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拓跋骁听懂她的意思,洗完这一次不让他再来了,环在她腰间的手臂勒了下。

    姜从珚掐回去,不满地瞪他一眼。

    “我要去洗一洗。”她推推他让他放开自己。

    “你还有力气?”

    “……”

    拓跋骁不等她说话,直接将人抱了过去,中途自然少不了被占便宜,姜从珚也随他了,只要别真来。

    回到床上,男人想就这么抱着她睡,姜从珚坚决不许,拍开男人的手,撑着力气给自己套上了寝衣。

    最后,他又扑过来把她搂进怀里,跟她面对面,“我今天可没过分,明天还这样?”

    姜从珚:“……”

    她重重地推了他一把,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第63章 六十三章 (已修)你有跟别的女人这么……

    若澜带着人赶了两天路, 终于在第二日傍晚抵达土默川。

    独孤、宇文两部的首领听说他们是拓跋骁派过来的,连忙来迎接。

    “莫提大人。”他们先向拓跋怀见了个礼,又看向若澜, 目露疑惑, “这位是……”

    一个女人被人簇拥着, 站位还比拓跋怀高半步,再看年纪和打扮也不是姬妾, 最重要是,她居然是个汉人,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很奇怪。

    拓跋怀正要帮她介绍, 若澜却先他一步开口:“我叫周若澜, 是可敦的女官, 你们可以称呼我周大人。”

    “王知道土默川的事情后, 跟可敦和诸位大人商量完, 最后决定命我与拓跋怀大人来处理这件事。”

    她说的是鲜卑语,几人都听懂了, 正是听懂了才更惊讶。

    王居然派了个汉人过来处理麦苗的事,不仅是个汉人,还是个女人。

    而且听这意思她竟是负责人,拓跋怀只是副手?

    几人面色惊疑, 下意识相互张望一眼, 又看看拓跋怀。

    拓跋怀面色平静,看不出情绪, 仿佛对王做下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

    若澜将他们的表现尽收眼底, 表情未变,依旧带着亲和又不失威严的浅笑,继续道:“王十分重视麦苗, 决心要在这里种好麦子,不管今年的麦子能不能收获,明年还是要继续种田,这件事是不会变的,我带着王和可敦的任务而来,发前也下了决定,一日不解决麦子的事,我就一日不离开。”

    “你们今年也为麦子的事忙了半年,开垦播种、浇水灌溉,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如果最后什么都没收获,你们甘心吗?不仅如此,你们可能还要承受王的怒火,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你我都不愿看到的。”

    “我带了许多农匠来,他们种地经验十分丰富,不管是施肥施水还是病虫田害都有办法解决,我相信,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找到原因,一定能成功解决,让麦苗结出粮食。”

    若澜一来就先声夺人,态度看起来温和,说出来的话却恩威并施,众人一时都被镇住,以至于都顾不上她是女人的身份了。

    他们朝若澜身后望去,哗啦啦一大片人,还有二十个披甲佩刀的甲士,没拔刀,光是站在那里就气势汹汹,压迫感满满。

    “周……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遵从王的命令。”众人只得这么道。

    若澜颔首,“有你们协助我就放心了。”

    “现在天要黑了,周大人和拓跋怀大人不如先到帐篷里歇下?”有人提议。

    若澜看过去,没应,反而问,“还未请教你们二位的名字。”

    “我叫独孤卜。”

    “我是宇文佗。”

    二人简单说了自己的名字。

    “独孤首领、宇文首领,对待农事犹如对待救火,片刻也耽误不得,今日天色虽暗已经来不及巡视农田了,但离深夜还有一段时间,你们二人可否为我详细讲解一下土默川的情况?”

    “毕竟一切都是为了王的命令。”

    她这么说了,独孤卜和宇文佗自然说不出反驳的理由。

    若澜便将二人请到帐中,几人在地毯上坐了下来,若澜拿出纸笔,让阿茅帮自己确认沟通,记录下他们说的详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60-70(第7/19页)

    独孤卜和宇文佗说,麦苗种了两个月,从二十多天前叶片就陆续开始发黄,然后死掉。

    “你们种了多少麦田?”若澜问。

    “应该有三百万亩。”独孤卜不是很确定地说。他们并没有仔细量过,只挑了几片离水源近的土地开垦出了农田。

    若澜暗暗在心中盘算,据女郎所说,土默川的土地大约能开发出一千二百万亩农田,现在只种了三百万亩,还不到这片土地一半的面积,应该是鲜卑人第一次开垦土地比较费力,加上他们人口较少不善农耕。

    “这些农田是你们两部的人一起耕种的吗?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那死掉的麦子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

    若澜接连问了许多问题,终于进一步了解了土默川的情况,她一边问,还一边在地图上做标记。

    宇文佗看见,微不可觉地皱了下眉。

    “明日可以让人带我去瞧瞧麦田的情况吗?”最后若澜说。

    “当然可以,您是王的命使。”独孤卜说。

    几人足足聊了一个多时辰,一直到夜色浓黑,若澜才带着歉意的笑送走了他们,接着又对拓跋怀道:“拓跋大人也辛苦了。”

    拓跋怀:“不,真正辛苦的是周大人,我并没有出什么力。”

    他说的是实话,若澜准备工作十分充足,就算她自己对鲜卑语不太熟悉,可她身边有个小丫头,那丫头看着只是个小孩儿,对各种胡语竟十分熟悉,几乎没有求助他的地方。

    若澜:“你先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们还要出门。”

    拓跋怀颔首应了好,然后行了个汉人的告辞礼,转过身,眸色却微微沉了下来。

    她的能力比他以为的还要厉害,赶了两天路众人都十分疲惫,但她抵达后居然半点没休息,立马就开始抓关键点。

    而且来的队伍里都是她的人,只听她命令行事,他也没有插手的机会。

    他本想借此次的麦苗之事让自己出头,现在却要成为那个汉人公主的踏脚石了。

    拓跋怀抬头看向漆黑的夜空,其中繁星闪烁,犹如一条璀璨的华带。

    拓跋骁的运气真不错,去梁国一趟竟然娶回来个这么厉害的公主,不仅是这次,还有之前-

    第二日,熹微的晨光刚刚落到大地上,若澜就带着手下的人出门了。

    她让独孤部和宇文部的人帮自己引路,骑着马去巡视农田。

    若澜并不精通农事,但她以前经常帮女郎去各地实验田察看情况,对种地还是有些粗浅的了解,一眼就瞧出了许多问题。

    这些鲜卑人的麦田,与其说是麦田,不如说是在草地上挖了几个坑随便插了点麦苗。

    一眼望去,麦苗稀稀疏疏、瘦弱不堪,旁边的杂草反而十分茂盛,几乎要把麦苗淹没了。

    而且这些麦苗种下位置也疏疏密密、歪歪扭扭各不统一,一点儿都不规整,再加上发黄的叶片,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小麦已经到了要抽穗的关键时刻,再拖晚一点,后面就真的没救了。

    若澜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等去别处巡视的农匠们回来汇报完考察结果后,当即商讨出了几条决策,又让拓跋怀去请独孤卜和宇文佗过来,向他们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宇文佗没说什么,独孤卜的脸色有些为难,言辞间还有几分推脱。

    “周大人,我们的族人放牧习惯了,以前从没种过地,当然不懂其中的诀窍。”

    若澜一笑,“这不是问题,我带了许多农匠过来,我会把他们派到各个麦田教导你们族人怎么种田,你们只需按照他们教的做就行了。”

    …

    若澜做事雷厉风行,第二日就有条不紊地安排下来,她将队伍拆分成几支小队,每一队都分派了两个凉州亲卫,既是震慑,也兼当传令员,有什么情况能及时通知。

    农匠们几乎不会鲜卑语,她将其中两支交给了拓跋怀。

    出发前她问过女郎要用什么态度对待拓跋怀,他毕竟是个不熟悉的鲜卑人,不知道他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思,女郎说,若无异状,该用则用。

    若澜观察了几天,发现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人,但目前来看,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

    之前最担心的病虫害问题并不突出,那其余的就都好解决了。

    首先要将麦田里的杂草拔了,还要将土壤松到适宜的程度,再根据每块地具体的情况浇水施肥。

    说来这些鲜卑人种地也十分随意,他们没有统一的管理,全凭自己的直觉,有些地浇的水都要将麦苗淹死了,有些地又干地起裂,还有的被羊啃了大半,总之,再离谱的事都有。

    如此不过两三天,经过一番耕作,麦田的就大变了模样,等到四五天后,原本瘦弱枯黄的麦苗竟然开始换发生机,肉眼可见的在好转。

    无论太阳多么炽烈,若澜每天都要去巡视麦田,还要底下各个小队的人向自己汇报进展,收集难以解决的问题亲自去跟独孤卜和宇文佗沟通,再协商出解决办法。

    中途他们不是没有以人手不够推脱过,都被若澜说服了。

    她恩威并施,一说这是王看重的,一定要将麦苗救活否则他会怪罪,你们需要估计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王的怒火;二来又说既然王这么重视,要是能扭转局面救回麦苗,今年成功收获粮食,王必定会大力赞赏独孤和宇文两部;再安抚他们现在的忙碌只是暂时的,等这些问题解决,后面就会轻松许多。

    晚上,她在油灯下将这几日的情况写成书信,让张铮手下的人送回去给女郎。

    姜从珚收到她的信,打开一看,果然有不少问题,但若澜跟人打交道的经验很丰富,又打着拓跋骁这面旗帜,终于还是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她顺便还考察了其它地方,将适宜耕作的田地做了注释一起送回来。

    拓跋怀也没捣乱,反而十分积极地帮她解决问题,不过若澜说,有时还是能看出拓跋怀的郁闷。

    姜从珚看到这儿失笑,拓跋怀这个人,再看看吧。

    她将资料整理归档,继续计划接下来的事。

    几日下来,作坊已经建出雏形了,商队暂时还不到时机,剩下的家仆和匠人之前一直没安排要事,但总不能一直闲着,问过拓跋骁的意见后,姜从珚决定把其余产业同时发展起来。

    工匠队伍里最多的是木匠、铁匠、皮匠、陶土匠等,光是木匠就有轮人、弓人、庐人、车人等多种细分种类,铁匠中又有冶氏、段氏、筑氏等,几乎囊括了军事和生活上的所有技能。

    拓跋骁要这些人是有用的,他说了自己的要求,姜从珚便主动从他那儿接过任务,现在工匠队伍不是被她管着嘛。

    他一开始有些不愿意,“这么多事会不会累着?”

    姜从珚说,“我只是吩咐手下人去做,偶尔问问情况,不会太累的。”

    当时男人别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姜从珚只想着要说服他,并没有想太多,直到晚上,男人扑过来,要了一回还不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60-70(第8/19页)

    ,还要第二回第三回,她说自己累了拒绝他,男人却道:“你先前说你不累。”

    “……?”这是一回事儿吗?

    “你要是累,就别管那些事了。”

    “……”

    威胁,这绝对是威胁!

    亏她先前还以为自己这枕边风吹得有点用,她做什么他都同意,结果这反成为她的弱点和软肋。

    姜从珚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发现自己现在确实没有抗衡男人的底气,而她又实在不能放弃工匠和产业,只能默认了,任由男人将她欺负到连一根手指都抬不起来。

    她现在也不知道是她达成了目的,还是某个狗男人占了便宜,总之她更累了,却不是被搞事业累的,而是被不知餍足狗男人折腾的。

    没过几天,王庭里新建起一间木匠作坊、一间皮匠作坊还有一间铁匠作坊,三者结合就能生产出矛、戈、箭、戟,还有皮甲、皮鼓、战车、马鞍等军需物资。

    除了供应王庭军队的需要,他们也对其余人开放业务,作坊还在建,先搭了帐篷开店铺,有想买家具物什或是修补武器弓箭的都可以去铺子里交换。

    于是之前剩下的两块地也被她征用了。

    张复也在她的支持下开了间药堂,只是同样还没来得及建屋子,暂时只以他自己的帐篷做诊室。

    王庭中的鲜卑人几乎没有接触过中原医药,对此陌生又警惕,只远远地观望着,并不去求医问药,但莫多娄和叱干拔列他们的手下却经常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