听。
次日又是好天气,崔大山他们去铺子?了,留崔如英一个人在家做饭。
崔如英等着做好了再给送过去,铺子?厨房虽然更?大,但是得以生意为主。
家里空着,也不缺什么,肯定是在家里做。
崔如英去街上买了八斤排骨,排骨别看有骨头,可是连着些许肥肉,做出来香极了。价钱比五花低一点儿,但是比猪肉贵,要十文一斤。
八斤排骨足够一家人吃了,毕竟有骨头,骨头都占一半儿。
崔如英把一大扇排骨拎回家,然后准备烧饭。
做红烧和糖醋排骨有两个法子?,第一个跟做红烧肉做差不多,焯水上糖色,然后放那些调料慢慢炖就是了,调料一样?都是猪肉,味道也差不多。
不过排骨有骨头,猪的不同部位口感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吃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出些许不同的。
排骨的香和红烧肉的香是不一样?的。
而糖醋排骨调味时要用到糖和醋,这样?才能吃到酸甜口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做法就是鲜排骨用清水焯过,然后只放葱姜蒜和盐,炖得软烂之后,再调红烧汁和糖醋汁,小火慢炖收个汁儿,这样?味道吃起来也差不多的。
不过二者?相较,自然是前者?能更?入味儿,不过后者?更?省时间。
崔如英今儿懒得用两个锅,打算用第二种?方法。
排骨清炖,剩下的排骨汤还能煮面吃,排骨面可是又香又好吃,汤煮面,后天撒点小葱花小白菜,滋味可好了。
排骨炖好,然后盛出来一分两份,铁锅做糖醋,大锅来红烧,这样?省力不说还能省点柴火。
排骨汤崔如英单独盛了出来,剩下的肉给刘婶儿捡了几块放到碗柜里,等着晚上再送。
家里人还在铺子?忙活,崔如英得赶紧把饭菜给送过去,不然崔大山他们就得饿肚子?了。
饿了吃点别的垫垫,崔如英觉得不会这样?,知?道吃肉,肯定要留着肚子?吃肉的。
饭菜放到盆里,然后装 进笼子?用扁担挑着,排骨不算太重,崔如英一个人也能挑得动。
米饭也是从家里做的,一大盆儿,等她到铺子?时,崔大山几人已经饿坏了。
还剩几个客人没?走,崔大山也等不及了,说道:“先吃吧,一边吃一边等着。”
这会儿铺子?没?啥人了,崔如英找了个干净桌子?,把两盆排骨摆上桌,“尝尝,不知?道合不合胃口。爹你们多吃点。”
四?郎五郎也过来了,知?道今儿中午吃肉,上午只看着妹妹,早起还把鸡喂了,极其卖力。
一看这么多肉,就忍不住咽口水。
四?郎哇了一声,“姐!闻着好香!”
一旁的客人也闻到香味儿了,忍不住往这边看了几眼?,看着竟然是油亮带着酱色的排骨,不由问道:“这也是铺子?里的菜吗?咋不见菜单上有。”
崔如英笑着道,“客官刚没?看见吧,这是我是从铺子?外头提回来的。这是家里做的,也不是什么稀罕饭,铺子?的东西都新鲜,这排骨你娘子?肯定做得更?好。”
这话听着顺耳,客人说道:“你们做包子?的手艺好,做别的也不差。”
崔如英笑了笑,“您慢慢吃,可得吃好喝好。”
跟客人说完话,崔家人就坐下吃饭了,一人一大碗米饭,排骨能管够。
崔如英炖的时候也尝了,排骨炖得久,足够软烂,红烧、糖醋汁一收,更?添风味。
不过要说多好吃,那就算不上了,但崔家人没?吃过这个,头一回吃只觉得一绝。
这排骨不全是肋排,还有脊骨,人都爱吃肉,没?想到吃骨头也这么香。
四?郎先夹了一块肋排,只有一根骨头,肉一口就吸到嘴里了,
他把肉吃完之后舔了舔骨头,好奇咬了一口,竟然也能嚼动,就嘎巴嘎巴吃了,也挺好吃。
第053章 第五十三章 劝说
崔家人都知道骨头也能吃, 不然?四郎不会嚼。
吃骨头从前都是买肉时老板给搭跟大骨头,可以?留着炖汤煮菜。骨头汤喝着也香,炖熟的大骨头上面覆着一小层极小的肉,把骨头啃得光溜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市井生活日常》 50-60(第6/23页)
再对半切开, 可以?挖中间的骨髓吃。
那时许娘子?坐月子?, 买猪肉时就有大骨头, 家里孩子?最喜欢了。
所以?四郎才会嗦完顺道咬一口尝尝,没想?到一咬竟然?能咬动,还能咬烂, 骨头渣子?就咽了, 吃完真是回味无穷。
他舔了舔嘴巴,道:“三?姐啊,这骨头都软了, 能吃, 骨头也好好吃!”
崔如英看他吃的是红烧口味的, 说道:“你再尝尝糖醋的,红烧的香, 但是糖醋的滋味好,是酸甜口的。”
崔家是不做甜口菜的, 在酱肉包子?之前,也不知道菜里还能放糖。
糖金贵,一般舍不得吃用。
不过盐糖都是调味儿的, 甜口菜更香更下?饭,汤汁泡饭也好吃的。
崔如英尝了块肋排, 软烂不说,肉中带着排骨独有的香味儿。不过吃排骨她还是爱啃骨头大的, 就专心致志啃起大骨头了。
脊骨崔如英最喜欢,虽然?骨头多肉少,但是连着骨髓和肥肉的地方,特别入味特别软烂,她尤其喜欢吃骨头缝里的小肉丝。
比别的地方的肉好吃,啃会儿骨头,吃两口米饭,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崔如英在侯府吃肉也不少,现在只吃肉会觉得腻。
但崔家众人没有这个顾虑,头一回吃这个,恨不得把骨头都嚼烂了。
不管是红烧还是糖醋的,因为前头炖的时间长,后头又收汁儿,骨头也能入味。
脊骨也能啃得动,外头边边已经?酥烂,崔大山牙口好,连骨头带肉直接吃进肚子?里,骨头两下?嚼碎,然?后快扒两口白米饭,吃完这一口,人从内而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头重脚轻,都飘飘然?了。
平日觉得有包子?啥的吃就够好了,但吃了排骨,还是觉得肉最好吃。
包子?里头的肉和这种盆里的炖肉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崔大山:“这个好吃,我还觉得有骨头不成呢,难怪每日买的不少。”
崔家现在做生意用肉多,跟肉摊儿老板也熟,买的多老板会让利,头一天?提前说,也会把肉留出来。偶尔崔大山去的晚,见摊儿上的排骨早早就卖完了。
是好吃。
不过吃骨头不比吃别的,又要掰又要啃的,四郎五郎就吃的嘴上都是,像两只花猫,不时就得舔一舔。
二丫啃得慢,吃得也干净,“如英,这个酸甜口的最好吃,以?前从来没吃过这样的,好香呀。”
崔如英笑着道:“那我告诉你怎么调料汁,以?后你们在家吃鸡蛋,别光炒着、蒸蛋羹吃了,还能煎一煎,放点糖醋汁收个汁,跟这味道一样的。”
二丫想?了想?,那肯定特别好吃,“好呀。”
一家人闷头吃饭,等?客人吃完,崔大郎擦擦手去结账,结完账又坐回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