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她和叛军打得两败俱伤时,朝廷军队得到时间修养,恢复精神,再去打气息奄奄的叛军,更容易成事。”
打吧,打吧,外头打得越凶越好,反正徐茂和各路叛军最后都是要死的,不必赶在这个时候争一时之快。
朝臣道:“圣上,朝廷此时不宜出面,只用旁观叛军们自相残杀即可。”
“对于徐茂违制在幽州颁布新令,其中规定有失偏颇,未必人人向往,反倒容易招惹青壮年男丁厌恶,拒绝进城,壮丁不足,终究弱势,而徐氏口碑败坏,百姓可知她并非众望所归之人,圣上无需忧虑。”
众臣一下改口,他们高高悬着的心落了地,静看徐茂作茧自缚,最后如何走向灭亡。
朝臣闹腾一阵时日, 忽然没了声响,那些愤怒徐茂违背礼法的人知晓皇帝的态度,不由得咬牙切齿, 更加气恼。
如今连皇帝都默许了,算是什么世道, 竟放任徐茂恣意妄为到这种地步,许多不满的人直呼大梁要完, 江山社稷危矣。
朝廷官员一致沉默, 绝口不提关于徐茂的事情,只要他们看不到就当作没发生,眼不见心不烦。
各路叛军观察朝廷反应, 惊诧皇帝的忍气吞声, 同时他们也知道皇帝的打算, 就是想让他们这些人去打徐茂, 最后坐享其成。
虽然明白皇帝使用的路数,但不得不说这招有效果,他们要想更进一步, 徐茂是巨大威胁, 尤其传闻里徐茂北伐西征的事迹,绝对不能忽视,养虎为患。
叛军们将目光放到幽州,此时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就怕输了先机。
他们向其他队伍传递消息,试探别家军队的打算, 试图找一个联结的机会, 以人多势众的优势打败徐茂。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先前汤腾赔付徐茂巨额资产, 狼狈不堪,本来有意恢复元气便寻机报复徐茂,夺回属于自己的金银财宝,未料徐茂给他的一刀实在是狠,汤腾差点没坚持下去,跟手下散伙,他躲在河代县养了大半年才重新振作。
听闻徐茂在西北做的那些事情,汤腾不屑,她只敢龟缩在北地,丝毫没有流露出攻打国内重要城池的意思,可见徐茂只有武力而无智谋。
汤腾放心不少,他收到其他势力的联合邀请,思索片刻,汤腾便命人回绝。
手下人不解道:“将军,为何不接受这次合力围剿徐茂的机会呢?”
汤腾挥手道:“没有必要。”
“其一,杨牧在长安,虽说表面上没有透露出任何依仗徐茂的意思,但如若徐茂强行命令,杨牧未必敢拒绝,当初徐茂孤身一人杀进宫廷,可将杨牧吓坏了,为保全自己的帝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130-140(第5/18页)
他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其二,距离幽州,各方人马中,我们是最近的,那些家伙说得好听,合力围剿,他们过来还不是要消耗粮草,在我们这边停留驻扎?与徐茂对战,首当其冲的是我们,整局对战出大力气还是我们,不值当!”
“最重要的是我们绝不能松懈,以免守备空虚,在攻袭徐茂时,反遭其他人暗算,最终腹背受敌。”
汤腾捋捋胡子,“这种出风头的事情就交给别人做吧,待他们拖延徐茂精力,将忠义军打得疲惫不堪,我们再出兵北上杀徐茂,无需耗费多少力气,也不用跟其他人瓜分其中好处,何乐而不为?”
眼下这种情况,他们的位置非常有利,根本用不着进去蹚浑水,危险的事情由别人顶着就行。
汤腾不愿意做出头鸟,拒绝其他势力的联合请求,各路人马也回过味儿,暗骂汤腾奸滑,同别人商谈去,可惜大家各有各的算盘,皆有自己的小心思,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半天谈不拢,最后不了了之。
大家默然不语,只要徐茂暂时没威胁到自己这里,他们就坐得住,还能跟着急上火的那些人慢条斯理谈条件,联合的风声吹得动静大,实际却没什么具体行动。
五月底,林舒娘的信传至幽州,将成功吸引民众迁徙幽州的好消息上报,并预估抵达时间,防止人数过多,到时候全部涌进幽州,大家手忙脚乱应付不过来。
徐茂合上信纸,当前种地做工的劳动力有了,还缺少顶层设计人才,徐蘅和吴洪英她们手头领着许多事情,无暇分身,压力越来越大,必须要吸纳新力量帮助减轻她们身上的负担。
“阿姐,这是你让杜采文撰写的报告,对学堂内所有学生进行摸底,如今大家认识常用汉字,不过都太粗浅,无法胜任府衙里的文书、账册职务,可能还得另聘人员,对学生分级授课,尽早使第一批学生学成,帮忙分担城中事务。”徐蘅帮杜采文送报告文书,其中内容她已经看过,问题凸显严重,她忧虑地皱起眉毛,正声建议道。
徐茂用食指揉揉眉心,接过杜采文的报告,大致扫一眼,时间还是太短了,不够军中士卒学习成长至独当一面的地步。
“蘅妹,那我们再招一些读书识字的人帮忙授课,还要一些打杂的,帮着分担事务,过些时日,迁徙幽州的百姓过来,将会更加忙碌。”
徐茂打算招聘教师和编外人员,一方便解决学堂人手不足的问题,杜采文根据学生学识分班授课以后,保证每个班级都有老师上课。
另外城中杂事也不能让士卒做,耽误日常训练,没有充足的时间,所有事情都交给徐蘅和吴洪英不现实,而民众当中她又不能全然信赖其能力。
纠结半天以后,徐茂决定设置考试,招募专业人士,扩充她的队伍。
徐蘅闻言点点头,赞同道:“确定应该再招一些人,不仅幽州,周边城池也要有人坐镇管理,不然容易生出事端。”
徐茂思忖道:“我打算开设一场人才引进考试,愿意来幽州安家的人才给予丰厚的奖励,许下优厚待遇……不过幽州山高路远,许多人未必愿意千里迢迢专门过来考试,所以在幽州、晋州和江州皆设考点,并有饭食,以及便捷的马车送行,附近县城考生可以乘坐马车抵达考点。”
她想了想,这个时候,她的名声不好,那些清高、饱读圣贤书的士子对她避之不及,跑都来不及,更不会主动凑上来考,索性就不限制诸多条件了。
徐茂将重心放在那些识文断字的女子身上,她们大抵都是出身于家底丰厚、有底蕴的门户,银钱倒是次要,更多的是舒适安稳的生活,要吸引她们的兴趣颇为困难。
徐蘅看出徐茂忧虑的事情,出声道:“阿姐,邓娘子不是还在青州吗?可以请邓娥帮忙。”
邓娥交际广泛,认识的人多,况且当朝皇妃、公主都在幽州做事,她们过来不算丢人。
而徐茂却不是那么想,邓娥帮忙也什么没有,反倒会身份,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不会允许妻女跑出来,还是到幽州帮一个谋逆头子做事,此事难上加难,不会如她们理想情况那般容易。
徐茂大脑飞快运转,思绪从邓娥闪到皇帝身上,她紧忙拿开案头的层层垒叠文书,找了半天,在最底下看到皇帝给她写的信。
“皇帝!”徐茂兴奋地抓着这封信,眼里闪烁算计的精光,她赶紧跟徐蘅解释:“这不是有一个最好的帮忙人选吗?”
徐蘅满脸迷茫,“皇帝?”
徐茂颔首道:“此时皇帝处处忍让我,还几次三番写信表明心迹,让他牺牲几个女子换取我的好感,如此好事,皇帝岂会放过?”
“女官后妃,朝廷命官,当地有名望的门户,各出名额,向皇帝讨要一些人,再加上民间一些零零散散的有志之士,差不多足够了。”
徐茂计划首先试验一遍,各考点给一百个名额,差不多三百人考试,最终选用前一百人,暂且拿她们应应急,看下效果,如若不行再另想办法。
徐蘅眉峰聚拢,“那找皇帝要多少人?”
“五十人,这对皇帝而言,凑够五十人应当不难,女官后妃十人,官员妻女十人,当地门户再凑三十人,好歹一个考点要坐上半数考生,不然场面有些不好看。”
徐茂担心没人参加,她补充一句:“到时候人不多,也要找托儿凑凑数,不能让孙宝安他们看笑话,同时提振幽州众人的信心!”
总之皇帝给的五十人是稳妥的,即便没有其他人参与,直接录取她们,那么眼下也足够应付一阵,后面再想办法招募即可。
“那好,暂且这样安排,我去通知林舒娘她们准备,时间定在何时?”徐蘅问道。
“六月底吧,空出一个月的时间筹备。”
徐蘅跟徐茂确定了日期、地点和具体要求,往晋州和江州传信,通知此事。
徐茂也破天荒地给皇帝回信,解释说前段时间太忙,现在才看到皇帝给她写的信,颇感意外,同他周旋一阵,徐茂找他讨要有才学的女子帮忙,并在末尾附上一句:“圣上信中所言,我都认真看了,既然圣上有意,那应该不会放任难堪的场面出现吧?”
最后小小威胁了皇帝一下,徐茂吹吹墨汁,将纸张塞进信封里,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去,着手准备考试的事情,安排考场,设置试卷,所有事情有条不紊进行。
幽州到江州间修建专道以后,传信速度快多了,半月皇帝就收到徐茂的信,在惊奇的目光里拆开一看,半晌后,嘭地一声,皇帝捏拳捶在案几上。
耻辱啊,徐茂居然想出这样的办法来羞辱他,要他将自己身边的女官妃嫔、朝臣妻女和名望门户之女送去幽州,这叫天下英豪如何看他?
皇帝气愤地撕碎信纸,掀翻桌椅,无能狂怒。
愤怒归愤怒, 皇帝理智回归,他又不能拿徐茂怎么办,而且他给徐茂写那么信, 全都石沉大海,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回音, 就此放弃未免可惜。
皇帝斟酌半晌,负手而立, 闭上眼睛, 深吸一口气,做好心理准备,他缓缓睁开眼睛, 环顾四周, 侍从战战兢兢地伏首, 畏惧他的天子威严。
侍从的反应让他找回自己作为皇帝的优越感, 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如此摆烂,也能称帝?》 130-140(第6/18页)
帝心里平衡了一些,劝慰自己,而今只是舍弃些许颜面, 能够换取徐茂支持, 重回长安,这便值当,无需过多在意。
皇帝将自己哄开心,抬手命令侍从出去传话, 召集重臣到他书房内议事。
侍从脚步飞快,不消半刻, 各位承担重任的朝臣出现在皇帝跟前, 众人向皇帝行了一礼,问道:“不知是发生何等急事, 圣上在此时召集臣等前来?”
皇帝起身,缓声道:“幽州那边传信过来了,徐氏女要举办一场考试,不限制出身,女子亦可参加,她特地写信求助朕,给她送去五十名才华横溢的女子。”
“其中包括女官妃嫔,朝廷重臣之女,另外当地有名望的门户也要出人,一起前去参加考试。”
在场众人惊愕,眼睛猛地睁大,等他们反应过来,诸臣气得浑身发抖,手指不停颤动,他们吹胡子瞪眼,大骂道:“徐氏女竟然胆敢如此狂妄,欺辱朝廷!”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看笑话?
鲍晖他们正准备列数徐茂诸多罪过,请皇帝下旨惩罚徐茂,然而仔细一想,眼下徐茂风头正盛,不宜出兵,并且他们也是决定引导叛军攻袭幽州的,当前的策略使得他们无法对徐茂有所动作。
这时,众人不禁深思,暗自揣测道:“莫非徐茂看出我们的计划,故意我们出手,消耗兵力?”
想到这里,鲍晖等一众朝臣的怒火悄然熄灭,他们冷静下来,权衡利弊,仿若准确猜中徐茂的心思,忽然平心静气,觉得送几个女人过去也没什么。
他们抬头揣测皇帝脸色,结合来的时候听说皇帝兀自发怒一通,众臣有些忐忑,不知道答应徐茂的要求,会不会触怒皇帝。
鲍晖在朝中资历高,即便皇帝不喜,他也要站出去。
他默默观察皇帝神情变化,上前一步,拱手道:“启禀圣上,臣以为这是徐氏女耍的计谋,企图惹恼朝廷,消耗兵力,以破解众军联合围剿困局。”
“此时朝廷不宜出面,不如便顺应她的意思,将计就计,借用此次机会安插人手,去到徐茂身边探听消息,倘若他日交战,这些人或可用上,我们亦无需受制于忠义军。”
皇帝本来就有意答应,鲍晖此言更是给他一个好台阶下,皇帝满意地微微颔首,向鲍晖及其身边官员投去鼓励的眼神,让其他人也跟着支持鲍晖,他再顺水推舟。
其余人见皇帝没有驳斥,反而神色缓和许多,他们领会皇帝的意思,纷纷表态支持鲍晖。
在大家的一致坚持下,皇帝绷着脸抗拒几回,最后迫于无奈,他才开口道:“既是如此,为顾全大局,朕即刻下旨,差人采选才女去往幽州,诸位爱卿,谁愿意担此重任?”
这时,众臣全都装鹌鹑,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真要是帮皇帝做这事,别人不会骂皇帝软弱无能,只会说佞臣引/诱,忽悠皇帝答应,其实这事本就是皇帝默许,最终反倒是他们白惹一身骚。
为保全自己的清白名声,在场众臣低下脑袋,谁也不吱声,空气静默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