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10-120(第1/25页)
第111章 第 111 章 这可是会喝死人的。
李氏这话说的, 有些听不出来是贬义还是什么,反正不是夸赞,耿文华顿时就不好意思,赶紧摆手:“也就是好奇……之前听王爷说, 朝廷对于这滑板车上路要有规定, 也不知道现如今可已经有了。”
距离过年到现在, 都五个月了。
李氏更不知道, 她是从不打听外面的事情的。就摇头:“就算朝廷有律法规定, 推行下来, 再到人人知晓, 这也得需要时间。再者, 滑板车……我倒是觉得, 上路很不好。路面若是平坦还好说, 慢一点儿总归还是能节省点儿力气的。”
也是这时代的代步车太少了些,像是有钱的人家用什么呢?骡子车, 牛车马车都少见, 因为牛马很贵,有百姓人家积攒几十年的钱都不一定能买得起一头牛,相比之下, 马是更贵的, 这东西呢, 算战略物资, 百姓家要买,都需得和当地衙门报备。所以手里有些宽裕的, 多是宁愿买骡子。
骡子车下面还有独轮车,平板车。骡子车往上就是牛车马车,所以出来一个木板就能做的, 不用牲畜的,自己走哪儿就能带到哪儿的滑板车,那真的是,市场庞大。
也就是耿文华没想着靠这个做生意,不然她要赚大发了。
滑板车这东西技术含量真不高,大人小孩儿都能用,顶多是因为材料限制,转弯可能略有些不方便,但这种轻轻悄悄地东西,一手拎着就能拐弯了,有这东西,不比走路更轻松吗?
所以这东西能流行起来,也确实是很正常的。
李氏自己说完,忽然就反应过来,忙对耿文华笑道:“我不是说这滑板车不好……”
“我知道李姐姐的意思,这东西确实是很挑路面的。路面若是好,都跟京城里面一样,是那种平坦的路面,那摔的次数就能少一点儿。若是外面这种……黄泥路,确实是要多加注意的。”
耿文华笑眯眯的说到,但若是技术熟练的话,其实到了坑边,骑在滑板上拎着那车把提一下,也不是不能窜过去的。这种的,她自己是不敢去试的,她只见过小孩子这样玩儿过。小孩子毕竟体重小,拎起来车把不算问题,但成年人的话,自重那么大,拎车子之前……估计得自己先跳起来了,那再落下来,指不定能将滑板给咂裂开了。
这样想的话,那水泥的配方自己还是得加快些速度了。
不过在水泥配方之前,她回府之后,还是先提前做了另外一件事情——给弘昼的滑板车加上了一个座位。
小孩子骑车累了,可以放下来座椅坐一下,而且,坐着骑车,估计更舒坦些。至于这种样式的滑板车出来之后,外面会不会仿造……她就不管了。
热热闹闹的过了个端午节,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安安生生了。那拉氏出门一次就像是干了十天活儿,累的接连好几天都不许她们去请安。
年氏那边呢
,之前小产打击估计挺大的,再加上亲娘过世也有些缓不过来,也是整日里呆在屋子里,并不出门。
这样一来,倒是显得府里只一个耿文华很活跃了,整日里不是带着弘昼在花园里玩儿,就是带着小格格在儿童乐园里玩儿。
整个府里的花园,就好像是耿文华母子三个的地盘。
不过,天气越发的炎热之后,他们母子三个出来的也少了,早上十点之前,下午五点之后才能看见他们身影。
又如此过了几天,五月底的时候,那拉氏就叫了耿文华过去:“内务府那边送来了怀表和钟表,我这里也用不了许多,正好给你们分一分,一会儿李氏年氏她们就过来了,一人两个怀表,一个钟表。”
宋氏那边也有,只一个怀表,她倒是不用来挑,那拉氏等李氏她们挑完了,剩下的给宋氏送过去就成了。至于钮祜禄氏的,她这不是不在府里吗?等她回来了再说。
耿文华是第一个来的,自然也就有更多时间来看那些怀表钟表了。
之前她还以为将技术教出去之后,后续的事情就和她没关系了呢,没想到人家内务府是在憋一个大的。这小一年都只静悄悄的在努力搞生产,大约是终于组装出来不少,这才舍得拿出来这么多给雍亲王府送来——只有雍亲王府有,因着这技术就是从雍亲王府来的。
人家这怀表呢,做的很景致,半个巴掌大,外壳各种各样的,有珐琅瓷上面镶嵌了宝石的,有纯金的,有银质的,金银的壳子上肯定不是光滑一片,而是做的很……让人震撼,小小一个壳子上,居然能用金银锤丝做成各种图案,有花朵的,有城楼的,有动物的。
耿文华看的惊叹不已,说实话,就人家这手艺,给五十块一克的手工费,她都觉得是给少了,这可是纯手工的。
也就是因着人家有这样的手艺,耿文华才觉得,怀表这东西,她也是可以组装的,因为再小的零件,也有人能给做得出来。
很快李氏和年氏就过来了,按照年岁算,李氏先挑选。她中规中矩,选了金壳子的。
随后是耿文华——她进府时间长,又有子女,就算是家世比不上年氏,但现在又不是在闺中时候了,现在同在雍亲王府,论的就是在雍亲王府的身份。
耿文华挑了银壳子的,她打算将这个给小格格。五阿哥是早有一个了,虽说被耿文华给拆了,但后来不是又组装好了吗?作为亲兄妹,弘昼有的,小格格也得有。但小格格年幼,选珐琅瓷的,万一摔坏了可怎么办?倒不如选择一个结实的。
至于她自己,反正东西都量产了,她难不成还不能给自己买一个吗?
耿文华那庄子里,去年一年赚了三万两银子——并非是卖的粮食作物,而是卖的红薯粉条制作方法。这东西胤禛送到了宫里,连康熙都夸赞好吃的。
宫里流行起来的吃食,外面怎么可能会没人好奇?
耿文华将制作方法卖了三万两银子,当然,也是提前说好了,只好那些人一年时间,等第二年,她就会将法子给公开出来,全国百姓,谁愿意学就去学。
再有她那玩具铺子还有玩偶铺子,生意稳当的很,两个铺子一年下来,总共也有三四千两银子的收入。
然后还有胤禛的赏赐,蜂窝煤的赏赐,蛋糕的赏赐,玻璃的赏赐,红薯粉条的赏赐,滑板车的赏赐,组装怀表的赏赐,这个甚至还得了康熙的赏赐——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五万两左右了。
也就说,她现在是至少十万两身家了。
这府里,估计也是能排得上的有钱了。
正想着,心里正得意,一转头看见年氏,她这得意立马就按下去了,她这钱还得自己辛辛苦苦的赚,人家年氏……家庭富裕,到底是不一样。
得了怀表和钟表,李氏和年氏就先告辞了,耿文华又被那拉氏给留下来。
那拉氏这次留下耿文华是好事儿,让人抱出来一个小盒子给耿文华:“玻璃摆件铺子的分红,半年一结算,这也到了年中了,该你的,你数一数?”
耿文华忙笑道:“福晋这话说看不起妾身呢,妾身岂是那种贪财之人?再者,福晋看中的账房,能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银票都给错吗?那福晋下次可还敢用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110-120(第2/25页)
那拉氏噗嗤一声笑出来,说她聪明吧,有时候看着是没心眼的很。但你说她不聪明吧,你看这话说的多周全,就算是银子真给错了数目,也不是她那拉氏的问题,而是账房的错。
她摆摆手:“行,那你赶紧回去数一数吧,若是少了,回头我就罚那账房赔给你一个月的月钱。”
耿文华抱着盒子喜滋滋的回玉兰院,五阿哥在前面院子跟着先生上课呢,只小格格一个人在屋子里玩儿。她打发了奶娘带小格格出去:“我有正事儿呢,可别让她给我捣乱。”
抓了银票撕坏了可怎么办?
小格格拿着新得的怀表喜滋滋的被抱出去,半点儿反抗都没有。
耿文华将盒子的银票都倒出来,一张张数。数一遍,脸上就露出些不敢置信来,然后数第二遍。再数一遍,脸上就是狂喜,然后数第三遍。
来来回回三次,这才忍不住倒在后面抱枕上,无声的张着嘴大笑,这样还感觉没发泄出来,浑身的喜悦憋的脸色通红,她伸手将抱枕放在自己怀里,使劲揉,使劲捏。
笑好半天之后,又坐起来,正经了脸色喊知春:“打听打听外面那铺子多少钱一个,咱们也买个铺子去。”
知春笑盈盈的:“福晋给了不少?”
耿文华没说话,给了两万。两万啊,这都能在京城买一个大宅子了,这还只是半年的分红,这要是一年的,不得四万了吗?四万什么概念?这么说吧,胤禛一年的俸禄,才一千多,他还是个亲王,所有的银钱加上米粮,一千出头——这算的只是俸禄银子加上禄米。至于什么孝敬之类的,那不算在里面。
耿文华之前还在为自己的绘本赔钱的发愁呢,这一转眼,银子就送到她手里来了。
有了这些银子,她那绘本铺子,就这种赔钱的经营状态,至少还能再维持十年。
“小主,咱们买铺子做什么生意?”知春忙问道,耿文华顿了顿才说道 :“做炸鸡生意,还有奶茶,搭配着卖,民以食为天,这东西虽说做着不难做,但猛然间吃一次,就很是吸引人,就买那种上下两侧的小楼,也不要很大,这东西毕竟吃起来快,做起来也快。”
“但是呢,咱们需得有噱头,就定个透明厨房吧,也好让人知道咱们的东西做的干净卫生。”耿文华说道,起身到桌子旁边抽了一张纸,就拿眉笔在上面勾勒:“就这样矮墙,上面装上玻璃,可以往里面看,但是不能往里面进。除了炸鸡,再搭配些别的油炸的东西,比如说,炸油条,炸鸡肯定吃不饱,需得有点儿别的快速能吃的东西搭配。”
“或者馒头也成,对,馒头最好,能放,也顶饱。毕竟油炸的贵,搭配些便宜的,这个价钱就拉下来了,咱们要做的是中间的这一部分的人的生意,就是家里有些钱,能在外面吃,但又不是特别有钱,能一天三顿去酒楼吃的那群人。”
耿文华笑着说到,知春认真听着,将这些话都牢牢记住。
在知春看来,自家小主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了,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的最好。至于那绘本铺子……虽然不赚钱,小主的目的也从来都不是赚钱啊。这绘本,她自己都看的津津有味的,有些简单的字儿,出现的次数多了,不自觉就给记住了。
她现在也知道外面的世界都有什么,遇上了危险应该怎么办呢,也都能从上面学到不少东西呢。所以,这绘本,是在做善事,就跟福晋她们花钱在外面施粥是一样的。
都是花钱做善事,那做的什么善事,就不用仔细区分了。
“这样
的铺子需得买两三个,京城东西南,都给开一个。”至于北边,那是贫民,这样的铺子是开不起来的。
“买铺子,加上装修,再加上请人做活儿,大约需得三万两银子。”好的掌柜,那是需得一年给一次钱的,再加上现在这玻璃价钱可不便宜,装修好了,又要买食材,零零总总,三万两虽然多,但也不一定能经得住花用。
再者,都是买的两层小楼呢。
楼下是大堂,楼上是包间,这个倒是不用耿文华再另外创新。
油炸的东西,自来是很容易给人满足感的,能让人吃的满足的,就很受欢迎。清朝的百姓呢,又都是油水并不是那么丰足的,所以这生意,还是大有可为的。
“另外再买两个庄子,不拘大小,能买多大买多大。”耿文华又说道,知春犹豫了一下就提醒道:“庄子怕是不好买。”
这都康熙五十五年了,世道好过了许多。世道好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土地这些资源,都已经被分配的差不多了。有权有势的,能占的,能买的,都已经占了买了。
这种土地在手里了,又是安稳世道,你想再让人家吐出来,那就不太可能了。不到迫不得已,谁会变卖家里的家产呢?再者就是变卖,卖古董也比卖庄子要去强,庄子那就是最后的保障。
所以你想买,也得有卖的才行。
当年二废太子,圈禁胤褆,可能是发落了一批官员,这才让市面上有了流通的庄子。可现在……康熙是越发仁慈了,并不轻易处置朝中大臣。
耿文华就摆手:“留意着,碰得上了咱们就多买几个,若是实在没有……咱们就等着,咱们这边留意了,那有了消息,咱们先一步知道,那就比别人有更大的机会能买的到。”
知春忙应了:“奴婢回头就让人去中人那边打听着。”
耿文华将盒子直接给了知春:“先去办铺子的事情,悄悄的,不过也不用隐瞒,若是无人问,咱们也不要张扬,若是有人问,你也不用瞒着。”
反正这银子来的光明正大,福晋给的,谁还能说出来个不满意吗?
胤禛和皇上给的那些,她不好轻易拿出来用,但福晋给的不一样。
知春忙行礼,又将盒子给牢牢抱住,这买铺子的事儿,她一个人也干不来,需得找帮手。玉兰院呢,现如今也是有管事太监了,知春观察了这么长时间,觉得此人倒是能用的。
她和耿文华说起来,耿文华就笑道:“既如此,那你就带着他一起。”
也不过是半个月,那盒子的银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