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后,火车的运行没研究明白呢,耿文华先做出来新型玩具了——发条小火车玩具。
弄个发条放进去,在外面留下一个小小的手把,拧几圈,上好发条,小火车就在地上咕噜噜的往前走了。
耿文华将这东西送到玩具铺子,没几天京城里就卖爆了。
玩具铺子这边赚的钱,耿文华倒手就给了印刷铺子那边——印刷铺子,十年如一日的赔钱经营呢。
等天气再凉快些,胤禛就提出要带着大臣们在圆明园搞秋收。耿文华是无所谓的,反正只要别让她下地就成了,她不喜欢做农活儿,虽说丰收的喜悦她也是有的,但她更愿意看别人干活儿。
于是胤禛领着大臣们在院子里忙碌,她就让人往那边送茶水点心。自己顺便找个合适的地方,支好了桌子,准备画画。
这幅画的名字就叫秋收图,回头再让胤禛给题上诗词就好了。
过年的时候那拉氏才跟着回宫,她那病……太医说是就那样了,这些年疲惫伤了底子,好是好不了的,但若是不费神,也还是能活着的。
那拉氏自己也知道总住在园子里不行,于是就特意和胤禛说了,胤禛后宫的时候,就跟着一起回了。
她这边回宫,立马就有人上了折子,说是四阿哥和五阿哥该大婚了,这选秀的事儿是不是也该提起来了?
这次倒是知情识趣,没用胤禛的后宫做借口了,而是说了四阿哥和五阿哥。皇子阿哥大婚,要选秀,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胤禛看了折子,沉吟片刻,就应下了这选秀的事情。
来永寿宫的时候,也和耿文华提起来了:“弘昼这婚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耿文华是无所谓的,因为家世什么的,她并不是很在乎。但历史上,弘昼和他的嫡福晋好像挺恩爱的?那就不坏了人家姻缘了?
“弘昼年纪也不算大,这婚事暂时压一压也好,先顾着弘历那边吧。”耿文华笑着说道,顿了顿,补充:“这侧福晋就先不要赏赐了,不然嫡福晋没进门,侧福晋先做大,后宅再闹腾起来,你也知道弘昼那性子,他自己就是个活泼的,不是很稳重,后宅若是压不住,闹出来了事儿,倒成了笑话了。”
胤禛就无语:“为着选秀的事儿,钮祜禄氏都来找朕说了几次了,你倒是
半点儿不心急。”
“心急有什么用?好姑娘又不是着急急出来的,而是慢慢寻摸出来的,回头内务府将选秀的名单送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10-220(第5/25页)
来,我让人慢慢打听就是了。”耿文华摆摆手:“赶不上这次就赶下一次,皇帝的女儿都还不愁嫁呢,皇帝的儿子还怕娶不上媳妇儿?”
钮祜禄氏找胤禛是为了弘历的嫡福晋的事儿,钮祜禄氏——原本和那拉氏是私底下有什么协商的,但是那拉家的大房,忽然就没了爵位。
这下子,钮祜禄氏就有些看不上那拉家的格格了。
原本好歹是个公府格格,现在亲爹就是个四品官,那能做皇子嫡福晋吗?
这事儿她还不敢找那拉氏说,毕竟是她要反悔,那拉氏的亲侄女能让她这样作践吗?怕不是那拉氏得将她吃了。
所以她只能找胤禛,话里话外的,想给弘历找个温柔体贴的——那拉家的格格是有些性子要强的。毕竟亲姑姑是皇后,阿玛曾经是承恩公。
耿文华就好奇:“弘历那婚事,皇上看中了哪家的格格?”
胤禛看她一眼:“你对弘昼要是有这几分上心就好了。”
不关心自家的,还要去好奇别人家的。
耿文华摆手:“这不是上心,就是有几分好奇,皇上,到底是看中了谁家的?”
“等指婚的时候你不就知道了?”胤禛摆摆手说道,其实到现在他还没做决定,不管是弘历还是弘昼,这婚事都要仔细斟酌才行。
那秘密立储的折子上,他原本是比较看中弘历的,一来是弘历性子稳重,从小进宫读书,人也聪敏。二来呢,弘历也有几分才能,他吩咐了几次差事,弘历办的都挺不错。
但是,子凭母贵,他更偏爱耿文华些,就更愿意为耿文华考虑几分。若是弘历做了皇上,钮祜禄氏做皇后,她那性子,能善待耿文华吗?
再者,弘昼也并没有很差劲,弘昼自小学习也踏实,虽说没得康熙表扬,那是因着弘昼那段时间更在意孝心,要伺候生病的耿文华。而且,弘昼是耿文华亲自教养,弘昼的所学,更偏向于耿文华,重实务,偏科学。
弘历爱文章,喜诗词。
弘昼愿意在外面跑,虽说办差寻常,但这纺织厂从无到有,也算是能耐。
几次衡量,那折子,胤禛到底是空下来了。
于是弘历和弘昼的婚事也就有些为难了,若是折子上写着弘历的名字,那他这嫡福晋就需得找个出身好,为人宽和仁厚的。就算他现在对那拉氏略有些怨怼,但不可否认,在进宫之前,那拉氏还是一个很完美很合格的嫡福晋的。
可若是折子上写着的是弘昼,那弘历的嫡福晋,就不能的出身太高,反而是弘昼的嫡福晋,要出身更好些。
他来问耿文华,也是想耿文华有没有什么建议提议,万一弘昼心里有人呢?万一耿文华有更喜欢的儿媳人选呢?
结果,耿文华半点儿忙帮不上。
胤禛叹口气,说起来这过年的事儿:“本打算今年将十四给叫回来的,年底了,他在皇陵也守了一年。但朕忽然发现,他和年羹尧,私底下竟是有联系。”
耿文华有些好奇:“十四和年羹尧?我记得他们两个以前不太对付的。”
两个人都是将才,怎么说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上是评不出来最好最优秀的,因为文章总有不同风格,有人喜欢华丽的,有人喜欢朴实的。但武功这方面是很好分的,本事高就是高,本事不高就是不高。
从自己身上功夫开始比,到每一场战争的损伤,耗费,伤亡,这些具体的数据放在一起一比较,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一山不容二虎,两个都是十分优秀的将才,自然也就看对方不太顺眼了。
胤禛微微皱眉,片刻才说道:“今日不同往日。”
往日里,年羹尧是他的家将,是要辅佐他,以他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和老八等人是敌人的,十四是为自己争夺皇位,和胤禛是敌人,和老八……暂且能联手。现如今……十四还是要为自己,年羹尧也是要为自己。他们都要为自己,那就有共同的敌人了,也就是胤禛了。
他一直觉得十四有些桀骜,从不觉得他继位了,十四就会放弃对皇位的垂涎,因为十四不管是眼里还是心里,对他这个皇帝,总没有敬畏之心,也没有臣服之意。
十四每一次的口无遮拦,胤禛都觉得他说的就是心里话,就是真实想法。
所以太后一死,他就打发了十四去守陵。一来是告诫十四,能护着你的人都已经走了,日后就安分些吧。二是告知天下,别看十四是他亲兄弟,兄弟之间情分并没有多少。所以十四要是想做点儿什么,那些跟随者,就需得多考虑一番。
可他却没想到,十四在皇陵呆着,不光没有反思反省,反而是背地里和年羹尧联络上了。
耿文华看胤禛神色郑重,就有些忍耐不住:“年羹尧虽说跋扈,但皇上下旨让他回京,他也回京来了,现如今他和十四联络,难不成还有什么想法?”
难道还想扶持十四来造反?
胤禛都坐稳皇位好几年了,八爷党都被拔除干净了。十四就算当年曾是康熙的爱重的皇阿哥,但现在在皇陵呆了一年,身边也并没有多少可用之人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个要谋反?
还不如说年羹尧想扶持六阿哥做皇帝,自己做个摄政王呢。
说到六阿哥,耿文华怔愣了一下,就明白了:“十四是亲叔叔……若是……他也能做个摄政王?”
问题来了,六阿哥登基,一个是亲舅舅,一个是亲叔叔,哪个做摄政王才好呢?反正六阿哥身体不好,他大约是不能亲政的。
耿文华赶紧赔罪:“妾身失言,还请皇上恕罪。”
胤禛没说话,只将耿文华拉起来:“你一个后宫女人都能想得到的,朕如何会想不到?虽说不知道他们私底下是如何商谈,但必定不是什么好事儿。今年年夜宴,需得将十四给叫回来。”
耿文华眨眨眼:“那十四福晋那边,我回头召她进宫,提前告知一声?”
“需得温和,就说朕也是体谅十四的。”胤禛点头说道,不能让十四找借口不回来,需得降低他警惕,就跟当初宣召年羹尧进京一样,先册封个定西大将军的封号。
耿文华就明白了,笑眯眯的:“正巧宫里得了些上好的绸缎,我回头让人送过去,十三府里也送些,还有三哥府里,都是出门在外的,家里女眷需得照顾好了。”
十三还在河南那边,允祉则是在外面修建藏书楼。
胤禛点头应了,耿文华就让人去拿了册子来,人也是分远近的,同样是赏赐,她更愿意将更好些的,分给十三福晋。
第213章 第 213 章 我成亲且还要等呢。……
宫里举行年夜宴之前, 十四就要回京,虽说皇陵距离京城不算远,快马加鞭也不过大半天,但总不能灰头土脸的进宫来贺新年吧?所以提前回京, 收拾妥当——过年了, 该剃头剃头, 该洗澡洗澡, 这洗澡不光是弄点儿泡一泡就完事儿了。
十四在皇陵也有一年了, 需得好好收拾, 虽说不至于和女眷一样涂脂抹粉, 但该上药膏还是要上点儿的。
年夜宴的时候, 因着胤禛总提起来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完美耿贵妃》 210-220(第6/25页)
缘故, 耿文华也就留意了一下十四。
怎么说呢, 一年不见,但是显得有些沧桑起来。他和胤禛兄弟两个, 年岁相差并不是很大, 但现在站在一起,都快分不出来长幼了——胤禛的保养是很好的,大约是想着和耿文华的年龄有差距, 总得要活更久些, 才能护着耿文华更久些, 所以他很是在意身体的。
不过怎么说呢, 他在意也经不住自己折腾。
一边吃着保养的东西,一边熬夜到三更。一边偶尔走动一下锻炼身体, 一边一天坐着不动看折子。
他这种养生,在耿文华看来,就不亚于是白酒
里面泡枸杞了。
十四在皇陵呢, 也是风吹日晒的,平日里居住的屋子倒是有的,但毕竟是去皇陵守孝去了,哪儿能舒舒坦坦的整日里躲在屋子里?但凡不下雨,就需得在外面,要么抄写孝经,要么跪着祈福,反正是不闲着的。
干活儿多就沧桑,十四就是这样变得……老气起来了。
耿文华也就是看两眼就转过了视线,那拉氏正在和十四福晋寒暄,说十四既然回京来了,就让十四福晋上心些,好好照顾他之类的话。
钮祜禄氏也听着有些无趣,就压低了声音来和耿文华说话:“今儿年贵妃瞧着有几分不高兴,可是年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耿文华摇头:“外面的事情我哪儿知道?再者,年大将军十分威严,家里的事情如何会轻易传出来?对了,你给弘历相看好了嫡福晋?”
钮祜禄氏就叹气:“哪儿是那么好相看的,家世合适的,性子不合适,性子合适了,相貌又不合适。”
她是了解自家儿子的,喜好美人,虽说现在还没娶妻,但那院子里伺候的就已经有两个了。之前小选,有个高家的,相貌十分出众,钮祜禄氏本来打算将人给弄到别处去的,免得弘历看见了要。
结果没等她动作,弘历就已经看见了,亲儿子开口要,她是给还是不给?
给吧,不太愿意。不给吧,又怕母子之间有嫌隙。
毕竟弘历这年纪,又不是三两岁时候给个糖就能打发了的年级。他都十四了,上朝了,房里也有人伺候了,这年岁,要个丫鬟额娘还不给……他心里不得憋气?
到最后,到底是给了。
既然知道弘历喜好美人,她就想着这嫡福晋至少得好看,要不然再闹出个宠妾灭妻来,那才难看。所以这挑来挑去的,到现在都没挑到合适的。
正说着话,就见年贵妃忽然端着酒杯开口:“十四爷为太后娘娘守孝一年,孝心至纯,如今回了京城,皇上可要赏赐十四爷?”
这话问的,耿文华都有些悚然一惊。
胤禛不太喜欢女人干政,这么说吧,清朝的皇上就没有喜欢女人干政的,后宫不得干政的石碑还竖立在乾清门那边呢。
连那拉氏也是从不过问朝堂上的事情的,她想要知道,只会通过那拉家。
耿文华也算是得宠的了,她也不过是和胤禛说说纺织厂的事儿,出个计划表之类的主意。
年贵妃这话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