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佛感受到注视的视线般,猛然惊恐地睁开眼睛。

    三个两脚的生物不知何时已站到了它的面前,没有掏出萝卜,也没有掏出刀,而是端出一个油亮的水碗。

    毛驴疑惑地甩甩尾巴。

    “动手吧。”端着碗李明夷压低了声音道。

    张敛和马和,一个压住毛驴的身子,一个按下它的脑袋,不讲武德地将那长长的嘴筒子摁到碗里头。

    突然被刺激性的味道包围,毛驴本能地挣扎起来。可不过片刻功夫,它悚然睁大的眼睛便慢慢地翻白,眼珠在眼眶里晕眩地转了两圈后,眼皮终于坚持不住地耷拉下来。

    压在它身上的手终于放开。

    毛驴身子一歪,沉沉倒在地上,虚空地踹了一脚蹄子,接着便在噗噗的鼻息中酣然睡去。

    “世上竟然真的有能麻醉的气体。”张敛目光难以置信。

    马和也惜命地往后退了一步,这地方少有外人来往,要是他们仨都倒了,岂不是要被直接抬进里头?

    “不用紧张。”李明夷却丝毫没有畏惧,甚至笑了一笑,“甜油一散发进空气,浓度就降低了,不至于麻醉人。”

    要真有一闻就晕倒的气体,一千年后的世界早就乱套了。

    “浓度降低?”马和却对这句话产生了兴趣,眼珠转动,似乎在观察着什么,“所谓浓淡,必然是和别的事物相比,难道空气也和甜油之气一样,也不过是一种物质?”

    越是熟稔习惯的东西,越难发现其本质。

    不必李明夷回答,马和眼神兴奋地抬起手臂,感受着平时忽略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已经观察过绿矾焚烧的浊气,现在又见识到这种甜油挥发的气体,一想到环绕在自己身边看似不可捉摸的空气,竟也可以寻得本质,马和忍不住地咧嘴而笑。

    “李兄,多谢你。我终于知道我该去哪里了。”

    张敛疑惑地打量这人一眼,把目光投向李明夷——

    他只懂死人,不太懂活人。

    李明夷却用陈杂的眼神注视着手里这碗奇妙的液体。

    器械,手术室,麻醉剂,这些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事物,终于一一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回到他的手中。

    之后的几日,他又分别以小鼠、猫狗、牛马等不同体重的生物做了实验,根据少年的身高体重,大致计算出一个可用的浓度和计量。

    但为确保用药安全,他提前在少年的皮肤上涂抹了两次甜油。

    之前出过药疹的位置已经恢复得和正常情况差不多,而这一次,并没有任何副作用出现。

    没有过敏,就可以准备手术了。

    “这就是你说的麻醉方式。”

    跟他一起行动的林慎瞳孔震动地凝视着眼前的装置,不可谓不震撼。

    装满甜油的陶器,通过一根中空的竹管连接至一个三角形状的面罩上,正以极为缓慢的速度将里面的液体一滴一滴进入面罩中。他嗅过那甜油的味道,可以想象罩在其中是什么滋味。

    在试验剂量的同时,李明夷便拜托张敛替他做出这个简易的道具。虽然不能像麻醉机那么安全高效,但相比于事故高发的中药汤剂,这种原始但科学的麻醉方法绝对值得尝试。

    林慎表情也变得跃跃欲试:“那我们现在就准备手术室,争取马上手术。”

    李明夷却给他的兴奋泼了盆冷水:“不能马上手术。”

    他随即起身,向有些失望的年轻人解释:“甜油会刺激胃肠道,有可能导致呕吐。如果病人在麻醉的状况下呕吐,则会引起窒息,所以手术必须在空腹三个时辰以上进行。”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剂是完美的,比起第一次见乙.醚,为其优越性所兴奋的林慎,李明夷更加重视其可能致命的缺点。

    “那便只有明早上手术了,我让师弟们夜间准备。”林慎现在已经对他的话丝毫不加怀疑,将手术安排好之后,便拿出纸笔将这个知识点记下。

    写着写着,他笔锋忽然一顿。

    听李明夷的语气,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30-40(第7/22页)

    像他之前已经使用过很多次这种叫甜油的麻醉剂。

    可这不是他第一次制造出甜油吗?

    林慎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一同准备着手术的李明夷,想起他之前对师兄说的种种话语,一个惊悚的念头浮现在脑海。

    他该不会……不是人吧?

    “那就有劳你们了。”

    又熬了几个大夜,李明夷也没有坚持劳动的想法,手术需要清醒的主刀,而他现在比病人还像磕了乙.醚的精神状态。

    说完这句话,他随便找了个位置躺下,几乎在下个刹那便昏迷地进入睡眠。

    林慎:“……”

    看来是他想多了。

    次日,卯时。

    一切已经准备完毕,李明夷、谢望和林慎三人站在已经重复消毒过的手术室中,与上次唯一的区别是多个装着甜油的麻醉装置。

    “手术刀。”

    随着李明夷抬手的动作,林慎深深呼吸一口,递出器械的同时,宣布了手术开始。

    李明夷压低刀刃,在判断骨折的位置划下一道弧形切口。

    掌骨骨折内固定,骨科入门级别的手术。现在唯一的难点在于没有X光透视,对于手掌这种骨骼小巧的部位,如果不切开外层的组织,很难用肉眼确定是否复位成功。

    刀刃如他伸出的手指,灵活流利地游走在人体最精密复杂的部位中。

    矢状束,伸肌腱,最后是关节囊。

    一层一层将组织切开,折断的骨骼清晰地出现在视野中。

    解剖经验较少的林慎往前探了探头,抓住难得的机会仔细观察这种病症的真面目。

    而谢望则将视线落在那柄锋利的手术刀上。

    有骨折的遗体他也解剖过不少,令他感到惊讶的是这人的手法。显然对方已不止一次地操作过这个过程,才能做到如此熟稔。

    “医用尺。”李明夷一边观察着骨折的情况,一边向器械伸手。

    掌骨头骨折,一种关节内骨折。不知道该说这少年是幸运还是不幸,骨折的位置不算太糟,但因为骨骼错位造成的关节面台阶,却肉眼可见地超过了一毫米。

    王焘预估的一点不错,如果任其自行愈合,这个重要关节的运动功能将会永久损害。

    在他做出初步判断的同时,林慎也将医用尺递了过来。李明夷再次用刻度尺验证了他和王焘的想法。

    “开始复位吧。”这句话是对谢望说的。

    在手术前,李明夷已经和他再三核对过手术步骤。谢望保持与他的距离,确定他可以施展操作,伸手将那只伤手固定住。

    李明夷右手握住那根受伤的手指进行牵引,左手则按压住掌骨基底部,在林慎眨了个眼的功夫,便将骨折的断端整齐复位。

    这样直接剖开皮肉对骨骼进行操作,对旁边的两位中医医官而言,仍是新奇的体验。

    李明夷维持着手势,继续指挥手术:“交换。”

    谢望立即将注意力集中在那双手上,在主刀慢慢松手的同时,接替了他的工作,继续着这个叫做复位的过程。

    李明夷则向林慎说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道具。

    “克氏针。”

    林慎将早已准备好的长针递过去。

    那是两枚米粒粗细、却足有半尺来长的银针,笔直光洁。细细的针身,却比他所见过的任何武器都更加坚硬。

    李明夷仔细地探查过周围的神经血管,确定好进针的位置,开口向林慎要了手摇钻,将针穿入其中。

    他不得不庆幸,手术器械课没有忘记这些已经逐渐被电动取代的老家伙。

    已经落伍的手动装置,在这个手术刚刚起步的时代,重新展现出它曾经的先进和科学。

    谢望已经见识过手摇颅骨钻,因此并不感到意外。而林慎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个器械如何被使用,仍不觉瞠目。

    那细细的针尖随着钻头转动,破入骨皮,轻而易举地将骨折的断端连接起来。

    两枚克氏针被钉成一个完美的角度后,谢望才松开了手。

    本已断裂的骨骼仍保持复位的位置,断端严丝合缝地对齐。

    虽然在理论上已经提前知道了这种手术的目的,但亲眼见证下,林慎才算真正理解了其存在的意义——

    不仅是保全了手外观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病人回复到完全正常的功能。

    确定复位良好,李明夷开始逐层缝合切开的部分。到了最上层的皮肤时,他忽然停顿了动作,将持针器递给旁边的谢望。

    “试试?”

    对于一个助手而言,缝合是成为主刀的第一步。

    比较重要的步骤他都亲手操作了,就算谢望在缝合皮肤的步骤出错,顶多也就是给病人多留点疤痕。医学的进步,总是需要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的。

    谢望似乎并没预料到他会这么做,却也没有在宝贵的手术时间里废话,接过持针器便向林慎递去:“弯针。”

    “……哦!”有些意外的林慎愣了一瞬,赶紧把穿好线的针夹上去,再次递给谢望。

    李明夷则将手指压在旁边一点的位置,一边监测脉率,一边监督着这位助手的第一次缝合。

    事实证明,尽管换了工具,但对于有解剖经验的谢望而言只是更加得心应手。除了一两个有些歪斜的针脚,整个切口的缝合可以称得上干净漂亮。

    林慎缓缓松了一口气。

    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他对谢望的那种担心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最后将露出皮肤外的克氏针用白布包裹好,这个手术就算完成了。林慎终于松懈了精神,准备宣布手术结束。

    然而李明夷的脸色却在这个时候一变。

    他明显感觉到指腹下的血管跳动在慢慢减弱。

    “怎么了?”

    谢望话音刚落,便看见刚才表情还算轻松的李明夷眼神在一瞬间紧张起来。他已经无暇回答这个问题,立刻掀开盖在少年身上的厚重白布,目光定格在那微弱起伏的胸口上。

    一、二……

    二十秒的时间,几乎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就在计数完呼吸频率的一瞬间,李明夷几乎来不及考虑更多,立刻将盖在少年鼻上的面罩撤去。

    动作的同时,他以飞快的语速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两人解释——

    “麻醉引起呼吸抑制,准备抢救。”

    第34章  提前到来的寒冬

    听到这句话的林慎立即想过去帮忙, 刚有这个冲动,理智便将他抬起的脚步拉住。

    他的位置是器械,责任是递物。如果抢救中需要任何器械, 他须提前准备好,才能最高效地协助抢救。

    也许是和李明夷相处久了,他发现自己遇事不仅没有慌张, 反而在第一时间开始冷静思考解决的办法。

    面前的台面上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 30-40(第8/22页)

    次摆放着成套的工具, 有许多都是手术步骤中没有用到的。现在他终于了解李明夷为什么要他记住所有的器械了。

    其中,和呼吸相关的器械……

    “鼻咽通气管。”

    李明夷一开口,林慎便马上将提前找出来的那根带着弯曲弧度的金属管递了上去。

    李明夷亦没时间夸赞他的长进, 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病人身上。接过通气管后,他用少年鼻尖至耳垂的距离估算出插管深度, 随即以一个标准的仰头抬颏手法把他的脸抬起来。

    再次确定呼吸道没有异物后, 他压紧手腕, 直接将拿到手的鼻咽通气管插入暴露的鼻道中。

    足有三寸来长的金属管道就这样没入鼻内,目睹这一幕的林慎手掌紧握,克制住惊讶的声音。

    保持着这个姿势,李明夷再次开口:“准备气管内导管和刀片。”

    身后传来器械碰撞的脆响,但没有马上递过来,而是放在了他身后干净的台布上。

    虽然李明夷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刚才手术时一样镇定平静,但林慎很清楚在抢救的时候不会有一个字的废话。准备, 也就是说这是后策,不一定即刻要用。

    也许他帮不了太多忙, 但少打个岔,让对方少浪费时间对话, 就能将抢救成功的概率提高,哪怕只是一点点。

    李明夷则继续以手固定住通气管, 压低上半身观察他露出的胸膛,随着其起伏有节律地在心中计出一个个数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