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原是你大伯从小就贴身戴着的。

    后来,你大伯二伯没了后,跟你二伯打小带着的翡翠长命锁,都一块给了你爹。

    那东西还是我出生时,你太-祖自己买了料子找人雕的。

    连你身上那块‘福在眼前’,一共有三块,他们兄弟三人一人一块。

    这东西说不上价值连城,但也是独一份儿的物件,想仿出个一模一样的来,倒也不容易。”

    赵朱慢慢点着头,突然低声道:“这样说来,我身上带着的,才是我爹从小戴着的坠子。他拿的那块,是从我爹那儿得来做信物的?”

    既然有三块吊坠,赵老爹自己戴着的给了赵朱,那另两块中,为何选了这个“福寿如意”来做信物?

    传统吉祥寓意中的“福寿如意”,实际上是指刻了寿桃、蝙蝠、如意几种元素的组合,那块吊坠一眼看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圆润的仙桃。赵朱若有所思——这个“信物”究竟要取得奶奶的信任呢?还是那位便宜老爹的暗示——让她“逃”呢?

    第084章 商业局

    然而, 这些猜测可当不了实证,赵朱不像奶奶一样,会毫无保留地信任那个素未谋面的便宜爹。

    但想了想, 她还是正色道:“奶奶啊,你信我不?”

    “奶奶当然相信你啊!”奶奶连忙抓紧她的手,点头道。

    赵朱抓住她的手:“您瞧,我说要来城里找工作,做到了吗?我说想去参加广交会, 为咱们国家创汇,做到了吗?”

    不等对方回答,她就自问自答道:“我全都做到了呀!所以, 只要您信我,我一定会把老爹给找回来的!当然,如果那人是胡说八道, 我娘也在世的话, 我也会把她一起找回来, 叫咱们一家团圆!”

    奶奶闻言,没有说话,只是红着眼圈, 哽咽着点了点头。

    赵朱拍了拍她的手, 扶着她往屋内走去:“您换个角度想想, 有消息总比没消息强呀!好歹冒出了这个姓孙的,咱们顺藤摸瓜, 可不比那没头苍蝇似的全世界乱找强的多吗?不过,您可得好好保重身体, 等我找回了老爹,您还得有劲儿拿拐棍儿敲他那个不孝子才行呐……”

    “看你这孩子说话, 没大没小的……”

    …………

    那人说的话虽然不可尽信,但他的话里无意间却也透漏出了一些关键信息:

    首先,他绝不是如他自己所称,来自遥远的藏区,而是就潜伏在本地。

    这样猜想的理由也很简单,首先,久在高原生活的人,因为受到强紫外线辐射,和内地低海拔的人外貌不太相同,脸上常有所谓的“高原红”,而此人却完全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80-90(第5/12页)

    其次,他自称来此出差更是假话。他一定是潜伏在此地,有心打探,才会清楚知道当地革委会要员的姓名,甚至连人家分管哪一块儿都十分了解。

    在赵朱故意问他知不知道广交会代表团的领队是周市长的时候,就仔细观察了他的微表情——他的表情说明他早就知道此事,点头不是随声附和,而是对内容的确定。

    他能知道赵朱在广交会上的事,更不可能是她的光荣事迹广传到了藏区群众耳中,而是张书记发起的学习活动,让他得知了赵朱如今的情况——赵朱这个名字,应该是在他年前到下赵庄寻赵奶奶时所得知的。

    这个表彰学习活动,主题是学习她为国创汇,参加的也都是商业局下属单位以及各个企业主管销售的人员,这样一来,她基本上就可以圈定对方所在的范围了。

    而且,他虽然通过这次学习活动得知赵朱的近况,却又轻信了张书记拿她当枪使的说法,证明他并不清楚她在广交会上的表现究竟有多夺目。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此次同去广交会的人员里,并没有和他交往密切的人啊!

    另外,也说明了他的级别不算高,起码没有到达能得知实情的级别——都不用说张书记,哪怕是化肥厂、纺织厂这些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听了属下汇报情况,还能不知道那表彰到底是真是假吗?

    于是,根据这些分析,她在心里把应城这些企业单位扒拉一番,很快,就把范围又缩小了三四家企业。

    可是,对方虽然在单位内职级不高,却能得到徐半仙出现在港岛的消息,看来他在这个谍报网上处于一个颇为重要的位置,且保持着跟上线的联系。

    如此一来,只要跟紧了他这条线,就有机会这一条线上的特务全都一网打尽!

    要说也是赵朱保密工作做的好,除了威尔逊先生和马丁这两个知情人,没几个人知道她和徐半仙相识的事情。

    说起这个,看来国党那边还没有放弃对余少行的追踪。

    她也应该给“余大师”递个话儿,透漏一些消息给他——如今,他在港岛混的风生水起,已经有了自保之力,早已不是当初那任人宰割,只能仓皇出逃的可怜虫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更何况,她早就跟余大师结了盟,如今给他提个醒,也是应有之义。

    都不用她多言,余少行若是想要高枕无忧,肯定也会竭尽全力,早日把那伙盯着他的钉子给拔了!

    除此之外,关于那个九世□□所留秘宝法器的说法,却是难辨真假。

    不过,细想起来也有几分道理——若无重利诱惑,徐朋飞缘何突然死在狱中,而他死后,他们又何必紧追余少行不放呢?

    假如真有那么一个秘宝存在,那么这一切就都合理了起来。

    而且,它也可能不单是价值千金那么简单。

    1935年,徐朋飞护送□□回藏之时,便受到了不少势力的阻挠——其中就有秉承□□喇嘛旨意办事的噶厦(藏地方□□),以及觊觎藏区的英国政府。

    但是,赵朱站在未来回顾往昔,很清楚地知道:国与国之间从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哪怕此时两国之间仿佛蜜里调油,但其后几十年间,背后捅刀,扭曲事实,煽动分裂的事,山姆大叔可是一样不落,都没少干!

    而作为一个敏感地区,一件涉及宗教的“法器”出世,又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巨变与动荡呢?

    想到这儿,赵朱摇了摇头,不敢再深思下去,她嘬着牙花子,转头就出门去打长途电话——也不知道当初那个特务头子是怎么想的,难道真把什么“法宝”留给了徐老道?这也不怕两家犯了冲!三清跟如来打擂台?

    唉,不管那个秘宝存在与否,维持现状绝对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假如真有什么“秘宝”,希望徐老道能严守这个秘密一直到他驾鹤升仙吧!

    …………

    孙致先有一样没猜错,赵朱立了功,得了表彰,下一步便是要被加重担子,步步高升了!

    俗话说,打铁要趁热,换了旁人,虽然立下了汗马之功,但人跑的几月不着家。那功劳怕不是早就被人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但这事儿放在赵朱这儿可就不一样了。

    先说周思齐周市长,靠她那份建议书在上级那儿挂上了号,广交会上破纪录的成绩更是如同把那份建议书的内容实际演练了一番,取得的成绩大家那是有目共睹。

    赵朱虽然不在家,但别说忘了她,他可是日盼夜盼,希望她早日归来,正式归到自己麾下,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呢!

    张保康书记那就更不用说了!前面已经借着省里发来的表彰信为赵朱造了势,对她破格提升本就顺理成章,奈何她忙的脚不沾地,远在他乡,如今她终于载誉归来,又在防汛工作中立了新功,张保康别提多开心了!

    赵朱被调到市商业局当了副局长的消息传回了化肥厂,众人有人赞有人叹,只有何书记却是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

    计划经济下,商业局管理的单位可不少,基本上只要是与商业相关的企业都归商业局管辖。

    一是商业流通企业,像是商业批发公司,商业零售企业——各级供销社。

    还有商务管理企业,比如商业服务总公司,商业大楼等等。

    三是商业企业事业单位,比如市一级以下各县区的商业企业管理公司。

    四是商业局内部管理机构,比如内设各科室,商业培训机构等。

    不光如此,可以说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像是什么酒店旅馆、百货食品、饭店、运输队、酿造厂、商业职工学校等等都是其下属单位。

    在众人心目中,商业局的工作就是个大大的肥差,更别提还是副局长了!

    有时候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三五十年地攒资历,却未必比得上人家一骑绝尘,一飞冲天!

    但“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是官面上的说辞,真要说众人全都对她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不服气的,那可就太高估人性了——君不见,在网上挥斥方遒,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只不过怀才不遇的大有人在,各个都比“懂王”更懂万物。让他们承认自己技不如人,那怕是得等到地球倒转了。

    但大多数人都从杨安安他们口中得知了赵朱的“丰功伟绩”,真正发酸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而这少数人中,有王根生父子唱铁窗泪的前车之鉴,也不敢太过造次,就连说两句酸话也得悄悄摸摸背着人。

    不过,这完全不妨碍赵朱轻车熟路地接手了工作——计划经济的时代,哪怕商业局所涉及的下属单位又多又杂,那也都只是简单模式,对于后世真正经历过市场经济,和国内外各企业同台竞技过的人而言,这些工作还真是小儿科。

    第085章 张良计

    新官上任三把火,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赵朱风头正盛,除了背地里说说酸话,少有那不长眼的去招惹她自找麻烦的, 但有一个人除外——商业局的正局长兼书记,赵朱的顶头上司。

    商业局的书记姓祝,叫祝国庆,他是周思齐一手提拔上来的,今年才三十多岁, 就成了正局级,也算是年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零社牛来发亿点财》 80-90(第6/12页)

    有为了。

    但他没想到,突然空降了一个赵朱出来, 对方年纪比他还小了十岁,就已经被破格提拔成了副局长,瞧着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虽然他知道对方在广交会上表现突出, 但也没想到周思齐同志、张保康同志都如此赏识这个年轻人, 居然就大胆把她提拔上来了!

    这段时间, 他冷眼旁观,只觉得这个赵朱很是不简单,分到她手里的工作, 她从来都是完成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这不由得让他充满了危机感。

    按理说, 副局长各自负责一摊,手下也该有几个兵才对, 可祝国庆就当没有这回事,见面时态度和蔼可亲, 可却对其要人的报告视而不见,总是晾在一旁不签字。他的想法也很简单:架空对方, 让她当个光杆司令——双拳难敌四手,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单打独斗又能翻出天去不成?

    赵朱哪儿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呀?但她却故作不知,表面上礼貌尊敬,背地里却是拉起了自己的班底。也不是旁人,正是之前同她一起参加过广交会的杨安安等人。他们见识过她的能力与魄力,更是信任她的人品,全都暗地里投了诚。

    同时她也去找了周市长主动请缨,周市长主管经济,商业局主要由他领导负责。他十分认同赵朱的能力,立刻便把商业流通企业这一块的工作交给了她负责。

    杨安安他们本就是商业流通科的,借此机会,便只干赵朱安排的活儿,但凡有其他的工作安排,赵朱让他们只管推到自己这里来。

    赵朱嘴一张,死的也能给你说成活的,别说这些杂七杂八职责不明的工作了,一口气能找八百个理由把皮球踢走。

    倒不是赵朱爱推卸责任,而是各人自管一摊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何况,杨安安他们既然愿意跟着她干,她就一定得保着他们!

    职场上有一种领导,别人但凡把活儿丢过去,不管属不属于自己管辖的范围,想着抹不开面,他便只管接过来,丢给手下人去做:人家想的很美,反正干活儿的不是自己,劳累的不是自己,自己还能白得个人情。实际上,这种行为却是厝火积薪,大错特错!

    首先,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一旦接了手,便理所应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多半是吃力不讨好。而手下人要替别人白做工,心中自然也是怨怼丛生,时间久了,与上级离心离德也不奇怪。

    更别提有些糊涂人,替人做嫁衣后,别人拿着成果去邀功请赏,自己却连得来的荣誉和利益都不去争取,自认为大度无比,却是让真正做事的人心灰意懒。

    赵朱可不是这样的性子,话好说好听,但真要往她这里踢皮球,她却是个最佳守门员,全都能给它扑飞出去。

    况且,光是分到她手中的这摊活儿,也真不是那么容易干。

    商业流通企业,那基本上囊括了所有批发零售的大小门市部,不管是专业的商店,还是乡镇的供销社,都在其范围之内。

    今年的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