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一下框住了,等懂的理多了,就明白过来了。”

    王氏惊讶,“还有专门收女学生的学堂,我怎么没听说过。”

    张月娥笑了笑:“我也是才听到消息,店里管事特意通知我们,说家里有孩子的可以送去学堂,作为员工孩子学费可以减半,正好我打算将胜楠送去,大妞要是愿意去,俩孩子正好做伴……”

    第76章

    “去城外啊。”

    王氏有些犹豫, 这年头拍花子多,她如何放心女儿去城外上学?

    张月娥想了想道:“王嫂子,我也不瞒你, 城外的学院还在计划中,动工得四五月化冻之后,现在上学的地方安排在了我们百货铺后面那条胡同, 旁边有会馆,安全问题应该能得到保证。”

    “我家胜楠早上会和我一起出门,下学我让她在学堂留一会儿等我下班去接她, 您这边要是不放心, 等下学也能去接人。”

    王氏心动了,她现在只想找个法子让女儿走出来, 别把人给活活憋死了。

    这世上有拿女儿不当一回事的人, 也有真心疼爱女儿的人家。

    回到家王氏看着关在房间里的女儿叹了口气, 她给炉子换了煤球开始做起了晚饭。

    没多大一会儿外面传出热闹声音, 很快大门被人推开, 王氏看见丈夫儿子们一脸兴奋走进来。

    “娘,您今儿是没看见那鳖孙子的脸色, 整个学堂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 这回他的脸是丢大了。”

    王氏闻言问道:“衣服拿回来了吗?”

    “要回来了, 那不要脸的孙子现在穿的那一身衣服都是妹妹出钱给置办的, 都穿旧了, 我们直接当场将衣服扒了,卖给那家贫的学子,也没要多,一套十文钱。”

    十文钱连棉袄里的棉花都凑不齐。

    “最后还是那山长出面才放过他。”

    “我看那山长好像后悔将侄女嫁给他了,呸, 一群子衣冠禽兽。”

    两个儿子一口一句骂起来。

    王氏打断,“行了,都太冷了,进屋再说。”

    晚餐时,王氏将女儿喊出来,大妞脸色发黄,一脸菜色。

    王氏拿了一块饼,不经意开口,“隔壁张娘子说他们商行要开一家学堂,专门收女子的学堂,张娘子问我要不要送大妞过去,我看大妞在家闲着也无事,要不去学一门手艺。”

    王氏的丈夫咬着饼的动作停住,他眼里满是惊讶,“还有专门收女子的学堂?”

    “都教什么?”

    “说是先学一年字,再学两年手艺,什么手艺现在还不知,张娘子想让女儿学医术,未来有个头疼感冒的证据也能治。”

    “还有这种好事?”二儿子凑过来眼巴巴道,“有没有教男子学手艺的?”

    现今社会学手艺可是一件难事,首先要给人家使唤两年,学艺一年,出师后要帮人家白干七年,后面还得每月将赚到的钱要分成上交。

    要是这天下真有一个可以花钱学手艺的地方,恐怕得挤破脑袋也要进去。

    “有,不过张娘子只有一个女子学堂的推荐名额,等回头带你妹妹去的时候再帮你打听。”

    王氏又扭过头去问丈夫意见,“当家的你觉得怎么样?”

    她丈夫嚼着饼看向了大妞,“大妞你想不想去,想去爹砸锅卖铁也送你去。”

    一直没说话的大妞缓缓点头,“爹,我想去。”

    王氏一脸高兴,“想去就好,我等会儿就去问问张娘子,看哪天有时间一块去报名!”

    张月娥刚和女儿吃了晚饭,几日不在家,家里难免有些乱,她和女儿吃完饭开始打扫屋子。

    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敲门声。

    张胜楠去开门,外面正站着王氏和她的女儿大妞。

    “妞妞姐。”

    张胜楠叫了一声,然后扭头冲屋里喊,“娘,王婶子和妞妞姐来了。”

    张月娥从里间出来,张胜楠已经将两人请进来。

    王氏从口袋里掏了一把糖塞了过去,然后道:“胜楠你带着大妞进屋玩去,我跟你娘说说话。”

    “好咧。”

    很快院子里只剩下两个大人,王氏说起了过来的目的。

    “报名就这几日,开学是二月十三,到时带着户贴和钱去就行了,一学期学费是四十文,吃饭要从家里带粮食过去。”

    “这么便宜?”

    要知道附近开蒙的学堂一年也得二两银子,四十文对于学手艺来说太便宜了。

    “是,我们商行自己办的,主要是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王氏又问了许多,有些张月娥知道自己就说了,有些她也不知道便推说不清楚。

    “这样我告诉你报名地点在哪里,明日你带大妞去问问。”

    “我也打算明天中午去给我家胜楠报名,她这个年龄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也不放心。”

    王氏干脆说,“那我明日中午去百货铺去找你,我们一起去。”

    没个熟人陪着,她心里没个着落。

    百货铺她又不是没去过,口袋里那把糖果就是特意去百货铺买的,这糖如今可是畅销货,到货没多久就卖光了。

    也幸亏她有张月娥这个好邻居,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排队去买。

    第二日中午,百货铺到了午休时间,客人减少,张月娥看到窗户外等待的人,便跟隔壁货架的凌婶打了个招呼,让对方帮忙看一下。

    走出去后,女儿张胜楠先热情过来抱住她手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70-80(第9/16页)

    ,“娘。”

    张月娥先跟王氏打了一声招呼,“多谢嫂子将胜楠带过来。”

    “谢什么谢,顺手的事,要说谢也该是我谢你。”

    张月娥笑了笑,又看看王氏身边的大妞,大妞或许是很久没有出门,整个人有点唯唯诺诺。

    “大妞出门了,走,我带你们去报名。”

    她领着几人往南边走,在第一个路口时进了胡同。

    “这学堂原本是一处蒙学堂,年前被另一家抢走了学生,那夫子便不开了,我们上面的管事将这处地方租下来,不算大,先凑合用,等开学后,你们拿粮食过来换粮票,中午就在学堂吃。”

    大约走了十来分钟,穿过了三个胡同后总算是到了一处宅院门外。

    这地方很安静,隔壁竟然还是一座小寺庙。

    门是敞开着,张月娥领着几人进了屋,影壁旁边放了张长桌子,此时一少年模样的人坐在长桌上正翻开桌上的书。

    王氏立刻警惕起来,“不是说只收女子的学堂吗?”

    张月娥也很惊讶,走上前问,“这里是女子学堂吗?”

    少年抬头,忙站起身,“是是,我是过来帮忙的,新老师还未调来。是来报名对吧,我帮你们登记。”

    张月娥又问,“女子学堂的夫子是女夫子吗?”

    少年点头,“新生是女夫子,等二年级选择专业,可能会是男夫子。专业就是手艺,一些手艺好的师傅是男子,但是请放心,我们会有女夫子随堂。”

    王氏这才放下心来,她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某些行业只有男人,比如学习医术,想找个女老师比登天还难,难道就因为老师是男的就不学了?”

    她去看病的大夫也是男的,会因为大夫是男的就不看了吗?

    肯定不会。

    好在第一年是女夫子,她稍放下心来。

    张月娥见状干脆将战场让出来,王氏揪住少年问了不少问题,直接把人都给问晕了。

    等报完名,王氏领着女儿高高兴兴往回走。

    “张娘子,我记得你们百货铺不是有许多背包吗?”

    张月娥点头,“是,有牛皮和兔皮羊皮的背包,很受周围一些会馆学子喜爱。”

    王氏高兴道:“往后大妞也是读书人了,我得给她买一个用来装书。”

    她们今日报名,还领了五本书回家,这钱花得值。

    张月娥想到什么提醒了一句,“学堂那边写字好像用的是硬笔,这笔我们百货铺也卖。”

    四人穿出路口,就看到旁边一辆自行车骑了过去。

    王氏看了那自行车后面驮的人,眼睛也不眨一下,“这车不错,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这车贵着您,现在全京城也就十多辆,我们百货铺之前也有一辆,得一百两银子,刚到货就被一位公子哥给买走了。”

    “嘶,一百两!”

    王氏倒抽一口气,“这也太贵了!”

    “可不是。”

    张月娥突然又想起一桩子事,“王嫂子,东城外的暖棚您知道吗?”

    “怎么不知道?我娘家就是那附近的。”

    “暖棚那边在招工挖土豆,一天最少能拿二十文,您帮我问问胡同里的人可有人愿意出城去干。”

    这是上面主管发下来的任务,说暖棚里的土豆一起成熟,挖土豆的认识不够,问他们有没有熟人愿意干这个活。”

    “还有这好事?”

    王氏一脸喜色,“我认识的人可多了,真有那么多活能做吗?”

    “要不您先带二十人去,再问问那边管事还缺多人?”

    丰泽园外,一片被圈起来的暖棚里,皇帝正站在地头等着土豆的统计数量。

    今年是头一年,因为没经验在丰泽园外开的五个暖棚,三个毁于暴风雪中,谁能想到只是破了一块玻璃,里面的菜就全被冻死了。

    剩下的两个暖棚,其中一个种菜了,种的菜都供应给宫里,剩下的一个种了土豆。

    他去年在朝堂上问高产粮的事,玉米、红薯只南边有,好在土豆北京城外已经有种植,他命人种了两亩地先看看产量,只是没想到只剩下了一亩。

    这两日,内务府这边上报说土豆成熟了,皇帝想起这桩事来,想看看这土豆的真实产量。

    夸得再好也不如眼见为实。

    田间太监们忙忙碌碌,皇帝从上午就等在这边,亲眼看着太监将土豆一点一点挖出来。

    一亩地干了大半天才挖了一半,也不能怪太监们慢,实在是怕用农具给戳破了,只能用手来挖。

    皇帝看这效率低得可怜,又调了一批人过来,好几十人终于在一个时辰内将地给挖干净了,田埂边散落的土豆都已经快堆积成山。

    其实地挖到一半时皇帝就被土豆的产量给惊住了。

    他这地是上等田,土豆产量高是理所应当的事,可这产量也太高了,要是换成下等田,哪怕减产,减产到一半也够百姓一家吃一年了。

    看着正在称重的太监们,皇帝陷入甜蜜的苦恼,这种神粮该怎么储存呢?

    第77章

    土豆丰产的消息瞒不过朝中重臣, 亩产五十石,这突破了所有人的想象。

    北方小麦产量多少,正常亩产一石左右, 良田再加上精耕细作会有两石。

    跟高达五十石的土豆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

    皇帝召唤了众王公大臣来田头间分享他丰收的喜悦。

    众人拍马屁的拍马屁,也有请求推广的。

    皇帝笑呵呵挥了挥手,“不能贸然推广, 这个耗费田力太多,不能在一块地连续耕作,你等要推广, 也不要忘记这一点。”

    众人皆口称说是。

    皇帝今日心里激动又亢奋, 又惦记着另外两样神种来。

    “番薯和玉米这两样你等也要上心,争取让天下扫除饥饿, 才是朕所念之事。”

    一群大臣忙称愿为推广良种献犬马之劳。

    皇帝这份高兴一直维持到回了南书房, 写下命各地视情况推广三样良种后, 他又想到了另一样神物, 杂交水稻。

    “贵妃在做什么?”

    皇帝换了一身宝蓝色绣着银色蝙蝠纹的常服, 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问梁九功。

    梁九功微微弯腰,“回万岁爷, 贵妃主子今日未出延祺宫。”

    他自然知道皇上说的贵妃是哪一位。

    皇帝笑了笑:“她还没忙完吗?”

    罢了, 之前她都说不让他插手了, 他便不过问就是。

    “那就摆驾翊坤宫。”

    宜妃怀有身孕, 该去看看她了。

    延祺宫。

    宝音没有想象中那么忙, 正月十五过后,太皇太后再次离宫去了小汤山温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