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间里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推荐,但事情只过了几天,康健就跟叶满枝透露:“这几天王主任家里门庭若市,职工们大晚上不睡觉,偷偷摸摸去王主任家里做客呢。”
叶满枝直白地问:“有人给他送礼了?王主任收了么?”
“登门的人挺多,大部分人都是提着东西进去,又提着东西出来的,但这种事不好说……”
厂领导都住在一栋楼里,谁家有什么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叶满枝心说,王造福应该不至于明目张胆地收礼,先看看推荐结果再说吧。
王主任这次的工作效率还挺高的,不到一个礼拜,就将推荐名单交给了她。
名单上总共有5个人,而曙光厂有3个推荐名额。
叶满枝要在他圈定的这5个人中,选择3人。
她定睛浏览着名单上的名字,五个人她都能对得上号。
其中两人确实是车间里比较活跃的年轻工人,技术水平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的。
另三人都是“思想政治比较好的”,其中陈解放和胡德庆还差点被怂恿着将洗衣机砸了。
让她推荐这样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10-220(第3/33页)
去上大学?
读书的机会多宝贵啊,即使是推荐的,也要推荐真正优秀的同志。
叶满枝感觉这三人能被选上来有些猫腻,但她没挑这三人的毛病,只是拧眉问:“王主任,一份五人的名单里,怎么全是男同志?厂里那么多年轻女同志中,就没有一个值得被推荐的?”
“我是按照各车间的推荐情况汇总的。”
叶满枝怀疑地问:“每个车间推荐两人,十几个车间里,总不至于一个女同志都没有吧?王主任,咱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让女同志做贡献的同时,福利待遇也不能落下呀!厂党委必须硬性规定,五个候选人中,至少要有两名女同志!这份名单你再斟酌一下吧。”
王造福:“……”
将推荐名单打回去以后,叶满枝在当天下午临时组织了一次班子会议。
“最近咱们厂里遇上了好几件大事和喜事,电视机生产线即将落户,还拿到了三个工农兵大学生的推荐名额。”
“因着这两件事,我特意让人事科的同志,在职工间进行了一次学历和技术评级摸底。但摸底结果还挺让人意外的。”
在她的授意下,厂办丁主任将几张纸分别发给了各位厂领导。
叶满枝接着说:“我记得咱们刚刚军转民那年,高中以上学历的职工和4级以上技术工人的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54%。但是今年再看这个数字的时候,已经降到49%了。”
黄河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五年的时间,有些定级比较高的老职工退休了,而新招进来的年轻工人,普遍学历比较低,技术也没修炼到家。”
这几年每年都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些厂子弟为了不去下乡,遇上厂里招工的时候,就从高中辍学,以初中学历进厂工作。
这个比例被拉低是很正常的。
叶满枝摇头道:“我觉得不能让高学历和高技术水平的工人继续流失了,否则过不了几年,咱们曙光厂就会出现人才断层。大家不要忘了,曙光厂最大的优势就是普通工厂无法替代的精工细作,军工质量!”
“我同意叶主任的观点!”康健认同道,“这个问题确实要引起厂里的重视,如果不及时培养新人,等到几年以后,这批老工人退休,谁能接替他们的位置?”
“对,最近厂里喜事不断,但咱们也要看到其中的隐患,”叶满枝对众人说,“电视机生产线到位以后,要将最优秀的一批工人调去电视机车间。但是咱们已经整整五年没生产过雷达了,大部分职工都需要接受培训。因此,我建议,借着这次机会,咱们可以在工人之间组织一次技术大比武,挑选出100至150名工人加入电视机车间。技术特别突出的,可以重新拟定工资定级。”
“另外,咱们厂的年轻工人在思想政治上都比较进步,很难拉开差距。所以,咱们这次推荐大学生,不但要求政治素质必须过硬,还应该在技术大比武中,处于中上游位置。”
苗素芬举双手赞成:“早就应该这样了!即使是推荐的大学生,也要让大家心服口服!”
“那行,这次大比武就辛苦康主任和苗主任负责组织,”叶满枝对苗素芬笑道,“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里必须有女同志,苗主任也用心留意一下。”
王造福实在不让人省心,还是得让苗大姐盯着他!
*
总的来说,叶满枝最近的心情还是很明媚的,等到生产线到位以后,曙光厂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每次想起这些,都让她激动得在脑子里翻跟头。
下班以后,叶满枝在冷饮门市部买了一根奶油冰棍,坐在车上一边欣赏街景,一边消灭冰棍。
等她到家时,冰棍早已被她毁尸灭迹了。
居委会主任正拿着大喇叭在大院里喊着什么,叶满枝没听清,见到自家岔路外面围着一群人,她便快步跑了过去。
“有言,出什么事了?”她在人群里轻易找到了自家的小矮子闺女。
吴玉琢小脸红扑扑的,钻出人群,拉住妈妈的手说:“妈妈,我刚才代表咱家去居委会开会啦!”
“哦哦,辛苦小吴同学了,”叶满枝抬手擦掉她额上的汗,又问,“开会说什么事了?”
“赵奶奶说,所有人家都要挖防空洞,”吴玉琢学着居委会主任的原话,“备战备荒为人民,必须做到人人有洞!”
“……”叶满枝愕然道,“去哪挖防空洞啊?”
“就在咱家房子下面呀!”小吴同学拉着妈妈的手回家,“住平房的就在自家房子的下面挖,住楼房的人另有其他安排。”
叶满枝恍然记起前段时间听说的消息。
市里之所以会痛快地将电视机生产线交给曙光厂,主要是因为有了更重要的任务。
滨江要响应上级的号召,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要挖防空洞,那钢材、木材、水泥、沙子、石料的消耗量是巨大的,费用支出也是巨大的。
曙光厂能拿出100万元建设电视台,相当于减轻了市里的财政压力。
所以,无线电二厂说什么都没用,市里最终将生产线交给了能拿出真金白银的曙光厂。
母女俩回家的时候,吴峥嵘和周所正在院子里比比画画,还搞了一个图纸。
看起来对挖防空洞的工作非常重视。
叶满枝与周所打了招呼,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
防空洞都是各家挖各家的,为了保证防空洞足够结实,还得使用水泥和钢材。
但居委会只从公社分到了十袋水泥,其他材料需要个人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
周所离开后,叶满枝小声问:“真的要挖防空洞啊?咱家挖在哪里?”
“任务都安排下来了,咱就响应号召吧。”吴峥嵘往院子里指了指,“就在外面挖一个,空间能容得下咱们三个就行,以后还可以当地窖用。”
“周所家里的人数是咱们的两倍,”叶满枝笑道,“那他家的工程量不小啊。”
吴玉琢眸子澄亮,兴致勃勃地建议:“爸爸,咱们能不能像《地道战》里那样,把防空洞的入口放在屋里,然后跟周伯伯家的防空洞打通?”
这样她就可以走地道去隔壁找伊伊啦!
面对她的过分要求,吴峥嵘竟然很好说话地应承道:“可以,把你存折上的钱拿出来采购建筑材料,我能帮你把地道开到大院门口。”
吴玉琢下意识捂住口袋,不作声了。
她的存折上向来只有进账,没有出账。
“我找伊伊玩去了。”
像是生怕亲爹惦记自己的存款,吴玉琢脚底抹油跑得飞快。
叶满枝瞅瞅外面的院子,“咱们哪天开始挖防空洞啊?”
“今晚就开始吧,”吴峥嵘去院子里找出当年种菜用的铁锹和锄头,“咱家的工程量不大,先把洞挖出来,明天我想办法买点水泥。”
一家三口特别响应上级号召,当天就在院子里动工了。
吴峥嵘负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10-220(第4/33页)
挖坑,叶满枝和闺女负责运输泥土和石块。
一口气干到晚上十点多,次日起床的时候,母女俩腰酸背疼,手臂跟软面条似的。
小崽还能在家放暑假,叶满枝却要挣扎着出门上班了。
上午在市革委会有个动员会,也是跟人防工程有关的。
市人防工程指挥部要从各单位抽调人手,去市里支援防空洞的建设,预计要抽调一两万人。
曙光厂也接到了支援任务。
厂里得派40名工人和1名厨师,去市里挖防空洞。
另外还得派一名厂领导去人防工程指挥部跟进工作。
叶满枝返回厂里,宣布了这个最新消息。
“挖防空洞是一项政治任务,派出去的同志必须是年轻、体力好、政治可靠的!”叶满枝第一个举手,“我是革委会主任,我先带头报个名!”
她是女同志,连她都报名了,那班子里的男同志肯定也要踊跃报名呀!
去市里挖防空洞确实是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能去指挥部跟进工作,其实是很光荣的!
在场无论男女都举了手,王造福看看其他人,一咬牙也将手臂举了起来。
叶满枝赞道:“大家不惧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十分值得鼓励,但这次只需要从领导班子里选择一名同志去市里。这样吧,咱们投票表决一下。丁主任,你帮大家记录一下票数。”
厂办丁主任点点头。
“好,那咱们开始投票,一个一个来啊,”叶满枝先望向左手边的王造福,“赞成让王主任接下这份光荣任务的同志,请举手!”
苗素芬第一个举手。
把王造福弄到市里去挖防空洞,厂里就能清静一段时间了。
她整天盯着姓王的,也有点累。
康健和田春山似乎有些犹豫,康健说:“王主任在这方面没什么可挑剔的。”
然后也举了手。
紧接着又有几只手缓缓举了起来。
革委会班子总共七个人,已经有五人举手了。
叶满枝扭头望向王造福,一边举手一边肯定地说:“王主任确实政治过硬。”
王造福:“……”
第212章
曙光厂广播站播报的一则通知, 又让职工们蠢蠢欲动了。
“老陈,去市里挖防空洞的任务,你去不去?”
“去啊!我刚才已经报名了!不过, 听说报名的人挺多,未必能轮得到咱们。”
挖防空洞是光荣的政治任务, 政审不过关的人, 连挖洞资格都没有, 厂里的职工大多积极踊跃地报了名。
当然, 除了光荣,丰厚的补贴也是大家报名的动力之一。
挖防空洞是重体力活, 在每月的基础工资之外, 被选中的职工还能拿到25元的补贴。
对年轻职工来说, 相当于干一份活, 赚两份工资。
而且工地那边的伙食很好,顿顿能吃肉, 厂里把食堂大厨都支援出去了。
所以, 报名的年轻工人特别多。
“这防空洞得挖好几个月呢, 要是能挖到年底, 最起码能多赚上百块。”老陈低声道, “听说选人的工作由王副主任负责, 要不咱一起去王主任家看看?”
“算了吧, 昨晚有人去王主任家, 连门都没敲开。”
经过厂革委会班子投票以后,王造福已经被推举为曙光厂驻市人防工程指挥部的总代表了。
头衔听上去挺唬人, 其实就是带领大家干活的。
自打在班子会议上全票通过以后,王造福一直很郁闷,回家之后门窗紧锁, 把所有送礼的人都挡在了外面。
王大娘不太能理解儿子的低气压,见他阴沉着脸,便劝道:“我看大院里那些小伙子都蹦着高想去挖防空洞呢,这事多光荣啊!每个月还能多得25块钱,我一个月工资才十块呢。”
“妈,你不懂就别添乱了。”
“我有啥不懂的?你不是自己举手报名的吗,报了名你就好好干,在市领导面前露露脸!”
王造福心烦地摆手,拧眉关上了房门。
七个人的投票,六个人都举了手,他明显是被人针对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