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样,我也不知实情如何,只知道他麾下聚了不少信徒,还有他的妻子擅长鬼道,据说能招魂,还能让死者与家人团聚,很多人都信服。”

    湘灵心中一动,问道:“这人叫什么?”

    上官婉儿回:“郑普思,他的妻子叫第五素娥。”

    湘灵说:“才人,宫中最忌讳这些神鬼之谈,免得引火烧身。”

    上官婉儿笑说:“只不过听个稀奇事罢了,我只与你说了,别人都没说过。”

    两人一起走到路口,湘灵笑道:“才人,我回去了,外面风大,仔细被风扑了,早些回去。”

    上官婉儿笑回:“多谢你关心,我也要回去了。”

    晚上,湘灵给裹儿说了此事。裹儿想了想,眉头

    一皱,道:“我找人查查此事。”

    湘灵问:“公主是担心出什么乱子?”

    裹儿点头说:“你还记得黄巾之乱和孙恩卢循之乱吗?只怕这些人纠集在一起,要闹出无法无天的事情来。”

    湘灵问:“那才人给我说这些做什么?难不成给我们送功劳来的?”说着,连湘灵自己都笑了。

    裹儿摇头说:“古往今来,哪有帝王不眼馋长生的?若是咱们不反对,才人就引荐他们入宫,若是咱们反对就是你刚才说的那样。”

    湘灵立刻道:“方士之谈不足信?若是可信,秦皇汉武怎么没有长生?”

    裹儿笑了,道:“正是这个道理,可惜世人看不穿。”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湘灵见天晚,便告辞离去。次日一早,裹儿就派人去查这件事的真伪。

    中午,韦淇打发宫人过来,请裹儿进宫用膳说事。

    “说事?阿娘,你要和我说什么事情?阿耶也在啊。”裹儿一来到迎仙宫就道。

    宫人进来奉茶,裹儿接了坐下吃着。韦淇笑说:“你难道忘了前日与我说的话?亏我放在心上,当了一件要事。”

    裹儿闻言,立刻想起进宫那日建议母亲办宫中学堂的事情,连忙问:“阿娘,你想好了?”

    韦淇听了,看了李显一眼,笑道:“你阿耶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择宗室皇亲六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童过来一起教导,一来免得家中长辈溺爱,不令学习;二来,各家亲朋聚在一起也可培养感情。”

    李显补充道:“只是现在寒冬腊月,富贵人家孩子娇嫩,容易生病,等明年开春了再办。”

    裹儿笑说:“我想的差了,还是阿耶阿娘考虑周全。”

    韦淇叫人传膳,心疼道:“你这两天忙来忙去,都瘦了。你筹办粮草,有人为难你吗?”

    第107章 中书舍人 你当上中书舍人,比我自己当……

    裹儿听了母亲的话,向父亲笑说:“阿耶,我都这么大了,也办过许多差使,阿娘还是不放心我。”

    李显笑说:“你娘也是担心你嘛。”

    裹儿说:“粮草都已经备好了,昨天下午就开始往朔方运了。阿耶,我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李显道。

    裹儿道:“我好像记起阿耶说过要回京师?”

    李显回想一下,说:“是有这么回事儿。”

    裹儿想了想,道:“今年收成不好,北边又打仗,粮食转运困难,阿耶能不能到明年收了夏粮再回京师?”

    李显那时说这话,是想圣人周年之际,回去拜祭乾陵,现在听了裹儿这话,便道:“这个自然。皇家车驾随行十万余人,这么多人若年底或年初回到京师,只怕那粮价就要涨上天了。”

    裹儿笑道:“阿耶心怀百姓,宅心仁厚。”

    李显脸上露出笑容,摆手说:“别说这些了,上膳吧。你也学会了这些虚头巴脑的来哄我。”

    裹儿说:“那我就说阿耶是心疼女儿的好父亲,不让女儿的差事难做。”

    李显闻言抚案笑起来,转头向韦淇说:“我错了,早知道不该让她管户部,现在为了一点钱倒管其我来了。”

    韦淇摇头说:“都是你宠坏了她。”宫女捧上食盒揭开一看,是各色精美菜肴并几种汤。

    用膳毕,裹儿告辞离开,想起昨日植儿说花园的茶花开了,红得十分可爱,便移步去观赏一二。

    鲜艳娇媚的茶花在秋日的肃杀中显得坚韧而又可爱,裹儿驻足观赏许久,忽然听到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抬头望去,只见宫女簇拥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远远路过。

    “她是谁?我怎么不知道宫中出了这样一个人物?”裹儿转头问道。

    宫人低头回道:“这是郑宫人。”

    “郑宫人……”裹儿这才明白,这宫人是父亲新宠的妃子。

    作为帝王,李显自然有许多女人,只是韦淇性格强势,两人又是患难夫妻,除了她,便没有封后宫,宠幸过的均以宫人相称。

    裹儿问:“皇后知道吗?”

    宫人回:“知道。”

    裹儿点头,不再说别的,回到户部值房处理政务去了。

    过了几日,出去调查郑普思的人回来了,上官婉儿所言不差。这人是裹儿在幽州的旧部,现在礼部任职。

    裹儿对他道:“你上书弹劾此事。”

    这人踌躇道:“郑普思有一个女儿生得极好,被他送到宫中,据说很得宠。公主……”

    裹儿打断道:“不用担心这个。郑普思妖言惑众,不可再姑息放任,放心去弹劾。”

    这人道:“是。”说着,便去了。裹儿是回到家中,才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100-110(第9/13页)

    这人见面的。除了这人外,裹儿陆续见了其他的人,将一些事情吩咐下去。

    诸事完毕,她才回到宫中,提了灯笼去找韦淇,说了郑普思的事情。

    韦淇听了,气得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我听人提过郑宫人的父母都是什么方士,你和你阿兄都不喜欢这个,我也就没在意。

    我念她天真烂漫,能讨你阿耶开心,就随她去了。她的父亲真是个祸害,要是聚众闹出谋逆的大事来,你阿耶的名声就要被这对父女败坏了。”

    说罢,她道:“来人,就说我有要事,请陛下过来商议。”宫人领命去了。

    韦淇转头对裹儿说:“你回去早些休息,这事有我在就行了。”裹儿道:“好,那我回去了。”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李显就匆匆回来,急问:“你叫我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韦淇便将郑普思如何妖言惑众,如何煽动百姓,如何聚敛钱财,那信徒如何之多,都一一说了。

    李显道:“这还得了,立刻将他们拿了。”

    韦淇阻止道:“你先别急,你知道这郑普思是谁?”

    李显问:“是谁?好像有些熟悉,不知在哪里听过,只是记不得了。”

    韦淇冷笑一声,说:“他是郑宫人的父亲,打着国舅的名号,成了不少勋贵的座上宾。”

    李显吃了一惊,说:“啊,竟然这样?”说罢,愧悔交加,立刻道:“把郑宫人贬入掖庭。”

    韦淇道:“这不该你发令,该我来发。来人,就说我的话,郑宫人御前失仪,打入掖庭,派人看住她。”

    “是。”宫人立刻去了。

    韦淇这才转头对李显语重心长,说:“后宫之事,你若插手,别人就该胡乱猜测了,我来就好,不过被人说一句善妒罢了。”

    李显握住韦淇的右手,感动道:“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韦淇的嘴角弯起,左手拍了拍李显的手背,说:“咱们夫妻谈这些做什么?”两人又说了几句体己话,天色已晚,李显就在殿中歇下。

    次日一早,裹儿就得到了这个消息,心叹,阿娘的动作真够快的。韦淇又就着此事,将举荐郑宫人的女官都发落了。

    朝堂之上,李显得了上奏的奏疏,立刻命大理寺和刑部协同办案,抓捕郑普思。

    裹儿没有等来上官婉儿求情,反而得了上官婉儿一个人情,于是便替她趁机在李显和韦淇面前说了此事。

    “哦,原来还有上官婉儿的功劳在。”李显点头道。

    裹儿说道:“她跟随圣人多年,政务娴熟,什么大事小事没经历过。上次,阿耶要人拟旨,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还是我拟的呢。”

    韦淇听了,劝说:“是个人才,若是闲置,岂不可惜?”

    李显被妻女劝说,一时也忘了为何对上官婉儿冷淡,便笑说:“她有功,又是个能臣,这才人位置她做了许多年,不如升她做个婕妤。”

    上官婉儿人老珠黄,韦淇自然不忌惮她,只拿她当个帮手,便答应了。

    裹儿说:“阿耶赏罚分明。只是上官婕妤执掌制诰多年,连我都做了个名正言顺的中书舍人,难道上官婕妤就不能吗?”

    李显闻言,一时犹豫起来,说:“你乃天潢贵胄,她罪人之后,岂能与你相比?”

    韦淇说:“不算出身,算起资历和文采,上官婉儿如何担不起这个中书舍人?现在不过是名实相符罢了,难道没有中书舍人这个职位,上官婉儿草拟的诏书,群臣就不认了?”

    李显一听,觉得有道理,便下了诏书。上官婉儿谢过帝后,又趁裹儿有空,过来拜谢她。

    “谢我做什么,咱们同为女子,你当上中书舍人,比我自己当上更让我高兴。”裹儿笑着让上官婉儿坐下。

    “此话何讲?”上官婉儿一时不明白了。

    第108章 归来 看得裹儿百口莫辩,几乎以为她自……

    上官婉儿纳闷了,她虽与安乐公主有旧,然而却不如湘灵武朵儿等人与她亲近,更确切来说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更好。

    没想到安乐公主不仅为她说情复宠,而且还使她升了品级,以及正式拥有了官职。

    裹儿见上官婉儿满脸疑惑,但并不想为她解疑,现在说什么都虚的,唯有做事才是正解。

    上官婉儿见安乐公主但笑不语,也笑说:“我承你的情,感恩的话我也不多说了。”

    裹儿笑道:“我并没有挟恩报复的想法,只是人才难得,又是女子,千百年来才出现一个。”

    上官婉儿摇头叹说:“公主谬赞,我不过才疏微末之人,哪里敢和前人相比。”

    裹儿回:“你若当不起,这满宫的人还有谁能当得起?”

    两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上官婉儿告辞离去,留下了几本字帖古籍作为谢礼。

    裹儿一直都在忙碌筹办粮草的事情,朔方战报接连传来,战争胶着,打了几场小战役,情形不算太坏。

    只是打仗耗的是粮草,而且消耗惊人,裹儿现在连做梦都想着从哪里抠出粮草,来填补战争这个吞金巨兽。

    京师久旱无雨,粮价飞涨,裹儿那双赤红的眼睛,盯上了李显。

    “膳食减半就减半吧,把宴乐也停了。”李显这两年疏于运动,身子比之前更胖了。

    韦淇说他道:“你早该吃些清淡的,太医说了几次,你阿耶就是不听,还是嗜甜如命。”最后半句对着子女们抱怨起来。

    李显只是嘿嘿笑着,半响说道:“冬日吃清淡的比肉更贵。”冬日的菜蔬稀少,价高过肉类。

    这日,重润也过来了,听了这话,笑说:“阿耶又骗裹儿了。”四人当中,只有裹儿或许因为管着户部,对钱财格外敏感,才会信了这话。

    皇帝若是吃不上菜蔬,那就离亡国不远了。大唐如今蒸蒸日上,怎么会短了皇帝的?

    裹儿皱了皱鼻子,伏在韦淇的怀中,悄声说:“阿娘,我从府里拿出十万贯钱,以你的名义捐出去赈济灾民,你说好不好?”

    韦淇闻言,吃了一惊,问:“朝廷没钱了?”

    这话引得李显和重润都看过来,看得裹儿百口莫辩,几乎以为她自己公饱私囊,搬空了府库。

    “还有……还有……”裹儿连忙道:“我是忽然想起一事,当年圣人为皇后时,曾捐两万贯脂粉钱修卢舍那大佛祈福。

    我想着如今京师多饥民,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阿娘捐钱救百姓,比圣人修佛像更功德无量。”

    实际上,裹儿想的是为韦淇经营个好名声。

    今年秋天,武三思污蔑中宫给韦淇的声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虽然后面被挽回了一些,然而以世人猎奇的本性,这恐怕要流传“千古”了。

    韦淇捐钱,一来减轻府库压力,二来活百姓,三来博个怜贫惜弱的好名声,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重润心下会意,立刻附和说:“阿娘乃是一国之母,心怀百姓,我也出十万贯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