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80-90(第1/14页)

    第81章 宴会 崇训与延秀自然无话可聊

    裹儿左手挽着崇昌县主李玄玄,右手挽着李奴奴,站在台上,笑说:“你们觉得哪队会赢?”

    李玄玄笑说:“三兄的马球打得好,我觉得他能赢。”李玄玄是李隆基的同胞妹妹。

    李奴奴说:“我曾见过红队的杨驸马和恒国公打球,打得也好。”

    正说着,充当裁判的重润吹了一声口哨,两队人马立刻动起来,马蹄声如雷,马球快速地在马杖中闪过。

    杨慎交与李隆基争夺一球,只见杨慎交领先半个身位,身子一弓,马杖先一步碰到马球,“砰”一声闷响,马球回转。李隆基忙勒马转头,去追马球。

    台上诸人皆屏息凝神,马球场上队员挥汗如雨。不多时,重润命人吹了口哨,红队领先一分。

    李奴奴松了一口气,笑说:“打得真好,看得我都想下场了。”

    裹儿道:“赶明儿,咱们姊妹也组个队,一起打马球好不好?”李奴奴拍手道:“好。”

    说着,转头看向李玄玄,她问:“玄姑母,你要参加吗?”

    李玄玄忙摆手说:“饶了我吧,我只爱看别人打马球。”

    金刚捧着拂尘暂候,忽然瞥见一个熟人,于是轻手轻脚走过去,抬手拍了下他的肩膀。那人转过身,看到金刚又惊又喜,忙拉他到僻静处叙话。

    “元一,你怎么来了?哦,是了,你一定随临淄王来的。”金刚高兴道。

    那人笑回:“义父给我改了名字叫力士,你该叫我力士。”

    金刚一拍额头,说:“瞧我喜得竟然忘了,力士。对了,忘了给你说,公主给我赐了郑姓。你还是跟着你的义父姓高?”

    高力士:“恭喜恭喜,这有什么典故吗?”

    金刚回:“没什么典故,倒是公主戏言,说我得了这个姓说不得要出西洋,青史留名呢。”

    “西洋”二字勾起了高力士的思乡之情,他的家乡有优良的港口,有遮天蔽日的大船,还有天南地北的商贾。

    “公主金口玉言,说不定将来就应验了。”高力士回神笑说,金刚也点头,低声说:“若真有这一天,说不定还能回家乡看一眼。”

    高力士和金刚说着话,忽然听到外面一阵欢呼。金刚忙道:“许是进球了,公主饭后未用茶,我先去了,日后有机会咱们再聊。”

    说着便与高力士告别,来到马球场外的柳树荫下。柳树浓得苍翠,树下摆了数张竹案,案上或置着各色茶具或是杯箸酒具,十多个侍女围着风炉扇风煮茶烫酒。

    金刚过来说:“午后天热,主子们离不了茶。还有打马球的郎君们待会休息了,更离不了茶水,你们用些心。”侍女们笑着应了,都说已经备好了。

    金刚用托盘拿了几杯沏好的茶,往台上去找安乐公主。裹儿看见,接了一杯,笑说:“正好口渴了。”

    李玄玄也拿了一杯,打开一看,竟然是清茶,细细抿了一口,滋味润滑醇香,比加了各色香料的茶别有风味,遂笑道:“你家的茶比别处不同。”

    裹儿闻言笑起来说:“喝茶喝的是山魂水韵,加了别的,就喝不出这味儿了。”

    李玄玄点头称是:“这茶隐约有一种蜜饯和桃子的香味,里面真没添什么香料?”

    裹儿点头,说:“你既然喜欢,我送你一些。”李玄玄道了一声谢。马球场又开始新一轮的冲锋争夺,二人继续看比赛。

    经过激烈的比拼,红蓝两队竟然平手,这让重润等众人惊讶不已。李隆基还要说加赛,分出胜负来,重润笑说:“你们都累坏了,喝些茶水,日后机会多着呢。”

    李隆基只好作罢,与众人坐在亭中喝茶歇息。太阳西移,客人陆续告辞。

    裹儿这日忙着招呼客人,没有吃好饭,客人刚走,她就厨上随便做些东西送上来垫垫肚子。

    崇训与她一起吃了。崇训吃着,忽然眉头一皱,说:“你看到了吗?”

    裹儿一边吃,一边问:“看见什么?”

    崇训凝眉想了想,说:“我没有别的意思,总觉得王驸马对我阿耶有敌意。”王驸马是王同皎,三娘定安公主静淑的丈夫。

    裹儿拿着筷子的手一顿,回想了一下,这王同皎今日宴会上神情有几分冷淡,又主动加入了李隆基的队伍。

    她忍不住心中一动,面上却道:“他是政变功臣,自然比别人高傲些,你们几人中,陛下都高看他一眼呢。”

    崇训听了,附和道:“也是。”他也知道他阿耶有许多政敌。

    夫妻俩正吃着,忽然外面有人说:“恒国公来了。”

    话音刚落,裹儿就看见武延秀掀开珠帘从外面进来了,笑说:“快请坐,上茶。”

    武延秀坐下,忙笑道:“公主忙了一日,未曾好好用饭,只管吃,不用管我。”

    裹儿又拿起筷子,笑道:“你饿不饿?来人,送些饭菜来。”

    武延秀不顾崇训脸黑,摸了肚子,讪笑道:“刚才打了一场马球,确实有些饿了。殿下不必叫人去备饭,给我拨半碗饭,用汤泡着就好。”

    此时,屋内的侍女仆从都收拾残宴去了,只有裹儿等三人。裹儿正要拿一只空碗,崇训勉强笑说:“你继续吃,我来弄。”

    说着,他拿筷子从大碗里拨了半碗米饭,浇了汤,笑着递给武延秀,说:“这些若是不够,我再叫人做。”

    “够了够了,多谢多谢。”武延秀接过便吃起来。

    崇训反而无心吃饭了,遂问武延秀说:“我见你刚才走,折回来是有什么事?”

    武延秀放下筷子,吞咽干净,笑回:“我并没有回去,只在东府与人说话,想着殿下与兄长这里缺少人手,便过来帮忙。谁知忙还没帮上,竟然白吃了公主半碗饭。

    公主日后若有什么,尽管吩咐我,绝无二话。”

    裹儿假装看不到兄弟言语间的机锋,笑说:“我之前听说你马球打得不错,没想到竟这样好。”

    武延秀笑说:“公主谬赞了,日后公主想要打球,我陪公主打。”

    崇训脸上扯出一抹笑意,道:“不用了,我马球打得也不错。”

    武延秀一脸惊喜:“真的吗?”随后化为低落,道:“若是兄长下去加入了,说不定我们就赢了呢。”

    崇训:“……饭要凉了,你还吃吗?”武延秀听了,冲裹儿笑了一下,乖巧地低头扒饭吃。

    崇训更加生气了!

    裹儿见状,赶紧填饱肚子,说:“我吃好了,去找湘灵有事,你们慢慢聊。”说罢,便接过茶漱了口,离开屋子。

    崇训与延秀自然无话可聊,不过二人都没扯破脸。

    崇训摆着兄长的架子,笑问:“你也老大不小,该成家立业了,虽伯父不在了,但我阿耶还在,早日给你说上一房媳妇,是正经事。”

    延秀笑回:“我尚未至壮室之秋,过几年再说。多谢兄长款待,告辞。”

    崇训坐着未动:“慢走,不送。”武延秀笑着离去,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80-90(第2/14页)

    训待他走后,狠狠锤了一下桌案,气得低声骂道:“混蛋玩意儿!”

    裹儿离了院子,朝湘灵的住处去了,商议何日请沈佺期过来为植儿上课。

    那日,重润悄悄给魏元忠等人透了立太子的事情。魏元忠过了两三日,在宰相陛见时提了早立东宫,以安社稷的话语。

    李显意动,问:“我有四子,皆甚爱之。太子乃大唐储君,事关社稷,不可不慎重。诸位相公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你们以为谁能堪当此重任?”

    杨再思立刻急道:“立嫡立长,不以贤。邵王乃陛下嫡长子,且人品贵重,当为太子。”

    魏元忠等人也道:“邵王居嫡长,性情宽简,仁孝友悌,且为先帝立为皇太孙,名正言顺,当为太子。”

    李显闻言,脸上露出笑容,他为儿子得到大臣的认可而感到自豪骄傲,面上谦虚道:“他人小德薄,何以担此大任?”

    魏元忠等人再劝,李显虽未当场答应,但私下里悄悄让人准备皇太子的服饰仪仗。

    魏元忠等人此后几天,接连上书,请求立太子,李显勉为其难地终于下旨将自家“年幼德薄”的次子李重润立为太子。

    诏书中还强调了重润自幼备受先帝喜爱,封为皇太孙,几乎表明他们父子都是李唐皇室的正统,这皇位与别的人没有什么关系(特别是相王)。

    与李显韦淇魏元忠等人猜想的不同,裹儿对此乐见其成。她年纪小,没有威望。她阿耶现在的威望还不如相王,若他们一脉闹得天翻地覆,自杀自灭起来,反倒便宜外人。

    相王或许真是不在意皇位,然而他背后的势力不会不在意皇位。裹儿需要时间,她需要时间施展自己的才华,获取自己的威望,就如当年的圣人一样。

    第82章 上阳宫 贤夫幼子在侧

    李显担忧女儿被官吏欺负,忍了几天,还是派宫人叫她进宫。

    裹儿进了宫,无奈地再三保证:“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哪有别人欺负我的份?”

    李显摇头说:“你太年轻,也太单纯,他们这些大臣瞧着是正人君子,其实不乏无耻小人,还有打小报告的,暗地里下绊子的,背后诬陷人的……”

    裹儿坐在榻上,双腿垂下来回荡着,毫无仪态地捏着五香偏桃往嘴里送。她看到核桃,突然问:“为什么不做成琥珀核桃?”

    李显疑惑:“什么琥珀核桃,你想要琥珀和核桃?”

    裹儿想了想,说:“就是将核桃在糖浆里滚滚,或烤或炸,成琥珀色。”

    李显一听,立马叫人去做,还道:“等会做好了,你带些回去当零嘴。”

    裹儿点头,剥了几个偏

    桃递给李显,脸上堆笑说:“阿耶最好了。”

    李显接了,又将茶水往裹儿手边推了推,说:“明日,我率领百官去上阳宫,你也一起去。”

    裹儿听了一喜,笑说:“这太好了。”李显提醒一声:“你跟着我,不许乱走乱动。”裹儿立刻再三保证。

    大约过了几顿饭的功夫,宫女端着银盘进来,里面盛放着琥珀色的核桃,香味扑鼻,尚有余温。

    裹儿好奇地拈了一颗送到嘴里,竟然香甜酥脆,李显吃了也赞不绝口。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阿耶,我那日宴会邀请了嗣雍王,知道先雍王还有两个无子而夭的兄弟。”

    李显一听便会意了,沉吟半响,说:“你提醒的正是,兄长无辜而逝,施恩后人情理之中。只是圣人那里……”

    裹儿笑道:“雍王薨逝,圣人难道不伤心?”

    说罢,她就不说话了,静待李显思考。半天,李显道:“罢了。既然要追封兄长二子,那守礼也不能落下,不如册封奴奴为公主养在宫中,以示皇恩。”

    裹儿笑说:“阿耶做主便是。”父女又说了几句话,裹儿便起身告辞。

    她连吃带拿,回到值房,昂首挺胸,众人无不侧目。她又不是掩藏身份下放的小可怜,阿耶怎么还担心她会受委屈,着实令人不解。

    熟练政务后,裹儿的效率极高,已将河北道的户口账册编纂完毕,顺手帮钱主事把河东道的工作接手了一部分。

    钱主事万分感动,但看到下值后,公主仍在值房加班加点为他做事,良心难安,遂也跟着加班。

    公主的援助着实盛情难却,钱主事顶着同僚们足以灼烧后背的目光战战兢兢地接受了。

    杨再思看过安乐公主呈交的册子,干净整齐,一目了然,既有质又有效率,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即使安乐公主做得一塌糊涂,杨再思也会闭上眼睛大加赞美。他将安乐公主的册子发下去传看,并催起其他人的进度,同僚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他们对“罪魁祸首”安乐公主束手无策。不过,裹儿不仅不在意,还热情地帮助他们。

    多干一分虽然不多发俸禄,可这江山可是裹儿家的,她与那些只拿俸禄的官员是不同的。

    杨再思铁了心要奉承裹儿,以期给皇帝留下好印象,将来在东宫谋个兼职。同僚对现状无能为力,被迫接受裹儿的“援手”。

    他们没想到,这公主竟然天资聪颖,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精明能干。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公主的才干要超过大部分户部官员。

    次日一早,裹儿便起身往皇宫里而去,心中激动无比。

    她要去见圣人了!

    大朝会后,李显带领百官前往上阳宫观风殿,这个被李唐君臣几乎遗忘的地方。

    裹儿是第一次来这里,只见五步一人,守卫森严,仿佛里面锁着一头凶兽。

    裹儿亦步亦趋,跟着百官,她官小,落在门槛前行礼,抬头偷瞄了下四周。只见观风殿进深五间,阔朗宽敞,烛台上的蜡烛熊熊燃烧着。

    并非天气不好,今日是个难得的艳阳天,然而宫殿深邃,阳光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