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花完,但耿文华也多了三张房契地契,知春用八千两银子,买下来了三个铺子,都还是比较符合耿文华的要求的。
耿文华还担心知春是打着府里的旗号了,赶忙询问了几句:“你也知道咱们家王爷是个什么性子,你若是打着府里的旗号,压价太狠,等王爷回来……”
知春赶紧摆手:“小主,奴婢可不敢打府里的旗号,这事儿也是巧了,有两家铺子是同一个东家,这东家是江南人,原本做的是丝绸生意,但偏不巧,因着今年雨水大,他提前买了许多丝绸放在库房里,这雨水一多一大,这些个布料就发霉了……”
于是这批货就砸在手里了,可是人家供货商那边等着结账,他这边布料坏了卖不出去,这时候就急需一笔钱周转起来,否则这名声一坏,日后怕是这生意就不能做了。
这时候正碰上要买铺子的知春,索性两个铺子一起,五千两卖给了知春。
那边求的是一个快,给现银,知春这边正好都符合要求,于是这地契和房契,也就到了耿文华手里了。
剩下那家就买的比较贵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10-120(第3/25页)
,给了三千两银子。这家就完全是因着祖上倒霉,出了个败家子子孙。这房产落到子孙手里,子孙好赌,将家产给败了。
三家铺子买回来了,接下来就该是装修的事儿。这装修自有人盯着,耿文华这边是要找厨子。厨子不好找,稍微有点儿家底的,都宁愿自己开小铺子,少有愿意去给别人做的。
但架不住耿文华开的工钱高,到底是找了三个灶上手艺不错的。
再有掌柜,还有帮工,还要和周边庄子谈这供货的事儿。
厨子一年的工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外加一年四季四套衣服。掌柜的工钱是一年二百四十两银子,外加一年四季的四套衣服。帮工的就少了,一年几十两银子,可帮工人多,一个铺子里需得四个人,三个铺子就需得十二个人了。
零零总总这些花费加起来,居然没超过两万两。
耿文华原本的预算是三万呢,居然还剩下三分之一。
铺子开业这天呢,她求了福晋帮忙照看小格格,自己就带着知春来看情况了。
舞狮舞龙的热闹过去,掌柜就出来团团的抱拳行礼:“各位父老乡亲们好,咱们这铺子今儿开业,做的是那吃食生意……”
掌柜的说完话,让开了身体,这才有客人往抬脚往里面进——实在是炸鸡那味道,太霸道了些,这会儿闻着都有些肚子饿了。
耿文华又叫知春去买了一份儿回来,两个炸鸡腿,一个馒头夹炸鸡胸肉,总共十八文。
她咬一口,味道还可以,用料和府里厨子的不同,但也算得上可口。炸鸡嘛,主要吃的就是一个外酥里嫩,只要油炸的火候能掌握好,这个炸鸡的味道就差不了。
她也只看了这一家铺子,剩下的两家就没去了,因为三个厨子的手艺,她之前都是品尝过的。
就是因为还可以,她才聘用了的。
回府之后,大约是因着铺子的事情搞定了,心情好,她忽然就想起来了自己之前用罐子密封好的松针。赶紧叫人将那罐子给抱出来,将密封的盖子敲开。
本以为,她会闻见可乐的香味儿。没想到,那盖子一打开,一股子恶臭的味道就散出来了,耿文华一个没忍住,哕了出来。
知春立马有些慌了:“快,快些将这东西搬出去。”
屋子里立马忙开了,有来清理的,有要抱走坛子的。耿文华还摆手:“先别动……倒出来我看看。”
嬷嬷给搬到院子里,弄出来一点儿给耿文华看,毫无疑问,里面都是腐烂的松针。她就疑惑了,拿着盖子仔细看,也没有漏洞啊。人家密封酒水用的就是这个,放多少年都不带坏的。
当初放进去的死后,松针也是干燥干净的,用的也是煮过的山泉水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想半天,不得其解。
只好吩咐人将那一坛东西给埋起来:“也别扔,埋在花草下面,看能不能当粪肥用。”若是连粪肥都不能做,那她以后就再也不试了,因为可能是属于细菌超标,这可是会喝死人的。
第112章 第 112 章 这天底下,最爱你的就…
…
炸鸡店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头一个月,三个店铺,总共盈利是九百两银子。虽然不到一千两,但是这种卖吃食的铺子, 能卖出来这么些的盈利, 本身就是一种很惊人的事情了。
寻常酒楼, 京城里最好的酒楼, 据说用的厨子还是宫里出来的御厨呢, 一个月能赚五百两就已经是顶天了。
耿文华这虽说是三个铺子, 但一来是面积小, 二来是食品种类单一, 三来是不留客, 进来就吃, 吃完就走,所以三个店铺加起来能有这么多, 真可以说一句生意绝佳。
本来耿文华是还想搭配上啤酒的, 炸鸡啤酒,绝配。但后来打听了一下,清朝也并未有啤酒这种东西, 倒是有类似的……低度数酒水, 但因着都是粮食酿造, 所以这东西受朝廷管制。
什么叫朝廷管制呢?
就是户部会根据各地的税收情况, 横梁当地的粮食收入,然后发来允许酿酒的许可证。一个地方能用多少粮食酿酒, 这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你酿出来的酒水在哪儿销售,基本上也是有规定的。
当然, 民间百姓自家今年收入好,粮食多,想自己酿造一点点儿,只自家喝,那还是可以的,民不告官不究。但若是你酿造许多拿来售卖,那就是犯法的,朝廷是必定会查收的。
再者,酒水这东西,因着十分易燃,酒窖之类的修建也是有规定,当地酒水销售的商户,都是要到衙门报备,经过衙门检验才可以的。所以粮食类酒水,真不是你说想卖就能卖的。
大的经销商属于朝廷管辖,酒楼饭馆这些地方呢,都是需得到指定地方去批发的。耿文华背靠雍亲王府,肯定是有许多便利之处,但她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粮食类酒水也不是非要不可啊,没必要因着这个,再动用雍亲王府的关系。
虽然可乐她做不出来,但是这个果子酒,她还是能做的,朝廷对于果子酒是没有很严苛的规定的,基本上就是想做就做。所以民间是有许多售卖果子酒的地方的,大户人家呢,也都有自家酿造果酒的秘方。
耿文华手里没有,但是年家肯定有。
尤其是年遐龄曾在南方任职,做的是封疆大吏,年氏又素来是个风雅之人,酿酒这事儿又是风雅事儿,她手里怎么可能会没方子?
但是她又不能找年氏合作,后院这地方,虽然那拉氏宽和又仁善,但并不代表那拉氏就能眼看着两个侧福晋因着合作生意,就捆绑在一起。
对于那拉氏来说,后院最好的形势就是三个侧福晋,分裂开,各自为自己考虑打算。如此一来,那拉氏才能想用谁就用谁,想打压哪个就打压哪个。
于是果子酒这条路,还是得耿文华自己想法子。她用的是现代那种简洁便利的方子,网上随处可见,一搜就能搜出来一大堆的那种。
这种方子呢,只半个月就出成果。
那淡紫色的液体倒在茶碗里,耿文华仔细观察半天,色亮,清澈,应该算是成功了?反正对比她之前弄的那松针,这次的液体,简直要好上一百倍!
她端起来茶碗放在唇边微微抿一口,并不着急咽下去,而是仔细品尝。酒水这东西,除了看着好看,你还得味道好,否则你光好看味道酸涩的话,还不如喝茶去了,茶水至少喝不死人对不对?
只那么一小口,耿文华眼睛就有些亮了,赶紧招呼知春:“我发觉我酿酒可实在是太有天赋了,这味道,正经不错,你也可以尝一尝。”
知春这边还没动呢,斜下里就冒出来一只手,直接往那茶碗上抓,也就是那么一转眼的功夫,茶碗摔在了地上,下面站着的小格格,被兜头淋了一脸。
这孩子,倒是半点儿不慌,反而是伸出来舌头往嘴上舔了一下,刚才那东西可是落在了嘴上的。
反而是耿文华很慌,赶紧拿帕子给小格格擦,又哭笑不得:“你也不问问是什么好吃的,就只管伸手是不是?这也得亏是果子酿造的……这要是粮食酿造的,不得窜你嗓子里,辣的你哭!”
小格格皱巴着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10-120(第4/25页)
:“不好,辣!”
她其实不太清楚这感觉是什么,但听耿文华说辣,她就觉得对上了,非得说自己嘴巴里辣辣的,耿文华给她擦脸之后,转手塞一块儿点心到她嘴里:“压一下就不辣了。”
随后将整个酒坛子给知春:“新买的那两个庄子,日后就只栽种果子,炸鸡店里的酒水,咱们就用果子酒。另外呢,再弄点儿柑橘还有苹果之类的,我弄点儿果汁给小格格喝。”
果汁也不是单纯的将某种水果给榨汁,这样的味道太单一,除非是那种只有甜味的水果,其余稍微带点儿酸味的,只要榨汁,基本上就是特别酸的果汁了。
所以,果汁是兑出来的,要么用白糖,要么用蜂蜜,要么呢,就是用那种纯甜味的果子来掺。
现代那些奶茶店,人家其实都有配方的,什么水果和什么搭配,这都是经过很多尝试,确定这种味道能被大众接受,这才会被推广出来的。
她就觉得,出了果子酒,炸鸡店里要是能再增添几种果汁就好了。
反正在胤禛出门的这段时间,她就在府里忙忙碌碌的折腾这些。
等胤禛从蒙古回来,都已经是七月了,七月流火,这天不亮就出门,竟然还有脸几分凉意。
耿文华坐在马车上有些犯困,李氏倒是好多了,精精神神的,一边吩咐丫鬟端了点心来,一边说耿文华:“最近你送的那果汁,味道挺好的,弘时天天惦记着呢。”
他这年纪,半大不小,说喝酒吧,也确实是能喝了,但偏偏亲娘不放心,不许。不喝酒这出门交朋友,和人来往,只喝茶难免有点儿单调了,这时候,耿文华送的果汁就派上用场了。
府里的人都挺喜欢的,那拉氏还特意采买了许多果子,让耿文华只管在府里折腾。做出来多的,往宫里送,往十三十四府里送。
现下也人人都知道京城现在最热闹的炸鸡店,就是耿文华给折腾出来的。
不说赏光不赏光的,因着买了也能带走吃,路过了就光顾一下还是有的。
生意竟是比头一个月的都好了。
“三阿哥若是喜欢,回头我将那配方给厨子,让府里多准备些,不过这东西也能多喝,容易长胖。”毕竟含糖量太高,干吃水果才能吃几个,这样榨汁,一杯就是好几个了,再加上枫糖蜜糖的,真的很胖人。
说着话就打个呵欠:“咱们这么早出城,今儿是能接得到王爷吗?”
是,今儿出门是为了接胤禛,准确的说,是迎接圣驾。
康熙一群人,回京了,今儿到京城。为表看重呢,各府都要来迎一迎——这事儿是八阿哥给组织的,这次八阿哥等人是留在京城的。早些年时候,因着康熙回京,太子并未带人出来迎接,康熙是生了很大的气的,暗地里也斥责了礼部官员,那会儿太子得宠嘛,康熙舍不得责骂太子,只能是说礼部没做到位,既没有准备迎接圣驾,也没有提醒太子。
现在八阿哥就得了这个教训了,早早的各府里都通知了,各家的儿子,都得露面。
至于雍亲王府,因着弘时年龄不算大,所以那拉氏就干脆将各自的额娘,也就是李氏和耿文华,也都带上了。
李氏带着弘时,耿文华带着四阿哥和五阿哥。
弘时现下是带着两个弟弟在后面马车上,那拉氏则是在前面第一辆马车上。
车子咕噜噜往前走,因着起得早,两个小的就有些东倒西歪的,弘时干脆一边一个,将小阿哥的脑袋放在他自己大腿上,这样躺着能舒服点儿,睡的也自在点儿。至于他自己,反正睡不着,干脆就抓了马车里的点心吃。
很快车子就到了城外,到城外也不是说你想站在哪儿等着就能站在哪儿的,礼部早已经出动,这一条路呢,都划分好了。这边
是三阿哥府上的,那边是四阿哥府上的,后面是五阿哥家的,七阿哥家的……皇子家的轮完了,就该宗室了,宗室里的轮完,就该朝中大臣了。
挨着路的是一块儿小小的地方,但谁家不带几个下人呢?再者还有各家的马车,于是路后面,就挤挤挨挨的,几乎是连个转身地方都没有。
那拉氏叫了嬷嬷来传话,说是还没听见路上动静,估摸着还得一个时辰左右,让李氏和耿文华别着急出来。
李氏就笑道:“幸好早上出来没喝茶,不然这等下来……”
光是上茅房都是个大事儿,倒也不是说不能上,礼部既然考虑的周全,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这个?路上隔断距离会有个帐篷的,帐篷里放着有恭桶,里面还安排了弹琴的人,哪怕是女眷上茅房,都不用觉得尴尬。
夏天穿的轻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