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3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抵达交州。”

    陈贤盛道:“方才我还与阿娘提起,大哥回来只怕得三月份了。”

    陈贤戎点头,“多半要三月中。”

    三人唠了会儿家常,陈贤戎才试探问:“不知二哥可曾听闻爹要向魏县派兵一事?”

    陈贤盛装傻道:“好端端的,何故要派兵?”

    陈贤戎当即把前因后果细细讲了一番。

    陈贤盛本不想多管闲事,李氏却听得皱眉,忍不住道:“这不是胡闹吗,多大点事,还得派兵去?”

    陈贤戎也觉不妥,回答道:“李姨娘说得极是,州府里的官员都觉不妥,可是爹一点话都听不进去。”

    陈贤盛没有吭声。

    李氏看向他道:“二郎怎么看待此事?”

    陈贤盛:“这事是爹自己做的主,他自有他的考量。”

    陈贤戎忙道:“二哥此话差矣,纵使九娘再有功劳,总归是女郎家。

    “她不在后宅过安稳日子,跑出去乱闯祸,惹了事就回来找爹哭鼻子,让爹给撑腰,这不成体统。

    “先且不论对与错,九娘一个姑娘家,讨兵去做什么?”

    陈贤盛垂眸沉默了阵儿,应道:“这事确实欠失妥当。”

    陈贤戎:“今儿我过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20-30(第3/32页)

    就想与二哥商议,可否一并去劝说父亲,让他三思。”

    陈贤盛立马闭嘴,若是老大在,多半会应允,但他不想管闲事。

    李氏接茬儿道:“家主此举欠妥,派兵这么大的事,却当儿戏一般。

    “若今日九娘要兵他就给,那明日要天上的星星,是不是也得给?”

    陈贤戎赞同道:“正是这个道理,父亲着实太过娇惯。”

    李氏看向陈贤盛,“你大哥没在府里,二郎便去劝一劝,并非我们妇道人家多管闲事,而是派兵一事实属荒唐。”

    陈贤盛欲言又止,但见李氏坚持,也只得作罢。

    稍后待陈贤戎离去,陈贤盛皱着眉头同李氏说道:“此事阿娘何必参言。”

    李氏心有不满,抱怨道:“上回五娘挨了打,你爹就纵着九娘,这回又纵她,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陈贤盛无奈道:“三郎过来多半是受了郑章的意,那魏县本就是他许出来的,如今九娘进魏县挨了揍,爹派兵过去也在情理之中。

    “一群山匪连官家都不放在眼里,派兵过去震一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阿娘何必大惊小怪。”

    李氏:“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说九娘一个女郎家,跑出去种什么地,且还是一个县的地,这事靠谱吗?”

    陈贤盛闭嘴。

    李氏继续道:“你爹也荒唐,竟然就应允了,更荒唐的是九娘出去挨了揍,他非但不劝她好生待在后宅,还为虎作伥,顺着她的意派兵去,生怕闯不出祸来,你说这像话吗?”

    陈贤盛:“……”

    李氏:“三郎既然来请你一同劝说,明日二郎便与他走一趟罢。”

    陈贤盛揉了揉太阳穴,“多半会被爹训斥。”

    李氏不满道:“二郎就是太软弱,没有你大哥的一点主见。”

    陈贤盛没有吭声,心里头想着,这个家中就是有主见的人太多了才会勾心斗角。

    不出所料,翌日兄弟俩去碧华堂进言,果然遭到了陈恩的训斥。

    他把锅甩到郑章头上,不客气道:“那魏县还是你舅舅许下的,结果九娘刚进魏县地界,就遭遇山匪。

    “三郎你说她运气怎么就这么差,挨了一顿揍?”

    陈贤戎答不出话来。

    陈恩训斥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做兄长的?

    “自己的妹妹在外头受了欺负,不给出头也就算了,还让我这个做老子的忍气吞声,成何体统?!”

    面对他的质问,二人垂首不语。

    陈恩指了指他们,骂道:“一群山匪欺负到我淮安王的头上,老子不高兴派兵过去震慑,你们这些孙子瞎叫嚷个什么劲儿?莫非跟那群山匪有什么关系?”

    这话把两人吓着了,连连摆手道:“爹明鉴,儿不敢!”

    陈恩不耐烦挥手,“给老子滚!”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只得无奈退下。

    陈贤盛早就料到会挨训,跑得比谁都快,不曾想陈恩忽然道:“二郎你回来。”

    陈贤盛顿住身形,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来。

    陈贤戎看了他一眼,默默退了下去。

    陈恩招手,陈贤盛苦哈哈上前,一巴掌忽地抡到他头上,他“哎哟”一声,讨饶道:“爹别打了!别打了!”

    陈恩没好气道:“你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胆,连我发兵的事也敢多嘴了?”

    陈贤盛老老实实道:“儿没有这个胆儿。”

    陈恩戳他的脑门,骂骂咧咧道:“自个儿没长脑子吗,三郎叫你掺和就掺和?”

    陈贤盛忙道:“爹勿恼,儿知道错了,知道错了。”

    陈恩戳他还不解气,又踹了他一脚,嫌弃道:“蠢笨如猪,被人当刀使还不自知。

    “你老子发兵去魏县镇山匪是为当地太平,你瞎掺和个什么劲儿?

    “还有说什么给女郎家派兵恐惹非议,老子给九娘调一百兵又怎么了?

    “给她调兵不行,难不成给你们这帮孙子调兵造我的反?”

    这话把陈贤盛唬住了,慌忙跪下道:“爹息怒,儿绝无半点不臣之心!”

    陈恩冷哼,叉腰道:“你们这帮孙子,就盯着我手里的那点兵,打的什么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

    “我陈恩还没老呢,自己在干什么,心里头清楚得很,不用你们来教我怎么做事。”

    陈贤盛叫苦不迭,冷汗淋漓道:“儿知道错了,请爹责罚。”

    陈恩知道他的性子,训他也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埋汰道:“滚!”

    陈贤盛连忙起身滚了。

    还未走远的陈贤戎看到他灰溜溜出来,关切道:“二哥……”

    陈贤盛做了个打住的手势,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

    陈贤戎只得闭嘴。

    陈贤盛匆匆离去,跑得飞快。

    陈贤戎望着他走远的背影,心里头有些鄙夷,到底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

    派兵去魏县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反对的声音越多,陈恩就越要唱反调。

    心腹余奉桢知道劝不住,私下里便问了一嘴。

    他跟了陈恩几十年,在陈恩还是马贩子时就一起走南闯北,有着过命的交情。

    目前余奉桢近六十岁的年纪,个头矮矮的,又干又瘦。

    此人在州府里任簿曹从事,专管钱粮,深得陈恩信任。

    对于他的试探,陈恩倒也没有隐瞒,只道:“我就想看一看,九娘去魏县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余奉桢皱了皱眉,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主公就为着这个?”

    陈恩点头,严肃道:“她想种一个县的地,且还是只种地不收割,我实在好奇得紧,她要如何种地。”

    余奉桢捋了捋胡子,意味深长道:“魏县那么多士绅大族,九娘子拿得下魏县的地吗?”

    陈恩笑了起来,“我就想看她能玩出什么花样。”顿了顿,“老余你是知道的,我的这个女儿跟寻常人不大一样,鬼点子多。”

    “话虽如此,可是在外人看来,主公还是太纵着了,难免惹人非议。”

    “非议就非议吧,在民间,她的名声可好着呢,不缺这点非议。”

    见他这般坚持,余奉桢闭嘴不语。

    其实陈恩还藏着一件事,那就是对魏县的山匪生出怀疑。

    陈九娘刚去就被揍了回来,到底是巧合,还是蓄意而为,谁说得清呢?

    最终陈恩力排众议,做主许下一百兵给陈皎带去魏县,她再次启程离府。

    只不过这一回忒神气。

    中途徐昭给她建议把主记吴应中带去魏县,她顺便求了淮安王,得到准允。

    一行人浩浩荡荡启程去往魏县开辟战场。

    那些兵都由徐昭统领管辖,路上他看着长长的队伍,只觉不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恶女,只想造反》 20-30(第4/32页)

    思议。

    胡宴咧嘴道:“九娘子还真有些本事。”

    徐昭微微一笑,心中甚慰。

    倒是骑在马背上的吴应中憋了满腹牢骚。

    他都六十多岁了,原本差事干得好好的,结果被踢去魏县吃灰,委实郁闷。

    见他面色愁苦,徐昭颇觉好笑,问道:“吴主记为何愁眉苦脸?”

    吴应中不高兴道:“老夫琢磨了许久,始终想不明白什么时候把崔别驾给得罪了,以至于让他这般抬举。”

    徐昭失笑,“崔郎君很是欣赏吴主记的才干。”

    吴应中不客气道:“把我踢到魏县于他有何益处?”

    徐昭摇头,“没有任何益处。”

    吴应中吹胡子瞪眼,“那他何苦跟我过不去?”

    徐昭笑而不答。

    前头的马车行得缓慢,陈皎神气得跟公鸡似的,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

    马春也很高兴,笑着说道:“小娘子这一去,只怕魏县的官全都得绷紧了皮。”

    陈皎挑眉,“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马春小声道:“这世道,哪个当官的不贪?”

    陈皎指了指她,“慎言。”

    马春连忙捂住嘴。

    “徐都尉。”

    后头的徐昭听到她的呼喊,打马上前,“九娘子有何吩咐?”

    陈皎说道:“我想学骑马,你可否教我?”

    徐昭倒也没有啰嗦什么,出行在外,学会骑马确实省事许多。

    现在这位祖宗就是他的衣食父母,被淮安王扣了俸钱,全靠小祖宗补贴,只要把她伺候好了,万事大吉。

    于是陈皎在去往魏县的路上尝试学骑马,若累了就坐马车。

    徐昭是个好老师,耐心十足,加之她悟性高,倒也像模像样。

    随行的士兵们哪里见过娇娇女无视男女大防露脸的,全都心生好奇,总有人忍不住偷看。

    骑在马背上的少女如同一抹艳阳,在这群糙老爷们中红妆似火,神采飞扬。

    那抹艳色,成为这群大老爷们眼中的亮眼色彩,总让人忍不住多瞧。

    就算有人心中遐想,也不敢亵渎。

    淮安王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疙瘩,徐昭供奉的小祖宗,一大帮人的性命都系在她身上,不敢有半点马虎。

    沿途有百姓看到士兵出行,全都避得老远。

    毕竟这是一个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时代。

    待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去,有行人好奇询问,是不是哪里要打仗了。

    路人不知内情,皆恐慌不已。

    沿途士兵护送,众人抵达魏县境内,那些山匪自不敢冒头招惹。

    魏县的父母官郑治云得知陈九娘二次入县的消息,如临大敌。

    进县城那天,郑县令亲自前来接迎,看到徐昭领来的士兵,心里头暗叫不好。

    魏县比不得樊阳繁华,周边房屋低矮,街道杂乱,到处都灰扑扑的。

    郑县令和刘县丞等人毕恭毕敬等候贵人驾临。

    马车停下,马夫放好杌凳,马春打起帘子下来,陈皎由她搀扶下马车。

    徐昭是都尉,郑县令自是奉承,同一干人见礼。

    那郑县令生得喜庆,五十多的年纪,矮胖矮胖的,笑起来好似弥勒佛。

    刘县丞则一张马脸,个高极瘦,八字眉,有点苦瓜相。

    这两人的反差令陈皎印象深刻。

    郑县令恭维道:“九娘子沿途车马劳顿,下官已备好官署供九娘子住宿,且差了婆子伺候,若九娘子有何差遣,只管吩咐便是。”

    陈皎点头,“有劳郑县令费心了。”

    郑县令连连摆手道:“举手之劳,不敢邀功。”

    说罢做“请”的手势,陈皎由众人簇拥着前往官署。

    途中她问了些当地的时疫情况,郑县令一一应答,并夸赞道:

    “惠州百姓托九娘子的福,若非你发现陈芥菜卤能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