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分的做万岁爷的眼睛、喉舌。
嘉妃如今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太皇太后在的时候,他们都恨不得将嘉妃给杀了。
如今太皇太后不在了,荣嫔觉得那些人绝不会停手,他们会酝酿更大的风暴,扑向嘉妃和十一阿哥的。
第82章 兄弟
瑶令去了翊坤宫。
翊坤宫里的情形跟长春宫里的情形是差不多的。倒是没有什么人受重伤,有几个答应庶妃也是轻伤,都让人看过上药了,不碍事的。
瑶令见到了宜嫔。
宜嫔歪在帐篷里的榻上,一副受了重伤疼得要命不想和瑶令说话的样子。
“听说你受伤了。又说不愿意请太医来瞧。本宫想,这讳疾忌医肯定是不成的,就带了太医来给你瞧一瞧。”
见宜嫔脸色骤然变了,瑶令微微勾了勾唇,“太医就在外面,本宫看你收拾的挺妥当的,就叫进来给你看看吧。”
宜嫔这会儿是真不想见瑶令的。
贵妃不出头,惠嫔也不出头,都一样受伤了,怎么嘉妃就偏偏不肯放过她呢?
宜嫔不肯看。
瑶令也不强求,只道:“本宫去贵妃和惠嫔处,两位受伤都见了血,都是请太医瞧过的,千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80-90(第3/20页)
万确做不得假。到了你这里,却始终不肯给太医瞧,也不肯本宫看一看。那本宫倒是有理由怀疑你作假躲懒了?”
“娘娘怀疑嫔妾作假?”宜嫔再恼怒,也不敢在瑶令跟前坏了规矩。
可她实在是气愤,太医也没有进来,她直接撩起些裙摆,在瑶令跟前露出伤处,那脚踝确实是肿的高高的了。
“娘娘可看清楚了?嫔妾确实是受伤了。”
瑶令随手拿起旁边立柜上放着的鸡毛掸子,过去点了点宜嫔的脚踝伤处,宜嫔嘶的一声缩回去,几乎要对着瑶令怒目而视了。
“嫔妾没有作假!娘娘莫要欺人太甚!”
瑶令听见这话,都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她道:“没有作假。但谁又能证明你是在地动中受伤的?说不定是你自己故意扭伤的呢?”
宜嫔不可置信的望着瑶令:“嫔妾知道娘娘不喜嫔妾。可天灾当前,娘娘怎能如此污蔑嫔妾的用心?”
瑶令道:“你也知道是天灾当前。却只顾着躲懒不出来。脚受伤了,这就不能动弹了?你的脑子不是还好好的?怎么就不能帮一帮本宫了?”
“宫中受灾,事务繁多,本宫可以独自支撑,那事后的功劳,本宫一人独领,你什么都落不着。你若是挺身而出,回头宫里人人都会记得,地动时,是嘉妃娘娘领着宜嫔娘娘处置的宫中事务。你在宫里这么些年,该知道好名声的效用吧?”
“你执意不出来也行。那过后就别怪本宫无情,把你数年经营的管事都换掉,换成本宫的人,你过后再想换回来,可没有那么容易了。”
瑶令本能的觉得这样的时候不能她一个人出头。要抓个‘壮丁’出来帮她,底下的小嫔妃们肯定是不合适的。
贵妃和惠嫔是真不能动,那就只有宜嫔了。
都没让宜嫔有拒绝的空间,瑶令带来的嬷嬷直接就抓着宜嫔的脚给她上药了。
这内务府的嬷嬷手劲儿可不小的,再是小心也弄的宜嫔疼得不行,好不容易上完了药,宜嫔疼得一头汗,都让她身边的宫女给擦掉了。
宜嫔心里直呼倒霉,偏偏瑶令真拿住妃主子的气势来,她也不能不从。
这几年在贵妃的眼皮子底下安.插几个人不容易,宜嫔还真的怕瑶令都给她换了。虽说要找出来也没那么容易,但要是瑶令一股脑的把人都换了,那她的人不也在里头了么?
瑶令走后,宜嫔身边的宫女给宜嫔换衣裳梳头发。
既应下了管事,那一会儿肯定就要来人的。说不准还得出去,这轿辇是不能用了,那就只能主子自己走了,用嘉妃娘娘的话说,就算是爬,也得爬出去理事。
那宫女心疼自己主子:“嘉妃娘娘怎么好似变了个人似的?”
宫里谁不知道,嘉妃娘娘温柔可亲,最是和善的人。可方才那咄咄逼人的模样,实在是有些太吓人了。
宜嫔道:“她就没变。是咱们犯到她手里了。你以为以前的事儿她忘了,或者她不知道?”
“她逼着本宫出来,是也和本宫心里想的一样,觉得这回不寻常。贵妃和惠嫔都躲着,荣嫔要稳定后方不能出来帮她,她这就找上本宫了。处处拿着本宫的软肋,心里打定了主意不从也得从。这是要本宫与她风险共担。”
那宫女轻声道:“可主子若做好了,也是有名声的。”
“如今宫里谁不知道,本宫与她的关系不咸不淡,早没有先时那么好了。偏她这时候来逼本宫,她也不怕这事儿传出去毁了她的名声。若是本宫稍稍运作,逼迫后妃一条,就够她烦恼的。”
宜嫔道,“可偏偏如今不能这样做。天灾当前,本宫这样做就是不懂事。旁的也就罢了,九阿哥还小,本宫纵然不得宠,也不能叫万岁爷厌恶了本宫。”
宜嫔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如今本宫只想着,过后若有事,不要被她连累就好。”
-
京中情形显然和康熙预估的差不多。
没有康熙十年时那么严重,但情况也很严峻,宫内宫外都有伤亡,前后事情太多,康熙亲自过问,商议章程,一项一项的叫人去办,帐篷里都没断过人。
大阿哥来跟前请安,跪在康熙跟前说想出宫去看看。
康熙这会儿才用上晚饭,在明晃晃的灯烛底下瞧了大阿哥一眼:“出宫做什么?你额娘身上还有伤,你不在她身边陪伴,总惦记出宫做什么?”
大阿哥道:“回汗阿玛,额娘在后宫,儿臣已经成家了,不好总往后宫去走动。儿臣的福晋已经去陪伴额娘了,额娘用了药,现下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儿臣是想,宫外的情形比宫中更难。儿臣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是儿臣能帮得上忙的。儿臣长大了,也想为汗阿玛分担。”
儿子大了,宫里关不住,知道向他讨要差事了。
康熙道:“各部各衙门各司其职,你从未做过这些事,当然还是多听多看多学的好。你想出去走走也可以,如非必要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可以去外头看一看,凡事不要插.手,看看朕的大臣是怎么做的。”
大阿哥勇猛有余,旁的地方还是有些年轻气盛需要历练。
这孩子也不可能永远关在宫里,将来总是要放出去办差的,现在他自己上进想要出去看一看,那也成。
大阿哥要退出去的时候,康熙跟着吩咐一句:“明珠向来统筹这些事,你可以叫他带你上街去看看。要么叫你福晋的阿玛陪着也可。底下的小吏各有差事,你是皇阿哥,要注重自己的身份。”
这是还记着他当年出宫跟三阿哥打人的事。
只是明珠……大阿哥敛下眸中一点流光:“儿臣谨遵汗阿玛吩咐。”
大阿哥出去的时候,难免意气风发。能许他出宫,哪怕没有具体的差事,这也是个好的开始。等看会了听会了,何愁将来没有真正历练的时候?
正遇上太子与三阿哥一同过来,看样子也是要去给康熙请安的,兄弟三个就遇上了。
看大阿哥眉眼里藏不住的意气,三阿哥就问了:“大哥这是有什么高兴的事?不若说出来让弟弟也高兴高兴?”
太子在旁边咳嗽了一声。
大阿哥看了太子一眼,将眉眼中的意气敛尽,才道:“太皇太后丧期未过,又遇上这样的天灾,还能有什么高兴的事?是我主动同汗阿玛说,忧心宫外的情形,想要出宫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汗阿玛准了。”
三阿哥眼睛都瞪圆了:“大哥你能出宫了?”
大阿哥道:“只是出宫看一看。汗阿玛说,现下多学些,日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三阿哥羡慕道:“真好啊。你大婚后就能办差了。大婚真好。但是我还是不想大婚。太麻烦了。”
三阿哥转头看向太子:“二哥,要不你与汗阿玛说一说,咱们也出宫帮忙去?你是太子,你一说,汗阿玛保准会应下的。”
大阿哥也跟着道:“是啊。太子开口,汗阿玛怎会不应呢?”
太子深深看了大阿哥一眼,转向三阿哥,冷道:“你若是想出宫,就自己去求汗阿玛。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80-90(第4/20页)
叫孤替你出头。”
太子言罢,当先就走了。
三阿哥忙追上去。
大阿哥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才转身离去。
老三还是太天真了。恐怕这宫里,也没几个人知道,老二这个皇太子就是个不能乱动的摆设。
大阿哥垂眸,心里不知是悲悯还是嘲弄,就他看出来的这一点,还是太子自己有意无意的告诉他的。
太子自己早就发现了吧?
那太子认命了吗?
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完美皇太子,只需要跟在汗阿玛的身边就好了,除了做学问的事情,其他的所有都不能出格,这样的储君做起来有什么意趣?
会有意趣吗?
大阿哥想,他以前不觉得他和太子差在哪里。无非就是太子的生母是仁孝皇后。所以他一心一意的要证明自己,要超过太子。
凭什么太子因为是太子,就要比所有兄弟们的地位高呢?
大阿哥偏偏就要证明,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太子无用,而他这个皇长子才是能力卓绝出类拔萃的。
三阿哥追上太子,见太子脸色更为阴沉,心里不免有些叹息:“二哥,不出宫就不出宫了。咱们在宫里,也挺好的。”
太子看了他一眼:“真的好吗?”
三阿哥忙道:“当然好啊。”
太子叹了一声,目光忽而柔软了一点:“等再过几年,你议亲大婚后,也能跟老大一样办差的。只要再等几年就好了。”
三阿哥道:“那二哥呢?”
太子垂眸,再抬眸时,目光清润:“孤还是这样。议亲大婚后,孤也是这样。看着你们一个个的建功立业。”
三阿哥向来是个大大咧咧的人,轻易不会那么的敏.感。可听见太子这话,三阿哥忽然就不愿意往下接了。
他很想说,难道太子一辈子都是这样吗?
后来又想起,太子是储君,储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接任帝位的。汗阿玛还好好的,太子可不得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着么?
三阿哥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事的。现在突然发现,难怪方才大哥和二哥说话都怪怪的。
啧。三阿哥在心里哼了一声,他不喜欢这样。要还是像以前那样多好啊。可三阿哥想,好像兄弟们慢慢长大,就回不去了。
-
大阿哥得旨出来历练,明珠立时就跟着出来了。
大阿哥就不喜欢这位堂叔祖父,辈分隔得远就罢了,还总喜欢在他耳边念叨。说起来也就是个族叔祖父,偏偏阿哥里头和他沾亲带故的只有自己。
这就跟见着蜜似的盯上来。额娘在耳边的念叨是没有办法,就得听着,偏偏明珠也喜欢念叨这些话,还总是想要他和太子争斗起来。
就好像他该是明珠的代表,太子该是索额图的代表,明珠和索额图争斗,他就该和太子争斗似的。
“大阿哥缓两日再出宫。”
明珠道,“这次地动,有个贫民院塌了,死了许多的孤儿,这事儿闹出来,外头民怨沸腾,部院都在努力的压下去,都在想章程解决呢。这时候出去,就怕有人托着大阿哥去顶缸。”
大阿哥道:“这是天灾,如何惹得民怨沸腾的?汗阿玛可知晓?”
明珠道:“折子还未递送到皇上跟前去。这当然是天灾,可耐不住有人要拿这场天灾做文章啊。”
“你想想,太皇太后才去了没几日,怎么就地动了?这地动是不是上天示警?是不是昭示有什么事情没做好?”
“阿哥也是读过书的人,民怨沸腾,是当官的不仁不义,那做官的不好,最上头是谁在做主呢?古来遇上这样的事,最后被逼着下罪己诏的,可不少啊。”
大阿哥听得心惊:“你们想逼着汗阿玛下罪己诏?”
明珠连忙摆手:“哎哎,这可跟老臣没有关系啊。可不是老臣要做的。老臣都没参与。是有人没看清楚情形,以为靠着一点祖宗的军功就想要拿捏万岁爷了。他们早就蠢蠢欲动了,一直不曾找到机会。太皇太后过世,京城地动,叫这些人都蹦出来了。”
“老臣也是怕阿哥沾染上坏了自己的前程,才叫你别管的。”
大阿哥道:“既有此事,那你们这些老臣,难道不该替皇上分忧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