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60-70(第1/12页)

    第61章 幽州都督(二) 京师的水太深,我怕你……

    李显和韦淇都没有预测到,事情在特殊的时间经特殊的人参与进来后,竟然附上意想不到的含义。当初,他们只是秉着成全女儿的意愿。

    值房中,张柬之态度强硬,强烈要求驳回擢裹儿为幽州都督的荒谬要求,但是其他人却持不同的意见,哪怕是与张柬之关系最为亲密的敬晖。

    他劝说:“张公此事要三思而后行。”

    张柬之道:“难道我就干看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袁恕己叹气:“如今李唐初复,欣欣向荣,张公何必与皇帝对着来?”

    张柬之把头一梗,敕书一丢,赌气道:“殷鉴不远,你们想讨乖卖好,就去批,我不批。”

    张柬之是神龙政变的首功之臣,众相公一直敬着他,但这话说得敬晖等人心里不舒服。

    崔玄暐就直言了:“张公这话看轻了我们,在座的哪个不是舍生取义之辈?”

    袁恕己和稀泥道:“大家都少说两句,不要吵嘛。”

    张柬之冷哼一声,崔玄暐赌气不说话。

    袁恕己继续道:“大家平心静气商量出个主意。”

    接着他又道:“我先说两句,首选论事不论人,这几年幽州的人口土地租税都有所增长,光榷税一项,就抵得大州全州的赋税,而且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安乐郡……安乐公主,算得上牧民有功。

    再说其人,不贪不虐不奢,性格宽厚,仁孝友悌。且不论她的性别,张公你来说,我说的中肯不中肯。”

    张柬之冷笑几声,不瞧袁恕己一眼。

    崔玄暐点头,说:“却是实情。”

    袁恕己道:“李唐内部皇权交替,政局波动,北边突厥狼子野心,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幽州都督府确实需要加强防备。张公,你不同意安乐公主任幽州都督,你想派谁过去?”

    张柬之开口道:“朝中文臣武将如云,哪一个不行?”

    袁恕己问:“哪位大臣能比安乐公主在幽州更能稳定人心?”

    张柬之的眉头微微皱起,崔玄暐附和道:“确实如此。陛下诸子女中,最疼爱的就是安乐公主,邵王轻易不能动,下面的两位亲王年龄又小,不知品性。”

    谯王妃杨丽春是张氏兄弟的外甥女,与诛杀二张的几人隔着仇,张柬之几人自然将谯王重福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其他几人神色稍缓,若突厥真有异动,公主在幽州必然能安定人心,对李唐社稷而言是一件好事。

    袁恕己问:“若是公主无故回京,突厥再有异动,北疆必定人心浮动。

    再则,突厥异动只是猜测,若因此劳师动众派兵遣将,耗费巨大不说,还可能引发边患。”

    “还有最坏的一种情况。”袁恕己沉默了一下,道:“幽州地临两蕃,若突厥真有异动,幽州都督府没有防备,万一公主出了意外……”

    当年高宗的妹妹新城公主抑郁而亡,高宗迁怒驸马韦正矩,将其处死。皇室根本不讲有理还是无理,有罪还是无罪。

    若安乐公主因他们的决策而死,以陛下和皇后的性子,那他们就可以和家人在地下团聚了。

    袁恕己抬眸看向几人,突然笑了一下,摊手坐下,不再言语。

    张柬之气道:“依我说就不应该让皇室出镇边境。”

    “不管男女。”他又补充了一句,那脸色活脱脱像一个重度重男轻女的老头。

    崔玄暐心中一动,道:“袁公说得有理,这事不能拖,咱们早些商量个章程。”

    敬晖道:“召回来不好,原地呆着也不好,只能依她了,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左右他们脱开了干系,况且这安乐公主又不是什么虐民的人。

    桓彦范问:“袁公有什么好主意吗?”

    袁恕己想了想,道:“好主意倒是没有,折中的有一个。”

    “什么主意?说来听听。”其他人好奇道。

    袁恕己说:“擢安乐公主为检校幽州都督,以备突厥。”检校就是代理的意思,并非正式任命。

    “临时差遣,因事而设,事己则罢。”桓彦范道。

    崔玄暐眼睛一亮,说:“这个主意好。前头驳回去也有说法,就说公主资历不足,不足胜任幽州都督,先任检校幽州都督。你们觉得呢?”

    话罢,四人的目光看向张柬之,张柬之冷哼一声:“你们都同意了,还要问老夫的主意做什么?”

    袁恕己叹息说:“君臣相和,才能长治久安啊。”张柬之默然无声,袁恕己看了崔玄暐一眼,崔玄暐笑说:“那就这样回吧。”

    皇帝李显与宰相张柬之的博弈,以各退一步结束:幽州刺史李裹儿任检校幽州都督。

    李显和韦淇信心倍增,而促成此事的上官婉儿逐渐成为二人倚重的心腹。她自然没忘给促成此事的人表功。

    袁恕己劝完诸人,回去碰见友人过来拜见。这友人出自相王府。

    一见面,袁恕己叹息:“事情大致办好了,相王……相王……”相王不该派人找自己,而自己也不该答应,但是他还是答应了。

    友人笑说:“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人家父女兄弟再怎么着,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姊妹们嘴上一求,立马就应了。你们一门心思去硬碰,不是摸老虎屁股。”

    “依我说,你呀,该退就退,学学姚崇,不要在神都搅合了。我现在看着张相公他们都心惊胆战,瞧着有伊霍之相。”友人劝道。

    袁恕己嘴角扯了一下,摇头道:“张公一心为李唐江山社稷,绝不会做非臣之事。”

    友人轻笑一下,眼睛里都是讥讽的笑意,转而说道:“忠心,不是要你我觉得,而是要皇帝觉得。他说是,才是是。”

    袁恕己苦笑:“多谢你的好意。”

    友人说:“咱们日后也不要来往了,免得给你,给相王都惹麻烦。我再劝你一句,再造李唐之功,已经够你留名青史,不要再搅合了。京师的水太深,我怕你淹死在里面。”

    说着,友人就起身告辞,袁恕己欲言又止,起身相送。

    圣人幽居别宫,不能镇压诸人。陛下势单力薄,张公强横刚直,相王势大权盛,太平公主贵盛无比,武三思阴险狡诈,神都有风雨欲来之势。

    这些风雨与裹儿相离甚远,她接到了任命她为检校幽州都督的圣旨,欣喜若狂。

    裹儿相信,头顶重重阴云未来必定彻底撕裂,权势的阳光将会重临她的世界。

    她最近翻看古书,远古之世,人知其母,不知其父,那么他们的首领肯定是女子,而非男子。

    裹儿得了任命后,将幽州事务托付给赵司马,而自己与宋庆礼接手幽州军务,以备突厥和两蕃。

    刺史府后院,崇训一边指挥人给裹儿打点行囊,一边看裹儿和四岁的儿子打双陆。

    植儿继承了裹儿和崇训的好相貌,皮肤像雪一样白,眼睛像葡萄一样圆,嘴唇像樱桃一样红,头发像乌木一样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60-70(第2/12页)

    因而裹儿又给他取个小名叫白雪。

    “白雪,你想好了没啊。”裹儿丝毫没有让小孩的心思,催促道。

    植儿眉头皱得像小老头,急道:“阿娘,你等我想想,等我想想。”

    崇训看不过,凑过来给儿子支招,偏儿子还不领他的情,小大人似的说道:“观棋不语真君子。”

    崇训一巴掌轻轻呼在植儿的头上,说:“好心当作驴肝肺,输了不要怪我。”

    裹儿眉头一扬,朝他得意一笑。崇训脸一红,嘟囔道:“我可不是什么君子。你不要指导,我帮你阿娘去。”

    裹儿一笑:“那你过来。”崇训在植儿目瞪口呆的神情中,果真移到裹儿身侧坐下。

    夫妻二人都是双陆高手,强强联手,一点不讲武德,将植儿打得落花流水。植儿坐着生闷气,就像个小河豚似的。

    裹儿伸手戳了戳他的脸颊,笑着将他搂在怀中,哄道:“你现在还小,等长大就好了。”

    “长大就能一并赢阿耶和阿娘吗?”植儿仰起头问。

    裹儿认真想了想,摇头回道:“不能,因为我现在还不能赢阿耶和阿娘呢。”

    提到阿娘的阿耶和阿娘,植儿的眼睛亮起来,问:“外公成了皇帝,皇帝是什么官?”

    植儿最近听了几嘴,母亲向皇帝外公谋求“嘟嘟”这个大官,很是好奇皇帝是多大的官。

    裹儿听了笑回:“皇帝不是官,是管理所有官员的人。等咱们回京,我带你进宫见我的阿耶阿娘。”

    崇训补充道:“还有我的阿耶。”植儿重重地点头。

    晚上,崇训将熟睡的儿子用罗衾包着抱去了偏殿,回来遭到裹儿一通嗤笑。

    “你要去多久?”崇训抚摸裹儿的脸颊问。

    裹儿回:“不知道。我们先去整顿军务,然后在边境布防。多则三四个月,少则一两个月。”

    崇训担忧道:“那突厥要是犯边怎么办?”

    裹儿道:“那就打!你们……若是情况紧急,你立即带着植儿回神都,不用管我。”

    崇训道:“我担心你。”

    裹儿趴在崇训的身上,笑说:“我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李唐也不是孱弱的朝廷,只要能守住,我就不会输。”

    “嗯。”崇训想了下,点点头,散去少许忧愁。不一会儿,帐内传来一阵男女的欢笑声。次日一早,裹儿带上金刚奴等健仆离开刺史府,前往军营。

    第62章 巡视 太宗皇帝有个同胞姐姐叫平阳公主……

    裹儿第一站去的是驻守在幽州的折冲府。这几年,裹儿和宋庆礼广开军屯,幽州守军早已实现自给自足。

    裹儿到了折冲府,折冲都尉常用过来迎接。见礼之后,裹儿道:“突厥狼子野心,屡次劫掠边境,如今新皇登基,只怕会有边患,你取卫士名籍和屯粮账册来,我看下,心中也有数。”

    常都尉忙命人去取,又期期艾艾道:“新的名籍制好了,但兵士还未征发过来,又有年满归乡的人要走,这……”

    裹儿接过来递与宋庆礼,对常都尉说:“没来的你尽快去催,要走的你将实情说了,多留一天给绢三尺或者免一天的徭役直到卫士足额。”

    常都尉忙应了,又听裹儿吩咐道:“你们是幽州的驻军,我素知你的为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只有一句要叮嘱你。”

    “公主……不,都督请讲。”常都尉道。

    裹儿说:“这些日子,府中将士加紧训练,不可懈怠。”

    “是。”常都尉说。

    裹儿起身,对宋庆礼颔首,然后说:“你带我去去看看卫士们。”常都尉忙引路。

    金刚等健仆跟在裹儿身后,来到校场,只见一千余名卫士正跟着一名别将在训练。

    裹儿身着铠甲站在空地上观看,忽然对常都尉笑说:“将士们精气神不错,你训练有方。”

    常都尉笑说:“不是我训练有方,是军中的一位别将,武艺超群,用心教导的缘故。”

    裹儿“哦”了一声,说:“你请他过来。”

    近卫听命,将人带来,裹儿见他面熟,想了想,问:“你是高远望,哦,恭贺你高升。”

    高远望是长安二年与突厥作战的义勇,因其勇猛,被裹儿推荐入了折冲府,任的是兵曹参军,没想到竟然升到了别将。

    高远望激动道:“公主记得我?”

    裹儿点头,说:“当然记得。你武艺不凡,以一当五,膂力过人。我看你教导卫士也教得好,可敢让我看看你训练的结果?”

    高远望道:“有何不敢?公主想看步战,还是骑射?”

    裹儿道:“步射、骑射、马枪、摔跤、翘关,我都要看看。前日,神都天使送来陛下的赏赐,宫中上用彩缎。我拿这个做彩头,有人胜过随从便能取走一匹,常都尉和高别将可有信心?”

    上用的彩缎,先不说其价值,弄到一匹裁成衣裳穿上,足以让父老乡亲们羡慕。

    高远望迟疑了一下,道:“当然有信心。那个,公主,我可以参加吗?”

    裹儿说:“凡府中将士,皆可参加。”

    高远望领命退下,与卫士们说了此事,众人都激动起来。一盏茶后,他领着几十人雄赳赳过来。

    裹儿指了几人出列,这些都是她的护卫,各个骑射出众。她道:“让他们与众人一同参加,凡成绩超过他们的,都获彩缎一匹。”

    金刚协助高远望,按武举样式,主持诸人比赛。裹儿看得认真,猜度折冲府卫士的武力。

    高远望信心满满,然而结果出来,只有六人胜过随从,其中一人就是他。

    裹儿笑赞:“他们已经很好了,这些人都是自幼训练的,弓马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