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造物主,她是见证者,也是同行人。
若同成同坏,那么千年后,才会更好,必然更好。
她们花了十三年,初见成效,后世,总会螺旋上升,越来越快,不断出现更多女子创下的史诗。
“药好了。”门口忽然传来周清融的声音,她这些年越发老成,猛一见崔松萝狼狈的脸,“陛下只是体内积累的寒气被一激发,所以才虚弱下来,但也不至于到你哭成这样的地步吧,有我在,陛下少说还得有十几年好活呢,我说高低得活个五十岁。”
她一面说着一面递上汤药,“冒雪而来,还大悲大喜,你也得喝汤药,防止回去生病。”
崔松萝强烈抗议。
“上医治未病,”元煊喝完药面不改色,但不着痕迹坑了一把,“是该喝药,清融也该喝,也不知道谁昨日急的冒汗,大热大寒,也不妥。”
周清融冷哼一声,收碗抄手离开,“我可不陪你们两个忆苦思甜。”
年纪一上来就是患得患失的,一点没有她的洒脱风范。
元煊卧床不过三四日也就好了,像是从来没问过崔松萝那个问题一般,继续励精图治,推进崔松萝花了十多年筛选出来的良种,来年推广播种。
永兴十七年,南边丧乱,摄政王乘机夺权,太子元栋提出要率兵亲征南下,元煊准了。
元栋大胜,占领了梁国五座城池方班师回朝,回来告诉元煊,梁国似乎将要有一位登基为帝的公主了。
这些年,梁国一直对周国重修五经集注大肆抨击,更是对朝廷有女皇帝和女官员极为不齿,大骂周国为蛮夷之国,有辱斯文。
没想到,居然也有如此有魄力的女子。
“那公主委身摄政王,亲自弑父,摄政王登基后爆发战乱,没想到我攻下城池后传来消息,建康内,那公主杀了摄政王,预备登基,我想了想,索性攻到了建康,助那公主登基,又拿了两个城池,回来了。”
“维正辛苦,你做得很好。”元煊难得欣慰地抚了抚她的后脑勺,又捏了捏孩子的胳膊,很结实有力,“你做事,朕放心,对了,叫太医再来给你把个脉。”
元栋字维正,蕴含了崔松萝和元煊对她的期望,维护江山正统,这正统,是她们一手创立的正统秩序,而非其他。
她很聪明,性格温文仁慈,但行事却也果决,和元煊年轻为太子时很像,是很好的储君人选。
永兴二十五年,范阳王溘然长逝,李青神、长孙行、贺从等陆续皆因陈年旧伤致仕,元煊有了些预感,写下了一份《诫子书》,并未拿给维正。
待两年后,元煊驾崩,元栋才看到了那封《诫子书》。
上头写满了对一个未来帝王的殷殷叮嘱,从行事章法、看人用人、品格到权衡与决断,从世家如何彻底铲除,到文武之争,朝堂贪污腐败,穷兵黩武,豪族兼并,该当如何,字字蕴含着警示与期盼。
元栋潸然泪下,看到最后,隔着闪烁的眼泪,她慢慢肃了眉眼,扬起了头,看向了辽阔的天,耳边仿佛响起了母亲低沉缓和的声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世人皆以为朕继承皇位乃天命所归,唯独崔、刘诸臣知晓朕之艰苦,女子为皇,千难万险,千年礼教,凡人秩序,我一力挑之,幸有良臣不弃,鼎力相助,平息叛乱,压制物议,终登大宝。”
“朕践祚以来,肃清积弊,整顿朝堂,修礼法律例,重注儒道释三家经书真言,开科举,兴民学,终见女子重立于天地,阴阳无失,天地重振。”
“虽得一时盛世,后人却不可不警惕,我之新法,非后世真理也,通天之路,后有千万人走之,定可择真道,致千秋史书,不失女子半壁天地。”
“女子得位,如虎尾春冰,若要固天地新规,十世之内,必择宗室女子继位,无外戚、亲父干政之患,尔须慎择后嗣,维女子天地之本,切记切记!”
元栋慎重收起《诫子书》,藏于密格之内,“去看看崔太傅如何了,母亲逝世,她伤心至极,得好好保证身体。”
不想到了地方,却见崔松萝披着衣服在案前奋笔疾书。
“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