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现在南边打起来了,他们要趁机争取更多的说话权。跟在北凉人后面打不妥,朝廷那边有一个霍云泽在,他们不可能拿到好处,所以,他选择自己打自己的,另开一局。

    袁淼听了,心情也激荡起来。她虽然知道北地十六州的面积不小,但是没有看过地图,对于到底有多大,各州县处于什么位置,也没有印象。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她对乱世的理解。

    乱世纷争,靠的就是实力说话。谁的实力强,最后无疑也能得到最多。

    “爸爸,你们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但是,你们一定要让我知道!”

    袁博文又连声说好,看到袁淼气消了,他又说:“淼淼,你找些西方近代史的书籍传过来我看看,尤其工业革命和发展的书籍。”

    袁淼答应了:“爸,你不会是想复制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道路吧?”

    袁博文笑了:“拿来主义不能持久。不过西方世界工业革命历经的年代不短,我们即便是想复制,时间上也不容许。你先找些书籍我看看。”

    完全复制不可能,但是可以借鉴。

    先前他们觉得留在这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遇到问题,几乎都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办法解决。

    北凉围城,他们就让女儿传了连/珠/弩过来。泗水河有毒,就把现代的净水设备等弄了过来。关正一死,北凉大军要来了。他们又拿出现代化军/械机器等。

    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南边打起来,也不知道会打成了什么样,说不定他们会这里呆上好几年。那就不能再像先前那样了,得往长远里想了。

    他也得收敛收敛了。

    好在他们从现代拿过来的东西,在这里被广为流传的不多。

    一个过滤器,知道的人不多,泗水河的毒经过检测,已经测量不到毒素后,他们就停止了使用,机器现在就在晋州那边码头旁边的宅子里。

    那边的宅子里还有几辆车,和一些现代化军械等。商远和威远镖局的人一直住在那里,那里还有一队护卫。

    这些人都信得过。

    过滤壶不能卖了,姚青山绝对不是第一个对这个感兴趣的商人,好在这里的人现在应该绝对造不塑料制品。

    那过滤芯里面是一些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等,估计他们也认不出来。

    卖出去的并不多,一句海外带过来完全可以遮掩,如果真有人跑到他面前打破砂锅问到底,到时候他再捏造个地方。

    现代化军械,已经威名在外了。

    这次打贺州,他准备充分,结果才炮轰了几下,贺州城里就没多少动静了,进城清扫的时候,城内的北凉驻兵见到他们,脸色都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猛冲猛干了,而是调头就跑。

    这次反而是骑射营和长枪营的人立了大功。

    对现代化军械感兴趣的人一定不少。好在他对这一块一直管理的很严,整个神器营的人几乎都出自晋州,而且知根知底,大多数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人。

    军中其他营将士几乎都没有摸过现代化军械,外面的人更是不用说了,连打听都受到了限制。

    先前拿出去的发电机等也都收了回来,放在了神/器营专属的仓房里面。

    神/器营现在在外面的形象是神秘且异常强大,这也是一种威慑,压住了一些蠢蠢欲动的人。

    但是车辆就有点麻烦了,尤其开通的班车,对晋州和郴州的影响很大,府衙的人肯定不愿意停下来。

    停不下来,那就得让人知道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工业革命,蒸汽机,蒸汽火车,现代燃油车,这个跨越有点大。

    不过,他们的背后不仅仅有一整套工业革命发展的经过,还有无数后来人总结的经验。

    也许可以在并不长的时间内在这里生产出汽车来。

    袁淼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我前几天还跟妈妈说,你们的织坊和绣纺可以合并,改成工厂模式。”

    袁博文点头:“这个是可以试一试。不过,最好等棉花在这里种出来之后再开始。”

    棉花种出来之后,原材料的问题就解决了。

    纺纱机和织布可以在现在的基础做一些改进,这些都有原件可以参考。

    至于工人,现在北地这里流离失所的人太多了,只要给口吃的,会有数不清的人过来。工人不用担心。

    “我昨天听你妈说,矿业公司那边第一批提纯的金子已经出来了?怎么样?纯度是多少?”

    说到这个,袁淼就笑了:“99%,足金。已经有提纯出来了二十多斤黄金!”

    二十多斤黄金,那就是五百多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现代矿石提纯工艺确实先进!”袁博文感慨,“矿业公司那边的矿石现在还有多少?”

    “差不多还有四五千吨的样子。”

    那就是还能出一百多斤黄金!

    金矿开采,确实来钱快!

    袁博文想到今天在矿区看到的矿石,“我今天去矿区那边看了看,目前那边已经又开采出来了差不多六七百吨的矿石,等再积累一些后,我一起传给你。”

    “不着急!”袁淼笑着,“矿业公司那边现在的矿石至少好几个月才能提纯完成。”

    传过来的矿石含金量很高,整个矿业公司气氛都不一样了。员工们都在说,即便是代工,矿业公司这一波也能赚不少。

    大概是她给大家带来了希望,公司的员工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先前的怀疑,到现在尊敬了许多。

    跟袁淼说完话后的第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父母穿越了》 120-130(第9/20页)

    天,袁博文就去晋州,他先到了粮行,粮行里面正在发放年货,几个铺子的员工代表都过来了,看着院子里堆放的米粮和棉衣,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袁归主持发放,先叫了谢记当铺的掌柜。

    “于掌柜,当铺一共是十二人,每人一件棉衣,五升粟米,东西都这儿。”

    于掌柜有些年岁了,身上穿着的夹衣还是去年的,过来的时候,脸上都笑开花。签了字,就去摸棉衣,一边摸,一边点头:“这棉衣好!这棉衣好!”

    跟他一起来的伙计早就眼馋上了,他身上穿的夹衣还是前年的,年轻人,长个儿快,现在他手腕都露了一大截出来,手上都是冻疮。

    他要摸棉衣,被于掌柜拍了一下手,他笑着说:“掌柜的,我的棉衣能不能先拿?”

    于掌柜回头伙计一眼,见他的脸都有些青紫了,点头许了。

    “拿吧!”

    他让伙计报了尺码后,抽了一件棉衣出来,递给伙计。

    伙计立马穿上了。院子里其他人都看着,眼睛都有些直了。

    “这棉衣真好!看着就暖和!”

    “那是!我们谢记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

    “这棉衣在布庄可是要二三两银子呢!”

    袁博文在影壁那儿看到这一幕,轻咳了一声,袁归听到动静回头,见到是袁博文,连忙过来了:“老爷!”

    其他人也纷纷招呼上了。

    袁博文看了看发放的年货。粟米跟粮行卖的一样,棉衣蓬松柔软,一摸就知道里面的棉花不少。应该是妻子和女儿特意交待过,做的很厚实。

    他问穿上新棉衣的伙计:“怎么样?暖不暖和?”

    伙计连连点头:“暖和!很暖和!”

    袁博文笑了,拍了拍伙计的肩膀,让袁归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其他人,两人一起来的粮行的仓库。

    “过滤壶还有多少?”

    袁归回话:“不多了!老爷,我正要跟您和夫人说,郴州那边许多人专程过来购买过滤壶。那边的粮行要不要也开始售卖过滤壶?”

    袁博文摇头:“不用了,把这边剩下的也全部收起来,以后都不卖了。若是有人问起,你们就说,已经卖完了。如果有人觉得手中的过滤壶没有了过滤芯成了废物,谢记粮行可以回收。回收的价格壶和已经用过的过滤芯都是一钱银子。”

    袁归一句话都没有问,应下来了。

    袁博文又去了码头那边的宅子。把过滤器传给了袁淼。

    谢记粮行的促销活动提前好几天就挂出了告示。到了活动的当天,粮行门口排起长队,许多流民连夜就开始排队了。粟米和黍米他们买不起,但是十文钱一升的米糠问题不大,大不了几家人一起购买。

    一升米糠可以让一家五六口人吃上好几天了!往年的米糠都比这个价高了!

    谢记粮行也料到了购买米糠的人会有不少,单独支出了一个摊面。有买到的流民开袋看了一眼。袋子里面的米糠一点儿霉味都没有,反而散发着一股米粮的清香。肉眼可见米多糠少。

    他忍不住抓了一把出来,周围的人许多都看到了。

    “这米糠真不错!”

    “那是!你们也不看看谢记的东家是谁!”

    有人问,有人答,袁大人几个字很快就在人群里传开了。

    第125章 第125章 反了

    念荟把在街上看到的这一幕告诉了谢云溪。

    谢云溪笑了, 心里却在感慨,在现代喂鸡喂鸭的米糠在这里都是好东西了,十文钱一升售卖, 还都在说便宜, 这个价换成人民币, 那也是二十元左右了。

    一升也就三斤多一点, 三斤多的米糠卖二十多元,他们赚得不多, 但也在赚。

    这里的粮食产量太低了,局势又不好,人活得还没有现代的牲畜好。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她把整理好的红包给念荟:“明天军中有一趟车去晋州, 这是晋州那边府里和码头那边宅子里的红包,你带过去分给他们, 一人一个,上面都有名字。”

    念荟接过了,笑吟吟曲了曲身:“我替他们谢过老爷夫人了!”

    谢云溪笑着摆手,又交待了一些事情。过年了, 既要开心,也要安全,两边府里都一样。念荟应了下来。

    转眼年过去了,初八这天大太阳出来了,郴州城内人流如织, 袁博文换了装束陪着谢云溪也在其中, 两人在一众护卫暗中拥簇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又上了城墙。

    北地的初春依旧一片荒凉,苍茫茫大地看不到一点儿绿色, 城外的流民排队进城连绵了数百米,北风呼呼吹来。谢云溪一时间有些恍惚,去年逃难时,他们也跟城下的流民们差不多,不过后来,他们却去了晋州。时局变迁,最终还是来到郴州。

    念荟眼尖,低声说:“夫人快看,那边是不是有车过来了?”

    袁博文也看到了,他皱了皱眉。这时候有车过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然,没一会儿,亲卫队长连虎过来了。军中有紧急军务。

    谢云溪笑着说:“你去忙吧!我一会儿就回去。”

    袁博文有些愧疚,谢云溪整个孕期,他陪伴在身边的时间不多。尤其来到郴州之后,几乎每天都在早出晚归,一连出去大半个月的情况也有。

    好不容易逢了过年,今天才陪着逛了一会街,事情又来了。

    他替谢云溪拢了拢斗篷:“我先去看看,如果事情不要紧,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谢云溪点头。袁博文走了。但谢云溪在郴州城墙上走了一个多小时,袁博文也没有回来。她于是明白了,一定是又出了大事。

    谢云溪不再等了,回到府衙,心里也安定不下来,但是袁博文直至转钟也没有回来。她熬不住了。

    睡了一会,迷迷糊糊中感觉旁边多了一个人。转过身,看到是袁博文,谢云溪的睡意没了。

    “怎么这么晚了才回来?军中出了什么事情吗?”

    袁博文的手伸了过来,一片冰凉,眼睛睁着:“云溪,朝廷要和谈了。”

    谢云溪吃了一惊。

    袁博文的脸和他的手一样冰凉,鬓角的头发结上了霜花,唯有呼出的气有些温度:“贺师傅回来了,他把信送到了。岭南关家的关轩给我们写了一封信,说朝廷要和北凉和谈了,准备将北地十六州割让给北凉……”

    谢云溪怀疑自己听错了:“割让北地十六州?”

    袁博文点头:“除此之外,应该还会有一些赔款……”他顿了顿,“关轩说,北凉的使者提到了我,我也在朝廷和北凉和谈内容之中。”

    谢云溪喘不过气来了。

    关正过世后,庄静给岭南关家去了一封信。关家是岭南一带的世家大族,如今的家主正是关正嫡亲的兄长关轩。

    袁博文也想跟关家搞好关系,便把关正去世的实情写在信里,让威远镖局的贺师傅他们一并送去了岭南关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