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毕生所学,给她们做了一顿丰盛的践行餐。

    史如意又感动又好笑,揉着眼睛,说:“你们这是作甚!我只是先去探探路,又不是以后都不回来了。”

    她习惯了前世四处旅游,去哪都方便,并不觉离别艰难。但如今这个时代,多少人*一别过后,余生便再未相见,这才有了泛黄书页里众多的送别诗,相思曲。

    梁翁把手负在背后,神气十足地骂她:“小丫头片子,别一去了京城,就把我教给你的手艺都丢咯!”

    梁婆婆将史如意揉在怀里,不舍地看了半天,才说:“如意,别理你师傅……他啊,是刀子嘴,豆腐心,知道你要去京城,担心得一连几个晚上没睡好觉。”

    罗娘子提了几盒子点心来,轻声说:“你们几个女郎孤身在外行走,毕竟惹眼,若是能在庵中借宿,也算是清静安适……这里头装着些上供的莲花茶点,你也知慧明寺与我们家的渊源——主持说,你若去京城,可到净月庵中找善真师太,她自会为你提供方便。”

    史如意心下意外,没料到罗娘子还为了自个儿,特意去求过慧明寺的主持。

    她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子,跟众人一一挥手道别。

    从前,她只是云府大厨房里的一个烧火小丫鬟,本也一无所有,也不怕从头开始。

    何况,身后有这么多支持她的人,她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她了。

    此次前往京城,虽是因着心里头不安定,想为云家尽一份力,艰难中博得一线生机。却也是为了自个儿厨艺长进,京城卧虎藏龙之地,若能有幸与高手切磋讨教一番都是好的。

    把酒楼开到五湖四海,成为天下第一名厨,是史如意一直以来的盼愿。

    马车辘辘行远,回头望去,能看见外城郭城墙上大大的匾额,刻着“安阳城”三个大字,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外。

    香菱早迫不及待了,跟翠丫两个坐在旁边,又唱又闹的,对路上什么都觉着新奇。

    日夜兼程,没过一月,史如意来到京城,亲眼看见了这天下第一繁华之处。

    大路上车马如织,喧嚣热闹,处处雕梁画栋,古树红墙,庭院深深,不知掩映着谁家的音容笑语。不论贩夫走卒,亦或是青衫白袍的读书人,步伐间自有独一股的从容神气,又与别处不同。

    果然在净月庵中顺利安顿下来,史如意奉上茶点,又向女尼问清长公主府的所在。

    自个儿揣上梅师傅的举荐信,慢悠悠地出了门。

    第95章 蜜浮酥奈花

    长公主府占地极大,御制赤金匾额,石狮威武。

    立冬时节,京城百花皆已凋零,只余空荡一片的枝头。惟有这长公主府中,栽了棵硕大的木芙蓉树,高过砖墙来,红似云霞,浓而不艳,正迎寒风盛开,好一副风流气象。

    正门不开,史如意蹭到角门前,见往来奴仆俱是穿金戴银,不由暗暗庆幸自己来前特意沐浴更衣过,否则怕是搭不上两句话就被赶走了。

    那门房听了她的来意,一双锐利的眼将史如意从上到下扫了个遍。

    输人不输阵,输阵歹看面,史如意笑吟吟地站着,脊背微挺,任其打量。她穿一身杏黄缎面底子的刺绣交领袄,绛紫绫裙,虽不是京中的时新款式,倒也有几分出彩颜色。

    尤其腰间那块坠着的如意云纹佩玉,通体莹白,不似俗物。

    那门房便收起两分轻慢神色来,替她转头通报去了,一会便转出一个圆脸婢女来。

    婢女收下史如意的举荐信,笑说:“哟,这可真是不巧了!宫中正办赏花会,太后近来身子又多惫懒,我们公主这些日子都住宫里侍奉太后。这帖子我先替你收下了,可就不知何时能送到公主跟前。”

    史如意早料到长公主尊容,岂是想见就能见的,闻言,脸上也未见分毫失落之色,只笑道:“多谢姐姐!无妨,我也是前几日刚到京城,正想趁此节好好领略领略京城风物呢。”

    说着,又悄悄上前两步,不着痕迹地递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囊来,微微福一福身,说:“劳烦姐姐费心。”

    那婢女将荷囊掂量两下,拢入怀里,她观史如意说话仪态,文雅竟似贵家小姐一般,不由奇道:“小娘子当真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90-100(第7/14页)

    有厨艺麽?”

    布告一下,民间倒也有许多能人庖厨应召而来,多是半老的婆翁,会做吃食,但说起话来总战战兢兢。像史如意这样气度不凡的年轻小厨娘,她还是头一回见。

    史如意微微笑道:“有或没有,姐姐一试不知道了?”

    那婢女用帕子掩住嘴,娇笑一声,道:“那感情好!这些日子来的人太多,什麽鱼目珠子都有,咱也不耐烦一个个相看。长公主下了命,小雪那日,命各厨子齐聚府中,各比试拿手菜式一道……若有心,可万万别误了时辰!”

    要不怎么说地府也要摆渡钱呢,史如意眉眼弯弯,对那婢女谢了又谢,深感这荷囊给得是真值。

    长公主府在皇城东边,史如意从长公主府转出来,望了眼天色,见时辰还早,便一路西行而下。

    斜晖洒在青砖地上,这边清静,小巷两侧多是官吏后宅,品阶或高或低,素朴的大门,很是低调内敛。

    巷子深处,便是颜府所在。

    这回可是真要见大佛了,史如意整整身上衣裙,深呼吸几口气,又将云大少爷云璋嘱咐的话在脑中过了两遍,这才脚步轻踮,叩响了颜府的青铜门环。

    不多时,便有一小童迎了出来,抱着书卷,说话稚气中又带着股老成之气。这般情态,让史如意瞬间想到了某个人,不由“扑哧”一下笑出声。

    那小童瞪大眼睛望她一眼,有些微恼,一板一眼道:“此乃翰林院学士颜掌院府上,不知女郎前来,有何贵干?”

    史如意忍住想揉那小童脸蛋的念头,告诫自己颜松青乃是云璋授业恩师,嵩阳书院一派德高望重的前辈,万不可随意失礼。

    于是她轻咳两声,抿唇一笑,道:“素闻掌院不惯京中吃食,府上在寻江南厨娘,今个儿特来一试。”

    那小童微诧,情不自禁地歪了半边脑袋,自言自语道:“竟有此事,我怎地不知道……”他见史如意一脸严肃,不似拿他玩笑,便也郑重点头,说:“烦请女郎稍等,待我去去通报就回。”

    那小童去了,史如意遥望他的背影,心中打鼓。

    “莼鲈之思”是天底下读书人都晓得的,她以京城江南作喻,暗示故人来,若这颜掌院有心,不至于听不出来。

    过了小半柱香的功夫,那小童便跟着一个管事,亦步亦趋地出了门来。

    管事望了史如意一眼,便垂下眼帘,似恭敬又似冷漠,淡淡道:“……女郎请进,我家主人有请。”

    史如意屏气凝神,跨过门槛,跟着他俩人穿过堂去,那小童身量未长,小跑着跟在史如意身边。院中石砖铺地,假石修竹,似还有潺潺流水之声,环境十分清幽。

    走近一处屋前,明黄烛光映在纱糊窗上,那管事示意史如意,说:“我家主人现下便在书房中。”

    那管事打头掀开帘子,带史如意进了。

    书房中摆设简单,不过一张桌,两张椅,墙上挂着山水画,柜里书简堆放得整齐。

    颜掌院五十左右的年纪,面庞清瘦,蓄了胡须,正在案上提笔写字。明明是久居上位之人,却不见丝毫酒色富贵之气,那样子倒像个乡下的教书先生。

    先前那小童一到书房,便自觉地放下书卷,蹬蹬跑上前去,挑芯磨墨,样子很是熟练。

    等颜掌院写完一行,史如意才行了个礼,开口道:“民女唐突,未曾招呼便寻上门来,还请掌院见谅。”

    颜松青抬头看她一眼,将毛笔搁下,站起身来,捋着胡须笑言:“我本致仕,得朝廷调令,重又离乡返京,一晃又是三年……江南家乡至味,太湖三白,清蒸鱼圆、银鱼跑蛋、盐水白虾——着实令每一远行游子魂牵梦萦。”

    史如意微笑着听他说完,颜松青沉浸在思绪中,少顷,回过神来,笑着摇摇头,复问:“不知是哪位故人知我心意,特意遣了女郎上门来?”

    “掌院一看便知。”

    史如意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那小童小步跑来,双手接过,又递给颜松青。

    颜松青将其展开,里面不过薄薄一张信笺,寥寥四行诗句,乍一看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仔细一琢磨,捉了每行第一字连起来,才发现是“弟子怀玉”四字。

    云大少爷云璋,表字怀玉。

    这是史如意一路北上京城时,在马车颠簸中想出的法子。倘若运气不好,见不到颜掌院本人,只能留下信笺,便作藏头诗一首,或也可遮掩一二。

    颜松青沉吟片刻,忽对那管事道:“你们都退下罢。”

    管事应声,带着那研墨的小童撤下了,颜松青将那信笺重新折好,在烛上借了火点燃,顺手丢进香炉之中。

    一声长叹过后,颜松青道:“小娘子有勇有谋,胆色实非寻常人物……不知我那不肖徒儿怀玉身子可还好?”

    史如意犹豫一会,方轻声道:“刚押送到安阳时,病得厉害。我一月前复去牢中探望,高热已退,胃口也渐好了……”

    只是不知在京城中受过什么审讯,身上都是深浅的鞭痕,尤其是右腿,跪在地上磨过,如今已是不良于行……就算来日真能清白出狱,想必仕途却是无望了。

    颜松青想必也知晓此事,他眼中划过几分痛苦之色,似深邃海底涌起的浪花,半晌,才缓缓说:“怀玉品性如玉,为人刚直,过刚却易折……朝堂之事波谲云涌,本就不适合他,若能出来,安心治书授课,未尝不是有益后世的一番事业。

    若小娘子来日再见怀玉,务必把此话说与他听,就当是……为师最后对他的劝诫。”

    史如意心中一颤,直觉此话不详,话未细思,便已脱口而出,“掌院亦需珍重自身才是,若是为了搭救,将自个儿也赔进去……”云璋得知了,必定悔痛难安。

    颜松青微微抬手,止住她,说:“老夫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衰朽残年,留有何用?不如尽力一搏,也算为后辈尽心。”

    史如意心下感怀,却只能默默无言。

    少顷,忽然想起一事,目光灼灼望向颜松青,问:“敢问颜掌院,可知晓云家少郎君,怀玉幼弟,单名唤作一个‘佑’字的?”

    颜松青闻言,脸上便扬起笑来,说:“自是识得的。昔时怀玉还在学堂时,便常提起家中幼弟,言语中颇为自得,道这幼弟年纪尚小,博闻才学却已不在他下。后来家中出事,听闻他在京中多奔走求告……”

    史如意忙追问,道:“……他如今可平安?”

    颜松青摇摇头,又点头,叹息说:“我那时不在京城,得知消息赶回来时,已是晚了。听闻有他师傅萧老作保,未曾入狱,性命应是无虞的,只是……”

    史如意心里忽上忽下,颜松青望她一眼,终是不忍,故意笑着转移话题道:“小娘子何不坐下谈话?站久了也疲乏。”

    二人在椅上坐了,颜松青又扬声,让外头上了茶和点心来。

    那小童端来一碟子点心,规规矩矩放到桌上,稚声道:“贵人请用。”

    冷凝的酥油,拌入蔗浆和面粉,做出白色茉莉花瓣的型来,漂在盛了蜂蜜的盘里,烛下波光粼粼,如金液琼花,真真是精贵奢靡之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爆炒挑食小少爷(美食)》 90-100(第8/14页)

    颜松青抚须笑道:“宫中赏花宴,圣上体恤未去的老臣,特赐了这些御制点心下来。我年岁已大,吃了总觉得脾胃不受,盼着小娘子或可替我分忧解难。”

    史如意忍不住微笑,这颜掌院胡须飘飘,儒雅温文,料想年轻时定也是个会哄女郎开心的,便道:“那我却之不恭了。原说要为颜掌院做家乡吃食,不曾想却是沾了掌院的光,在府上享用到宫中美味。”

    颜松青诧异说:“小娘子竟真会做吃食不成?……先以为只是托词。”

    史如意点点头,笑道:“等到食肆开张,欢迎掌院来点评一二。”

    第96章 菌汤面

    先前看颜掌院对太湖三白如此头头是道,想必也是个会吃、爱吃的。世间文人雅士,一吃酒,二品茗,哪样离得开美食作伴?

    却又听那颜松青思忖片刻,仔细打量一番史如意的面容,笑道:“原不该贸然相问,但看小娘子方才信笺上字迹灵动飘逸,似有故人遗风……不知小娘子竟师从何人?”

    此时闺阁女子多是临簪花小楷,柔美清丽,秀雅端庄。

    这字迹隶草相融,却自然流畅,清丽不减遒劲,约莫是学到了几分古时文姬的品格——颜松青多年前识得的一位故人,不爱颜筋柳骨,恰恰专情于这文姬书风。

    史如意微微一怔,笑说:“承蒙掌院夸赞,只我笔力不精……说出来倒是给师傅抹黑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