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谨言慎行的,听说他妻子也是出身江南名门,想来不是愚钝的,且看看杜氏如何。”

    早在事发那一日,杜氏在心里犹豫许久,才和钟知府说了这事,钟知府闻言脸色有些凝重。

    杜氏有些迟疑说道:“要不要打听一下,赵三姑娘虽然跋扈,但这些话到底是谁传到她耳朵里,还有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

    “这事不仅牵扯了姜国公府、林阁老、赵巡抚,还有太子。”钟知府正色说道,“只能是谣言,若是我们差人打听,倒显得我们多在意这事,反而引起他们不满,倒不如漠不关心这事。再说了,太子现下可在姜府住着,若谣言为真,他此举就是打姜家的脸,太子可不是这么昏聩的人。”

    钟知府和杜氏便打定主意做聋子和哑巴,把赵三那些话深埋于心底。

    待杜氏知道赵府的闹剧的时候,忍不住和钟知府抱怨一句:“赵夫人平时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这么糊涂,赵大人竟放纵她闹腾。”

    “未必。”钟知府眼睛微眯,“赵巡抚或许在试探太子和姜家的态度。”

    “姜参将已经到了让赵巡抚忌惮的地步了吗?”杜氏反问,“姜夫人虽然是阁老之女,但远在宣府的我们也知道林阁老在内阁中喜欢独善其身,除了户部的事,其余的事都不多言一句,而姜参将是武官,林阁老能给的助力有限,姜国公府的根在辽东也不在宣府。赵夫人却是太后的娘家人。”

    “越沉默寡言的人越能一锤定音,林阁老用那么短的时间从侍郎到尚书,后又入阁,可见简在帝心。关键时候,他的一句话可是至关重要的。”

    太子和姜家都继续保持沉默。

    可赵夫人却给了杜氏下帖子,请她过府一叙。杜氏接到帖子的时候,有些为难,赵夫人大概是想让她做说客。她去或者不去,都会得罪另一家。

    姜璟是后起之秀又有太子扶持,势头正劲,可赵彬在宣府经营多年,枝繁叶茂。

    钟知府在书房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出来和杜氏:“你就说身体不适,不能过去了,等身体好了再登门。”

    “老爷。”杜氏忍不住拔高声音,这意味着要得罪赵家,“即便我去了也无妨,我可以用太子下榻姜府,不方便登门来拒绝。”

    “太子。”钟知府抬头看向姜府的方向,“国之储君,不会轻易离京,宣府,必有大事要发生。”他的声音伴着冬日寒风,让杜氏忍不住打个寒颤。

    “太子不会让我们首鼠两端的。”钟知府和杜氏说道。

    钟知府有种预感,太子是朝着赵巡抚来的。

    杜氏以身体不适拒绝了赵夫人的事传到了司徒渊的耳中,司徒渊踌躇一下,才对焦碌说道:“你去问下林淑人,赵三到底说了什么话让她如此生气。”

    焦碌应了一声,便去内院见黛玉。

    黛玉是在东次间见焦碌的,东次间窗下设有大炕,上面摆了一张黑漆嵌螺钿方桌,桌上堆着不少书册,还摆着笔墨砚台等。

    焦碌瞧着玉笔搁上的毛带着墨,知道黛玉正忙着,便直截了当问了。

    黛玉让焦碌在下手椅子上坐了,自己合上一本书册,才淡淡说道:“是些捕风捉影太子与我的话。”

    焦碌倒吸一口气,“她怎么会?怎么敢?”

    “若不是有人故意散播,她不会说这些话的。你们查一查京城吧。”黛玉说道。

    “淑人怎么不早把事情说清楚呢。”焦碌说道,“这样也好早做安排。”

    “不过是谣言而已,我没把它放在心上,做这些不过是给那些人看的而已。”黛玉轻笑一下解释一句,“而且你家殿下不还是住到了姜府吗?”

    黛玉的话让焦碌忍不住替司徒渊辩白一句:“我家殿下一向信守承诺。”他当初既然对黛玉放手,自然不会纠缠她,如今住姜府,也是司徒渊有别的打算

    黛玉摇了摇头:“焦内侍又想歪了,我是说你家殿下也不在意这些谣言,他住进姜府就是最好的驳斥,我就更不必理会那些谣言。”

    望着焦碌离开的背影,黛玉长舒一口气,总算是能让司徒渊离开姜府了。司徒渊一开始住在姜府是向众人表达他的态度,如今目的已达到,到了该离开的时候。

    司徒渊听到焦碌的转述,先是哑然失笑,和焦碌说道:“这是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120-130(第7/15页)

    咱们走呢。”凡事都有度,他若是继续在姜府住下去,保不齐赵彬有别的心思,若他出了事,姜家也跟着完蛋。

    他猜测不是无的放矢,这不,已经开始安插探子了。就在焦碌回来之前,暗卫来禀,姜府一个采买的下人不对劲,已经把人拿下了。

    因为司徒渊在姜府住着,姜家每日采买的人都是固定的,如今忽然少了一个人,自然是瞒不过黛玉的。

    黛玉和姜璟说道:“那个采买的人是姜家家生子,我不太熟,只能阿璟你来查一查,把和他有关系的人交到太子那边,让太子安心。”

    司徒渊没有任何表示,但不代表他们装聋作哑。姜家家生子出了问题,司徒渊也定为乐意握住姜家一个小小把柄。

    “你是不是知道……”姜璟原本想问这么一句话,可却咽下去了。黛玉知道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姜家给他们安排了不少下人,这些人好用忠心,但忠心的是姜家。黛玉身为是新妇不能拒绝用这些人,可也不会放过减少掣肘的机会。

    姜家家生子出问题,黛玉就可以写信给姜家,正大光明遣送姜家下人回去。

    姜璟心里的话,黛玉如何会猜不到,她早已打听到那个人贪财的毛病,很容易被收买,是故意为之。

    黛玉扭脸看向镜子,西洋镜把她的面容照影得清清楚楚,可却有些陌生,她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也成了算计人的人了。

    黛玉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双颊,想确认一下镜子里的人是不是自己。

    “挺好的,姜家那些人省得再对我们指手画脚了。”姜璟轻笑一下,在黛玉身侧坐下,挡住了她注视镜子的视线,又伸手握住了黛玉的手,“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告状,他们给的人不靠谱了。”

    黛玉心中松弛下来,她还是有点担忧的,担心姜璟觉得她变样了。

    黛玉回握住姜璟的手,“等年后吧,好用的就留下,不好用的就回去。”除了姜家家生子,还有一些姜家族人,黛玉不能让这些不稳定因素影响到姜璟。

    第125章 道歉

    还没到小年,司徒渊就从姜府搬出去了,住到了官驿。姜府里三层外三层的侍卫也都消失了,姜府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黛玉也开始忙碌过年的事情,这是她和姜璟成亲开府后的第一次过年,各项事宜都不容有疏。好在她身边的丫头都是能干的,又有金嬷嬷这个老人看着,诸事都有条不紊。

    只是才过小年,杜氏就给黛玉下了帖子,说是给黛玉送年礼。这个时候都是家家户户最忙的时候,杜氏还要亲自过来一趟。黛玉一笑,知道杜氏有旁的事,便欣然同意。

    杜氏到的时候,黛玉穿了件桃红色的褙子在二门迎接她,这样浓艳的颜色穿在黛玉身上丝毫不觉得俗气,反而给她添了几分艳丽明媚。

    黛玉没把杜氏当外人,笑着和杜氏说:“多谢杜姐姐惦记着我。可巧我家里暖房种了一些金桔,杜姐姐瞧中了哪棵就带走那棵。”

    杜氏有些惊讶黛玉来宣府才多长时间,就在家里弄了一个暖房。“那我就不客气了。”杜氏笑着说道。

    黛玉笑着挽着杜氏的手,“杜姐姐随我去看看吧。”说着便挽着杜氏的胳膊往暖房而去。

    暖房在姜府东北角,暖房里花木葳蕤,除了黛玉说得金桔,还有腊梅花、水仙花等,杜氏还瞧见了山茶花、兰花、芍药、月季、菊花等。

    杜氏看出来黛玉是花了大手笔的,心中感慨姜府有钱,面上和黛玉寒暄几句,挑了两盆金桔。

    黛玉笑着说道:“等腊梅开了,我再送杜姐姐几盆。”

    杜氏说道:“回回都不空着手,我都不好意思过来了。”

    黛玉说道:“又不是精贵的东西,这花能被懂它的人欣赏才是它的幸事,若是无人赏识,默默无闻一生就太过寂寞了。”

    杜氏不曾想到黛玉心思会如此细腻敏感,她原本以为黛玉是精明干练、果敢冷硬的那类女子。

    杜氏想起赵夫人所托,心里多了几分底气,和黛玉说道:“我虽然和妹妹你相识时间不长,但却十分投契。妹妹玲珑心肠,想必也猜出来我今日不单单是来送节礼的。”

    黛玉身边的人都很有眼色,在进入暖房的时候,除了黛玉身边的大丫头,旁边的人都远远候着。故此,杜氏也就不再顾忌什么一口气和黛玉说了。

    “这些时日,赵夫人隔三差五下帖子请我过去,我因故都未能去,直到前日才抽身过去了一趟。这一见,倒把我吓一跳。”杜氏想起赵夫人容貌,忍不住叹口气:“因为之前那件事,赵大人给赵夫人下了死命令,若她见不到你,不能当面给你道歉,过了年就把她送回娘家去。赵夫人心焦,不仅消瘦还苍老许多。”

    黛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倒不是对赵夫人,而是对赵彬,“夫妻一体,我不愿见赵夫人,可赵大人却常见到我夫君的,也没见着他替赵夫人致歉。”

    杜氏笑着说道:“若人人都和姜大人似的,这世上就无怨侣了。”

    黛玉轻笑一下,心里知道赵彬不愿意道歉,是想把这件事定义为内宅纠纷,日后可进可退。他若是出面,这事就闹大了,日后也不好退步了。

    杜氏继续说道:“我家大人在这里为官多年,我们夫妻说没得过赵大人和赵夫人关照,这话是假的。可我们也不是不分是非之人,赵夫人不能管教好女儿,得些教训都是应该的。”

    “只是,我身为女子有些可怜她,赵大人仕途如此之顺,和赵夫人娘家得力很有关系,可如今,赵大人为了前程却要背弃她。我心里有些不忍,所以才来当一回说客。”

    “我明白。”黛玉听完后说道,“同是女子自然感同身受,只是她们难道不知女子名声之宝贵,若谣言传出去,旁人信以为真,我又该如何呢?”

    杜氏听后哑口无言,面上有些发红,眼中也带了一些亏意。

    黛玉话头一转:“得饶人处且饶人,愿赵夫人和赵姑娘日后能谨记谨言慎行。”

    杜氏原本以为黛玉回继续抻着,没想到会透露出愿意接受赵家致歉的意思,心中松了一口气:“妹妹宽容大度。”

    黛玉似笑非笑:“宽容大度也是看人的,今日是我给杜姐姐您一个面子。”

    说完正事,杜氏也没慌着离开,和黛玉在暖房里挑着花。她说道:“当初是赵大人英雄救美,才惹得赵夫人青睐,只是那时候赵大人原配还在世呢,没过多久,人就没了,赵夫人这才做了赵大人的续弦。”

    黛玉有些吃惊,她没想到杜氏找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更没想到杜氏会透露给她。

    杜氏苦笑一下给黛玉解释一句:“我娘亲算是赵夫人族姑,所以才知晓这些事。”

    “这么说令尊也是太后娘家人?”黛玉问道。

    杜氏摆摆手,“我娘这支和太后那支离得远些,不比赵夫人,她算是太后的堂侄女,也正因为此,她和赵大人的事才不为人所知。”

    杜氏也是有意透露给黛玉,也算是回报黛玉大度。

    “早些年,我随同公主入宫,也曾见到过太后,很是雍容典雅,没想到赵夫人却是那样人。”黛玉感慨一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重生记》 120-130(第8/15页)

    “一样米养百种人。”杜氏回道,“赵夫人那一辈只她一个女孩,若不是赵夫人性子,怕是早就入宫了。”

    黛玉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来那年在行宫,司徒渊亲事还不曾定下的时候,太后招了周碧伴驾的事。或许,太后并不似面上那般清心寡欲。

    “不过好在,赵夫人侄女这一辈倒是有几个资质不错。”

    黛玉回想一下,她似乎没在京城里见过太后娘家人。

    杜氏似是看出黛玉疑惑,和她说道:“太后只有一个同胞弟弟在世,如今在江西做布政使,和我父亲是同科,所以我娘家和他们家是通家之好。”

    黛玉知道杜氏身世不凡,没想到和太后娘家还有这样的关系,若今日她婉拒了杜氏,想必杜氏也不会和她说这些。

    杜氏今日说得话,都是提前和钟知府商量好的,她向黛玉透露这些,不是为了炫耀,只是示好。

    黛玉闻言正色道:“多谢姐姐告知我这些事。”

    杜氏莞尔一笑,黛玉明白她好意就好。

    晚间的时候,黛玉向姜璟转述了杜氏这些话,“你说钟夫人告诉我们这些事是什么意思。”

    姜璟说道:“反正不是恶意。”

    黛玉把下巴搭在他肩膀上说道:“没想到赵大人为了前程会干出这样事,真是歹毒,也不知道赵家大爷知不知道他爹干的事。”

    姜璟闻言心中一动,“或许这才是钟夫人给我们指的路。”

    “离间吗?”黛玉明白过来。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