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160-170(第1/17页)

    第161章 尚书左仆射 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

    裹儿出了宫,一迳往公主府去了。公主府诸人出门迎接,武延秀也在其中。

    这两年他胆子越发大了,不以做公主情人以耻,反而以之为荣,无妻无子,优游浪荡,令人瞠目结舌。有人私下里说,果然是武家的男人(够不要脸)。

    裹儿安抚过荣娘,抽空朝武延秀一笑,他会意,便悄悄离去,在竹园等待她过来。

    到了掌灯时分,裹儿才披着一身夜色过来。武延秀忙接衣奉茶,问长问短,殷勤侍奉。

    莲花烛台烛光闪烁,裹儿躺在武延秀的腿上,道:“出去这一趟,真把人累坏了。”

    武延秀给裹儿按揉太阳穴,笑说:“公主也太实心眼了些,让别人去岂不好?偏偏爱自己受累,依我看是你自作自受。”

    裹儿翻身伏在他怀中笑了半天,武延秀莫名其妙:“这话有什么好笑的?”说着便伸手向裹儿的胁下抓来。

    裹儿连忙躲闪,拉扯间,两人衣衫褪了一半。

    “别闹了,再闹我都恼了。”裹儿笑道。

    武延秀哼了一声,趴在她耳边,说:“公主几个月没回来,心疼心疼我。”

    裹儿推开他的脸,嗔道:“我今儿累坏了。”

    武延秀握着裹儿的手,密密地亲吻着,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裹儿听了,倒捏手捏脚来。

    “放心,保管累不着你。”武延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裹儿,看得她口干舌燥。

    武延秀见她意有所动,拉下红色的纱帐,举目所见都是令人躁动的红。

    裹儿的呼吸忍不住急促起来,武延秀扯下发带,也是红色,一边轻轻地安抚她,一边系在她的眼睛上。

    ……

    心中的躁动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把身体到理智燃烧殆尽,枕畔仅留下几点泪痕。

    次日,裹儿在往常的时辰醒来,通身畅美,神清气爽,倒是武延秀还在酣睡。

    她轻手轻脚下了榻,看见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燃尽,烛泪挂在烛台枝丫上如同结成了一串串珊瑚子。

    外面的丫鬟进来服侍裹儿梳洗更衣。临走之前,裹儿走到榻前,就见武延秀醒了。

    她伸手摸着武延秀的脸颊,武延秀抱在她的手放在胸前,问:“晚上回来吗?”

    裹儿回说:“阿耶说想我了,留我在宫中住几天。”

    武延秀颇为遗憾地亲吻了裹儿的手,说:“在宫中时,你要想我。”

    “好。”裹儿一口应了,举起手上的祖母绿戒指,说:“这是你送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

    武延秀恋恋不舍道:“慢走,早些回来。”

    裹儿点头,放下帐子,便出了门。夏日天亮得早,熹微的晨光已经洒向天地。

    裹儿骑在马上,裹着白露的夏风凉凉地吹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辉煌灿烂的明堂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裹儿前行的方向。

    神都这座城市如同温柔的女子正慢慢醒来,她挥着夏风的披帛,拂过每一个孩子,裹儿感到一股温馨和熨帖。

    今日没有大朝会,裹儿直接去了值房,万叶涛一早就到了。一见她进来,立刻站起,笑说:“我就知道公主会过来。”

    说着,便倒了一杯茶,递给裹儿,叙过寒温,便汇报起户部的事情。裹儿听完,说:“你做的不错。”万叶涛已经升了员外郎。

    她又问:“朝中还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万叶涛坐下来,“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相王病重。”

    正说着,其他人陆续过来。裹儿便把户部的所有人叫来,开了一个会,又吩咐了些事情下去。

    上午,宫人过来请裹儿去徽猷殿参加小朝会。裹儿便跟着去了,就见重润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疏。

    一见她进来,重润满脸笑容,揶揄道:“哎哟,我家的大善人回来了。我听说你从太上玄元真君那里学到了什么仙术,斩杀什么蝗神,也教教你阿兄我。”

    裹儿回来路上就听过这些无稽之谈,说她是什么神仙转世,太上玄元真君的弟子,斩蝗神,灭其子孙,甚是了得。

    她第一次听就浑身不自在,现在被重润打趣,忍不住上前要去打他。重润说来立刻就跑开了,他一边跑,一边挑衅,“咦,你急了!”

    裹儿气得夺过太监手中的拂尘,追着他要打。

    “咳咳!”殿外仿佛起了沙尘暴,几位相公的喉咙都不舒服起来。

    裹儿狠狠瞪了一眼重润,才转身回来做下,佛尘就放在手边。重润朝裹儿得意一笑,坐下来,命宫人请相公们进来。

    众人拜见后,各自坐下。

    重润叫人上茶,道:“这次李尚书去河南道治蝗,破除迷信,仅用两月蝗虫已灭大半,百姓传诵,做得极好,当赏,升为尚书左仆射。”

    裹儿没有意外,昨天阿娘和她提过这事,忽然想起:“户部要怎么办?”

    重润说:“仍由你兼任。”裹儿点头。

    张仁愿道:“安西来信说,大都护郭元振病逝了。”

    重润惊了一下,道:“让官员护送郭公灵柩回长安。郭公去了,这安西大都护何人能当得?”

    张仁愿回说:“副都护郭虔瓘才识高远,足智多谋,可为安西大都护。”

    其他人也没意见,重润便道:“上官侍郎拟旨。”上官婉儿应了一声。

    张仁愿又道:“臣老迈多病,只怕时日不多,请太子准了臣的辞呈。”

    重润和裹儿都看向他,面露惊诧。裹儿道:“季节变换,偶然生病是有的,难道张相公要弃我们兄妹而去?”

    张仁愿忙道:“臣不敢,只是臣早年受了伤,最近越发难受,精力不济,恐耽误朝政,还望太子公主成全。”

    重润见状,又想起张仁愿是七八十的老人了,心中不忍,便道:“张公你仍任同平章政事兼太子宾客,兵部这些庶务就……还要找个熟悉边务的人来管着为好。”

    裹儿想了想,说:“我听说北庭都护解琬多次上书请求还家,他年纪也大了,不如诏他回来担任兵部尚书。张相公,你觉得这人如何?”

    张仁愿笑回:“宰相之才。”

    重润问:“宋公呢?”

    “无异议。”宋璟回道。

    重润颔首道:“那就加封同平章政事,上官侍郎拟旨。”上官婉儿应了。

    众人又商议了其他官员的任命,过了半日,方散了。

    裹儿留下没走,她隔着窗户看这些老人离开,忍不住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

    重润也走过来,道:“是啊,李峤相公、苏瑰相公等人陆续去了,张相公和韦相公的身体都不好……”

    裹儿正感慨着,重润忽然道:“对了,借你家植儿一用。”

    “他一个小孩子,找他做什么。”裹儿好奇道。

    重润说:“我住在皇宫,诸事不便,让他过来当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160-170(第2/17页)

    千牛卫,给我跑腿。”

    裹儿想了想,说:“我回去问问他。”重润叮嘱道:“一定要他过来。”

    裹儿辞了重润,去迎仙宫探望李显。李显躺在树荫下的榻上打盹,宫人在旁边扇扇子,听见脚步声,他睁开眼睛,招手说:“过来陪我坐坐。”

    宫人搬来胡凳,裹儿就榻边坐了,笑问:“阿耶,我阿娘呢?”

    李显说:“你两位姐姐来了,要去看荷花,我嫌坐船头晕就没去,咱们爷俩呆着舒舒服服说话。”

    裹儿脆声应了,叫人拿来果碟茶具。她说:“阿耶这两天懒懒的,昨天荣娘还说你金口玉言,说好了去看她蹴鞠,怎么就没去了。”

    李显说:“女王说这话时一定嘴撅得老高,这点特别像你。”

    裹儿笑了,“阿耶是说我和女王脾气不好?不过这时说这个,也晚了,都是阿耶把我们惯怀了。”

    李显的笑声牵动肺部竟然咳嗽起来,裹儿忙为他拍背喂水。

    半天,李显才止住咳,摆手说:

    “人老了,不中用了。”

    裹儿道:“阿耶还年轻着呢,说这个干什么。有你在前面,我们什么都不怕。阿耶最疼我,再多疼我几十年。”

    “几十年?那可不成。”李显笑道。

    裹儿哼了一声,道:“阿耶说起来还是不疼我。”

    李显道:“你知道你两个姐姐过来做什么吗?”

    裹儿脱口而出:“要钱?”

    李显忙道:“不是你五姐六姐。”也只有这两个孩子过来,李显韦淇才会主动问她们缺不缺钱。

    裹儿说:“是三娘和八娘过来了,韦家没什么大事啊,韦安石年老,但看着还有几年的活头。”

    李显神秘兮兮,说:“韦家想求娶女王。”

    “他们想屁吃。”裹儿道。

    李显下巴抬起,“我也这样说,立刻回绝了她们。女王可不是一般的孩子。按理,植儿居长,韦家怎么没看上他?”他说着纳闷起来。

    第162章 薨逝 我讨饭养阿耶。

    当然是因为韦家要投机了,又不想过于靠近,就选了荣娘联姻。

    “算了,不说这事了。”裹儿转而说起别的事情,李显配合地转移话题,闲话日常。

    忽然有宫人匆匆跑来禀告:“相王……相王薨了。”

    李显一愣,心如刀绞,“哇”一声,吐出一口鲜血来,身子踉跄着要栽倒,裹儿一把拉住,忙问怎么了,又高声让人去叫太医。

    殿内顿时慌乱起来,宫人围上来。裹儿扶李显坐下,李显说:“不妨事,我要去相王府。”

    裹儿见李显神情清明,说话清楚,先回道:“让太医看了,再说其他的。快去叫皇后和太子过来!”

    说着,接过温水喂李显让他漱口,又拿来茶给他吃。李显见裹儿吓得脸色发白,反而安慰她:“不妨事,我自己的身体好着呢。”

    “来人,摆架去相王府。”李显吩咐道。

    裹儿猛地发现李显不同寻常,过于平静,心中不安,只得随他:“快去吩咐人准备好仪仗。”

    太医提着药箱气喘吁吁跑过来,裹儿急道:“快给陛下诊脉,刚才听了相王的噩耗,吐了一口血。”

    李显说:“我精神好,身体也好,不用看,先去相王府。”

    裹儿抓过他的手,按在枕上,说:“仪仗需要一些时间,先诊脉。”

    太医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探手按诊,诊完一只又诊另外一只手。裹儿急问:“太医,陛下怎么了?”

    李显也盯着他,太医回说:“陛下仿佛是急火攻心的模样,老朽才学浅薄,不敢下定论。”

    其他几位太医也过来了,裹儿闻言只好让他们都诊过一遍,商议用药。

    “这是怎么了?”殿外忽然传来一声厉喝,就见韦淇带着三娘和八娘从外面急匆匆赶来。

    宫人连忙散开,裹儿起身让韦淇坐在榻上扶着李显,简略地说了一遍。正说着,就见重润也匆匆过来。

    李显道:“没什么,我要去相王府。”翻来覆去地只是说要去相王府。

    裹儿和重润留下韦淇低声安慰李显,做手势叫太医出去说话。“陛下到底是怎么了?你们把话说清楚。”裹儿问道。

    太医令道:“陛下身子本来就一直细心调养,不宜大喜大悲。今日忽闻相王薨逝,大悲大痛之下,急火攻心,故而吐了血,只是陛下的情绪还未散发,恐有损龙体。”

    重润道:“先开药吃。这情绪怎么散发?”

    正说着,有宫人来说:“陛下问仪仗好了没?”

    裹儿道:“你告诉陛下吃了药再说其他的。”宫人去了。

    重润问太医令:“陛下与相王兄弟情深,敢问太医令陛下能否过去?若不去,这情绪怎么散发?若去了,再添悲恸又如何是好?”

    太医令踌躇不敢言,裹儿道:“你们先去开药吧,留下几个人跟着陛下。”太医令等人退下。

    重润和裹儿四目相视,都看到对方掩不住的担忧。又有人来催,二人只好回到院中。

    李显仍在念叨去相王府,连韦淇的话也不听了。韦淇有心要劝,但见他着了魔的样子,不敢再劝,生怕出什么问题。

    “这如何是好?”韦淇以目示意一双儿女。

    重润和裹儿对视一眼,犹豫了半响,然后不约而同地点头。裹儿走过去,道:“阿耶,把药吃了再去。”

    韦淇扶着李显进殿,换了素服。早有人包了衣裳给重润和裹儿送来,二人也换衣,卸了妆扮。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