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楚怀王召集诸侯,他又是头一个赶到,连兵都没带几个。
刘邦对楚怀王和项籍告罪:“武信君被困,季心急如焚,来不及召集军队,便先来拜见大王。大王和将军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吩咐,我愿效犬马之劳!”
项梁拥立楚王后,没有让楚王给他封侯,而是自号武信君。项梁虽让刘邦称呼他为兄,刘邦也恭恭敬敬唤项梁“武信君”以示谦恭。
刘邦这么积极,项籍也给了刘邦面子。
项籍做出了温和大度的长者模样,对刘邦道:“请沛公助我,发兵佯攻函谷关,逼退王离!”
刘邦欣然同意。
楚怀王单独召见了刘邦,说的话却与项籍不同。
他不希望刘邦佯攻,而是尽可能地打击秦国。
楚怀王对刘邦道:“武安侯用兵如神,又是宽厚长者。秦地也已经受秦暴政久矣,秦人不一定心向秦二世,武安侯未必不能直接灭秦。若武安侯入关中,寡人定封武安侯为王。”
刘邦也欣然同意。
楚怀王又对项籍开空头支票,说项籍若能先入关中,就单独封项籍为王。
楚怀王诚恳道:“待秦灭,武信君劳苦功高,当被封王。将军如果能先入关中,其功劳也当封王。”
项籍却没有在意楚怀王给的大饼。
他若想称王,无须楚怀王同意。
楚怀王是想用封王来激励他速破秦军,但项籍另有打算。
项籍已经看出秦国的虚弱,灭秦不过须臾。
灭秦之后,如何确立项家的霸业,才是项籍现在关心的事。
普通的将领只会关注眼前的战事,如项籍这样天才,已经在规划未来。
项籍并不喜欢现在六国旧贵所复立的新国家。
六国旧宗室太有声望,六国旧士人皆归旧主。这不利于他建立新的霸业。
诸侯肯定会复立,但复立的当是依附他的新诸侯。
他又不是想光复周朝秩序,而是要建立项家为主的秩序。
如果不是项梁被困,项氏族人反对他带兵绕到中原西进,项籍更想趁着叔父项梁牵扯住秦军,迅速入关灭秦。
这样自己建立的功绩,才足以让他取代楚怀王。
幸亏诸侯都惧怕秦国,再加上自己的暗示,没有人愿意与刘邦一同入关。刘邦只带自己的人马,当是不可能打进函谷关的。项籍不用担心刘邦抢了他的功劳。
不能迅速灭秦,他就要借着叔父被困之事震慑诸侯,让诸侯联军听从自己的指挥。
等叔父被救,诸侯也会畏惧自己,而不是只听从叔父的话。
所以项籍以秦军强势为由,没有立刻发兵,先要求整合诸侯军队。
楚怀王同意了项籍的建议,却没有将项籍任命为主帅,而是任命资历比项籍更老的宋义为主帅,项籍仍旧为裨将。
因项籍年轻,项家自己内部都没有意见。
现在项梁都还活着,没人会想着支持项籍上位。
楚怀王又任命项梁的心腹谋士范增为副将,等于说宋义的两个副手都是项家人,基本是确定了项家对这支军队的领导。
项家人对楚怀王很满意。
项籍不满意。
他忙碌了这么久,居然为他人做了嫁衣?项籍心里燃起了不甘的火苗。
刘邦见状,匆匆离开了。
他眼神比其他人好,其他人看不出项籍在忙碌什么,他看得一清二楚。
项籍此人,居然没有把项梁的安危放在心上,现在就想夺走项梁的权力?
虽然刘邦知道项梁、项籍叔侄二人将来肯定会成仇,项籍不愿意屈居人下,项梁不可能不把自己亲手创下的家业交给亲儿子,但这也太早了吧?
刘邦脚底抹油,在楚怀王点了宋义为将后,就匆忙溜了。
离开之前,刘邦特意讨好项籍,把自己带来的金银珠宝一股脑都送给了项籍,保证自己一定好好佯攻。
项籍正处于苦闷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50-60(第7/24页)
。
他积极谋划召集诸侯联军时,本已经隐隐成为诸侯之首。楚怀王不知道听了谁的谗言,居然任命宋义为将,诸侯便悄悄远离了他。
没想到刘邦仍旧这样尊重他,项籍对刘邦的印象稍好,起了拉拢之心。
于是他试探刘邦。
刘邦和项梁的年岁差不多,以兄弟相称。项籍本应该比刘邦晚一辈。
项籍以和刘邦投契为借口,要与刘邦结义为兄弟,两人共同灭秦。
刘邦想也没想,认了项籍这个兄弟。
反正不会少块肉,刘邦不在意这些。
项籍见刘邦在与项梁兄弟相称后,居然还乐意和自己结义,对刘邦更加满意。
他以私人的名义赠送刘邦十副皮甲,以拉拢刘邦。
刘邦做出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对皮甲爱不释手,谢了又谢。离开时,刘邦专门腾空了一驾马车装皮甲。
许多诸侯都对刘邦这寒酸劲很不屑。
范增却心生警惕。
他私下对项籍道:“刘季曾与秦军作战,所俘获秦军盔甲不知几许,不可能对将军所赠送皮甲有多看重。他如此表演,恐怕其心叵测。”
项籍虽点头,但不以为意。
刘邦带着盔甲回沛丰的路上,对左右大骂:“我给了他一车金银,他居然只给我十副皮甲?我就不信项家如此穷!他这样抠门,还想拉拢我?”
左右皆点头,项籍确实抠门。
刘邦骂完后,失笑:“算了,他不给,我们自己去抢。楚国牵扯住秦军,我们可以入关了!”
卢绾问道:“老大,你入关时,盈儿给谁看着?”
刘邦:“……”他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入关肯定会打很久,他有点担心刘盈那竖子会不会乱来。
项籍越来越残暴,如果刘盈乱来到项籍头上,待他回来,竖子定会变成一罐肉酱。
刘邦咬牙:“萧何也要与我一同入秦,其余人也不肯丢掉入秦之功。他阿母一人绝对看不住他,我还是把他一同带走吧。”
夏侯婴担忧道:“行军辛苦,盈儿会不会吃不消?”
刘邦翻白眼:“吃不消?他又不是第一次随军。彭越说他适应得可好了。”
卢绾和夏侯婴想起刘盈之前偷跑出城的事,这才稍稍安心。
他们大军拔营,粮草充足,护卫也更多,应该比刘盈上次去荥阳吃的苦少。
刘邦回到沛丰,告诉刘盈要带他入秦,问刘盈激动不激动。
刘盈不激动。
他尖叫:“什么?谁要入秦啊!我和阿父一起入秦,岂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不,我要留下来!”
刘邦劝道:“你叔伯兄长都会入秦,你一人待在沛丰做什么?”
刘盈道:“你们都入秦,就没人管我了啊。”
刘邦心头狠狠一颤,坚定了带走刘盈的心。
吕娥姁听闻此事,也顾不上担忧路途遥远,连夜给刘盈收拾好了行李。
她难以想象,萧何等人统统不在沛丰的时候,自己要怎么管住刘盈。
刘邦带走了所有亲信将领和最精锐的军队,要赌上一切和秦国决一死战,不留任何退路。刘盈还是留在刘邦身边更安全。
刘盈气得满地打滚,哭嚎父母赶他出门。
他还去向刘太公告状。
刘太公劝孙儿:“听刘季说,他若能入关,就能当王了。你在他身边,正好第一时间成为王世子。王世子的称呼多好听啊。”
刘盈根本不想要什么汉王世子的虚名。
他将来是要当皇帝的人,一个王世子算什么?
但家中无人支持他,连阿公阿媪都在帮他收拾行李,刘盈只能可怜地被扫地出门。
他泪眼婆娑对回到沛丰的张苍控诉:“你将来一定要写史书,把这一件事写进去,谴责阿父阿母居然把年幼的孩子赶出门。世道这么乱,他们怎么忍心?”
张苍敷衍:“嗯嗯嗯,哦哦哦。”
陈平观察张苍敷衍刘盈,若有所思,学习张苍的经验。
刘盈见无论怎么耍赖也不能留下来,只能做好出远门的准备。
他召集小弟,对萧壮壮道:“我带着阿父,是必定能攻灭大秦。那项羽心胸狭窄,待我和阿父灭秦,说不定会来攻打沛丰。我教的逃生本事,你要每日带着他们好好操练,万不可懈怠。”
萧壮壮先问道:“项羽是谁啊?”
刘盈道:“项梁他侄子项籍,字羽。”
“哦。”萧壮壮点头,“我知道了。老大交给我。”
刘盈分发了小皮甲和小短剑:“你们把它们藏好。等逃命时再用。”
小弟们十分感动。
他们也想有威风的皮甲和武器,但长辈说这些东西太珍贵,不肯给。
还是老大慷慨!
萧壮壮皱眉:“这得花多少钱啊?你是不是把你一屋子的财物全用光了?”
刘盈点头:“我用那一屋子的财物向你阿父换的。”
萧壮壮不满道:“他一定坑你了。我替他算过账,要不了那么多。”
刘盈笑道:“他肯帮我做事,我花多少钱都值得。”
萧壮壮叹气:“罢了。都是我们年纪小,帮不了你,才让你低声下气地求长辈。”
刘盈勉励:“知道就好。你们要努力读书习武,早点长大帮我。”
小弟们纷纷嚎叫,以向老大展示决心。
甭管他们愿不愿意读书习武,刘盈送给他们皮甲和小剑,他们现在要给老大点面子,不然下次老大就不送他们好东西了。
安排好小弟后,刘盈又叮嘱母亲和阿姨:“阿父带走了几乎全部精锐,沛丰空虚。秦军虽不会打来,但那项羽不是良善之辈,若阿父先灭秦,他说不定会恼羞成怒,抓你们和叔伯的家属当人质。阿母,你要常修缮山中住所,见势不对就逃跑。”
他本想把阿母和阿姨都带走,但其他将领的家属都在沛丰,沛丰又已经被他们经营得很好,不可能放弃。
刘邦和萧何都要离开沛丰,那么吕娥姁身为军中主母,就必须留守。
吕娥姁笑道:“你操心太多了。项羽是你父亲的结义兄弟,两人共同约定灭秦。你父亲灭秦,他应当为你阿父高兴,怎么会恼羞成怒?”
刘盈懒得多解释:“阿母,你就说信不信我?”
吕娥姁微微一怔,点头:“信。”
刘盈道:“信我就小心点。我会让阿父给阿母一支护卫,阿母见势不妙带着护卫直接遁入山中,不要相信别人的保护。”
吕娥姁无奈:“你对你二舅父的偏见是不是太深了?”
刘盈做安排的时候,刘邦也在思考留守的人选。
即使王离和章邯南下,刘邦也忌惮秦国的实力,自然要把所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刘盈刘邦萧谨吕雉》 50-60(第8/24页)
精锐都带上。
他麾下的将领也想要入秦之功,不想被抛下。
沛丰已经被经营得很好,他不会为了入秦而抛弃自己的大本营。留守人选,就让刘邦颇为头疼了。
刘邦最终与吕泽商议,吕泽随他入秦,吕释之带着吕家大部分心腹留守。
吕家是外戚,不需要立太大的功劳,将来也不会少了他们的封赏。
吕泽比吕释之更擅长指挥军队,刘邦把吕泽带在身边,便只能让吕释之留守了。
在刘邦起兵之后,吕释之作战勇猛,刘邦对吕释之的偏见早已经消除。
吕释之和吕娥姁的关系也已经转好,对刘盈也算不错。吕释之的儿子们已经给刘盈当小弟,吕释之都没有生气,刘邦便对吕释之很信任了。
刘盈虽然不信任吕释之的能力,但除了吕释之,他也确实想不到其他留守的人选。
除非他留下来,否则留在沛丰的只可能是刘邦的兄弟或者妻兄弟。
刘喜和刘交都没本事守好城池,吕泽又要随军,只有吕释之能用。
历史已经改了许多,但许多细节总是拐回来。
就像是楚怀王仍旧用宋义去压制项羽,而刘邦仍旧信任妻兄弟。
刘盈除了为阿母讨来一支亲兵,并让叔伯的家属全部都与阿母住在一起,便做不到其他事了。
刘邦大军出征的时候,三位大儒又主持了一场隆重的仪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