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nbsp;   他们等啊等,等着璟瑄跌个大跟头,却听到她被封为和硕公主的消息,所幸此次雍郡王犯到了他们手里——擅自接走私通东洋的犯人,他们定要将那铁面郡王,钉在耻辱柱上!

    他们摩拳擦掌,只待今日朝会。如今乍见璟瑄身为女子入朝,他们心中不爽之外,甚至有一丝隐秘的期待。

    就让这小小女子亲眼看着,她父亲是如何被万岁爷厌弃,然后他们再站出来,参她一本!

    璟瑄此时只顾着观察太子二伯的脸色,他刚刚才过来,喝止了那些议论的大臣们:“圣上与福安公主之事,也是尔等敢置喙的?”

    璟瑄心下发笑,也不知道在旁边看了多久,大伯选择了沉默,他也未必是个好的。

    不过是想拉拢她这个公主罢了。

    转眼便到朝会之时,璟瑄正一边昏昏欲睡,一边听着他们参奏胤禛。

    首先出列的是御史台的李大人,他洋洋洒洒列举了雍郡王的罪行:

    近日,臣闻雍郡王与罪人戴梓,二人私下勾连,行径诡秘,似有不可告人之密。

    此事干系重大,关乎朝纲稳定与国家安危,臣不敢稍有懈怠,特具本折,详陈其事,恳请圣上明察秋毫,以正视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40-50(第3/15页)

    雍郡王身为皇室贵胄,本应恪守宗法,辅佐圣上,以安天下。然其近来行为异常,不止在江南挑起事端,更是私自接出囚犯戴梓,交往甚密。

    戴梓者,虽技艺超群,曾为朝廷制造火器,立下功劳,然其性情孤傲,行事不羁,常有异见,更是私通东洋,流放盛京。

    东洋国土虽小,实乃我朝之外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雍郡王不思为国分忧,反与异族暗通款曲,此等行径,实乃大逆不道,罪不容诛。

    更有传言,戴梓受雍郡

    王指使,暗中研制新式火器,意图销往东洋,换取巨额金银。此等举动,不仅违反朝廷禁令,更可能助纣为虐,增强东洋之军力,后果不堪设想。

    臣身为御史,职责所在,不敢因私废公,更不敢因惧而不言。

    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虚妄。望圣上明察秋毫,做出英明决断,以保我朝江山永固,社稷安宁。

    紧接着,李御史便跪地不起。

    璟瑄气笑了,他还真是踩胤禛之余,还没忘了给自己贴金。

    随后,众御史亦纷纷效仿,最终朝堂之上,跪下都臣子竟超过半数。

    康熙心中大惊,他本就存着试探之意,却不想这老四在朝上,竟如此不招人待见——除了十三,曾无一人为他求情。

    无奈之下,他顺应众人的意思,宣了多日赋闲在家的胤禛上殿。

    其实他早已经在殿外等候,可等待他的并非他所预料的——

    康熙早就准备好为老四洗清冤屈的太子党人,站了出来,却拿错了剧本:

    “据臣调查,此事雍郡王并不知情,实乃其手下妖道所为!”

    璟瑄心下震惊,这人居然是将秦远供了出来!此事却为胤禛派秦远前去,可胤禛安排的“证据”之中,却并无此事。

    康熙心下虽然不满,却也只得认下,他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开口问道:

    “胤禛,此人之言可对?那秦远,想必不是你所派遣。”

    可胤禛却并不按照他们的剧本走,他坦然承认道:“不错,正是儿臣。”

    康熙闻言,看向胤禛的眼中多了一丝惊讶:他竟是不愿让那道士背锅。

    太子眼下颇为尴尬,而诸位大臣们已经闻风而动,要求立即惩处雍郡王——

    最终,在胤禛的“坦诚”之下,几乎整个朝堂上的官员,都与他对立:除了老五、老九、老十、十三,以及璟瑄、太子等人。

    璟瑄用意念与系统对话:“系统,太子现在算是为我阿玛洗清冤屈吗?”

    系统则是十分积极地回应:“自然不算,您若是此时出手,仍然算是先于太子为您父亲洗清冤屈。”

    罢了,璟瑄此刻已经知道,系统让她来此,怕是为得便是眼下的情形——系统似乎比她想得更看重她阿玛,不过眼下不是细究之时。

    于是,正当气氛一片低沉之时,璟瑄开口了:“臣有本奏!”

    一个丫头片子,又想整什么幺蛾子?难不成她想替父顶罪!

    康熙想了想牛痘,又看了看老四,还有台下跪倒了一片的大臣们,终究是点了点头。

    她并未咬文嚼字,开口便是石破天惊:“倘若这戴梓无罪呢?”

    什么?戴梓无罪?

    众人心里各自打起来了小九九,他们虽然知道,戴梓之事或有内情,可此事已是圣上判过的案子,谁人又敢置喙!

    这福安公主,竟然同她父亲一样,如此胆大包天,居然妄图为勾结外邦之人平反!

    璟瑄侃侃而陈:“南怀仁心怀叵测,蓄意构陷戴梓。吾今持铁证以明真相,愿诸君共鉴之。”

    于是,璟瑄拿出来了她命小太监取得的外文通信,铺陈于案,其上字迹斑斑,皆为南怀仁与外邦勾连之密谋。

    “此函详载南怀仁之阴谋,欲以不实之词,污戴梓之清名。

    且观此海外所制火器之图样,与戴梓昔日所造相较,优劣立判。

    戴梓之火器,精妙绝伦,非海外凡品所能及也。

    然南怀仁竟颠倒黑白,谓其出自外邦之手,实乃欺君罔上之大罪。”

    璟瑄将证据呈上,康熙看后脸色铁青,可诸位大臣却依旧不依不饶:“我等怎知,你这证据是否为真呢?”

    听他们的意思,这便是要说璟瑄伪造了。

    璟瑄正欲为自己分辨,可胤禟却跳了出来:“皇阿玛,此信可否给儿臣一观。”

    康熙速来知道,胤禟同自己一样,是爱研究西学的,他不只是研究西方的一些器物,对于外邦的语言,更是尤为擅长。

    大臣们也纷纷应和:“是极,吾等也深以为然,九阿哥颇擅洋文,定能寻得端倪。”

    这些人话里话外,便是确信胤禟会找出这封信的破绽。

    毕竟满朝皆知,胤禟与胤禛不睦已久。

    康熙沉吟片刻,将信交给了他,众人满是期待地等待着,等雍郡王被再踩一脚——

    没有人会相信这份证据是真的,哪怕这是真的,到了九爷手里也不是了。

    若这份证据是真的,且不说他与四爷的关系,光是皇上那关都过不去——这不是指认了圣上不辨是非、冤枉功臣吗?

    康熙打量着众人的神色,威严的声音从诸人上首传来:

    “胤禟,你看的如何了?”

    第43章 第 43 章 璟瑄的第一次朝会(三)……

    一时之间, 在场诸人皆以为,雍郡王这个跟头要栽到底了。

    可不料,胤禟在仔细查看璟瑄所呈上的证物后, 给出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结论:

    “是真的。”

    直郡王倒吸一口气:这个老九怎么回事?

    老八也不解地望向胤禟,那眼神似乎在说,为何此次偏帮老四?

    就连康熙也认为, 璟瑄不可能拿的到真正的信函,断定了这是她伪造的证据。

    可胤禟并未说谎,他虽然感激老四救了他, 却不至于编假话来为他脱罪。

    并非他多么正直,一来,胤禛于他有恩, 若是这信函本就是假,他戳穿了,也对得住本心,可奈何这本就是真的;二来,这南怀仁狼子野心,他身为大清九皇子, 又怎能以私利为先?

    康熙在金殿之上,默不作声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他看着镇定自若的璟瑄, 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莫非这证据是真的?

    倘若真的是这样,那这南怀仁可谓是胆大包天!而他竟也真的冤枉了戴梓。

    如果璟瑄能听见康熙的心声,必然会狠狠地赞同, 毕竟这些证据都是造化昨夜潜入南怀仁的居所拿到的。

    九阿哥见诸位大臣不信他,便指出了信中几处特殊的语法,以及书信主人的书写习惯, 与南怀仁昔日呈上的奏折对比,结果已经毋庸置疑——南怀仁才是那真真正正的奸佞小人!

    “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我爹是雍正》 40-50(第4/15页)

    宣南怀仁上殿!”康熙终于忍不住了,他自诩英明盖世,此时却也忍不住心虚,“朕许你与他辩论一番。”

    此刻,系统也展示了南怀仁其人的资料:

    南怀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佛拉芒人也,天主教耶稣会士,清初来华,声誉卓著。与清圣祖康熙颇为亲近。

    南怀仁博通天文历算、数学机理、机械工艺及地理测绘诸学。曾历时五月,旦夕授圣祖以几何学、天文学,……,圣祖嘉其能,授工部右侍郎,秩至二品。

    璟瑄无奈了:“这南怀仁既然在中国如此之久,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甚至做到正二品的大官,又为何要污蔑戴梓?”

    如此有才华之人,难道不该英雄相惜吗?

    若说是为了帝王的信重,历史上,康熙可是在他死后,亲撰祭文,更是为他赐谥“勤敏”,而戴梓不过区区汉人。

    若说是为了他的故国,可他也自幼便来到此处,至今早已过了不知道多少年。

    璟瑄努力平复着心情:不管是为了什么,南怀仁终究是陷害了戴梓,而他与皇玛法的关系,更说明,他是不可小觑的劲敌。

    皇玛法一向重旧情,绝不可让南怀仁逃了去,否则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时间缓缓流逝,晨光洒进了殿内。

    围观诸人,尤其是曾经与南怀仁勾结的工部官员,呼吸都开始沉重了,他们静静等待着事情的结果。

    并非他们对自己不自信,实在是这福安公主有些邪门,至今为止没有几个人,能从她手里讨得好果子吃。

    可这南怀仁也是深得万岁爷信重,前些年康熙出巡东北,南怀仁便被诏往盛京,与康熙一同谒陵祭祖,

    并为其考察东北水陆交通、军事驻防。

    一个是深得皇上信赖与倚重的老臣,甚至是半个老师;而另一个是万岁爷亲封的福安公主,更是献上了水泥这样的神物。

    诸人望向正在对峙的两人,眼中不乏八卦之色。

    康熙亦是端坐在龙椅上,他目光如炬,审视堂下对峙的二人——

    南怀仁今日并未穿西方服饰,而是入乡随俗。

    他身着一席石青色锦鸡补服,自信洋溢。一眼看去,他与诸位大人无异,就连充满异域风情的大胡子,也仿佛已融入了大清。

    “不愧是在中国待了这么久,还混得这样好的外国人。”璟瑄内心敲响了警钟,此人绝非泛泛之辈。

    再看璟瑄,她一席士人的长袍,身上除一块玉佩之外并无过多饰物,可她的眼神却锋利无比:“南怀仁大人,你何故背叛大清,污蔑戴梓?”

    面对璟瑄率先发起的诘难,南怀仁面上依旧平静,他一口流利而略带异调的汉语,缓缓解释道:“陛下圣明,臣南怀仁,虽为异国之人,却心怀敬仰,与朝上其他臣子一般,忠诚无二。”

    “昔日三藩之乱,臣为您修好炮车,助您取得胜利,”南怀仁似乎是十分委屈,“臣亲自设计火炮,并献给您《神威图说》,臣又为何要陷害区区一个戴梓?”

    “好一个忠诚无二!”璟瑄瞥了眼南怀仁淡定的面孔,心下一股无名火,“虽然你有这样那样的功劳,可这都掩盖不了,你嫉妒戴梓!”

    可南怀仁笃定了璟瑄并无证据,他依旧是坚持着:“戴梓大人所造火器,实在是无法令臣生妒。倒是福安公主,您十分可爱,令臣忍不住妒忌圣上,竟有如此出色之后辈。”

    这南怀仁还真是油嘴滑舌,璟瑄虽然被他夸了“可爱”,但心中对他更是提防了,今日她也算亲自见识到了,何谓“口蜜腹剑”!

    南怀仁微微一笑,他继续说道:“臣身为工部之人,曾亲眼所见,其连珠火铳虽能连发,但射速与精准度皆不足。”

    他眼神十分真诚,再配上他习惯性的手势,令人忍不住信服,他说道:“且火药配方亦非最优,威力不足,难以与臣所制火器相提并论。臣所言非虚,望陛下明察。”

    围观的众人心中本是各有心思,他们都见识过南怀仁的能力,此时也竟然都相信了他的说辞,这戴梓约摸是略懂些火器,可真的与南怀仁比起来,那就是不够看了。

    而璟瑄依旧头脑清明、目光锐利,并未被他所迷惑。

    她犀利地揭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