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70-80(第1/12页)

    第71章 延秀 合该我与七公主有缘

    武延秀许是看见亭中有人,就紧走几步,穿花度柳,来到亭下,向前笑说:“延秀拜见六公主,七公主。”

    裹儿假装不知,转头问仙蕙,说:“六姐姐,他是谁,瞧着怪面善的。”

    仙蕙亦笑说:“你不记得他了?他是先魏王的次子,驸马的二弟,延秀。”

    裹儿点头,笑说:“原来是你,快请坐。”

    武延秀坐下,笑道:“合该我与七公主有缘,我从席上下来散闷,没想到公主也在这里。”

    他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地偷看裹儿,裹儿笑吟吟任他看,一双杏眼也在打量他。

    魏王次子的相貌极好,星灿月朗,细看来比之当年的张昌宗,又多了几分姿仪气度。

    裹儿含笑道:“我听说了你的事,常与你兄长担忧你,后来知道你回来了,才放下心,真是佛祖保佑。”

    武延秀道:“可不是佛祖保佑?若非他老人家,我还不能见到公主,这不是有缘是什么?”

    仙蕙见了,早就悄身走开。

    裹儿忽然用突厥语问了一句:“你会说突厥吗?”

    武延秀先是一愣,继而笑起来,如明珠粲然,也用突厥语回:“殿下,我在突厥呆了几年,不仅会说突厥语,连突厥舞都会跳。”

    裹儿道:“你辛苦了。”

    武延秀心中一动,然后笑着摇头说:“我已经回来了。”裹儿问:“你能说说你这些年在突厥的情况吗?若是觉得冒犯,就当我没说过这句话。”

    武延秀摇头,便说起这几年在突厥的情形。

    当年,武延秀决意舍身娶突厥公主,历经辛苦到了王帐,便被扣住,使臣被默啜可汗杀了几个。

    他当时吓坏了,幸好他的身份保护了他,一直扣在王帐里,后来看守慢慢松了,他自由许多,再之后就是大周与突厥议和,他被放回来了。

    两人用突厥话说起来,看起来十分投契。直到仙蕙身边的宫人来催,裹儿才恍然回神,笑说:“我这会去找六姐姐,等闲了我再找你说话。”

    武延秀笑说:“我要到殿下府中见殿下,只是殿下事忙不肯见我。”

    裹儿道:“自家兄弟,我若在家,怎么不会见你?”说着,她便起身,跟着宫人慢慢走了,回头看时,见武延秀仍在望着她,见她回首,便展颜一笑。

    等到了一处退步,推门进去,果然见仙蕙躲在里面喝茶,裹儿气道:“你怎么丢下我一个人?”

    仙蕙笑得意味深长,说:“我这位小叔人品相貌如何?武家出美人,他可是武家长得最出色的郎君。”

    宫女奉茶又退下。裹儿端着茶,笑吟吟盯着仙蕙,说:“既然他这么好,性子也伶俐,我就不信你没动过心。”

    仙蕙讪讪一笑,说出缘故来:“延基为了我受伤几至丧命,又囚禁数年,且又无错处,总不好负他。

    我还了延秀最后一个人情,他也说了,是好是歹,他都受着。”

    裹儿佯怒说:“好呀,你拿我当人情。”说着就起身上榻要掐仙蕙的脸,仙蕙连连告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裹儿才罢,坐回位上,慢慢喝茶,说:“我家那位性子也好,且植儿爱他阿耶。平日里与他说话没什么,但别的……”仙蕙就见裹儿摇头。

    裹儿与崇训是政治联姻,因着年纪相仿,容貌俱盛,且都不是古怪脾气,故而相处出情谊来,虽谈不上爱,两人间却是充满着喜欢、信任和敬重。

    仙蕙听了,叹息了一声,又道:“不提他了,有没有福气就看他以后的造化了。”

    姐妹正说话,就见几个伺候的人簇拥着植儿过来找她,他远远挥手跳着叫道:“阿娘!”

    裹儿招手,植儿忙跑来,先喊了声仙蕙姨娘,才依偎在裹儿的怀中,问:“阿娘,阿耶说酒席撤了,要用饭了。”

    裹儿与仙蕙起身,

    植儿走在中间,牵着她们的手,高兴地往前冲,喊道:“走走走,吃饭吃饭!”

    仙蕙笑裹儿说:“你小时难道也这么馋?”

    植儿听了,立刻回说:“阿娘说了,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仙蕙哈哈笑起来,低头说:“你以后和姨娘住怎么样?”

    植儿摇头说:“不行,我是阿耶阿娘的孩子。”

    裹儿斥仙蕙说:“他是我家的宝贝,千金也不换。”一行说笑着来到大厅用饭。

    饭毕,仙蕙苦留,但裹儿家中有事,便告辞了,与仙蕙约定过几日到宫中一起小住几日。李显对于孩子们,尤其是重润兄妹,更多的是父亲,而非皇帝。

    裹儿回到府中后,崇训要带着植儿去拜见武三思。

    裹儿对他说:“咱们初回京师,两眼一抹黑,你正好问问大人京中的形势。再则,我算是外官入京,必然要任官,大人是朝中老人,不知他有什么意见?”仙蕙上午说了一些,但是裹儿想知道更多。

    崇训说:“正要找阿耶说这个事。”

    裹儿道:“晚饭回来用吗?”崇训想了想,说:“我与植儿在那边用过饭再回来。”

    裹儿说:“这样也好。”说着,崇训就抱着儿子去了武三思府邸,与父亲兄弟侄儿聚在一起听戏小酌,到了掌灯时分才回来。

    次日早上,裹儿正在见府中管事并从幽州带回来的护卫、幕僚和工匠,忽然有天使过来,设了香案接旨,果然是增加封户的圣旨。

    又问天使诸姐妹如何,都如仙蕙所言。裹儿叫来万叶涛,说了请削减封户的打算,吩咐她让仙蕙出面,劝说姐妹一起上书。

    万叶涛问:“若六公主问,别的公主不答应呢?”

    裹儿说:“那就我们两姊妹上书,别说我们不带她们玩。再则,你给六娘说,阿耶是皇帝,以后加封也容易,何必巴着现在,落朝中大臣口实。”

    万叶涛听了,笑着说:“我知道了。”便退了下去,去了永泰公主府。

    仙蕙当了姊妹里的恶人,说了此事,有当面答应的,有当面骂她的,不过最后都同意上书。

    姊妹几个下午都来到仙蕙的府上,长宁见裹儿来,狠狠瞪了她一眼,说:“这都是你的主意,六娘素来不管这事的。”

    念着是亲姐妹,长宁只在心里暗想,没有说出口:“你就是拿我们的好处邀名声。”

    裹儿见她抱臂站着,推了推她说:“大唐北有突厥,西有吐蕃,两蕃新附,七月河北道十多州遭水灾,又洛水暴涨冲毁田舍,如今国家内忧外患,正值用绢帛之际。

    咱们阿耶是皇帝,将来的太子是我们的兄弟,这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咱们李唐子孙的天下,咱们多了一户,国家就少了一户的收入,就少一户的钱去御敌赈灾。”

    新都几人听了,都说是这个理,长宁冷哼几声,下巴一抬说:“你来写奏表,要是写得不好,我就不签字。”

    裹儿笑道:“我来写。”说着,便铺纸提笔,稍一思索,挥笔立就,请诸位姊妹看,都说极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70-80(第2/12页)

    “写得真好。”新都公主纨纨看完,提笔在末尾属上自己的名字,宜城公主等人也依次签上自己的名字。裹儿立刻派人将奏表送到宫中。

    仙蕙见长宁仍面色不豫,悄悄拉她到一边说:“我答应裹儿主要是因为阿耶。阿耶心疼我们,违了旧制,也要给我们加封。

    你知道,阿耶这个皇帝当得辛苦,我们能做一些是一些。阿耶是皇帝了,我们这些公主才尊贵。还有,裹儿性子直,你做的那些出格事,还是罢手吧,免得姊妹不和。”

    长宁听了,半响无语,嘴上强硬道:“你们姊妹向来要好,又嫁了一家兄弟,更比别人亲近了。”

    仙蕙赌气道:“当年你们嫌武氏,就大姐、我和裹儿嫁过来。你们现在夫妻和睦想的是子孙繁茂家业长存,我们现在还想着如何活下去呢。”

    朝中大臣深恨武氏者多,武家只靠着嫁进来的四位公主撑门面,将来不知道什么光景呢。

    第72章 太平 这事只能看公主的良心了

    姊妹不欢而散,但是李显却大怀欣慰,向韦淇感慨说:“孩子们大了,知道心疼阿耶了。”

    李显岂不知额外加封女儿,惹朝臣非议?但是,他的女儿们跟他受了不少苦,如今苦尽甘来,自然要优待女儿。

    韦淇笑说:“一定是裹儿和仙蕙捣的鬼,再没有其他人了。”李显点头,这两个小的深明大义,当年也是她们毅然决然地出面与武氏联姻,巩固他的东宫之位。

    李显问:“那这怎么办?太平在圣人临朝时,实封三千户,裹儿他们实封三百户太可怜些。”

    早有宫女将她们姊妹的打算悄悄说给了韦淇。

    韦淇此刻听李显如此说,便道:“陛下说的是,圣人在朝时,太平公主是如何得金尊玉贵。裹儿姊妹流离十多年,你一片慈心,想要补偿她们,谁知她们也有孝心,不忍你为难。

    依我看,不如这样,裹儿的实封砍半,一千五百户。裹儿有功社稷,五娘和六娘比裹儿少一些,一千三百户,剩余的姊妹就一千户。”

    李显说:“也好,以后再补贴她们。”说罢,便让上官婉儿拟了圣旨发下去。

    宜城等几个公主非皇后所出,虽心中不悦,但也不会当面拒绝。宜城坐上马车,就换了脸色,烦躁不已,回到公主府,仍不见驸马。

    上午天使传圣旨,宜城派人去寻驸马一同接旨,半天也没找到人,只好自己接了。

    “找到驸马了?”宜城问。

    宫人回道:“公主走后,驸马回来一趟,听说天使走了,又回去了。”

    宜城眉头一蹙,追问:“在哪儿找到的,他又去了哪里?”

    宫人顿了一下,悄声说:“在履道坊南里的柳枝巷。”

    宜城怒火中烧,抓起手边的茶盅扔到地上,额头青筋直跳,道:“好啊!好啊!好啊!”

    宫人侍女仆从早已乌压压地跪了一地,都求道:“公主息怒,公主息怒!”

    这柳枝巷住的是驸马裴巽的宠婢,宜城与驸马谈过几次,他依然仗着家世我行我故。

    宜城忍了几年,原以为新皇登基后,裴巽会有所收敛,没想到却依然如故。宜城气得头脑发昏,不觉眼睛红了一圈。

    她们姊妹几个的驸马,哪个对公主不是毕恭毕敬?唯有裴巽猪油蒙了心。

    “早晚让这对狗男女死在我手里才好。”宜城心中发狠,暗想道。

    裹儿接了皇帝重新加封的旨意后,次日去了太平公主宅邸。太平的公主府修得华美至极,假山流水,亭台楼阁,虽在闹市之中,却得天然之趣。

    裹儿坐着歩辇,一路逛来,只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石桥跨虹,溪水潺湲,两岸红叶翩翩,东北有翠竹掩映数间静室,西南有碧水环绕二层碧楼,金桂送来清香,又隐隐有丝竹之声传来。

    裹儿细看园中景致,心中赞赏不已,恐怕只有皇家池苑能媲美一二。

    过了一盏茶,裹儿方到了太平公主日常起居的院子。她下了歩辇,贵人坐的歩辇,裹儿十分不习惯,不过,入乡随俗嘛。

    裹儿在宫人的簇拥下进了门,只见榻上坐着一位雍容华贵体态丰腴的美妇。

    “姑母万福。”裹儿笑着福身,太平公主的大宫女春兰忙扶起她。

    太平笑说:“裹儿快过来坐下。”春兰扶裹儿到太平对面榻上坐了,又接过侍女的茶送上。

    裹儿笑说:“几年没见姑母,姑母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漂亮。”

    太平听了,笑道:“姑母老了,现在他们兄弟都说裹儿才是咱们李家最好看的公主。”

    裹儿摇头笑道:“我年轻不知事儿,人家说个针,我就当个棒槌,姑母快别取笑我了。”

    寒暄之后,太平抿了一口香茗,问:“裹儿,我听说你辞了陛下的封户?”

    裹儿道:“确实有这个事情,我们姊妹无甚功劳,又年纪小不知事,不敢受陛下的赏赐。”

    太平听说,笑了:“这话说其他的姊妹不错,说你倒是不实了。你从幽州回了京,有什么打算?”

    裹儿听了,说:“我这次过来,一来是探望姑母,二来是想问问姑母的意见,姑母见识高远,强我十倍。”

    太平沉吟一下,说:“你若是在地方为官也就罢了,但在京师任职,只怕群臣有非议。”

    “所以我才来讨姑母的意见。”裹儿说:“我在幽州几年,就不信别的地方官做得比我好,租赋、人口、田地和水利,我哪样都不差,且又有招降两蕃的功劳。”

    太平叹息一声:“因为你是个女人啊。”

    裹儿说:“这天下有一半人是女子,同样是人,难道男的就比女人高贵,比女人聪明,比女人有才?”

    太平噗嗤一声笑了,倚在榻上,问:“你既然这么说,做姑母的再不能袖手旁观了。你有什么意向?”

    裹儿说:“户部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