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第1/42页)

    第131章 撑腰

    别看顾教授在用人的时候很有雁过拔毛的架势,但是人家对于自己人的维护也都是实打实摆在明面上的。

    就像是这次的论文风波,如果是别家教授,别说是主动让出来一作名头了,就是直接白嫖整篇论文也不是没有人干过的。

    但是顾成风就这么洒脱地放了手。

    即便是整个实验过程他确实几乎没有参与,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都是挂在他名下的,哪怕他什么都不做,研究成果有他一份功劳在学界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更别提他还主动为鲁信在论文中所贡献的力量做证明了。

    以他教授和项目负责人的身份。

    这样的身份对于这次论文的成果分配已经算得上是权威,如果还不认可的话,那就只能说是杠精化形了。

    整个项目组总共也就三个人,两个人都在为鲁信说话,还有一个是当事人。

    可对于那些持有阴谋论观点的人来说,这两个人的证明真的证明不了什么。

    即便是这中间真的有什么不平事,人家自己都已经闭嘴了,他们这些外人还能够怎么查?

    指不定就是有人畏于强权,或者是遭受到了什么威胁,而不敢说真话?

    总之,只要他们想,总是可以找到一万个理由的。

    鲁信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只是在论坛上公开感谢了两位师长的证明,并简述了论文成果诞生的经过。

    至于别人到底信还是不信,那就只能看个人意志了。

    毕竟都是同学,即便是不相信他的真实成就,他也不能轻易把人告上法庭不是?

    当然,如果对方的所作所为已经达到了造谣传谣级别的话,他也不会做个软包子。

    鲁家还是有点家底的,不至于让自家的孩子受这样的委屈。

    论坛上的风波在三个人先后出面以后渐渐平息了,但毕竟是牵扯了三万多人的中型论坛,里面的消息很难保密。

    尤其是在事情沸沸扬扬传了好几天之后,想要保密就更难了。

    而星空大学自从高考招生开始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这一点在T省的文理科状元双双入学星空大学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各省文理科状元向来是国内高校抢生源的重点目标,往年最终能够获得状元青睐的学校,最次也能排进全国前二十。

    星空大学是个什么玩意儿?第一年招生,凭什么收走那么好的生源?

    当时网络上其实是有闹过一波的,只不过碍于星空大学背后的星空集团,大家的言辞都还比较谨慎,并没有真的闹大。

    然后就是通知书事件,但那引来的关注也都是学生们的,学校之间反而不太关注这一点。

    毕竟星空大学的通知书那么豪华,他们就是想学,也学不来啊。

    开学以后,星空大学又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上过几次热搜。

    动静最大的就是前段时间的校庆周了。

    所以,学校宣传部对于外界对星空大学的关注也是有所了解的,当论文事件闹出来之后,宣传部就敏感地感觉到了这件事情可能会被校外势力盯上并利用,也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和报备工作。

    只是有的事情并不是提前准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难度的。

    论文事件终究还是上了热搜,并且挂的还是一个极其吸睛的标题。

    热1:#十八岁的论文大佬#【爆】

    热3:#十八岁论文大佬学术造假?#【热】

    鲁信确实是十八岁,并且还是刚过了十八岁生日没多久。

    热搜的置顶动态里将鲁信的个人信息扒了出来,一一贴在了网上,并且还指出了他认为的疑点,针对性地给出了X个问题。

    【@学业有成:

    首先,一个高考成绩仅仅排名省内前五百的学生,是怎样进入这样重要项目组的?

    其次,他是凭什么进的项目组?一个大一学生,没有科研经验也没有成果,连进入这个层次项目组的门槛都达不到吧?

    再次,就算他天资聪颖,根据消息,鲁信正式接触实验到现在也才一个学期左右,但是他在期中考试之后不久就进入到了实验室中,也就是说,当时的他只有两个月的实验经验。

    请问,谁家学生学两个月就能承担一部分项目工作?

    当然,天才另论,可他是吗?

    教育公平这件事本来就已经推进的很难了,为什么还会屡屡出现这样破坏公平的人?还是说,这里的公平并不需要个别人遵守?凭什么?】

    这人的言辞并不算很激烈,但是句句都在针对这篇论文成果分配不合理的地方。

    热搜刚刚起势,宣传部的人就注意到了,第一时间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回应。

    只是对方显然并不愿意接受星空大学给出的答复。

    【@学业有成:

    我就问问你们,你们学校有多少项目要做以至于人手紧缺到需要拉大一学生干活的地步了?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你们从申请办学许可到现在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哪来的项目?

    还有,既然项目这么急,为什么宁愿用什么都不会的新生也不愿意招聘研究人员?背靠星空集团,你们应该不缺这点资金才对吧?】

    宣传部:……

    搞笑,人家有什么项目需要跟你们汇报?信不信科学院那边的人立马就能冲过来给你们一个大逼斗?

    星空大学的项目数量确实不算多,严格论起来只有四个大项目。

    但是由大项目衍生出来的各种支线小项,全部列出来的话足以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只是大项目的名字不能外传,即便是次一级的支线,也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名字而被对方猜出来研究主攻方向以及进度。

    这样的事情他们显然是不能做的,那就只能先闭嘴不说话,等待学校这边的通知。

    阮星回也在等孔中祥的回复。

    星空大学最近在研究什么,孔中祥和科学院那边都是有知情人的,如果不是星空大学属于个人,怕是早就会因为这些项目而严格管控。

    但是现在学校的事情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显然再说什么也没有用,先把问题解决了才是最最重要的。

    虽然现在解决问题,也依旧免不了让星空学院受到更多的注视,但是及时止损的道理大家都懂,能够多一段发育期,自然是比没有更好的。

    但项目内容并不能公布,怎么样来证明就是一件需要考量的事情了。

    好在并没有让星空大学和吃瓜网友们等太久,很快,官方的回复就来了。

    【@科学院:目前星空大学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名单如下[图片.jpg]】

    科学院的这个动态一发出来,星空学院的官方账号立刻就转发了。

    显然宣传部的人是一直都守在电脑前面,就准备着秒转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130-140(第2/42页)

    科学院发出来的图片,是星空大学在成立项目的时候向科学院报备的名单。

    但是这个名单并不是原模原样展现在众人眼前的。

    而是被打上了厚厚的码,只露出首末字的一半,以及报送单位。

    汉字足足有上万个,首末字只露出来一半的话,所涉及的可能就太多了。

    更何况就连项目名称的字数他们都没有暴露出来,被人找出实际上在研究什么的可能性就更低了一些。

    而这样被厚码了的项目名字,足足有三百多个。

    科学院毕竟属于是官方直属,这个时候出来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尤其是对方并没有辩解什么,只是为星空学院所说的学校项目很多以至于人手不足这一点做出了证明,并没有发表任何有立场倾向的言论,明显是不表态的状态。

    但是这个行为已经证明了学校官方所说的话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属实了。

    毕竟,即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学校,也不一定能同时有三百多个需要在科学院备案的项目。

    再联想一下星空大学官网上公布出来的教师数量。

    嗯……不算辅导员的话,总共七百多人,就算平摊下来了,一个人也要担2-3个项目。

    这么算下来的话,人手不足看上去确实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

    但对方为什么不愿意招收已经有一定的科研经验的人,而是非要拉学生们来干活,还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说实在的,本身这些项目也都是星空大学自己组织的,项目经费甚至都没有从官方这里申请,全自费研究,那么人家到底想要谁来负责研究,也都是学校本身的自由了。

    可即便是这样,网友们也想要个确切的答案。

    毕竟,吃瓜吃一半,不如不来看。

    还有就是鲁信真的像是论文成果分配以及学校声明里说的那样,是一个材料化学上的人才吗?

    针对这件事,星空大学这边则是直接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实验室监控录像。

    这个录像时间跨度长达三个月,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全部展现在网友们眼前的。

    整个监控浓缩成了一段长达九分钟的视频,几乎是以一天六秒钟的速度快速地在众人眼前过了一遍。

    从监控画面里能看得出来,整个实验室从头到尾几乎都只有小杜和鲁信两个人在,只有顾教授偶尔会来上一趟看一看,并且很快就走了,几乎都没有在视频里面占据多少时长。

    而小杜就是论文的一作,对方显然是在这段时间里面一直在专攻这个项目的研究,很少离开,那么同时进行两个项目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

    并且小杜和鲁信两个人在这短时间里面离开实验室的时间并不算长,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长都能够看到他俩在实验室里,也就是说,除了上课和休息以外,两人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实验。

    有了这段视频的证明,鲁信在项目中的参与度就足以得到证实。

    那么,在实际操作者只有两人的情况下,鲁信拿到论文二作,也是一件可以说得过去的事情了。

    论文的事情算是得到了解释,并且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成为了合理的存在。,

    即便是对于鲁信的身份还是感到不可思议,但也没有办法再多说什么。

    毕竟人家教授也都说了,鲁信是他们专业成绩最好的学生,被单独厚待参与最重要的项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不能让倒数第一的学生去搞最紧要的工作吧?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论文的风波在这里基本上就过去了,外界的关注也少了一些。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但是阮星回却收到了来自系统的提示。

    星空学院整体的防火墙都是由系统监督运行的,毕竟也算得上是术业有专攻。

    星空学院这边受到网络入侵的频次刚一提高,系统就告诉了阮星回。

    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发生这样的变化,是要出什么事显而易见。

    但是星空学院的整体防护都是由超算级别的防火墙建立起来的,家庭版的星空防火墙至今都还没有人攻破,更别说是在系统注视下的超算版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全世界网络安全等级最高的地方就是星空学院这里了。

    防火墙受到攻击,但是星空学院这边至今都还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计算机大佬,想要反击也受限于技术水平。

    即便是系统本身也已经算得上是计算机大佬了,但它毕竟不能以实体的状态存在。

    而计算机这个行业,攻守风格在不同的人身上差别也很大,显然是没有办法由系统先行出手,然后以后再找个大佬来顶锅的。

    阮星回看了看自己账户上的积分余额。

    原本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她大批量兑换教师之后,账面上的积分只剩下了几千万,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积分补充,以及三万大学生生力军,阮星回的积分余额又已经涨到了两亿多。

    这个数量比起阮星回之前攒下来的数量也没有差太多了。

    积分余额宽裕,阮星回自然也就不必要省着用。

    计算机学院没有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建立起来,是因为星空系统出品的东西急需一个比较合理的产出端,所以才优先建设了医理化生四个学院,至于人文学院和艺体学院,更多的是为了保证学校专业的均衡性。

    也是受限于当时的阮星回无论是积分还是资金都不算特别宽裕,这才只建立起了六大学院。

    但是现在眼看着就要到过年的时候,距离下一次招生资格审批也就只剩下了三个月左右,阮星回自然是可以提前将第二批的教师们抽卡抽出来的。

    不过抽卡出来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