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看了一眼黛玉,便收回这些话了,黛玉犹如美玉一般,仅仅站在那里,便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这样的人是没法藏拙的。
太后其实很乐意抬举黛玉,一则因为她现在依附太上皇,自然顺着他的意思,二来范皇后想选范家女为司徒渊的妻子,她不愿日后的太子妃和范皇后一条心。范皇后知道这件事也无可奈何,只让范家人不许轻举妄动,她自有打算。
黛玉心中很是忐忑,猜不到太后为什么会突然召见她,而安平公主也只和她如往常一般即可。
慈宁宫的宫女从见到黛玉第一眼,便开始暗中观察,黛玉微垂面孔,不东张西望。莲步轻移,裙上的禁步和发间的步摇无一丝声音。可见,入宫的规矩是很熟的。
拜见太后的规矩也毫无错处,回答太后的问话,语速也极为平缓,不像有的闺秀话音里带着颤。用茶和点心的时候,姿态也很优美。
太后心中想着,这样的美人只静静坐着,也能赏心悦目。太后也是大家闺秀,又问起诗书来,黛玉也对答流畅。
太后又问起黛玉有什么喜好,喜欢读什么书。
黛玉心中给自己鼓劲,笑着回道:“臣女喜欢看游记。”
太后有些惊讶,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一般的人都说喜欢女红之类的。
黛玉大着胆子回道:“臣女在江南的时候,曾频繁往来扬州和姑苏之间,见过不同的风景,即便是同一条河流,每次见到的时候都有不一样的风景。臣女那时候便觉得外面广阔、风景秀丽,心生向往之意,只可惜臣女是闺阁儿女,不能随意走动,只能看些游记。”
太后能看出来黛玉是真心喜欢,也真心期待能出去走一走,这样灵秀的姑娘要被困在宫里,有些可惜了。她在心中暗叹一口气。
黛玉此时已经知道太后是考量她,她没法改变宫里的主意,但也得试着表明自己的性子和宫里不太适合。
等黛玉走了之后,太后对着屏风后喊道:“出来吧。”接着便见到司徒渊的身影从屏风后转出来。
“都听到了?”太后问道。
司徒渊沉默点了点头。
“她怕是对入宫没多大兴趣。”太后说道。
“孙儿知道。”司徒渊声音有些苦涩,“只是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太后便起身见了太上皇,一五一十说了,又着重说了黛玉的性子,“看着身子有些纤弱,但是性子却是开朗大方的,是个很懂情绪,天分极高,满身是诗意和灵气的姑娘。”
“你很喜欢她?”太上皇好奇问道。
“是呀,很难不喜欢。”太后说道,“只是臣妾觉得若是定下她太过于仓促了,不如再细看看。”
虽然还未定下黛玉,但是被太后召见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号,就是她是候选人之一。幸好,太后召见不止黛玉一个人,黛玉也就不那么引人瞩目了。
“这个时候,若传出黛玉定亲了,怕是宫里要不悦。”晏先生和林海说道,林海眉头死死皱在一起。
“那就让别人说出来,反正宫里也没明说。”安平公主淡淡说道,在宫里模棱两可的时候,旁人说出黛玉疑似定亲的事,既能阻止黛玉入宫,又能让宫里不迁怒黛玉和林家。
只是这时机和人员的选择还要把握好。
就在宫里看遍了京里的闺秀,几乎要下定下黛玉的时候。长宁公主入宫的时候,在后宫妃子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问起了姜淑妃。
“你新认的侄儿,可有无婚约,若是无婚约,我做个媒人。”
姜淑妃神色不变,回道:“这事,我不太清楚,得问问我母亲。”
“何必劳动太夫人,孙氏也是姜璟的母亲,不如问一问她。”长宁公主笑呵呵说道。
姜淑妃心中不知道长宁公主打的什么算盘,但是想起孙氏为人一向稳重,便同意了。
太后便问道:“你要给谁做媒?”
长宁公主笑着说道:“也不是外人,是永平郡主。”永平公主是很得太上皇和太后喜欢的孙女。
“姜璟可是开国以来最为年轻的武状元,前途无量,而且又是姜国公的嫡长子,倒也能配上永平郡主。”
“不过,一家有女千家求,永平郡主是金枝玉叶,自然是要好好挑一挑,如今也不过把姜璟列为考虑的对象之一。”长宁公主又说道。
孙氏很快就入宫了,长宁说起了自己的来意,问孙氏,姜璟可有无婚约。
若是之前,孙氏说话定会很谨慎,可如今她被姜太夫人和姜璟逼得喘不过气来,听到姜璟有可能娶永平郡主,自然是不愿意他有一门得力的亲事。
因此便说道,“臣妇听闻怀光和林家立过契约,要入赘林家。如今他虽归了姜家,但是这约也不是随意解除的,否则变成了无信之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太后最为震惊。长宁公主听到孙氏这样回答,嘴角勾起一个笑容。
“那还真是可惜,让我来说,林海之女也是名门闺秀,和姜璟也是相配的。”长宁公主立马坐实这门亲事。
“好了,本宫累了,你们都回去吧。”太后有些疲惫说道。
这件事很快在宫里流传开了,司徒渊身边的内侍焦碌很快也知道这件事,他是司徒渊的心腹,自然知道司徒渊得知未来妻子是林海之女的时候有多开心,虽然嘴上不说,但已经开始琢磨收拾屋子,添置东西,甚至要在院子里种两棵梧桐树。
司徒渊正坐在桌案前,身子后仰靠在椅背上,半眯着双目养神。焦碌不敢惊扰,立在一边,又想起刚才的事,心中一阵惋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70-80(第9/21页)
司徒渊身形一动,伸手去拿茶,焦碌忙端起,说道“茶凉了,奴婢换一杯。”
“你一直站在这里,是有什么事吗?”司徒渊淡淡问道。
焦碌把听到的消息和司徒渊说了,司徒渊一开始听到黛玉的时候还微微一笑,可听到后面的时候,笑意已经凝滞了。焦碌不敢再看,许久才听到司徒渊让他出去的吩咐。
一直到入夜,司徒渊都没让人进去。司徒渊是很自律的人,也很注重养生,从未耽搁用膳,可今日晚膳都没用,便知道他心情很不好。
焦碌硬着头皮进去房间内,见司徒渊和白日一样坐在书案前,面前放着一卷书册。
“殿下。”焦碌小心翼翼开口。
“什么事。”司徒渊开口说道,声音里透着冰冷的凉意。
“陛下召见您。”
“知道了。”司徒渊这才起身。
而宫外的安平公主也知道事情如她所想的那样,对着一脸紧张的黛玉,说道:“没事了。”黛玉一颗心才落下来,眼眶都红了,她真得害怕,害怕入宫。
事后,安平公主才告诉黛玉,她和姜璟都暗示孙氏,姜迢不愿意姜璟娶黛玉,但姜璟宁愿忤逆姜迢也要娶,还暗示孙氏黛玉身子不好绵延子嗣困难,姜璟娶黛玉会得罪皇家,等诸如娶黛玉的弊端,孙氏此时最恨的就是姜璟,自然看他倒霉。而长宁公主那边更好办了,只需要透露黛玉要成为皇子妃,以长宁公主记仇的性子,肯定不愿意,想尽办法阻挠的。
这俩人便成功阻挠这件事,但这俩人同样落不到好,孙氏先是私吞谢氏嫁妆,中间还暗害过姜璟,现在又做成了一桩姜迢不愿意的亲事,她在姜家的地位岌岌可危。而长宁公主本可以私下和太后说,偏偏拐弯抹角弄得人尽皆知,皇室丢了面子,自然要记长宁公主一笔的。
“我总是要护着你的。”安平公主自己经历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自然不愿意看到黛玉身不由己。
安平公主和黛玉正说着话,便见着金嬷嬷一脸为难之色,她对安平公主说道:“四皇子来了,要见林姑娘。”
“男女大防,玉儿怕是不方便,让他回吧。”安平公主想都没想便拒绝了,金嬷嬷踌躇一下,又看黛玉。
黛玉便起身说道:“我去见一见吧。”
黛玉出了院子,便见到一条颀长的人影立在院子门口,负手而立,仰着头看着月亮,在默默等待着。
黛玉走了过去,正准备行礼的时候,却听到司徒渊开口说道:“你见过这么美的月色吗?”
黛玉愣住了,司徒渊扭头朝她笑道:“一般这个时候,我都在挑灯读书,很少会有闲情逸致出来赏月。”
黛玉不知道如何回答。
司徒渊看了一会月亮,才淡淡问道:“为什么不愿意?”
黛玉看着司徒渊,反问:“为什么是我?”
“我只想有个人陪着我,一个人在宫里太孤单了。”司徒渊语气满是怅然,“你救了两次,我知道你心思纯善,有你在身边,我更安心。”
黛玉却说道:“救您的那个黛玉是善良,忠义,大胆,真诚。但我不是。”
“我小气、敏感,又喜欢使性子,爱生气,嘴上有时候不饶人。”黛玉摊开手,“这才是真正的我。”
司徒渊听了之后笑起来,可之后又叹口气,“你是不相信我,不相信我能包容一个真正的你。”
“不是,是臣女不喜欢您。”黛玉眼神澄澈。
司徒渊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我明白了。”
“你回去吧。”司徒渊转过身不再看黛玉。
黛玉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四皇子。”她是真心感谢司徒渊。
等黛玉走了之后,焦碌才小心翼翼过来,他看到司徒渊落寞的样子,心里只觉得心酸。
“奴婢真是不明白,林姑娘为什么不愿呢。”焦碌愤愤说道。
“你不明白。”司徒渊轻笑一下。
他的声音幽幽传入焦碌耳中,“我想要她一颗真心,但我不曾拿真心待她,她自然不愿意给我。”
司徒渊似是自言自语:“我明白的太迟了,也太贪心了。”
第75章 真话or假话
黛玉才往回走几步,想起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压在她心口许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和司徒渊说,如今……
黛玉想了一下,还是转了方向。
司徒渊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四皇子。”他猛地转过身,见黛玉提着裙角,小跑过来。
黛玉捂着胸口,呼吸有些急促。明知道不可能,但司徒渊看到她还是止不住高兴,可司徒渊又清晰知道黛玉不是为了他而回来。
司徒渊压抑住心悸,问她:“是有什么急事吗?”
“英莲,您可否放她出宫?”黛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司徒渊一愣,随口说道:“你不止一次提到她了。”
“她是因我而入宫,我实在不忍心看她在宫里蹉跎。”黛玉低声说道,“当年,您是怕走漏消息所以才带走她,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风险了,您可以放她离开吗?”
“姑祖母没有教导过你吗?宫里的宫女放出宫要么年纪到了,要么宫里赐婚,要么是宫里施恩统一放出一批。”司徒渊对黛玉说道。
“我知道,也知道她现在从宫里出来很渺茫,可我还是想求一求您。”黛玉很是难过,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因为除了司徒渊说的这些理由之外,司徒渊目前虽然是昭宁帝宠爱的孩子,但是名分未定,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突然放出一个宫女,太过于招摇了。但黛玉还是想冒着得罪他的风险,提个醒。
“再等等,等万寿节的时候,若有恩典,我把她的名字加进去。”司徒渊想了一下才许诺黛玉。
“多谢您。”黛玉有些意外,更多是惊喜。司徒渊见她笑起来的模样,忽然有些羡慕甄英莲了。
“以后无论如何,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和她的私交。”司徒渊最后又嘱咐黛玉一声,“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姑娘,所以你一定能做到,对不对?”
黛玉略微一想便明白了,低头称是。
次日,早朝过后。昭宁帝在小书房召见了新上任的户部尚书林海,询问了户部的相关事宜。
林海直言不讳:“户部账目大都是清清楚楚的,只有金陵的账目不太对。”
昭宁帝挑眉:“金陵,甄家吗?”
“是,臣只是粗略看了看,便发现好几处不对。”林海举了几个地方。
“朕知道了,这件事暂且不提,除此之外呢?”昭宁帝又问林海。
“臣查阅多年之前的账目,发现许多勋贵之家曾从国库里借银子,但大都没有还回来。”林海垂眼说道。
昭宁帝也是隐约听过这件事,还是太上皇在位的时候,朝中重臣生活艰难,从国库里借了银子。但昭宁帝并不了解具体欠银多少。
“有多少?”昭宁帝问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