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婉顺势给他们讲如今琼州的情况,“……去年没有及时种下麦子,所以今年六七月份琼州可能会绝收,因此粮食价格会上涨一些。”
谢时看着那些佝偻着背的妇人和瘦骨伶仃的孩子,不忍道,“可是本来就因为朝廷的原因让他们没种粮食,现在还要让他们高价买粮……”
谢意晚则问道,“那要是没钱怎么办?”
前几日他们去村子里拜访陶寻道,也见到了农人的贫苦。
谢昭靠在穆婉腿边人还没清醒,口中却道,“会饿死哒。”
穆婉就想起他之前的经历,心疼的抱起他安置在怀中继续道,“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不会饿死,虽然粮食价格稍微会高一些,但官府有粮仓,一季粮食歉收不会造成饥荒。”
“但总有特别穷苦的人家,所以许氏粮铺天寅时到卯时末这段时间会出售便宜的陈粮,而且每人限购十斤。知道为什么嘛?”
谢时她们被勾起了兴趣,谢意问道,“为什么?”
穆婉道,“为了防止不需要的人来贪便宜,你想想,你会半夜三更不睡觉,辛苦排队就为了来买十斤陈粮吗?”
几人摇头。
她顺势将和珅往救灾粮食里掺沙土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快要活不下去的灾民不会介意粥里有沙子,所以极好的杜绝了那些浑水摸鱼,好吃懒做专门来占便宜的人,也能拯救更多的灾民。”
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不过待出了城,看到田间地头的农人们心情又沉重起来,直到远处传来轰隆隆的雷声。
那些愁眉苦脸的百姓突然直起身,高兴的大笑大叫,谢时他们脸上也不由带了笑,“现在种粮食还来得及吗?”
穆婉心情不错的点点头,“来得及,现在补种高梁或者谷子,十月份左右收割,这样等六月份官府开仓放一部分粮食,当地富户再施施粥,百姓们坚持到十月没问题。”
孩子们眉头舒展,穆婉望着身后的城门心里却隐隐不安,但转念一想琼州这次比去年闵州的粮灾还轻一些,琼州又相对富庶,而且经过闵州民变,朝廷总该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将百姓们逼的太过了吧?
结果朝廷确实吃一堑长一智了,却不是在怎么拯救灾民上,而是怎么更好的敛财。
“所以,朝廷怕有民变,要提前派人过去镇着?”
穆婉正在后院熬药,听到谢珩的话被气笑了。
他们五月初到的家,如今一个月过去,她也一直关注着琼州的情况,得知知府不仅没有开仓放粮的迹象,市面上的粮食反而越来越少,粮食价格也越来越高,和去年闵州官府勾结豪强屯粮炒粮价如出一辙。
而这次,琼州府吸取了去年闵州民变的教训,提前上折子求朝廷派人过去镇场子。
穆婉越想越气,转身的时候差点碰到药罐上,谢珩眼疾手快的搂住她的腰,“小心。”
久违的靠近让两人微微一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短命权臣后》 140-150(第5/16页)
从莫城回来后,穆婉和谢珩的交集反而越来越少,除了每三天一次的把脉,他们几乎不见面,穆婉在后院研究解药,整理谢珩给的那些产业,而谢珩直接住在了前院,这次还是穆婉有事跟他商量才叫人过来的。
好奇怪,之前朝夕相处让她没办法放下也就罢了,如今隔离的这么彻底,可现在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碰触,差点将她这一个月努力筑起的心墙搞的摇摇欲坠。
谢珩飞快的松开手,见穆婉又徒手去拿药罐,连忙又握住了她的手腕,“小心。”语气中带了无奈。
穆婉:……
她真是没救了。
谢珩将她推开,调侃道,“你是不是故意的,勾引我?”
穆婉冷笑,“勾引你?我像是会白费功夫的人?”
谢珩:……
忘了她是能逛青楼逛腻的生猛女子。
谢珩拿起药罐帮穆婉把药都滤出来,穆婉要拿药碗他也不让,躲开道,“要端去哪儿?”
穆婉指了指最边上的一个房间。
回到上京后,穆婉就跟长公主要了个最偏僻的院子,专门研究谢珩的解药。房间里摆着十来笼小白鼠,每个上面都编着号,穆婉拎起其中一只,用一根拇指粗细的竹筒灌了药,睨着一旁的悠闲的谢珩道,“等我将这些小白鼠都养成药鼠,你生吞了就好了。”
谢珩:……
见他被吓住,穆婉心里终于舒坦了,将小白鼠放回去,吩咐云苓,“观察一下反应。”然后带着谢珩回了秋尽院。
西次间书房里,穆婉给他倒了杯茶,“太后让谁去?”
谢珩嘲讽一笑,“艾长青。”
穆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艾长青便是太后年初时找到的原曹氏弩、现艾氏弩的“设计者”,背景神秘,据说军户出身,但家人都在战争中死绝了,孤家寡人一个,是武器设计的天才。
能熟练的画出“曹氏弩”的图纸和令人惊艳的改进方案,但武功和兵法却十分平庸,所以当初郑次辅死也反对他当兵部尚书。
结果郑次辅中途突然被贬,徐首辅也因此被摆了一道,又没办法跟太后撕破脸,最后太后如愿提拔对方做了兵部尚书。
这半年艾长青也完全没有辜负太后对他的提拔,尽心尽力的替太后拉拢武将,似乎颇有几分手腕。
但他没有军功始终是硬伤,徐首辅虎视眈眈随时想着将他拉下台。
所以琼州知府这次折子上的也很符合太后的心意,这安全又白给的军功,可不是极好的机会?
穆婉问道,“徐首辅没有反对?”
谢珩敲着桌面,“这次琼州屯粮之事,背后也有徐首辅的影子。”
穆婉很快反应过来,“既能敛财,还能逼反百姓,艾长青确实不会带兵,到时候出了岔子,正好能将他拉下马,一举两得。”
虽然因为郑次辅出意外徐首辅没能完全控制住太后,但护国公家大业大,太后的底子也确实薄,所以一通瓜分下来,徐首辅手中的势力还更大些。
况且徐首辅还有登顶的野心……
“不对,是一举三得,这样还能让百姓们对吴太后的怨言更深,日后方便他取而代之,这样看来,他大概会真的逼死百姓,”穆婉越想越气,“明明做首辅的时候,他虽然弄权也还想着民生经济,如今想做皇帝了,百姓反而成了他攻击太后的利器。”
谢珩给她倒了杯茶示意她消消气,“所以你叫我来是想商量什么?”
穆婉用手沾了茶水,画了个大概的舆图范围,然后点着琼州北边角落的位置道,“我想在这里施粥救人。”
谢珩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将百姓们都引过去。”
穆婉点点头,“琼州府富饶,若赤翎进攻,必然会选择从这里补给,我们可以趁着这次遭灾将流民们引到春宁,让大家避开战争。”
谢珩看着她,这个姑娘,总能将坏事变成好事。
第144章 144 玩儿把大的
穆婉觉得借机转移百姓的可行性很高。
徐首辅要逼出民变,必然会阻挠开仓放粮,百姓们到了快饿死的时候就会奋起反抗,但若他们知道有一个地方会接收他们这些流民,能让他们活下去,百姓们就不会走最绝望的那一步。
春宁虽然属于琼州,但在琼州最北边,距离琼州府骑马也要三天的路程,远离赤翎可能进攻的路线。
“我查过了,春宁土地肥沃,只是因为每隔八到十年会发生一次水患才导致人烟稀少,上次的水患是三年前,也就是说这几年相对安稳些,等百姓们转移过去之后,我们再想法子治水。”
穆婉道,“这样不仅能让百姓在这次粮灾中活下来,还能让他们以后避免被赤翎所伤,侯爷觉得呢?”
谢珩道,“主意不错,但琼州府人口众多,施粥救济花费怕是不少。”
穆婉道,“若是三个月前我肯定不敢这么想,但郝元嘉私库里五百万两银子省俭些暂时够方凌那边花用两年,我们手上就能挪出一百万两去春宁施粥搭房,虽然条件不会好,至少饿不死。”
“现在主要的麻烦是,春宁那边的县令是谁?可不可靠,若不行的话,侯爷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合适的地方吗?”
谢珩起身道,“夫人都出钱出主意了,这点小事我若办不成,岂不是显得我过于无能?”
然后没两天,谢珩就叫平安来告诉穆婉,事情妥了,叫她尽管调度粮食就好。
云苓惊讶,“这么快?”
穆婉也觉得意外,“那县令是自己人?”
小六笑道,“是个买的官儿,侯爷说就算现在查了,审查、结案、押送,再派新县令,怕没个一年半载的弄不完,所以咱们直接派了个师爷去,到时候他听师爷的就行,他若不听,咱们就慢慢审他的案子。”
穆婉哭笑不得,竟是直接给人家架空了,不过确实快速有效。
有谢珩保驾护航,穆婉这边动作很快,去年储存在安县的粮食也派上了用场。
就在她的粮食陆续运到春宁,让人沿途散播春宁接收流民,设粥棚的时候。琼州先有了消息,声势浩大的宣扬镇北侯夫人高风亮节,捐出五万石粮食救济当地灾民。
当然,这五万石粮食并不是运往春宁被截胡的,而是艾长青抢了许氏粮铺。
琼州府粮铺的伙计找来上京时,急的满嘴都是燎泡,见到穆婉都要哭了,“夫人,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
穆婉叫人给他端了杯水,“别急,慢慢说。”
伙计缓了一会儿,说出了来龙去脉。
“因为段知府坚决不开仓放粮,所以琼州府城的粮价一天一个样,如今粗粮都涨到了五百钱一石。”
云苓大惊,“五百钱?”要知道像上京这样物价高的地方,粗粮价也不过三百钱一石,琼州本身是产粮地,粮价更低,往年都在二百钱左右。
伙计道,“许氏粮铺就按照您的吩咐,一直卖生了虫的陈粮,一百五十钱一石,每天限时限量,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短命权臣后》 140-150(第6/16页)
来跟其他粮铺也不冲突。”
“但半个月前艾将军抵达琼州后没多久,忽然就以许氏粮铺卖生虫粮食欺骗百姓为由,将铺子封了,我们铺子门口写的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欺骗百姓了?”伙计忍不住道,“若不是我们卖这些生虫的陈粮,那些老乡们怕是典房卖地也活不下去。”
穆婉问,“你可知艾将军去了琼州后住在那里?和琼州知府关系可密切?”
“密切!”伙计愤愤道,“段知府和当地的望族都说他是朝廷新贵,太后面前的红人,争相巴结,每日宴请不断,那艾将军在琼州过得就跟皇帝巡游似的。”
“他抓了我叔叔,说是欺瞒主家要治罪!后来却传出了您主动捐粮的消息。”伙计跪下道,“夫人,我们早先听您吩咐,仓库里存的足有十万石粮食,他却说五万,小的怕他要把其他粮食栽赃到我叔叔身上,求夫人明鉴。”
穆婉连忙叫人将他扶起,“你们叔侄在琼州快十年了,我怎么会不信你们,况且粮食往来运送都有记录,只要你们账本没记错,就能证明你们的清白。”
“你先下去歇着吧,别担心,我会立刻派人去救你叔叔。”
伙计下去后,云苓气道,“上京一直说这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是个阴险小人,怎么能这么恶心?!”
木霜不解,“胆子也很大,他怎么敢动您的铺子的?”
穆婉冷笑,“太后找来的,能是什么有底蕴的人?就算有几分聪明,也难以抵挡众星捧月,荣华富贵的诱惑。”
尤其当真金白银真切的摆在面前,再被当地知府和豪强们一捧,便飘飘然了。
“大概他以为太后能做他的后盾吧。”
而且不可否认,此人确实有几分聪明,他封铺子用的是卖次品的理由,没收她的粮食却打的事镇北侯府博施济众,体恤百姓的旗号,穆婉若因此找他麻烦,或者把东西要回去,岂不是要落下一个刻薄小气的名声?
换做其他人可能还真得吃了这个哑巴亏,但穆婉奉行的是“敢伸手就剁下来”的原则。
她直接起身去了前院,平安看到她连忙迎上来,“夫人。”
穆婉看到他才反应过来,一路光顾着想事情,竟然忘了派个人来问问。
“侯爷不在?”
平安将她迎进院子里,“侯爷今日去了明镜司。”
穆婉定住脚步,“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吗?”
平安打开书房的门,“夫人您稍坐,小的这就叫人去问问。”
穆婉正想说不用了,也不是很急,平安已经吩咐人出了门,然后道,“小的去给夫人沏茶。”
穆婉只好进去,下意识环顾四周,上次谢珩毒发时,她还是独善其身的想法,对于谢珩的公务全都自觉避开,所以她也是第一次来他的书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