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贾敏也不恼,只是说道:“我知道你不喜我,心里定是埋怨我手伸得太长,插手贾家的事。无妨,我也不喜你,而且我日后也不靠着你们,也不靠着贾家,所以你的怨并不能影响我什么。”

    王熙凤还没开口,一边的平儿已经白了脸,想要说什么,被贾敏制止了。

    贾敏继续说道:“我今日之所以过来,劝琏儿,不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因为我引起的,是我家的账房查出这件事,而是因为你我同为女子,巧姐儿年纪还小,不能没了母亲。”

    “我家账房是琏儿请回了,就是为了梳理贾家的账目,你瞒着人做这些事的,就该想过被发现的时候该如何应对,所以,你面临今天的状况是应得的,和我无关。”

    “世道对女子极为苛刻,若是你被休,想必也会被娘家厌恶,我不忍心你流落到那个地步,毕竟你也是为了贾家才干出放印子的钱。”

    “我呢,也有几句话要嘱咐你。”贾敏也不管王熙凤反应,“女子嫁人后想要在婆家立身,只有三样,一是夫君的爱重,二是娘家家世,三是子嗣。你就想想,你有哪一样?”

    王熙凤脸色苍白起来。

    贾敏这才起身离开,除了院门,才对贾琏说道:“既然决定和好了,就好好待王氏,要知道夫妻同心,才能把日子过好。”贾敏指了指荣禧堂的方向。贾琏便明白了贾敏的意思,向贾敏承诺要好好待王熙凤。

    处理完贾家的事,贾敏便接到了安平公主的帖子,是让贾敏过去一趟。安平公主很少见贾敏,贾敏和林海都猜不出是什么事,心里有些担忧。

    安平公主是说起了黛玉的亲事,“若是你们找不到合适的人,那就让晏先生过去,把亲事定下来。”

    贾敏心中一突,问安平公主:“是有什么变故吗?”

    “牺牲是什么?”

    “供奉给神灵,以求国泰民安的祭品。”贾敏愣了一下回道。

    安平公主垂下眼眸,流露出一股苍凉的神色。

    贾敏便不再问,回到家里便和林海商量起黛玉的亲事。安平公主出言示警,林海也重视起来,去找了晏先生。

    晏先生还没来得及和姜家通气的时候,林海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的旨意便到了。一时间,林家的亲朋故旧,都上门来庆贺。贾家也丢下之前的冷淡,又靠过来。

    黛玉也回家帮贾敏料理家事,林家故旧不少,原来只觉得黛玉是个有些文弱姿容出众的有些仙气的姑娘,经此事,见黛玉料理家事井井有条,便知道黛玉宜室宜家,到有几户人家打听黛玉的亲事。

    贾敏一概都推到林海身上,心中着急晏先生有没有和姜家通气。

    姜辽心中是愿意这门亲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姜璟乐意。但是姜迢不同意,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这门亲事与姜璟并不助益,而且文武联姻,还会惹得昭宁帝猜忌。

    姜璟知道后,也没和姜迢辩驳,只是提出来要姜家将谢氏的嫁妆还给他。

    谢氏过世多年,她的嫁妆早就和姜家的财物混在一起,而且她出嫁的时候,十里红妆,有不少东西,因为她的嫁妆被吞没了不少,姜璟这个提议合情合理,他是谢氏的儿子,自然有资格接管嫁妆的,只是对姜家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姜迢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姜璟还留了这手,故意搅合姜家不宁。

    一个石子丢入池塘,泛起了层层波澜。

    第74章 真心换真心

    姜太夫人立即喊来了姜璟,对于这个出色的嫡长孙,她心情很复杂,既觉得必须要认祖归宗,可是又希望他太过于出色。姜璟回到姜家之后,她更是祈祷着让姜璟平庸一些,这样,姜家就能风平浪静。

    姜璟回来这段日子也表现的很平静,无论是她还是姜璟夫人孙氏安排的人和事,他都很平静接受了,没有一句怨言,她一直以为姜璟是怕了,是看清形势了,不敢和姜家对抗,没想到姜璟竟然还有这一手。

    他怎么敢的,姜太夫人知道后第一反应是震怒,可是心里又有些不安,姜璟既然提出来,想必人证物证俱全,如今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他又无依无靠的,到底从哪里找出来嫁妆单子还有当年陪嫁的人。

    姜璟面上还是对姜太夫人很恭敬的,知道姜太夫人来喊他,姜璟简单收拾一下便过去了。

    姜太夫人的院落很是宽敞,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70-80(第7/21页)

    满了奇花异草,廊下也挂着鸟雀,但是姜璟从没有好奇看过,每次都目不斜视。

    姜太夫人见到姜璟的时候,心中的怒气已经消散了,很是慈善说道:“在府里住着可有不顺心的地方?下人们可还听话?吃吃食上可吃得惯?”仿佛真是和蔼可亲的长辈一般。

    姜璟轻笑着,语气也很温和,一一回答了。

    姜太夫人见气氛热络起来,才问道:“若是你银钱上不趁手,我这里还有些私房钱,先补贴给你。”

    “祖母何出此言,先不说我现在不缺银钱,即便是真缺,也不能用祖母的私房钱呀。”姜璟回道。

    “都是亲祖孙,我乐意补贴你。”姜太夫人笑呵呵说道,可下一句却问道,“既然不缺银钱,为何要提出要你娘亲的嫁妆呢?是不是有小人教唆,你年纪还小不知道,若是宣扬出去了,指不定怎么说你呢?”

    “哦,他们会如何说我?我年纪轻,还请祖母解惑?”姜璟疑惑问道。

    姜太夫人笑意一滞,随口说道:“无非说你贪财之类的,也不必计较。”

    姜璟心中暗笑姜太夫人的话前后矛盾,又正色说道:“我是我娘亲唯一的儿子,她的嫁妆自然是该由我继承的。按理说,我现在还未曾成亲,嫁妆该由您和孙夫人代管。”

    姜太夫人听了这话神色才好看一些,可接下来,姜璟的话却让她坐不住了。

    “只是我不相信孙夫人这位继母。”姜璟很是坦荡,“自古以来钱财最动人心,我也查了一下娘亲的铺子,果真查到一些东西……”

    姜璟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展开后递给了姜太夫人,上面写了许多家谢氏铺子,后面还跟着名字,以及数字。

    “这是我娘亲的铺子,无一不是低价转手给他人,而这个他人正是孙夫人的娘家人,或者是她的陪房。”孙氏当年以为谢氏已死,谢家也无人了,便肆无忌惮吞没谢氏的嫁妆。

    “其实,我也理解,毕竟我娘亲已死,谢氏没落,这些嫁妆该归入姜家。”姜璟说完这句话,便被姜太夫人轻斥。

    “胡说,咱们家又不是贪图媳妇嫁妆的人,而谢家人并未死绝,即便是你没有回来,我也要把嫁妆还给谢家的,只是这么多年,未曾寻找到比较近枝的谢氏族人。”姜太夫人和姜璟解释着。

    “我自然是知道姜家门风清正。”姜璟顺着姜太夫人的话说下去,“若是放任孙夫人继续管我娘的嫁妆,怕到时候落到我手里寥寥无几,毕竟证据已经摆在这里了。”姜璟敲了敲桌子上的纸。

    姜太夫人如何不知道嫁妆该还给姜璟了,只是若是现在从孙氏手里要回来,势必要掀起波澜,先不说孙氏的威信会被削弱,就是孙氏的几个孩子都要对姜璟不满,而姜太夫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兄弟阋墙。

    姜璟静静等着姜太夫人的决定。

    “你毕竟是个男子,也不好管这些琐事,这样吧,我帮你管你娘亲的嫁妆,你看如何?”姜太夫人提议一句。

    “我心里委实是不愿意劳动祖母,但是家里能我相信的,也只有祖母了。”姜璟情真意切,“多谢祖母,只不过得先让孙夫人如数返还嫁妆,想必您也不愿意看到孙儿吃亏吧。”

    姜璟这句话一出口,把姜太夫人一肚子话都堵回去了。

    晚间的时候,姜太夫人见着姜迢,叹口气说道:“油盐不进,脸皮又黑,一点亏都不肯吃。我本来想劝他一家人过日子总会有磕磕绊绊,让他这次高高举起,日后定会补偿他的,可他一句我不愿看到他吃亏,让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姜迢很是平静说道:“若他不是这个性子,怕也不会有今日这个成就。而且,若他真按照您的要求办了,您真会心疼他吗?”

    姜太夫人听了这话,满是埋怨:“你这是什么话?他是我的孙子,我难道不心疼?”姜迢笑了笑,没再说话。

    姜太夫人问姜迢:“你打算怎么办?”

    “自然是如数都还回来。”姜迢轻飘飘说道,“孙氏吞没了多少,就吐出多少来。”

    “可这样一来……”姜太夫人有些犹豫。

    姜迢神色很是冷酷,“她既然动手做了,就得做好被揭发的准备。至于几个孩子,若是连这件事都看不清,那此生不过尔尔。”和姜太夫人想家里安稳不同,姜迢并不是那么在意这件事。

    “这是不用那么快,也得留些时间。”姜迢已经明白了姜璟的打算,无非是借此事进行角力。

    姜迢是把姜辽的话听进去了,姜璟毕竟是他最为出色孩子,若是一直强势驳回姜璟的打算,让姜璟和自己离心,是得不偿失的。倒不如软和一些,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姜迢要顺着姜璟的心意。他只要等一等就好。

    昭宁帝下旨任命林海为户部尚书的事,是经过了太上皇的同意。太上皇此时已经知道林海怕是成为了昭宁帝的心腹,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探花郎,若说一点怨气没有,是不可能的。但太上皇也知道林海是位能臣,所以并不曾阻拦。

    太上皇和昭宁帝说起了林海,“本是公侯世家之子,可惜他父早早过世,若不是因为娶了荣国公的女儿,他仕途也不会那么顺利。”

    “听说当年还是父皇您做的媒?”昭宁帝和太上皇聊起了家常。

    “荣国公瞧中他了,朕自然是允诺了。”太上皇想起了往事,“勋贵之家喜欢互相联姻,荣国公当年战功显赫,是京城里一等一的人家,他家姑娘的亲事更是被所有人都盯着,有小人说,朕让贾氏入宫,还有说让贾氏成为皇子妃。”太上皇嗤笑一声,“怎么可能呢。荣国公他猜到了朕的心思,所以选了无依无靠的林海。”

    “朕给你们兄弟几个选妻,人品才貌是第一位,但家里要干干净净的,不能捧出外戚来。”

    “但是世家大族教导出来的女儿更为优秀些。”昭宁帝也很为难。

    “是呀。”文官不屑于送女儿入宫攀附裙带关系,勋贵盘根错节,势力太大。

    “父皇觉得,阿渊的婚事,哪一家更为合适?”昭宁帝直接问太上皇。

    “你是下定决心了?”太上皇问道。

    “是,培育一位合格的太子并不容易,儿臣在阿渊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若是放弃他,一是其他子嗣尚无和他一般优秀的,二是儿臣也没有精力再去培育了。”昭宁帝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思。

    “眼前不就有一家合适吗?”太上皇反问一句。

    “您指林海之女?”昭宁帝摇了摇头,“她不行,林家子嗣单薄。”

    “皇后不也一样无子?”太上皇反问,“你母后也无子,这样的缺憾对皇家而言反而是微不足道的事。”

    昭宁帝有些惊讶,太上皇继续说道:“皇后若是真有自己的孩子,这个孩子是嫡子,为了江山稳固,必定得立其为太子,若是这个孩子不成器呢?倒不如皇后无子,后宫里所有皇子都能一视同仁,从中选出优秀的太子出来。”

    昭宁帝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

    “天子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辅而成。皇帝专管前朝政务,统治天下臣民;皇后统摄六宫,掌管内廷事务,以辅助天子。帝后治家、治内宫便是治天下的缩影。内治与外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70-80(第8/21页)

    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太上皇语重心长说道,“所以不必在意她能不能诞下子嗣,只看她能不能母仪天下。”

    “朕虽没见过林氏女,但是观其父,便知道其容貌不差。少年慕艾,这点已经比其他人强了。”太上皇语气很是轻松,“安平悉心教导出来的,而且又是林家唯一的嫡女,才干自然也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林家的家世也不差,家资也丰厚,林海人品不错,官誉也很好……”

    太上皇这么一说,连昭宁帝都觉得林海之女是最好的人选。

    “只不过,安平未必乐意。”太上皇能想象到安平公主的态度,只不过他的声音很是冷酷,“但她身为大长公主,必定以江山社稷为先。”世家大族尾大不掉,若是从中选皇子妃,必定会喂大他们的胃口。而林海之女既出身世家,和勋贵也有微弱的联系,身份上也够,。同时林家势弱,无盘根错节的关系,又不用担心日后林家势大成为外戚。

    安平公主原来没有留心太上皇这边,后来才明白过来,在太上皇眼里,黛玉是最好的人选,所以她才示警贾敏,希望趁着圣旨未下,先给黛玉定下亲。但是姜家明显想拖着。

    亏得晏先生说,当年和姜璟签的婚书上面有黛玉和姜璟的生辰八字,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虽未正是定亲,但也表明开始议亲了。

    但太上皇动作很快,和昭宁帝谈过话之后,第二日便让太后宣召了黛玉入宫。

    安平公主本来想劝黛玉藏拙,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