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走“上游保持水土、同时下游疏通泥沙”的路子。

    可惜康师傅虽然热情满满,但是在水利工程上,真的是个门外汉。

    偏偏他还觉得自己非常懂,这就……

    特别是,那种人工改道、加固堤坝的方法,的确在段时间内能够缓解一定的问题,至少有了四十年的安稳日子,就更加让康师傅有了蜜汁自信——看吧,朕多能干,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王炸。

    不是朕说你们,而是在座的诸位都是辣鸡。

    带着这种胜利的自信,康师傅一次又一次地南巡,试图把这个“成功”经验带到江南去,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江南水患。

    可惜,黄河不是永定河,江南也不是天津,水利工程没有标准答案,试图套用一时的“成功”经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康师傅就经历了很多次这么样的过程。

    奈何他年纪越大,越是有一种执拗的性子,总是觉得并不是他的经验不对,而是那些官员们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没有按照他要求的去做。

    反正,方法肯定是好的,坏的都是别人!

    带着这种想法,康师傅很是惩戒了很多水利工程相关的官员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10-120(第3/23页)

    其中甚至包括河道总督张鹏翮。

    这位祖籍遂宁的张大人,在河道总督的位子上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最后却是动不动就被康师傅拖出来背锅,实在是有点儿惨。

    但是要说他是单纯背锅,好像也不够客观,毕竟这位张大人也不是白璧无瑕的。

    总之,治理水利这个事儿吧,不是一般的人干的,不管是干得好还是干得坏,只要黄河一决堤,那就全部完蛋了。

    莫郁对此也是十分能够理解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他还是并不想跟这个事儿牵扯太密切——上一次就是因为他多嘴提了一句“水泥”,然后就被整整骚扰了一整年,实在是怕了他们了。

    想起河道总督张大人那一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莫郁就有些欲哭无泪。

    因为自从南巡路上跟张大人一起去巡视过一次河堤,并且吐露了一些诸如“水泥”啦、“水利工程”啦之类的“神启”之后,张大人就对他燃起了十二万分的热情,每隔几天都要给他飞鸽传书一封,探讨各种水利工程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制作(水泥调配比例)、工程构造(水坝怎么修)之类,让莫郁十分头痛。

    倒不是他没有答案——他当然是啥都不知道的,不过这不是有系统零零六呢嘛。

    也就是动动手指,哦,不对,是脑子的事儿。

    但关键是麻烦啊。

    这到底是张大人在治理水务还是他莫郁在治理啊……别以为您老写那么一串儿溢美之词的彩虹屁书信就能收买我啊……

    莫郁一边儿吐槽着张大人的“不见外”,一边儿却还是任劳任怨地给他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他算是知道了,只要是张大人盯上的人,就不要想轻易脱身了。

    于是不知不觉中,莫郁把张大人想知道的各种知识都给他说了,张大人表示十分满意,约定下一次见面再继续……

    有了张大人“珠玉在前”,这永定河巡视的事儿,好像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康师傅传召让莫郁陪同的时候,他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了。

    去呗。

    好像他说不去就能不去似得。

    好歹老爷子也算是给他面子,把他们全家都给封赏了一番,就算是按照最朴素的那种道德观,也应该“投桃报李”了。

    行吧,看在老爷子真的很够意思的份儿上,他要自己陪着去,那就陪着他去呗,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儿。

    莫郁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没事儿就要出差的生活,毕竟你服侍的老板是个喜欢出差的工作狂,你不陪着怎么办呢?

    除非辞职不干了。

    要是在现世,那当然是可以的。

    工作不开心了,辞职了就完事儿。

    这种事儿,原来莫郁也干过很多次——辞职而已,哪个现代青年没干过呀。

    但是可惜,现在他是在古代,还是架空带玄幻的书中世界。

    雇佣他的老板是当今皇帝,这基本上是顶天了的存在了。

    所以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谁知道辞职之后会发生啥事儿呢?

    他现在不再是孤家寡人、光棍儿一条了。

    他已经有了家人。

    这既是他的亲情羁绊,也是他的软肋。

    他自己当然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家人们怎么办啊?

    可以想象不会有什么好果汁吃,那还是算了吧。

    反正这种工作对于他来说,也不算痛苦——说实话,康师傅作为老板来说,是很菩萨的了。

    除了休息日太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是工作狂嘛,而且古代的娱乐措施本来就很少,不工作好像也没有什么事儿做,那就这样吧。

    莫郁默默地又给自己做了一波心理建设,就开始筹备这次出巡的事儿了。

    总感觉,现在出巡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了。

    真是感谢康师傅的栽培,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古代版“空中飞人”了呢。

    不就是出差吗?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当,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对此,十三阿哥表示,恭喜你呀兄弟,你终于悟了……

    没错,十三阿哥就是那个跟莫郁一样,每次出巡都不会缺席的人物。

    据说有好事的人计算过,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十三阿哥“失宠”之前,康师傅的每次出巡,都会带着十三阿哥同去。

    这位十三爷可以说时候康师傅最喜欢的儿子。

    喜欢到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的程度。

    甚至连号称他“真爱”的太子胤礽都没有这个殊荣——毕竟他没失宠之前,还有监国、协助处理政务的职责,并不能每一次都陪着康师傅出巡。

    但是十三阿哥可以。

    不管是南巡,还是西巡,不管是出巡塞外,还是巡视永定河,只要是康师傅要出门儿,那一定就会带着十三阿哥。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是一次短时间的巡视,所以康师傅并没有搞太大的阵仗,只是带了有限的随从人员,轻装简从,直奔着永定河而去。

    除了一些必须要去的水利方面的官员和安保人员之外,康师傅就只带了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

    莫郁身在其中,有种勿入家庭亲子活动的感觉——康师傅在对着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模样。

    所以说,爱是藏不住的,不管什么类型的爱,都藏不住。

    父爱也是如此。

    反正这种轻松愉快、舒心快慰的感觉,康师傅从来没有对着其他儿子展露过。

    特别是四阿哥,那就更是不要想了。

    这大约也是四阿哥上位了之后,变得那么难搞的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被好好对待过,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吧。】

    【真是可怜。】

    莫郁独自坐在船舱的角落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地就想到了四大爷,然后就不免又感叹了一番。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安静了下来。

    康师傅、太子和十三阿哥都在看着他,旁边儿的大臣、太监、宫女们却都跟见了鬼似得,垂着头站在一边儿,那样子就像是生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东西、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一样。

    【嗯?大家都看着我干啥?难道说是刚刚康师傅或者是太子、十三阿哥他们有什么问话我没有听到?】

    莫郁脑子有些懵,但是也没有十分在意,反正出巡的路上他经常会走神儿,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康师傅他们应该早就习惯了,应该不会怪他的吧。

    果然,跟莫郁预料的一样,就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康师傅忽然重重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就主动开了口。

    “林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110-120(第4/23页)

    玉,你又在那里胡思乱想些什么?朕问你话你都没有听见。”

    【咦,康师傅您老真是神了,您老怎么知道我在胡思乱想呢?】

    莫郁心中十分惊奇,好像最近自己每次走神儿都能够被康师傅抓包,难道说他摸鱼的技术这么差劲儿了?

    不能啊,好歹也是有着现世十来年经验的老社畜了,摸鱼的技术没可能会这么差的啊。

    【一定是康师傅太强了!】

    【过分!既然都是“千古一帝”了,怎么居然把这些才能都用在抓人摸鱼上了?】

    【您老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莫郁非常愤愤不平,但是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地请罪——这也是他便宜老爹林如海教他的。

    跟在万岁爷身边儿当差,不需要每次都要争个是非曲直,差不多的小事儿,万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行了。

    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是大非的事儿了,那就必须要坚持原则了。

    这个话,林如海是对着莫郁和小黛玉两个人一起说的,并且要他们姐弟俩都要牢牢记住、遵照执行。

    莫郁和小黛玉当然都答应了,并且也真得记在了心里,形成了条件反射——总之,老爷说得,照做就是了。

    所以说,林如海教育子女是真的有一套。

    不然小黛玉也不会这么优秀,便就是莫郁,小小的身体里头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也时常觉得“醍醐灌顶”。

    所谓的“家学渊源”“家风蔚然”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看林家的家风,再看看贾家的家风,真是高下立现。

    在贾府上下正在娇宠子女们,一味纵着他们为所欲为、不知所谓的时候,林家的子女们接受的却是素质教育。

    喜欢读书作诗,固然很好,但是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喜欢读书作诗的如小黛玉,那她会接受最好的教育。

    哪怕她只是个女儿,也能够拥有一个进士出身的家庭教师——当然,这一次不是贾雨村了。

    不过,像贾雨村这样的进士出身,但是官场失意的人也还是有很多的。

    特别是有那种因为过于清高,“遗世独立”的大佬,实在是看不上康师傅和那他一窝子数字军团的“相爱相杀”游戏,又没有什么能力改变这个世界的,那就只能做一个愤青或者是愤中,甚至是愤老了。

    但是不管是愤青、愤中还是愤老,他们都还是要吃饭的。

    所以,愤怒之余,还是得找点儿什么事儿来糊口。

    给达官贵族家的子弟当家庭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既体面,又轻松,甚至还能够积累人脉。

    说不定运气来了,借着东家的东风,就能够谋一个肥缺,从此就东山再起了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跟贾雨村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他们不会跟贾雨村那样表现得这么明显罢了。

    大约是吸取了上次面试贾雨村的教训,林如海这次给小黛玉选的家庭教师很是不错。

    是个北边儿有名的大儒,年纪已经有六十上下,但是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最重要的是,学富五车。

    莫郁因为之前一直陪着康师傅出巡,才从塞外回来,倒是没有见过这位新的西席先生。

    其实按理说,这新西席是林家请的,那么不管是小黛玉还是莫郁,都有份儿。

    只不过之前一直默认是给小黛玉请的罢了。

    这中间的原因,说来也是简单。

    一来是莫郁现在在宫里头当差,论理是要上“宫学”,也就是跟阿哥们一起在上书房读书。

    当然,后来因为莫郁的神操作,他已经从学生变成了“助教”,这种工作岗位的变化就不用说了。

    但是说到学习,那肯定是太傅、大学士们给他们上得课更有含金量了。

    不管是太傅还是大学士,都是科举出身,进士是必要条件,甚至很多还是一甲前三名。

    也就是说,以后林如海很可能升职成为大学士,来给下一代阿哥们讲课,再老一点儿了,也可能成为太傅,给再年轻一点儿的小阿哥们教学。

    毕竟这些阿哥们,才是这个朝廷最倚重的未来嘛,那肯定是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