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00-110(第1/41页)

    第101章

    正宫内, 气氛肃穆。

    皇帝歪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听着下方争吵。

    下方索额图和明珠倒是未出场,出面争论的是依附两党的官员。

    明方掀出去年索党上奏的折子, 还给索党定下几项罪名。

    从延误战机到战前拖后腿指使户部延误发给前方练水师的军费,这军费最后还是皇上私库垫付。

    索党则一一反驳,言明党无中生有, 他们反对□□,并不是赞同郑氏裂土封王,而是发动战争时机不对。

    八年平叛才结束, 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不宜再动兵戈,他们反对不是因为不想□□, 而是希望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明党像是抓到机会一阵猛打, 事实证明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若是再给郑氏时间, 怕是很难再将台/湾收回。

    索党也没料到施琅打得那么快, 在这件事上理亏,又将话题转移到户部上。

    户部本就没有余钱, 没钱给水师发放军费, 跟他们有何关系?平三藩期间每年半数税收都投入前线, 剩下一半还得应付国内灾害, 户部每年赤字, 掏不出银子给水师发放俸禄跟他们有毛关系?

    这个锅,索党表示不背。

    明党表示,皇上私库都能挪出银子,户部怎么可能没有,这事一定是你索党干的。

    你看索额图都要将女儿嫁给户部老大了, 你说没私下交易,这事谁信呢?

    双方眼看就要演一出武打闹剧,门外太监激动高声上报。

    “议政大臣佟国维觐见!”

    皇帝睁开眼,“召。”

    下方十数人终于冷静下来,分成两排,井水不犯河水。

    佟国维大步进入宫殿,一进来就感觉到气氛异常。

    “奴才叩见皇上。”

    “起。”

    皇帝见他身后跟着四个内监正抬着两个木箱进来。

    木箱轻轻放在地上,佟国维朝上方一拱手。

    “皇上,您让奴才查的事已经查完了,这些都是相关证据。”

    这话一出不论是索党还是明党都有些惶恐,他们误以为佟国维查的是跟他们相关的案子。

    在这朝堂上混的,谁能保证自己能明哲保身?

    皇帝扫了下面面色惊慌的众人一眼,心里冷哼一声,目光又放在老神在在的索额图身上。

    从索额图又到明珠,看完一圈才向众人道:“尔等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朕相信尔等不会有不轨之心,至于朝中先前有反对征讨台/湾声音也是正常,都是站在不同立场表达看法,朕还不至于容纳不下这些反对声音,来个秋后算账,此事不必再提。”

    见有人还不肯死心,皇帝全当没看见。

    “半个月前有人上了密折,说民间亲上加亲之风盛行,然而此举却不妥,还列举了三代以内成亲对子嗣有妨碍,姑表、舅表也包含其内。”

    “民人众多,这个影响忽略不计,近些年我们满人也在提倡亲上加亲,若血缘太近真对子嗣有妨碍,怕是对我满人影响最大,满汉不通婚,几代之后满人彼此联姻都是血亲关系,怕最后会亡国灭种。”

    “此番言论在朕看来就是危言耸听,可后果实在是触目惊心,只能私下去调查。”

    佟国维接话,“奴才联合承德地方衙门做了些册子,凡是近亲成婚的都登记造册。后又派人去当地查问,将每一户婚后所生子嗣,子嗣多少,子嗣健康状况都登记在内。”

    佟国维一脸凝重道:“只承德一地,近亲成婚的有三百户,其中一百零二户七年内未生下子嗣,一百六十三户生下子嗣有残疾,十六户智力低下,这还只是愿意养的,被遗弃的目前未查出准确数据,健康的孩子十不存一。”

    承德在建行宫前这里没什么人,自皇帝选中这里建造行宫,就有不少王公大臣圈地跟着建庄子。

    佟国维查的也是这些庄户和庄内佃户还有行宫的匠人。

    皇帝听完这数据就皱起了眉头,其他原本吃瓜的大臣也惊住了。

    孩子夭折残疾智力低下这种不是报应吗?怎么跟亲上加亲扯上关系?

    佟国维报完又补充了一句,“奴才也不知这些准不准确,还是凑巧,查的都是行宫周围庄子。”

    皇帝意味深长看了佟国维一眼,然后对其他大臣道。

    “此事交给顺天府,由顺天府勘察治下百姓,相关结果在朕回京后将递交。”

    留在京城的顺天府没想到隔空砸过来这么大一口锅。

    天气越发凉爽,御驾准备再次出发木兰围场,宝音却不想奔波,她有了回宫的想法。

    皇帝去木兰围场后还要绕道山西再回宫,说不定得冬日了,宝音自然不愿意在外待这么长时间。

    皇帝西巡无论是去木兰围场还是西巡都是政治任务,她则不需要。

    来这边避暑的两个月,她这里不知积攒了多少事情没能处理。

    “你要回京?”

    皇帝奇怪道,“怎么想起回去?”

    宝音摸着刚做好的指甲道:“没办法,手上不少事还没安排好,之前商队来往承德还能沟通,若去了木兰围场,消息可就断开了。”

    她见皇帝面色并不好,凑过去抱住对方,“好哥哥,等你回宫就能见到我了。”

    [还得安排一批人去台/湾,这些事不盯着我不放心。]

    皇帝心情很不爽,捏住了她的手拉下去。

    两人关系才刚有进展,正是黏黏糊糊的时候,她倒是好,没心没肺想着分离。

    “瞎喊什么?谁是你哥哥?”

    宝音目光如水盯着他,嘴角上扬,“你呀,不是我的情哥哥吗?”

    她这样直白地表达自己感情,他何时碰见过,后宫里哪怕邀宠都是含蓄的。

    皇帝忍不住抿住嘴角,心里却像是喝了蜜水一样甜。

    世间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可心的人儿,让他宠爱入骨,一刻也舍不得分离。

    可惜了,美人儿有自己的骨气,有自己的事业,不愿意做后院的金丝雀。

    皇帝知道劝不了她,别看她长相柔柔弱弱,性子却万分刚强,这位可是敢跟自己家里打官司的主儿。

    皇帝把玩着她的发梢,万分不舍道:“回京后记得传信给我。”

    宝音得到允诺,也愿意哄他了。

    “我也舍不得你,你安心待在外面,京城那边不用你操心,等你回去,肯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京城。”

    皇帝心提了起来,怎么办?听她这样一说他反而有些不放心了。

    ***

    北京南城的百姓今年算是过上了一个好年,因为来南城区招工的人太多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套房子要建,从春日开始,城内招工,城外也招工。

    男人女人只要能干活都要,要盖的房子多了,城内的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100-110(第2/41页)

    筑材料也跟着上涨。

    石料还能盯着附近的山薅,像木头一类就得从南方运进来了。

    精明一点地捂着木料惜售,这盖房子肯定少不了大梁。

    青珞这样精明的人哪里肯让人占便宜,没有青砖就自己建窑烧红砖,没有巨木做大梁,做承重梁那就改用水泥浇筑的柱子。

    这样速度还快,要说水泥盖的房子也不是没有缺点,冬冷夏热,跟传统四合院反着来,可耐不住盖起来方便,材料也便宜。

    第一座由水泥建筑的房子就是菜市口那块,从动工到结束,本来该耗费几年才能盖好的建筑群只花了几个月。

    那高高大大的钟楼自从建起来后每日都能看到变化,近日有不少钢齿轮被运送进去进行组装。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将西洋钟给盖成了房子,以后他们住在外城的就方便了,无论站在哪个方向都能看到时钟。

    知道有这么一座钟,不时有家住内城的人坐着马车过来观望。

    青珞目光放在了一本账簿上,这是一些农户冬日和春日青黄不接时来借粮的账本。

    约定了秋收后还粮食,近日陆陆续续开始收粮,这样想着她拿着账本,坐上马车前往大兴县最近的一处农庄。

    这个庄子是属于他们的菜庄,去年盖了不少玻璃房,只靠着买菜就将玻璃投入给收回来了,今年又扩建了。

    青珞刚进庄子就听见敲饭盆的声音,然后就看见菜地里不知多少鸡从中钻出来。

    在庄子做工的都是附近的农户,有些没有地,全家来做长工。

    这种长工是不卖身,吃住在主家,过年时发一些工钱。

    乡下不少人家贫,生的孩子多,孩子养大了,就托人找个活养活自己。

    今年知道菜庄这边给钱大方,一年到头能吃饱不说余钱比做佃户还要多,不少佃户干脆不租地主的地了,全家来做工。

    这些都是老农,菜庄也收下了。

    至于这些鸡自然是人工孵化,有了温度计,孵化鸡不需要靠经验直接按照说明来。

    一批一批鸡,要不是庄上人多地多怕是都不知道该如何养活。

    庄子的管事姓周,叫周三丫,早前嫁过人,后来孩子没养住,丈夫被拉走当兵,送走公婆后丈夫也没回来,家里地被夺走,她只能上山帮着尼姑庵种地养活自己。

    去年跟人一起投奔庄子,青珞见她为人老实没多少心眼便提拔她做了庄子管事主要是管着鸡。

    同样的管事庄子还有十多个,分管着不同事物。

    手里事越来越多,肯定不能让庄子交到一个人手里,权力分散才是最好做法。

    数不清的鸡钻出来吃食,周管事才跑过来。

    “青管事,您得想想办法,这庄上的鸡都长成了,送来一千只进城,如今鸡价钱都便宜了,周遭的农户连鸡蛋都卖不动了,说要把鸡蛋卖给我们庄子。”

    菜庄子的鸡多,每日收的蛋都是以万来计数。

    夏日那会儿还能腌了,做成变蛋,现在凉快了,鸡产蛋更加勤快了,谁能想到有朝一日会愁鸡蛋滞销?

    青珞:“主子那边已经给了回复,说先杀两百只鸡,各个部分分在一起拿到冰窖先冻上再拿到菜市口去卖。”

    “先看看销量,至于鸡脯肉和鸡腿,鸡架腌按照这个配方制后也送到菜市口。另外再蒸两百个馒头,切片风干,风干后揉成碎末一块送去。”

    周管事忙应下,“我让食堂多两百蒸馒头,再安排人杀鸡。”

    鸡有了去处,周管事也能放宽心,这鸡养了大半年都不长了每日吃白食还喜欢打架,她看着也心疼,每日最怕的就收到死了几只鸡的消息。

    哪怕死掉的鸡没有浪费,下了众人肚子,可她还是心疼。

    周管事安排人杀鸡去了,这首先杀的自然是公鸡,特别是喜欢挑事,四处打架的。

    城外没有宵禁,晚上杀鸡,支了棚子挂着油灯分割鸡,鸡爪扔一起,鸡腿鸡翅鸡头全都分开分。

    鸡血鸡肠子处理好送进厨房,鸡肝鸡肫鸡屁股鸡心也是分开放,一只鸡给整得明明白白。

    洗干净后整齐码放在竹框中拉去冰窖撒上冰。

    要的鸡胸肉也切成片腌制上,一盆接着一盆,鸡腿和鸡架也是。

    本来打算下乡看看秋收的青珞,只好先处理这事。

    天还未亮,货物就上了马车,外面有棉被包裹,保证冰不会化了,然后五辆马车往京城方向走去。

    抵达广宁门再往宣武门,到菜市口这边已经有不少摊子摆上了。

    这边五辆马车停下还挺壮观。

    很快摊子被支起来,一盆看起来新鲜的鸡爪、鸡头、鸡内脏被摆放了出来,一听价格竟然比整只鸡还要便宜?

    要说菜市口这边什么人最多,当然是住在内城大户人家的菜买管事。

    一听这边叫喊,自然是忍不住过来瞧瞧稀奇。

    “鸡爪只有骨头,怎么卖得比鸡肝还要贵?”

    一听鸡爪十文一斤,鸡肝要八文,有人不解问道。

    卖鸡货的人可是聚贤楼调过来的后厨学徒,对哪个部位能做哪些菜可是张口就来。

    “瞧您说的,这鸡爪中间的一块肉可是被称作掌中宝,一只鸡才两只爪子,凑成一盘要杀多少只鸡,就算大户人鸡也不能每日吃,我们将鸡爪都放在一起卖,十文钱您还觉得贵吗?”

    当然不贵!

    豪门大户比的是什么?当然是脸面,安亲王府的管事想到近期福晋要举办赏花会,正好将这些鸡爪都包圆了回去,要是每桌都能上一盘掌中宝,福晋脸色有光,他说不定也能得到赏赐。

    “这些多少斤,我全要了!”

    “鸡屁股要不要?这个有味,有些人不爱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