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猎蝗虫,提议可让鸡鸭等家禽,参与捕猎蝗虫得队伍。”

    事实上,是方三娘幼年便见过鸡鸭吃蝗虫,只是那时候太小,也不敢确定自己记忆的真假,不敢确定鸡鸭吃了蝗虫后是否还继续活着,故而她只能在自己有资源后,尝试饲养鸡鸭以备不时之需,赌一个可能。

    “陛下,如今天气干燥,作物减产,就是百姓都不够粮食吃,何以喂养家禽?”

    是啊,何以喂养家禽?就算真的有用,有哪儿能养出来那么多鸡鸭?人自己都不够吃的。有些事情,不是那么想当然的。

    这个夏季格外难熬,本就自三月后不曾见过雨水,又碰上了蝗虫虫卵,纵使前期各地都开始捕杀蝗虫虫卵,可总有遗漏,而蝗虫的生存,衍生能力又格外突出。

    五六月的干旱还在持续,蝗虫部队就已经集结了起来,铺天盖地的蝗虫,预示着农人们昏暗的生活。

    六七月,正是蝗虫并发的时期。

    朝廷的救灾物资层层下放,各地官员忙得焦头烂额,有吃回扣的,有剥削的,也有趁机开仓放粮,严加管控的……官场百态,不外如是。

    或许是老天有眼,七月末终于下了第一场雨,蝗灾与干旱,至少缓解了干旱。

    十月,蝗虫终究是消停了。

    十月底,各地的情况都放在了当今的御案之上。

    “朕欲传方三娘入京觐见,论功行赏,诸位可有异议?”

    “陛下圣明——”

    让百姓大规模养殖鸡鸭对抗蝗灾虽不现实,可若是国库有余粮,官府主持,未尝不能一试,不过这些都是后续的事宜,也正好,等这位方夫人来了,也看看方夫人的本事是真是假。

    这次他们都没有反对当今,也是因为方夫人发现问题发现得及时,后续处理中更是鸭鸭立大功,虽没做到完全消除,但是两淮一带的蝗灾下的损失,绝对算是相对较小的。

    再有便是这次赈灾,国库能拿得出那么多钱财和余粮,和前两年抄家抄出来的东西脱不了干系,林家如今简在帝心,何必惹人不痛快?

    圣旨传到扬州,方三娘怔怔地看着手里的圣旨,眼中颇有些恍惚。

    “姨娘,姨娘,回神啦!”

    筠哥儿伸着手垫着脚,把圣旨扒拉到了自己手里,又看向林如海,“爹,这个也要放祠堂供着吗?”

    林如海抚了一把胡须,“不急,不急。”

    一家人送走天使后回了屋里坐着,贾敏道,“三娘从未去过京城,一个人去我也不能放下心。”

    “我是这样想的,老爷年底也是要回京述职,也没两个月了。不若这次,我带着三娘一同去京城,管家这时候应当已经租好了宅子,我也顺带趁着这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50-60(第5/21页)

    时间,把京中的事情都给安排好。”

    方三娘因为这两年经常晒在田间地头,肤色更黄了一些,但人看着却精神得很,“会不会太麻烦了?”

    贾敏安抚地拍了拍方三娘手背,“三娘勿要说这话,三娘,进京的荣耀是你自己挣来的,但你身后的麻烦是整个林家的,我带你进京,不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林家。”

    林如海也顺势开口,“不错,京中局势复杂,有夫人在,三娘大可放心,而陛下那里,你也不需要多想,有什么说什么就是,陛下不至于为难你。”

    “爹,娘!”筠哥儿突然举起手吸引几个大人的注意力,“我和姐姐也想提前去京城!”

    三人都表示不赞同,“京中什么都还没安排好,你们两个小孩子去作甚?”

    黛玉不急不缓,“可是娘和姨娘都走了,年底父亲又要忙,我和筠哥儿该多无趣呀。”

    “是呀,而且我课业也可以自学的,不会耽误。”

    林如海:所以就留我一个人在扬州?

    姐弟两个的软磨硬泡,林家的几个主子就没一个能真正坚守住的,到底是同意了这一提议。

    筠哥儿兴冲冲的看着京城的方向,若是荣国府知道母亲回了京,不可能不邀母亲去探望史老太君,为人子女,很多时候母亲都没办法撕破脸,他是小孩子就一样了嘛。

    他更不觉得,父母家人全在的姐姐,羽翼未折的姐姐,黑芝麻馅的姐姐,会迈不过荣国府的坎。

    “筠哥儿你怎么还这么兴奋?”黛玉伸手在筠哥儿面前晃了晃,探过头来,“你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筠哥儿欠打地笑笑,“嘻嘻,不告诉你~”

    荣国府,老太太对王夫人道:“林家的方三娘进京后,邀她来府一叙吧。”

    老太太并不知晓她女儿,外孙女,以及方三娘的儿子都会来京城,“都是一家人,也得亲近起来。”

    王夫人可没听出老太太有多欢喜,“是。”

    一个妾室比自己品级还高,还要自己去邀请,王夫人不得不怀疑,老太太想见见这个妾室是假的,想折磨她才是真的!

    一旁的邢夫人见王夫人不乐意了,她可就高兴了,反正现在高不过她,“老太太说得是,左不过大家都是亲戚,林家又常年不在京城,不若邀请方妹妹来小住一段时间,也就是添双筷子,收拾间院子的事。”

    王夫人脸色一沉,这指桑骂槐谁呢?

    老太太平时看不怎么管这个大儿媳妇儿,一点本事没有,连自家老爷都管不住,但这个时候却一反常态,夸赞了邢夫人,“老大媳妇说得是,我记得东北上有所幽静的房舍,就那儿吧,老大媳妇你派人去收整出来。”

    拿到了活儿,就有油水,邢夫人乐了,欢天喜地的给应了下来。

    王夫人差点咬碎了后槽牙,那间房舍位置算不太太好,可绝对算不上差,更是真的安静,不像梨香院挨着后门大马路,现在一个妾室都能住得比她妹妹好,这和直接扇她巴掌有什么区别?

    老太太漠然地挥挥手,让众人退了下去,“给宝玉那边的人打个招呼,看着些宝玉,别在家里乱跑。”

    落选了便罢了,她倒是低估了薛家的脸皮,一住就住到了现在,住就算了,还什么金玉良缘,脸都不要了!

    可这方夫人到底什么时候能到,他们也不知道,只能让下面的人注意着。贾府的仆人本就是被养刁了的,这样一来,仆人反而觉得林家的方夫人不会做事,都不知道提前通知一声,哪里想过人家说白了就和他们没关系。

    想是这样想吧,可等真得到了林家的消息,哦豁,贾府的主子们面色就开始奇怪起来了。

    却原来,贾母收到了贾敏的来信,开开心心一打开,嗨呀!女儿和外孙女都来了!

    当下就嘱咐邢夫人,让他们重新把后方东大院西边儿收拾出一套院子出来,穿过花厅和后院东西穿堂就能到老太太的荣庆堂,方便,又不会有人去打扰,最重要的是地势宽敞,够住。(便是原著中后面建造大观园的那一大片区域中选取)

    就连邢夫人都眼热,更别说本就和贾敏不对付的王夫人了。

    “老太太,除了妹夫,妹妹一家人都已经到了,想来是因为姑爷要回京来提前准备住宅的,怕不会在府内住太久。”

    贾母面色一沉,“她爱住多久是她的事,准备好她的院子是我这个做娘的事!我还没死呢,你们就想欺负她!一群没心肝的东西!”

    这话可太重了,王夫人和邢夫人只能跪下口说不是,贾母被鸳鸯顺背顺了好一会儿才顺气,坐下道,“一间小院怎么了?敏儿在家的时候,整个荣国府,她哪里住不得?!”

    至于原先那间让收拾给方夫人的房舍,贾母深思了会儿,她是不想让一个妾室在自家女儿眼前晃荡的,可在外人眼里那就是林家一起的,若是分开难免有人说闲话。

    罢,罢了,“原先的房舍放着吧,新收拾出来的,把两个孩子和那方……三娘的,都给一起留出来。”

    那林筠虽然也满了七岁,可后面的大院子本就系相当于分离了开来,又是亲戚,倒也无事。

    等人都出去了,老太太再度打开已经有了皱痕的书信,看见上面的“待三娘面圣,家中住宅安置好后,便带着两个孩子来给母亲请安”。

    老太太透露出在外面不显的疲态,这是把她这个母亲放在了最后,也是告诉她,她对待两个孩子都一样。

    最让老太太不甘心的是,贾敏似乎,并没有要在娘家住一段时间的打算?

    是她感觉错了吗?

    老太太失神地望着烛火,那烛火的飘荡不稳,正如老太太心绪难宁的思绪。

    “母亲很不喜欢这个二表哥?”黛玉翻看着宁荣二府的关系图,听着贾敏的嘱咐,感兴趣道,“我记得我才三四岁,母亲就说过这个二表哥来着?”

    贾敏一点没掩饰自己的不喜,“若说以前,是因为他娘的原因不放心他,可你这个二表兄,比你都大了,现在还在内帷厮混,跟三四年前一点改进都没有。”

    “玉儿,你也大了,做娘的不跟你说清楚,我怕你吃亏。”似乎是怕黛玉不重视,“你这个二表兄抓周的时候就抓了胭脂,把你二舅舅气得不行,现在还改不了吃丫鬟嘴上胭脂的习惯。”

    黛玉还没被吓着,一旁的方三娘反而被吓着了,“不行,太太,咱们家姑娘本就貌若天仙,要是碰上了那小子,不行不行,玉儿身体本就不好,可别被吓着了自己受罪。”

    黛玉倒是一点不担心,“姨娘,好歹是国公府,不是龙潭虎穴,就是去拜访外祖母而已,和这个表兄也最多见一面,不能再多了。”

    “况且我若是不去,那才是给林家丢脸了呢。”

    贾敏和筠哥儿却同时心中警惕,可他贾府确实没什么礼啊!

    “玉儿,什么丢脸不丢脸了,大气起来,母亲娘家是国公府,但那是母亲出嫁前,你外祖父还在的时候,现在的国公府也只剩门面了,你大可不必顾虑这些。”

    黛玉乖巧的哦了一声,视线来回巡视了一番,母亲这回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黛玉弟弟又不做人了》 50-60(第6/21页)

    一点?

    说完黛玉,贾敏继续安排,“贾府里的奴才不像家里,都被养得心大了,眼里只看得见富贵,筠哥儿,若是他们对你出言不逊,不用客气。”

    筠哥儿为难道,“我哪里能被他们看不起了吗?爹爹现在的官职和圣眷都不低啊。”

    自己不在的时间线,按照被安排的剧情,姐姐被瞧不起有入府太低调,和姐姐本身就不太张扬的缘故,以及爹也没做出什么大事来,可现在不一样啊,自己又是林家的下一代家主,父权时代,他还能被低看不成?

    怎么担心姐姐,担心着就担心到他头上了?

    黛玉和方三娘也不理解,眼巴巴看着贾敏。

    贾敏:……

    贾敏无奈捂脸,“我猜的,反正,算了,筠哥儿的性子,吃亏也不会是他吃亏。”

    三人都笑了,表示赞同。

    贾敏却没有放松,她是真的担心,从前几年母亲的来信中对筠哥儿的态度,她就能看出母亲是打心底看不上筠哥儿庶出的身份,而母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荣国府的态度。

    “至于三娘,我的想法是,三娘就在林府。要么,事情尘埃落定,三娘也不需要于后宅中周旋,便是不成,也等老爷正式回京后,再行出面。”

    贾敏仔细给三娘做着分析,怕三娘误会自己,“荣国府说白了,三娘其实根本没必要跟着去,还容易受委屈,就是不去,他人也不会说什么,反而去了,容易被人诟病。”

    “倒是之后的谭家,谭二奶奶,也就是单家的姑娘,届时会来拜访,那是我们再一齐出面,也过得去。”

    方三娘心思简单,却看得透彻,“太太安排就是,您是怎样的人,我心里清楚,不会被人影响的。”

    黛玉眼睛里有星星般看着方三娘,又看着贾敏,“母亲,姨娘好厉害,若是姨娘这次真能成,史书上怎么都得写一笔吧~”

    方姨娘脸一红,“哪儿有那么夸张,我还什么都没研究出来呢。”

    贾敏却是不信,笑道,“你们看看,这就谦虚起来,等真研究出来了,那还得了?”

    “三娘,把你在田间指导农人的魄力和自信给拿出来,你就记得老爷说过的,朝堂上没有人比你更懂农事,坚持自己的想法去说去做,出不了错的。”

    贾敏眼中是方三娘现在还完全不具备的野心,“三娘,没人比你更合适,也没有比现在更合适的时机,屯,刚柔交始。求而往,明也。”

    “陛下求贤若渴,屯其膏,施未光也,妹妹你现在,正是陛下所需之人。”这话说得小声,却斩钉截铁。

    方三娘心渐渐稳定了下来,筠哥儿却有些不解了,“姨娘提出为官,只能算小贞吉吗?”

    贾敏挑眉,“求什么官?”

    “农事官。”

    “可有掌权?”

    “算不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