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你都来这里两年了,不会不知道被当‘特务’抓了有什么下场吧?

    我劝你好好想想,是选择一条道走到黑,还是要首鼠两端,当个墙头草。”

    果然,如他所料,这姑娘被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僵硬,仿佛被他的话打击的不轻,她的反驳也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我,我什么都没干,我也什么都不知道!你不要冤枉我!

    就算真如你所说,我爹他是跟你们一伙儿的,那也不关我的事啊!

    “话可不能这么说,”孙致先摇了摇头,伸出一根食指来,朝她比划了一下:“你,”又将食指指向了自己:“跟我,也是一伙儿的啊!”

    说到这儿,他又不怀好意地看向了堂屋的方向:“对了,还有这位老奶奶,不过是死了个儿媳妇,她就这么伤心。她那心心念念的小儿子若是没了,这一大把年纪,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受的住哦!”

    赵朱眼中飞快闪过一抹寒光——人人有软肋,人人也有逆鳞。这个姓孙的,他过线了!

    她低垂下头,掩饰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然后,又抬头拧着眉头:“你们难道还要害自己人吗?怎么能拿我爹威胁我呢?”

    孙致先噗嗤一乐,笑道:“你倒是个“孝女”,刚才不是还说老爹都不记得了?你若叛逃,你那个有了叛徒女儿的亲爹,又怎么还值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80-90(第3/12页)

    信任呢?”

    赵朱长长地叹了气,无奈道:“唉,你可千万别跟我奶奶胡说八道,她一把年纪了,真的经不起折腾。那你说我爹在藏区又是怎么回事?他真的去那里了?还是说,你这是在骗人?”

    “哟,看不出你年纪不大,心眼儿还挺多,怪不得啥都不记得了,还能混个官儿当当。”孙致先冷笑着讥讽了一句,又继续道:“你别管他去了哪儿,总之,你只要知道,他人在我们手里就够了!”

    说着,他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来——那是一件一寸半大,雕着“福寿如意”的翡翠吊坠,雕工与赵朱身上戴着的那件“福在眼前”的吊坠十分相似,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清朝之前,翡翠在玉类之中排不上名号,还是因着那位“老佛爷”喜欢翡翠,才给它抬起了身价。上行下效,从此往后,这翡翠便逐渐升值,其中一些珍品,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赵灵光赵奶奶出生时,还是清末光绪在位之时。彼时,她父母年事已高,绝了生子的希望,已经起了要抱养一个嗣子的念头,她的出生自然是令父母欣喜若狂。

    因是高龄产子,她打小身体孱弱,听说翡翠能保平安,他们便高价寻了块满绿的料子,请了手艺高超的师傅,雕出了三块翡翠坠子——一块刻了蝙蝠、仙桃和如意,取其意“福寿如意”;一块,则是刻了个长命百岁的长命锁;还有一块,便刻了铜钱上趴着只蝙蝠,取其意“福在眼前”。

    赵灵光后来果然就健康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再后来,三个儿子出生,她便把长辈的祝福又延续下去,三个儿子一人一块,自小就贴身佩戴。但说起来心酸,老大的“福寿如意”、老二的“长命百岁”,寓意里的长寿偏偏都落了空,那两件翡翠最后都是随着他们的骨灰归来。

    而当初三儿为了躲抓壮丁,离家上山,赵灵光一是存了让他哥哥们在天之灵保佑他的念头,二是想着他出门在外若是遇到什么危险,靠着这些值钱的细软搞不好能躲过一劫,便将另两块翡翠也给他带了去。

    话说,赵奶奶能认下赵朱,除了她长得像自家人,更重要的便是因着她戴的那块“福在眼前”的翡翠吊坠。

    赵朱虽然不知这段往事的详情,但也知道她自己身上这块吊坠是认亲的关键,如今见着风格相同,料子如出一辙的另一块吊坠,猜也猜出了个大概!

    手工制品,在打磨抛光上,可能比不得后世的先进仪器那样细腻,但每一刀都带着玉匠的巧思,也不会像后世那样,一个图纸做一批,个个都像是一个模样的多胞胎。

    而孙致先拿出吊坠后,瞧见了赵朱的神色变化,又是冷笑一声:“还说是失了忆,我看你也不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块坠子,你不是还记着呢?你亲爹的东西,瞧着还是个老物件儿呢,可值不少钱吧?”

    说完,他得意洋洋将它又揣回了怀里去,继续道:“放心,我也不贪你家的东西,你把该办的事儿办好了,不管是你亲爹还是你家的宝贝,我自然都会完璧归赵。放心,党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待来日伟业大成,少不了你的好处!”

    赵朱作出一脸难以抉择的神情,最后她咬了咬牙,显出一副壮士断腕的决心来:“为了我奶我爹,好吧!你说吧,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第083章 任务

    孙致先眸光动了动, 又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来——那是一个食指大小的长方形银色金属块,上面有两个圆形带刻度的网眼,边上则是一个按钮。

    如果赵朱真是出生在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 恐怕还不认得这玩意儿,但是,她却知道这是什么——德国著名微型相机生产企业美乐时的(MINOX)微型相机。

    这家公司以生产迷你间谍相机和特殊用途相机而闻名,而眼前这个,正是它的代表作之一。

    但赵朱却不动声色, 只是依旧露出一脸疑惑的表情,看向了对方。

    孙致先见她好像不认得这东西,哼了一声, 炫耀道:“这是德国产的微型相机,没见过吧?”

    说完,他就简单地演示了一下使用方法, 接着把它递到了赵朱手中:“把它藏好, 很快你就用得上它了。”

    赵朱飞快地把它放进了口袋, 佝偻起身体,显出局促不安的样子来:“你是想要我拍什么啊?你应该也知道,我在化肥厂只是个工会副主席, 又不是搞生产的, 根本接触不到什么核心内容啊!至于市革委会那边, 我就是借调过去帮忙做做翻译而已,如今广交会结束, 回头我还得回厂里呢,又能接触到什么机密文件呢?”

    孙致先冷笑一声, 阴阳怪气道:“哟,您这是谦虚啊?还是拿我当傻子呢?您的光荣事迹, 各个单位可都组织学习过了,就光往广州跑这一趟,你可就认识不少领导了吧?我看你混的很不赖嘛!”

    赵朱暗自在心里忍不住说了句优美的国粹:难怪这人突然冒了头,敢情是那些表彰信暴露了自己!张保康同志这还真是好心办了个坏事!

    不过她还是做出一副难以启齿的表情来,苦笑了一声,道:“唉,这还真是——你瞧瞧,我统共有几斤几两重?你可真是瞧得起我!那么夸张的事儿,你还真相信呀?”

    孙致先上下打量她一番,没有说话,心中却是也泛起一丝怀疑:瞧她也不像有三头六臂,兴许是这丫头走了什么狗屎运?

    赵朱见他表情轻蔑,不但并不气恼,反而暗笑一声,继续说道:“这事儿,其实要从根上说起,这次去广交会,我们带队的是周思齐周副市长,这事儿你知道吧?”

    见对方点头,赵朱又弯下腰,朝对方靠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道:“其实啊,这些成绩都是人家周市长做出来的!你仔细想想看,别说去协调各市的参会企业了,就光应城这些个企业,我的级别够不够指挥人家的?人家能不能听我的?啊?”

    孙致先闻言,若有所思,虽然没有搭腔,却是下意思地微微摇了摇头。

    对啊!级别放在这儿,人家凭啥听你这个同级甚至还低一级别的人领导指挥啊?

    赵朱摇了摇头,故作高深地说出了四个字来:“功高盖主。”

    孙致先闻言,不禁恍然大悟道:“原来,这是推你出来当枪使,故意去抢那个周市长功劳的?难怪啊!”

    赵朱又是叹了口气:“你想想看,商业局去的都是人家周市长的人,企业去的呢,人家各自为政。就我一个抽调过去当翻译的,可不是正好把‘好事’都按在我头上了?你想啊,直接跟外商交流,那不就得靠翻译吗?这样一来,哪怕牵强附会,也算是能有个合理说法吧?”

    孙致先听得两眼冒光,心中暗道:原来张保康跟周思齐不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啊!

    赵朱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但却佯装不知,仍是摇头苦笑:“哎呀呀,这就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咯。要不,我怎么会借口给人家外商办事,借出差为名躲那么老远呢?你瞧瞧我这模样,这一趟跑下来,我可真是遭了大罪了!”

    孙致先瞧着她那黑得油亮,又干巴瘦的面孔,也不由得信了几分——都立下大功了,怎么也该升了官,享清闲才对,谁会去自讨苦吃呢?瞧她这副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下井挖煤去了呢!

    此时,他已经完全相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80-90(第4/12页)

    了对方,但是,管她有什么苦衷也好,有再多难处也罢。给她的任务派了下来,她就必须得完成!就算她不值得信任,但事到如今,他手中能用的棋子也实在不多了。

    于是,他摆摆手道:“好了,你少说这些没用的,有困难,那就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你想办法潜入电厂,搞一些他们的资料出来,至于你要怎么操作,那我可就管不着了。想想你那个老爹,再想想你那个老奶奶,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能想到办法的吧?”

    说完了这些话,他径直走到了屋门口,朝着里面大声道:“婶子,我还有点事,就先回去了,您等我的信儿,等赵大哥那边一回信,我就来告诉您!咱们再见了啊!”

    赵奶奶正要起身相送,那人就快步离开了,等她来到了大门前,只见大门洞开,那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只有赵朱还站在院子里,摸着下巴仰着头,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这院子里长着棵洋槐树,早就过了花期,枝头上繁茂的枝叶间倒是垂着些褐色的夹果,已经开始饱满了起来。

    “你这孩子,咋不知道替我送送客?”赵奶奶嗔怪了一句,又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道:“这槐豆还没长熟咧,等熟了晾干泡茶喝,去火。”

    槐树因着“槐”字中带个“鬼”字,不受讲究风水之人的待见,还有个“屋前不栽桑,屋后不种槐”的说法。但经过了一番“破四旧”的洗礼,许多讲究也被扔进了垃圾堆,不再有人提起了。

    像这槐树,虽然名中有“鬼”,春日里却结出许多成串的槐花,在青黄不接的岁月里,怕是也叫不少人填了肚子,免得真做个饿死鬼。

    赵朱看着眼前的绿荫,仿佛下定了决心,突然低下了头,向赵奶奶道:“奶奶,刚才那人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两人在院子里说了老半天话,赵奶奶却在屋里始终默不作声。

    那人举止傲慢,自然不会把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放在眼里。但赵朱却知道,赵奶奶可不只是个耳背眼花的普通老太太,她等了近三十年的儿子终于有了消息,她却能稳坐屋中不跟来打听,除了她太有定力,便是她也察觉到了什么蹊跷之处。

    赵奶奶似乎没想到她这么直接了当地问了出来,一时间,居然愣在了当场。但她并没有回话,只是慢慢走到了门前,把院门关严实了,才慢悠悠地走到了赵朱眼前站定。

    许多人倚老卖老时有个惯用的说辞:“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但这话细究起来,很是不对:人但凡要维持健康,就得吃盐,你被关在方寸之地,三五十年不出门,也一样要吃那么多盐。但眼界可不会随你的食盐摄入量而增加,如果偏安一隅,便是耄耋之年,见识也就只在那一亩三分地罢了!

    可赵奶奶这一生风风雨雨,却是敢说一句“我走过的桥多过你走过的路”——她的阅历可是超过太多人了。

    赵奶奶轻轻拉起了赵朱的手,握在了自己粗糙的掌心里,不出意料,她承认道:“嗯,我都听见了。”

    言罢,她又发出轻轻一声叹息,轻声一叹,却包含着沉重:“我多希望,他先前与我说的那些话,是真的啊……””

    哪怕有所猜测,赵朱闻言不免一阵心跳加速,她艰难地吞咽了口口水,可喉咙并没有因此湿润,再次开口时,声音还是略带着嘶哑:“若是我爹他……”

    赵奶奶突然死死抓紧了赵朱的手,仰头盯着赵朱的眼睛,认真道:“我赵灵光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做叛徒。”

    赵朱的手被握得生疼,但她却是没有挣脱,而是附和着点头道:

    “没错,那人说的话可信不得……

    您还记得捡到我时,我身上穿的是什么吗?一件破草衣服!

    假如真如他所说,给我安排了个知青的身份来潜伏找人,那好歹也该是在村里四处打听,总不至于要到山里找人吧?难道还能抓个野兔子烤问烤问?”——这话没说错,对兔子可不得要‘烤’问呐?

    想起初见她时的样子,赵奶奶也不禁失笑道:“可不是,你那样子,倒像是仓皇逃进山里去的呢!”

    赵朱松了口气,反握回去,同样坚定道:“虽然我不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但我觉得我肯定不是跟他们一伙儿的。

    不过,我爹可能真是落在了他们手里,那人拿了块翡翠吊坠,说是我爹的东西,这事儿您知道吗?”

    赵奶奶叹了口气道:“那件‘福寿如意’的坠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