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同吃上几口。”
见贾母有意留刘姥姥吃饭,邢夫人自是没有不应的,笑着应下之后,就带着人出门去备菜去了。
临走时,眼神瞟向坐在一旁的王夫人时,神色透着几分得意。
自从荣国府贾赦与贾政两房分了家之后,贾政这房虽有老太太的话在,还未搬走,但在荣国府内的地位是一落千丈,自是没了往日的话语权的。
荣国府已经是大房的了,府上的一应事务也全交由大房手中,面对王夫人时,邢夫人自是风光得意的。
她现在是得意的很,就连府上的管家大权,她都从王熙凤手里要了过来,美名其曰,既然分了家,就该由当家主母掌家,等到贾琏膝下什么时候有了儿子,她再将管家之权交还给王熙凤这个儿媳妇。
如今贾琏与王熙凤夫妻膝下无子,合该先考虑开枝散叶,为他们府上生下一个继承人的事,其它的先不用操心。
打着膝下无子,开枝散叶的口号,分了家之后,邢夫人硬是从王熙凤手中将管家权给要了回来。
她是婆婆,占着理法,再加上自己嫁给贾琏这么多年,膝下只得了个巧姐,王熙凤再是不愿,也只能先忍痛将管家权交了出去。
老太太如今不当家,邢夫人又惯会讨好奉承贾赦,甚至专门找了两个貌美的丫鬟开了脸,送到贾赦房里,贾赦自是对她满意的很,至于管家权之事,也是全交由她的手上了。
对于谁管家,贾赦是懒得管的,府上女人的纷争他更是看都不看的,不管谁管家,只要不缺了少了他的就行。
坐在一旁的王夫人看着带着人得意离去的邢夫人,神色冷漠,手腕上盘戴着一串佛珠,冷眼看了一眼王熙凤这个娘家侄女,冷漠地闭上了眼,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不冷不淡跟尊佛像一样坐在那里,听着耳边贾母与刘姥姥的对话。
虽说如今是如愿分了家,丈夫贾琏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下一任当家人,但王熙凤却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自从被夺了管家权,她就知道这府上没一个能靠的住的。
婆婆邢氏每日拿膝下无子的话去戳王熙凤的心窝,贾琏,平儿等人劝她息事宁人,上头老太太和王夫人坐视不管,一桩桩,一件件彻底寒了她的心。
如今她眼瞧着贾琏又跟隔壁府上那个尤家小娼妇搞到一块去了,王熙凤心中怎么能不恨!
她看这一大家子是想先将她架空了,然后再搞个二房生下个儿子好取代她。
想到贾琏和那个小娼妇,王熙凤就恨的直打哆嗦,这是分了家之后,一家子人商量好了来对付她的。
……
邢夫人带着人走后,贾母又笑着与刘姥姥聊起了家常。
说起了府上的孙子,贾母道:“我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60-180(第5/27页)
几个出息的孙子,可惜今日他们都不在这,要不然也一并叫来让老亲家你瞧瞧。”
说起贾琰这几个孙子,贾母脸上倒是见了几分喜气,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不少。
说过孙子,又说起孙女,贾母又是口中不住的夸道:“我这几个孙女也是好的。”
“常日里都在我身边侍奉,等一会儿我那大儿媳妇备了饭,也一并叫来给老亲家你看一看。”
等到林黛玉带着丫鬟进来,贾母又拉过她的手与刘姥姥等人道:“这是我最疼爱的外孙女,也是我的独孙女,她母亲去的早,自小我便将她接到身边照养,是极孝顺懂事的。”
林黛玉带着人过来时,刘姥姥原本正坐在房内与贾母说着话,只听到一个丫鬟进来通传:“林姑娘来了。”
还不等刘姥姥想,这位林姑娘是谁。
就见一位蛾眉曼睩,婀娜多姿,如远山芙蓉,娇贵柔美,带着几分病态的姑娘自门外走来,心中惊叹,这姑娘生的好生漂亮,一时看呆了眼去,还不待回过神。
就见上首的贾母将那位唤做是林姑娘的,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与坐在下首的刘姥姥解释道:“这是我那外孙女。”
闻言,刘姥姥瞧着倚偎在贾母身边的林黛玉,明白了她的身份。
忍不住笑道:“老太太这外孙女,生得跟天上的仙女一样。”
这话一出,房内众人都笑了起来。
被贾母拉在身边坐下的黛玉闻言,瞧着坐在下面的这位老妪,侧过身子看着她苍老褶皱的笑颜,眉头稍松,听着耳边众人的笑声,唇角挂上一丝浅笑。
心想,“好生有意思的老妪,见了她先夸是仙女,后讨得众人欢笑,可见是个内有沟壑的。”
这般想着,黛玉只倚偎在贾母身边,脸上露出笑容,跟着众人同笑。
第164章 冷眼旁观(回府)
贾琰与贾宝玉两人自上次离府,期间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又出现过什么样的变故,两人都再未回过荣国府。
整日泡在这国子监里,每日只能一味的苦读,却没有什么旁的娱乐来供消遣,排遣寂寞的,贾琰倒是觉得没什么不适应的。
毕竟他这人,即便是在荣国府时,整日也只顾埋头苦读,除了偶尔还能与同在荣国府的林黛玉和贾探春几个姐妹说上几句话,旁的什么想法一概没有,所以能认为在国子监读书和在荣国府读书没什么区别的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他是无所谓了,只可怜了贾宝玉,也要跟着在这国子监里受苦受累,每日咬文嚼字,读些让人一看就头昏脑胀的四书五经,写着那让人忍不住犯恶心的八股文,贾宝玉只觉得这天底下没有比这更让人难熬的事了。
整日里背书,学着那跟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八股文,贾宝玉只觉得人生都黑暗了下来,看不见一丝光亮。
每日里下了学,一个人孤零零的走在路上,贾宝玉都是双眼无神,眼中没有半分神采。
这学他是越上越觉得看不到一点儿希望。
心中悲切,忍不住自怨自艾,凄凄惨惨,惨惨戚戚之时,贾宝玉只觉得自己的命真苦,像是泡在一坛子又陈又老,又苦又酸的酸菜坛子里一样,让人提起都忍不住跟着悲痛。
不是没想过放弃,直接回荣国府做他富贵快乐的宝三爷算了!
但每当这个念头出现时,脑中又忍不住浮现二哥当日说的那番话,贾宝玉又忍不住涨红了脸,觉得自己如今就算是为了面子,也要在这国子监里先熬上些时日再说。
至于今后的事?
说句心里话,贾宝玉目前心里还没有想好。
如今荣国府分了家,贾宝玉心里其实也明白,往后他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儿都依仗着老太太和王夫人了。
从一开始有贾琰这个更加聪颖稳重的双胞胎哥哥存在,贾宝玉在荣国府独一无二凤凰蛋的地位,就不成立了。
贾母疼他,王夫人也爱他这个俊俏,体贴的小儿子,可疼他,爱他是一回事,把他当心尖尖一样捧着,护着,什么都不舍得他做又是另一回事。
明面上贾母是对府上几个孙子一视同仁的,私底下更偏爱贾琰和贾宝玉这两个一母同胞的小孙子,是府上众人皆知的。
独疼一个人,和疼两个人或几个人是不一样的,心分成了几块,爱也分散成了几块,贾宝玉从小到大其实并未真正感受过独一无二,被宠着的感觉。
虽被偏宠,但不是独宠,这让他有些时候虽顽劣,性情固执,但面对上面两个哥哥时,也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毕竟哥哥教训起不成器的弟弟来,就是贾母也没办法替他撑腰,管教的。
更不要说王夫人了,长子贾珠如今好好的活在这世上,如今还授了官,在朝为官,她如今正忙着筹划剩下两个儿子的婚事和前途,想着将来再与大房的人斗的事,哪里还有空管贾宝玉的这点儿小心思。
别看往日里贾政总是怒骂,斥责贾宝玉这个小儿子不上进,王夫人心里其实也是觉得这个小儿子不比上头两个哥哥的。
只是想是这般想,面上王夫人对贾宝玉还是百般疼爱的,觉得不管这个小儿子如何不争气,却始终是她的儿子,总还轮不到外人来说三道四。
王夫人这人心肠确实歹毒,她不见得是个好人,却是一个在这个世道上,世俗意义上的“慈母”。
她可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害别人,但对于自己的亲生孩子,她也算是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
毕竟在她的眼里只有自己和自己生下的孩子,是血脉相连,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脉亲人,在这个封建社会下,她和自己的亲生孩子在这凉薄的府上才是至始至终都站在同一阵营的人,其他的包括丈夫贾政都是不可托付的。
她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在荣国府上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所以在荣国府上,对于王熙凤这个亲侄女如今的困境,王夫人是坐山观虎斗,坐视不理,冷眼旁观的。
再是亲厚的姑侄,也比不过心里横生的嫉妒与欲望。
王夫人就这样冷眼看着,瞧着,邢夫人将管家权从王熙凤这个名义上的隔房小辈,实际上的亲侄女手中夺了过去。
她就这样冷笑着,看着大房的一切,甚至心里忍不住暗暗地想让大房这一家子再闹大一些,闹得让这满京城里的人都知道这荣国府的当家主母是个刻薄,不容人的恶毒继婆婆才好。
她不是个好人,她们二房是霸占了人家家业的恶人,那她就让这满京城的都看看,他们这大房的人又都是什么东西!
说她是恶人,抢了大房夫妻的荣禧堂住,骂她的儿子也是包藏祸心的小畜生,那他们大房难不成又都是什么好人不成?
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同样都在一个染房锅里出来的,谁也别先倒打一耙,说别人是个恶人!
她邢夫人是个好人,疼爱儿媳的好婆婆,怎么如今分了家,没好好的疼爱一番儿子和儿媳,反倒先将管家权给接到自己手上来了?
想到如今大房闹的那几起子事,一直在旁冷眼旁观的王夫人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160-180(第6/27页)
……
隆冬腊月里,国子监内随着年末旬考结束,贾琰他们这些学子便正式被放了年假。
年关将至,天又冷的很,不说是要给这些学子们放年假,让其归家过年,监学里的其它助教,先生们也是要一并休假回家过了年才会回来的。
一直到年关前,国子监内总算是放了年假,贾琰与贾宝玉两兄弟,收拾了东西,与同窗好友道了别,约定年后再见,才又坐上荣国府前来接应的马车,一路回到贾府。
马车停在荣国府门前,碰见了贾琰两兄弟从前在贾家私塾的教书先生,秦先生。
只见秦先生身穿一件藏青色直裰对襟书生长衫,敞口的宽袍袖边镶带有黑色镶边,带着身边同样穿着一身书生袍的徒弟贾珏,此时面容严肃的等在那里。
今日贾琰他们的马车,要走的门前有一对石狮子立在那里,太阳光一照,两个光滑水溜的石头狮子,反着光,看起来威严雄伟了几分。
乍一看唬人的紧,还真有几分气势在,而此时这位秦先生和他收的徒弟贾珏就站在这两个石狮子身前,等着贾琰两兄弟的马车过来。
见这两位像是专门儿在这等着他们的,贾琰抛开车帘,下了马车,冲站在一旁的秦先生作了一揖道:“先生,今日怎么在这里?”
第165章 贾珏的相求
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反着光,给身后那一座富丽堂皇的国公府,平添了几分肃穆。
身穿藏青色长衫,背着手,逆着光,带着徒弟站在荣国府门前特意等在此地的秦先生,见此时贾琰下了车,严肃的神情缓和了几分,抚着胡须,瞧着下了马车,走上前来与他作揖的贾琰笑问道:“二爷如今在国子监可好。”
他此时倒没有因为从前教授过贾琰,以其先生而自居,而是笑着先向这位荣府二爷问好。
听到秦先生的话,贾琰先作了一揖,开口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望先生与从前一样称呼学生。”
见此,秦先生含笑地抚着自己的胡须,笑道:“许久未见,琰哥儿还是与从前一样。”
似是想起从前,贾琰在贾家私塾求学的日子,知道这个学生一向端方有礼,性情稳重,此时下了车,见了自己这个从前的先生,也依然以礼相待。
于是也不再继续与其客套,而是示意身旁的贾珏上前与贾琰见礼道:“这是我新收的徒弟,明年也要下场了,临行前想请琰哥儿行个方便。”
看到贾珏第一眼时,贾琰就认出了他,说起来两人还是旧相识,此时听到秦先生的话,贾琰笑着回道:“许久不见,珏弟如今也是要下场考秀才了,我身为堂哥,自是要帮的。”
说完,贾琰沉吟片刻,看着眼前的贾珏,又笑道:“金陵路远,此去山高水长,珏弟一人恐路上出了什么差错,不如到时跟着府上回乡祭祖的队伍一同去金陵可好。”
知道贾珏因为他母亲的事和老宅那里闹的有些僵硬,贾琰笑着为其排忧解难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