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兴致,黛玉更高兴自己能随姜璟出去。
“逛完之后,咱们再在琼楼吃苏帮菜,我听同僚说有道樱桃汁肉做得不错,便想着找个机会带你去尝尝。”姜璟继续说着。
俩人说了一会话,又一起用了晚饭,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后,又去书房消磨半个时辰才睡了。
“玉儿。”姜璟见黛玉迷迷糊糊的样子,语气放缓,哄问黛玉,“你在东宫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不过是刁难我而已。”黛玉含含糊糊说一句,“别问了,我好困啊。”
黛玉似是怕姜璟继续问,没有如平时那样平躺睡觉,反而是侧身抱住了姜璟的腰,把头埋在他的怀里。
姜璟心里无奈,顺势在黛玉背上抚摸了几下,黛玉哼哼几声后,姜璟忽然觉得,自己既然答应了现在不和黛玉圆房,是不是该和黛玉分床睡,否则自己总这样煎熬。
第115章 别离
黛玉和姜璟去姜国公府的日子正好赶在了沐休日,也就是说姜国公等人都在家。
早上黛玉想了想,和姜璟说道:“要不要问一下父亲去不去给祖母请安?”
姜璟知道黛玉是怕姜辽心里不舒服,怕他不乐意看到嗣子和生父接触过多。
姜璟轻笑一下说道:“父亲不是小心眼的人。”
“他若是在乎这些,早就成亲生子了。”姜璟前世也见过姜辽这样的人,不愿意结婚生子。
“但我瞧着父亲也没有旁的爱好。”黛玉有些疑惑不解,她和姜辽接触不多,但是从下人口中得知,姜辽是个很清心寡欲之人,这样一个没有喜好的人能受得住这寂寥的日子吗?要知道林府也是只有林海和贾敏俩人,但林海喜好书画。
“他在锦衣卫多年,不好表露出喜好来。”姜璟叹口气,“锦衣卫身份特殊,那个地方露出自己的喜恶来,就成了把柄。”
“怪不得当初你非要从锦衣卫出来呢。”黛玉语气里带了点心疼,姜璟为了从锦衣卫出来,选择了外放。
“也不全是因为这个。”姜璟握住黛玉的手,“当时不是和你说了吗,外放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即便是稳重如姜璟,在黛玉面前也忍不出吐出这句有些天真的话,因为凭姜璟的身份,无论京内京外都少不了“机会”。可当初之所以选择出去,无非是因为姜璟的一点傲气。
“还来用这种话来唬我呢。”黛玉嗔怪一句。
“一开始确实这样想的。”姜璟语气里带了点悲悯,“后来觉得边关百姓太苦了。”
将士不力,百姓就得承受异族的蹂躏。
“我就想着维护一方太平就好。”
“可是边关将士都要听从陛下一人命令。”不等黛玉说什么,姜璟便来了这么一句。
看着黛玉疑惑的目光,姜璟继续说着:“所以明君之下百姓才有好日子。”
黛玉已经隐约察觉姜璟要说的话。
“所以我选择效忠陛下,选择东宫。”姜璟在黛玉耳边吐出自己的话,因为昭宁帝和司徒渊都有明君之相,他才愿意去边关立功,否则他才不愿意为昏君卖命。
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了,但黛玉听了却微微颔首,认同姜璟的话。
“这话可不能让我父亲知道。”黛玉有些无奈说着,林海这些文官就是正统的儒生。
“夫妻之间私语而已。”姜璟语气里带了点笑意,让黛玉有些不好意思。
“这也是我想知道你在东宫出了什么事的原因。”姜璟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一点小事最能看清楚一个人品性。”
“无关东宫,只是太子妃……”黛玉不愿意背后讲人坏话,“委实没有眼界。”
“用得无非是那些小手段。”黛玉语气里带了点不屑,“想要给我个下马威,偏偏闹得最后里子面子都没有。”
“她这样做除了让人心生怨怼,还能得到什么。”黛玉抱怨一句。
“日子还长着呢,太子妃未必是皇后,皇后未必是太后。”姜璟轻描淡写说道,“反正都是太子一句话而已。”
谁知道这句话才说完,就惹来黛玉的白眼,“原来妻子不好,你就想着直接休掉呀。”
姜璟忙认错,“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没有旁的心思。”
“我说你有旁的心思了,狡辩什么?”黛玉轻哼一句。
“我听着这话你似对太子妃打抱不平?”姜璟问道,制止争吵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启一个新话题。
“也不是打抱不平,只是觉得太子妃是太子同意娶来的,且夫妻一体,太子妃有不对的地方,太子也该先教导一番,毕竟谁都生来就是太子妃,就是妻子的。”黛玉说道。
“我听明白了,这是拿话点我呢。”姜璟意味深长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扬起下巴颇为傲气说道:“还算聪明。”
“哎,刚不是说父亲的事,怎么又说到这里来了。”黛玉忽然反应过来。
“我昨晚已经和父亲说了要去国公府,父亲只是说别失礼了,若是他想过去,便和我说了,既然没说,便是没有去国公府的打算。”姜璟忙和黛玉说道。
“我瞧着也差不多该动身了。”黛玉起身看了眼座钟说道。
俩人收拾一番后,便坐了马车去了姜国公府。
姜太夫人不止让他们过来了,还让三房、四房的人过来了,
太夫人摆放着用花缸种植的花树,虽然已是深秋,却依旧长得郁郁葱葱,看上去一派春意盎然。黛玉瞧着便觉得心情愉悦了不少,想着回家也添几盆花。
太夫人简单问了姜璟几句,便说道:“你伯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110-120(第9/18页)
弟弟们都在前院,你去前院说话吧,等下也迎一迎你三叔、四叔。”
姜璟应下了,看了一眼黛玉,黛玉微微颔首后,他才起身。
太夫人没有注意到,倒是她旁边的桂嬷嬷瞧见了,带着笑意,在太夫人耳边说了几句,太夫人也露出笑意来,对姜璟说道:“别磨磨唧唧的,我自然会照顾好你媳妇的。”
被点破心思的姜璟不见窘迫,反而朝着太夫人行礼:“玉儿在祖母这里,我没什么不放心的,但还是多谢祖母关爱。”
等姜璟走了之后,太夫人才半开玩笑半抱怨说着:“还是娶了媳妇好,原来难得见他笑过,如今这笑脸也多了。”
“可见还是大奶奶贤惠。”桂嬷嬷笑着接了这句话。
“大爷是不善言辞的,但心里一直记挂着您。”黛玉从曲港手里接过礼单,“听说要过来,特意让我收拾出来。”
太夫人摆摆手:“来自己家里,还带什么东西,以后我都不敢再喊你们过来了。”
“是大爷托人从北地捎来的红参,比咱们这边的人参更温和一些。”黛玉神色不变继续说道,“过不了多久,我要随同大爷去宣府了,您就让我们多孝顺一些。”
“这是定下了?”太夫人收敛笑意问道。
“是。”
太夫人听了之后,面带满意之色点了点头,说道:“抛去我对怀光的私心,我也是更愿意你跟着去的。天地之广大,总要亲眼见识见识,才不会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狭小的四方天气。”
“祖母年轻的时候也出去过吗?”黛玉见太夫人面带怀念之色便问道。
太夫人却反问:“公主不曾说过吗?”
黛玉愣住,桂嬷嬷笑着解惑,“太夫人曾是公主身边的伴读,在公主未出阁的时候,陪着去了不少地方。”
“那些年,公主没少带我出去,后来……”太夫人顿一下,才含糊说道,“各自嫁人了。”她不愿意在小辈面前说起当年的不愉快的事。
“公主也说让我多出去走走。”黛玉佯装没有注意到,笑着接了一句。
“需不需我派个人帮你收拾东西?”太夫人关切问道。
黛玉笑着婉拒:“等我遇到难事,再来请教您。”
“原本想着家里设宴,介绍亲朋旧友给你认识的。”太夫人语气里满是可惜,“只能等之后了。”
黛玉知道自己家的交际圈和姜家的交际圈不一样,太夫人是让她融入姜家的交际圈里。
“不过晚些也没什么不好,说不定怀光的官职能再升一升呢。”太夫人自己想开了,姜璟现在的官职在京城里拿不出手,倒不如等之后姜璟升官了,黛玉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的。
太夫人和黛玉说起了姜璟生母的嫁妆,“怀光生母的嫁妆还在我这里。”
黛玉立即说道:“说来劳累您继续帮我们管着,我随同大爷去宣府,对京里的事鞭长莫及,若是有了差错,倒是辜负了长辈的心意。”
太夫人拍了拍黛玉的手:“既然你信任我,我定会帮你管好的。”
黛玉抿嘴笑了:“您是亲祖母,不信您信谁呢。”
说了一会子话,三房和四房便联袂而至,黛玉心里想着看样子三房和四房关系不错。
三太太见着黛玉笑着说道:“倒是我们来迟了。”
“我家中没什么事,不比两位婶娘一早要处理家事,便来得早些。”黛玉解释一句,三太太没必要说这么一句的,太夫人也不是计较这些的人,说了反而显得小家子气,怪不得太夫人要抬举四房了。
三太太长媳杜氏岔开话题:“还没恭喜大嫂呢。”指的是黛玉的诰命。
“都是皇恩浩荡。”黛玉笑着淡淡说道。
“珏哥儿媳妇还在小花厅忙呢,咱们先打会牌。”太夫人开口说道,也算是解释了安氏没在的原因,可除了安氏,府里还有两位孙媳呢。
三太太暗地里撇了一下嘴,太夫人就是这样任性的性子,嫌弃都摆在明面上了。
黛玉私下和姜璟嘀咕过,姜璟给的回答是因为姜世子才干一般,姜家给姜世子下头弟弟选的媳妇出身都一般,一个是孙氏内侄女,一个是安氏的表妹。
“侄媳妇要去祭祖了吧。”四太太关切问道。
“是呀,所以请你们妯娌俩过来。”太夫人顺着话说下去,“她上头没有婆母,所以得麻烦你们做婶婶的。”
“母亲交代的事,我们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三太太回道。
“都是一家人,哪里用得上麻烦呢,这也是我们做婶娘的慈心,都是应该做的。”四太太回道。
那边已经丫鬟们已经收拾好了牌桌了,太夫人自然坐上面,三太太也是喜欢玩的,坐在太夫人下手,还剩下俩个位子,四太太推辞,“我不擅长这个,让贺氏来吧。”
贺氏和黛玉便依次坐下,黛玉其实并不喜这些游戏,只是安平公主说喜不喜欢和会不会是两码事,总得要会的。
黛玉本想着要让太夫人牌,没想到太夫人是个中好手,根本就不需要别人让,黛玉想起太夫人的性子,打起精神来,也认真起来。
算了算,太夫人赢得最多,黛玉次之,贺氏不输不赢,三太太倒是输了不少钱。
她埋怨一句:“侄媳妇也是厉害的。”
“我知道是三婶娘疼我呢,知道我是新妇,不忍让我输太惨。”黛玉将手里的牌仍在桌子上,笑吟吟说着,“三弟妹你来替替我吧。”
杜氏想推辞。
“让你来,你就来,省得我一个做长辈的也不好赢小辈的钱。”三太太对杜氏说道。
“这有什么好意思不好意思的,我就好意思赢她们的。”太夫人说着。
“那是她们妯娌几个孝敬您呢,就盼着把您哄开心了,到时候等过节的时候,您手缝里漏些东西给她们。”四太太笑着说道。
“咳,那里要等到过节呢。”太夫人笑着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我刚得了几件首饰,给她们分一分。”
黛玉和贺氏、杜氏各得了一份。
黛玉让出位子来,便和四太太说话,四太太很是温和,和黛玉说着:“择了吉日后,咱们就出发去祖宅,幸好离得不远,也不用带太多东西,也别带太多人,祖宅比较狭小。”
“我听说姜家祖宅还是前朝时候修建的?”
“是,前朝末年各地动荡不安,姜家先祖便靠山选了片地方,建起了宅院,外修高墙,让族人居住。”
“安全倒是安全了,就是那墙高高的,院子里屋子里采光就不好了,住进去总觉得阴冷。”四太太和黛玉小小抱怨一句,倒是拉近了距离。
“不过,祖宅附近的景色不错,有山有水的。”四太太继续和黛玉介绍,“族人都挺和善的,只是有些是乡下人,学识不够,嘴有些碎,但都没什么坏心眼。”
四太太倒是和黛玉说了不少关于族人的事,但四太太为人极其谨慎,只说那些人好相处,没说一句那个族人不好之类的话,黛玉便明白了四太太的意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