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东宫悔 > 正文 30-40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多,但她能感觉得出来,她们对她并无恶意,只是有些好奇罢了。

    其实她并不如何怨恨悠兰轩的那些丫鬟婆子,她出身普通,与容玘身份悬殊,无论她再如何善待那些丫鬟婆子,她们仍是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而今这样最好,她不用再忍受她们的不喜,还能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

    一想到悠兰轩,她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容玘。

    到了此刻她才察觉到,若非今日碰巧忆起从前在悠兰轩的那些事,她竟已好几日不曾想起过他了。

    她的唇角不由自主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那日决意离开京城、离开容玘,她便已对他死了心,可她没法否认,有时候她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想起他、回想起他们的过往。

    她能决定自己的行为,逼迫自己离开他、不再卑微地乞求他的爱,她却没法控制自己的心。

    从前的她,是实实在在心悦过他,喜欢到光是坐在他的身边默默地看着他,心里都是甜的。

    真心爱过的人,又叫她如何转头就能忘得一干二净?

    先前她总是硬逼着自己不去想他,她总以为她还要再等上好久才能自然而然地忘了他,今日她才发现,自己并不曾刻意做过什么,却已是好几日都不曾忆起过他了。

    这是否意味着,哪怕哪一天有人在她面前提起他的名字,在她心里也再生不起一丝波澜了?

    她会忘了他、忘记从前所有那些不愉快的事。

    次日晨起后,楚明熙仍保持着前一晚的好心情。

    粥刚熬上,外面有人叩了叩院门。

    时辰尚早,她本想趁着还没人过来之前备好早膳填饱肚子,听得有人敲门,她走出灶房,将院门打开。

    站在门外的祝大娘捧着一盘热乎乎的糕点,一壁走进来,一壁笑着道:“楚姑娘,你还没吃饭吧?”

    “没呢祝大娘。我刚把粥熬上。”

    “那敢情好。我做了些糕,待会儿你就着粥多吃些。”

    楚明熙跟祝大娘相处了这么些日子,知道祝大娘是个实心肠子,她送东西给人时是真心实意,并非是在跟人假客气。

    楚明熙大大方方地收下祝大娘送来的糕点,请祝大娘坐下跟她一道用早膳,祝大娘摆了摆手,道:“我家里还一大堆的事没忙完呢,改日我得了空再过来跟你一起喝茶。你啊,趁热把这些糕给吃了。我瞧你近来整日里忙着给人看病也顾不上吃东西,身上就没几两肉。你得好好补补,身子是自己的,那些个人便是来看病也不打紧,你就叫她们等着。都病着拖了那么久,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的,再如何也不该让自己饿着肚子。”

    楚明熙笑吟吟地应下:“祝大娘说的在理,我听祝大娘的。”

    祝大娘的目光在她脸上溜了一圈:“你今日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么?怎地看上去这么乐呵呵的?”

    这楚姑娘人是真心好,长得也漂亮,就是不怎么爱笑,便是偶尔笑了,也笑得秀气含蓄,从未如今日这般,眼里的喜悦都快溢出来了。

    楚明熙捻起一块糕饼,眼睛弯成了月牙:“因为祝大娘做的糕点最好吃啊,吃了心情也会跟着畅快起来。”

    祝大娘爽朗地大笑了起来:“你啊你,医术好不说,嘴巴也甜。你既是觉着好吃,那你就多吃点,过两日我再做一些送过来,保管够你吃的。”

    楚明熙将糕点送入口中,一嘴的香甜。

    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

    楚府。

    太后薨逝,太子殿下要守孝三年,是以他和楚明燕的成亲日子会朝后拖延三年。

    楚家的几位心中虽不满,却也无奈。

    大婚那日出了岔子,卫氏便已有了不祥的预感,觉得女儿跟太子殿下的婚事怕是会节外生枝。

    她重重地捶了下膝盖,气得直骂:“说来说去都是熙姐儿脑子犯蠢。好好地乱跑什么乱跑,自己丢了性命不说,而今更是无故牵连到燕姐儿。就这么一搅和,这婚礼便要整整拖延三年,我可怜的燕姐儿哟!”

    老夫人蹙眉冷眼,有些不耐地道:“乱嚷嚷什么?!”

    卫氏以帕拭泪,听了此话,拭泪的手顿时一抖。

    老夫人仍继续道:“若真要计较起来,也是你自己自作自受。但凡那日你没多嘴在熙姐儿跟前说那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东宫悔》 30-40(第7/19页)

    有的没的,她能对太子殿下死心?能下定决心离开东宫?后面能闹出那么多事来?

    “你自己闹出来的事,你倒还有脸在这儿埋怨个不休!”

    那日差了人叫明熙来楚府,原是得了她的默许,可她只是为了提醒明熙一二,莫要因为对殿下一片痴情而跟明燕斗来斗去,否则最后受损的只会是楚家的利益。

    偏偏那日卫氏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一股脑儿倒了出来,惹得明熙跟殿下离了心。

    她不喜明熙是真,却也不想明熙出什么大事,更不愿连累楚府跟着倒霉。

    卫氏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母亲,那日之言本就是事实,我为何说不得?”

    老夫人冷笑一声,两眼直直盯向她:“我能不知道你是什么性儿?你惯爱跟旁人攀比,先前熙姐儿的母亲还活着的时候,你就爱跟顾氏比谁的夫君仕途走得更稳更顺畅,后来你又总拿燕姐儿跟熙姐儿比。如今她们俩已成了大姑娘,你又去攀比殿下究竟是看重燕姐儿多些,还是看重的熙姐儿多些。

    “殿下是什么身份?他是太子,你也不想想,你今日费尽心机弄走了熙姐儿,明日就还会有旁的女子进东宫,你一个个地比得过来么?简直是愚蠢至极!”

    来日太子殿下登基为帝,三宫六院,三千佳丽,若当真要比,恐怕直到老死都比不过来。

    保住太子妃之位和日后的中宫之位,旁的又有何要紧。

    卫氏被她一顿抢白,只觉得面上无光,却也不敢顶嘴,只能强自忍耐硬着头皮静听老夫人的训斥。

    老夫人吐出一口浊气,心中的恼恨终于消退了些。

    “罢了,此事已然如此,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好在皇后娘娘认燕姐儿这个儿媳妇,先前皇上又已下了圣旨,全京城的人都已知晓燕姐儿是殿下未过门的太子妃,燕姐儿总归不会白等这三年,我们且耐着性子熬过这三年,安心等着燕姐儿嫁入东宫便是。”

    第34章 第叁拾肆章 女儿

    时间过得飞快, 再过十日便是除夕。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来看热闹的人肉眼可见地少了, 近来来楚明熙这里的村民,都是为了身上的病痛来看诊的。

    这日过了辰时,楚明熙的院子里来了一个妇人,年纪约莫二十岁, 模样清秀,只是眼底有淡淡的青色, 看着有些憔悴。

    她怀里抱着个婴儿, 道:“大夫,您能帮我瞧瞧我的孩子么?”

    楚明熙给孩子把了脉,又仔细查看了一番,道:“这孩子有哮喘之症。*”

    妇人苍白着一张脸,一双眸子里拢着湿气。

    先前她也找别的大夫瞧过,都说她的女儿患有哮喘。此病乃是富贵病, 大夫根治不了,只能长期小心地将养着,防止孩子哮喘发作。

    他们这样的家境,若生的是个儿子,他们尚且没能力将他抚养长大,何况她生的还是个女儿。

    女儿生下来才不到两个月,公婆和夫君一心想要个儿子,本就不喜她生了女儿, 得知孩子还得了这富贵病后,更是对孩子多了几分厌弃。

    总归是她身上掉下来

    的一块肉,旁人不疼她女儿, 她怎舍得让孩子受这病痛之苦。

    她抱着女儿去了镇子上的医馆看病,大夫说,孩子这病需要长期细养着,买药的钱和诊金皆是一大笔开销。得知她拿不出多少银两来,医馆直接将她轰走,叫她去别的医馆。

    后来她又一连去了好几家医馆,都是一样的说法,只是给的说辞更难听或更客气些罢了。

    她走投无路,听闻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有位女大夫,姓楚,医术高明,人又心善,收的诊金也不高,便是病人的家属一时手头紧付不出诊金,她也不会催着要。

    她不由动了心,便抱着孩子来了村里找这位楚大夫。

    她仰起脸看着楚明熙,目中含着泪光:“楚大夫,我孩子这病,真的没法子可想了么?”

    “这病确实不好治,不过你若是放心我,我自会尽力医治。”

    不求完全根治,起码让孩子能少受些苦也是好的。

    “楚大夫,我手头……手头暂时有点紧,您可不可以……可不可以……”

    楚明熙瞧出她的窘态,好心地接过她的话头:“你放心,诊金我就不收你了。至于买药的钱,你也不必太忧心,我这里还有点药材,待你手头宽裕些了,再把买药的钱给我也不迟。”

    妇人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落了下来。

    她三天两头往医馆里跑,回回遭人拒绝,看尽了旁人的白眼。抱着孩子回到自己家里,婆母见了她也总埋怨她整日不着家,她一大把年纪了,家里的活儿尽是她在忙,旁人娶了儿媳妇,婆母还能在家里享享清福,唯有她命苦,儿媳妇生了个赔钱货不说,什么苦活累活都指着她去做。

    她心下难过,私底下跟她男人诉苦,岂料她男人跟婆母一条心,话里话外都在嫌女儿的病太费银子,他们这样的家境,怎可能养得起。

    连着几日来楚大夫这边,这位妇人也看出来了,楚明熙医术精湛,人品正直纯善,照顾起孩子来极有耐心。孩子平日里分明是怕见生人的,许是能感受到楚明熙的善意,只相处了短短几日,孩子就愿意亲近楚明熙,见了她就会笑。

    除夕那日,下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这日用过午膳,妇人踯躅片刻,跟楚明熙说要去镇上给孩子买些所需用品。

    北风呼呼刮着窗纱,楚明熙凭窗瞧了眼天色,风雪大作,四下皆是白茫茫一片。

    她点了点头:“那你快回去忙罢。”

    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沉睡中的女婴。

    恰逢过年,照理孩子应该跟着她母亲的,只是外头正下着雪,村子里的路又不好走,路上湿滑,孩子若是摔着或冻着了便不好了。

    妇人蹲在小床前,没敢触碰到孩子免得扰了她的好梦,只伸出手指虚虚在孩子的脸上慢慢划过。

    楚明熙将妇人送至院门,妇人望着楚明熙,眼睫轻颤,一行清泪不受控制地自腮边滑落:“楚大夫,还请您好好照顾我的女儿。”

    “孩子没事,你莫要太担心了。”楚明熙笑了笑安抚道,“今日是除夕,可不能哭啊。”

    妇人别过头去,抬手胡乱地抹了一把脸:“嗯,我不哭。孩子能遇到您,是她的福气。”

    院门轻轻阖上。

    一阵风吹过,雪片扑簌簌地从枝头洒下。

    妇人转过身去,望着紧闭的院门良久。

    是她没用,生下孩子却养活不了她,她的夫家,更是半点指望不上。

    孩子跟着楚大夫,她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楚明熙是在几天后,才意识到那妇人把她的孩子给丢弃了。

    那日孩子的母亲说镇上给孩子买些所需用品,她便没起疑心,谁知对方这一去,便没再回来过。

    起初她还抱了几分希冀,认为自己许是错怪那妇人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怎舍得说抛下就抛下?

    日子一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东宫悔》 30-40(第8/19页)

    天过去,她又特意向村里的其他村民打听了一番,没人认识那妇人,她家住哪里,家里又有哪些人,竟无一人能说得出来。

    楚明熙明白,那妇人是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祝大娘很是替楚明熙感到打抱不平。

    她在村里算是老住户了,跟每户人家都熟络,可就连她也不知这孩子家住哪里,只知道孩子的母亲姓刘,这还是那妇人头一回抱着孩子过来看病的时候,楚明熙问起时,对方才告诉她的。

    如今想来,孩子都舍得丢下,这姓氏恐怕也当不得真,信不得的。

    祝大娘看着楚明熙抱着女婴走来走去,忍不住道:“这孩子才两个月大,真不知她娘亲是怎么想的,孩子说抛下就抛下!你姑娘家家的,又没个家人,要我说,不若把孩子送去育婴堂或官府罢,总归这事和你没关系,哪能因为你好心给孩子治病,就拿孩子拖累你一辈子?”

    她这回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楚明熙看着怀里的孩子,伸出指头轻轻触了触她软乎乎的脸颊,孩子被她逗得咯咯直笑,只是人长得面黄肌瘦的,让人瞧着分外心疼。

    不用问也能猜得出来,孩子在家里过得并不好,就连她的母亲,也是骨瘦如柴,显然在夫家吃得也不好。

    母亲尚且没法担保她自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