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又商量定下来冬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谢记粮行三天打折销售活动。
袁归高兴说:“好,我马上让人把棉衣和粟米发下去。”
这件事情的风在统计尺码的时候已经在吹了,几个铺子的伙计天天翘首以盼了。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一件棉衣,但是棉衣没人嫌多。家里父母兄妹好多都只有一件夹衣,冬天里,不到非不得已,连门都不敢出。
多出来一件棉衣无论给谁穿都可以,甚至有人都盘算着领到后,将里面的棉花取出来,改做成几件家里孩子能穿的棉衣。
棉衣和粟米被搬了出去。袁博文正要去找张时文商量粥棚事宜,姚青山找了过来。
袁博文让人上茶:“这几天我抽不开身,连府里都没有回来了,怠慢了!”
姚青山连忙说:“袁大人事务繁多,原是我们打扰了,这几天幸亏有袁夫人帮忙医治,莲月和琴儿才能康复,我实在感激不尽。”
他早就知道谢云溪所说的是托辞了,但是他一直装作不知道,就是想见袁博文一面。
直到昨天见到大批将士进城,他这才明白袁博文这些天不见踪影的原因是什么了。
那可是北地十六州之一的贺州,前几天袁子虚还坐在这里跟他谈笑风生,几天不见,人家就打下了贺州!贺州那里,可是驻守了不少北凉骑兵。
郴州商会陈会长等人对袁博文惧怕,他一直不以为然,昨天做实惊了一下,也立刻明白,他是不知者不畏惧。
想着自己心里那些算计,姚青山有些胆寒了。
袁博文淡淡笑着:“琴儿她们没事就好。我听云溪说,你前些时候在谢记的铺子里买了不少东西。那谢记是云溪名下的铺子,你以后过去,提前说一声,看上了什么,只管跟铺子里的伙计说。”
姚青山连忙说:“怎么能行?是我看到布庄的东西,实在是好,这才忍不住买下。袁大人和夫人眼光实在是好,这棉花和棉布属实是好东西啊。”
袁博文笑着点头:“我们当时看到棉花棉布,也跟你的想法一样,所以连种子都带过来。我听云溪说,你觉得我们的棉布定价低了,是吗?”
姚青山不敢抬头,但是有些事情已经在他心里盘算了多日:“这棉布丝毫不逊色寻常绸布,尤其做成棉衣,暖和舒适。绸布在那边,最寻常都要□□两左右一匹,运到北地,至少十两银子一匹。谢记的棉布才定四两银子一匹……属实低了些。哪怕翻一番,这个价也不算高的。”
“我们对这些不太了解,初始定价并没有多想,就比着麻布和葛布来了。现在郴州和晋州已经再卖了,不好再涨价。其他地方,还没有开始卖,云溪说,你名下的铺子可以帮忙售卖,是吗?那这个价,该定多少?”
袁博文说着,看着姚青山,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姚青山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话脱口而出,“六到八两银子一匹,完全没问题。我姚家在北地的布庄都可以售卖!”
“棉衣呢?”袁博文又问。
“棉衣的价也低了些。”
姚青山讲了眼下保暖防寒几种方式。貂裘皮草等之类最好,但也最贵,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其他几种都没有棉衣好,他建议棉衣在原价再加一到二两银子。
袁博文看着姚青山,心里虽然对他报出价格很吃惊,但是也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这里的人们,冬天确实过得很难,许多人一到冬天,干脆就不出门了。
但是今年不一样,到处都在打仗,不出门有可能就死了。北凉进城,可不管那么多,能抢的全抢了,他们杀人可不会废话。
现在南边的西宁都已经沦陷了,最终打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但是粮价和布帛的价格绝对会涨。
以前二三十文一升的米粮,到了战时,翻两三番都不稀奇。布帛涨起来虽然没有粮食那么凶,但是按照以往的行情,铁板钉钉一定涨。
“那棉衣就各涨一两银子吧!”袁博文拍板定下了。
在原价的基础上涨一两银子,相当于他们的利润又多了两千元左右。
“棉布棉衣在姚家布庄出售,我们谢记每匹让利八钱银子,棉衣一件让利五钱银子。姚掌柜,意下如何?”袁博文笑着问。
姚青山愣了一下:“这如何能行?这让利太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120-130(第7/20页)
了!”
他提出姚家帮忙售卖棉布棉衣,是想跟着袁府喝一口汤的,但昨天他已经不打算喝这口了,只要能跟袁府打好关系,就已经很好了。
郴州商会的那些人,包括会长,就在想方设法跟袁府搭上边,搞好关系,他以前不以为然。现在再不醒悟,那就是蠢了。
要是让商会的那些人知道袁府准备拿出棉衣棉布在其他地方售卖,一定会挤破了头,不要一点儿好处就接下了这件事情。
袁博文笑着说:“我也不能让你白忙一场。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谢记布庄的掌柜现在是袁归,你也认识他,你要多少货,具体怎么做,你们商量。”
姚青山推了一会没推掉,只得答应了。
一匹棉布能得八钱的利,这跟南边那边的行情一样了。这个让利当然不是随口喊出来的。
他背心又出了一点冷汗。
袁博文又说:“我听说姚家在贺州那边有一家铺子,是吗?”
“是有一家布庄,不过北凉人进城之后,那铺子就关了。”
袁博文看着姚青山,“姚掌柜,我这儿有件事情,还想请你帮个忙。”
姚青山吓了一跳。“袁大人,您快别这么说,有什么事要我去做,只要是我能够做到,必会竭尽全力。”
袁博文笑着说:“也不是什么大事,贺州的北凉人现在没有了,那边的姚家布庄能不能暂时卖些粮食?”
“年底了,我们谢记粮行准备在郴州和晋州进行三天的促销活动。你们姚家在贺州的粮行能不能同时同步?”
姚青山顿了顿。
谢记粮行年底促销?姚家粮行同时同步?这年头的粮食可不好进来,跟谢记粮行同时同步,这不是要亏吗?郴州城内,谁的底气有谢记这么足?如果促销力度太大,姚家再有钱,也不敢接。
“当然,我也知道眼下米粮的行情,粮商们买到手的价也不低,让姚家粮行跟谢记同步,是强人所难。不过,姚家粮行在贺州促销三天的粮食由我们谢记来承当。你看,这样行不行?”
姚青山愣住了。
袁博文感慨说:“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眼下要过年了,米粮便宜一点售卖,让大家吃上口热的,过个年吧。”
姚青山一时间觉得喉咙有些堵了,连忙起身作揖行了个礼:“袁大人一心为民,姚家粮行能够跟谢记粮行同步一起,这是姚家粮行的福气。三天同步促销,姚家必定做好。米粮无需谢记承担!”
袁博文扶了姚青山一把,笑着说:“我知道姚家也不容易,你们能出铺子和人手就可以了。米粮还是谢记来出。贺州那边的情况跟郴州这边不一样。姚掌柜想要这几天就把粮行开起来,最好先去那边看看。”
拿下贺州后,袁博文虽然只在那里呆了一天,但感觉到那里的情况远不如郴州,整座城池没多少生气,流民倒是不少,姚家粮行这波促销,估计要拿出不少米糠。
粟米和黍米在现代卖四元左右一斤,但是米糠的价并不比这两种便宜多少,米糠的利润是所有粮食最低的。
第124章 第124章 年关
姚青山默默点了点头。
袁博文站起来要走了, 姚青山突然叫住了他。
袁博文疑惑看向姚青山。
姚青山舔着脸笑着,不敢抬头。他刚才是情急之下出声。属实是问题在心里埋了太久,太想知道答案了。
“大人, 我前几日去了一趟晋州, 看到晋州的谢记粮行有一种过滤壶售卖, 属实是好东西……但郴州这边的谢记粮行并没有, 不知道这东西,贺州能不能售卖?”
袁博文笑了:“这种过滤壶也是我们从海外带过来的, 东西不多,若不是晋州那边遇到了北凉投毒事件,我们也不会拿出来。现在差不多快卖完了。”
姚青山愣了愣,一脸遗憾。
前几天, 他家的小厮终于买到了车票,他去了一趟晋州。被城里景象惊到了, 没想到如今的北地还有这样繁荣的小城。
城内人流如织,欣欣向荣。许多人家门口或旁边搭着轻薄的油布棚子,棚子里面种着绿油油的小菜。城里的米粮比郴州便宜了许多,米糠仅售十二文钱一升, 许多流民都在排队购买,更有一些粮商在抢购粟米和黍米等。
他也看到一直想见的过滤壶,并且买到一个带回来。这几天一直在用。属实是好东西。用了过滤壶过滤的水,不仅口感更好,那烧水的壶里也不见一点水垢。
张莲月也赞不绝口。
一两银子一个, 还送四个过滤芯。那壶是个整体, 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他看出来起过滤作用就是那过滤芯。为了弄明白,就把过滤芯拆了一个,里面是一些白色和黑色的颗粒。他不认识。找了几个人过来, 都没看明白。外面那壳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做成的。
研究了几天,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今日实在是忍不住了,这才找袁博文问。
不料,却是这么个结果!
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没有了?!
“姚掌柜,还有问题吗?”袁博文仔细看着姚青山。
姚青山连忙回魂:“没有了!没有了!”
袁博文告罪一声,转身离开了。上了门口停着的车,他看着车窗外面许多驻足观看的人,陷入了沉思中。
晚上回来,袁博文把跟姚青山谈好的事情告诉谢云溪。
谢云溪说:“姚青山这人头脑灵活,胆子也大,看到商机马上抓住。难怪姚家的生意能够做这么大了。”
袁博文静静想了一会儿,又说:“他还问了过滤壶的事情。”
谢云溪愣了愣,点头:“他前几天去了一趟晋州……他不会是也想做过滤壶的生意吧?”
袁博文点头。
“这个怕是不行吧?过滤壶,那都是塑料呢!”
“所以,我跟他说,过滤壶快卖了!”
“这些东西在这里造不出来,咱们拿出来了,面对疑惑,总往海外扯……”
袁博文摇头。
谢云溪想了想。他们拿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情急之下的迫不得已。一些寻常百姓或许好糊弄,但总有一些人会打破砂锅探究到底。一句海外所得,恐怕打发不了他们。
“前几天我跟淼淼聊天,她跟我说起了从西方世界开始的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从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开始的……”
“这珍妮纺纱机,我们有了,这里的工匠应该也能做出来,那蒸汽机……这里能不能制造出来吗?”
袁博文心里一动,看向谢云溪。
谢云溪笑着说:“我是胡乱想的,现在的科技不就是从几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吗?在此之前,西方跟这里应该没有多大区别吧?都是农业社会。既然他们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这边是不是也可以试一试?咱们有淼淼帮忙,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吧?”
袁博文的眼睛亮了,想了想,点头。
很快就到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120-130(第8/20页)
跟袁淼见面的时间。
袁淼看到镜子里面的袁博文很高兴:“爸,你这些天都在忙什么?”
袁博文笑着说:“爸爸出了一趟远门。”
袁淼知道父母有事瞒着自己,她毫不客气揭穿:“你们又再骗我!这十几天肯定不是出远门这么简单!你们越这样,我越担心!”
袁博文陪着笑。谢云溪笑着说:“你爸爸确实出去了一趟,他们这些天去了贺州,贺州在郴州的东边,也是北地十六州之一,他们打下了那里。”
袁淼心里一紧,连忙问:“顺利吗?没有人受伤吧?为什么突然要打贺州?”
话一出口,她就想收回来。拿下一座城池,怎么可能没有伤亡?
袁博文笑着说:“这场战很顺利,伤亡也不大。”
至于为什么要打贺州,他忽略过去,并没有回答。
袁淼松了一口气:“以后有事,你们不要瞒着我了!你们越这样,我越担心!”
她发现父母有时候还是把她当小孩一样。一些事情,不到最后,都不告诉她。
袁博文连声说好,谢云溪也做了承诺。
袁淼的气消了一些,又问:“爸,你们为什么要打贺州?贺州那边情况怎么样?”
瞒不住了。袁博文把贺州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也告诉袁淼,他们之所以拿下贺州,也是因为局势变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