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20-1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总有人愿意为了赵国退让一步的,这些都是能争取来的支援。赵国内部想要在一月内解决纷争,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然而各国并不给赵国这个机会。

    要是换成正常的战国时期,各国还一定会不管不顾地动手阻拦。各家联姻甚密,哪怕君主想动手,也得顾虑一下姻亲关系。

    今天你对联姻对象下手了,明日你就会受到其他联姻列国的谴责,甚至是攻打。各家都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随意动手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秦国就经常因此被六国针对,要不然哪来那么多次的合纵呢。

    秦国有底气敢和六国硬刚,其他诸侯国没那么莽,也没那个实力。是以联姻并不是嘴上说说的,是切实存在约束力的。

    好在,如今的东周天下已经乱了。

    大家都不是一个时期的人,还拿联姻说事就站不住脚了吧?出了五服的亲戚,可没道理插手别人家的事情,那也管得太宽了。

    齐国就仗着自己的联姻国不是已经消失了,就是和自家相隔数百年,攀不上亲戚,堂而皇之地去搞小动作。

    魏国倒是和赵国时代差距不是很远,但也不影响什么。魏王派了人去赵国搅局,然后说寡人是和赵国的某一家联的姻,所以过来帮这家对付另一家。

    魏王:寡人这可不是搅浑水,寡人在认真帮自家亲戚夺位!

    虽然他的亲戚压根没有参与王位争夺,是被他强行拖下水的,魏王派去的人在无差别针对任何一个冒头的宗室。

    列国各显神通,给自己找了一堆借口,反正就是要耍赖皮不让赵国好过。偏偏赵国如今无力反抗,外有战事内有动乱,一时举步维艰。

    秦国做出明哲保身的看戏姿态,并没有直接参与进来。

    不过大家都理解,秦赵关系太差,现在跑来插手,找什么借口都没用。赵国定然会先联手把秦人赶出局,再打自己的。

    只是秦国就算龟缩着,别人也不觉得他们没行动。顶多就是比较隐晦,暂时没抓出来到底谁是秦国的走狗。

    找不到秦系势力,那就先把明面上跳得厉害的魏齐弄掉。

    很快,魏系和齐系势力遭到了赵人的一致针对。两家立刻选择握手言和,暂时联合起来,挡住赵人的攻势。

    扶苏特意把赵国内乱的消息泄露给玩家,有不少玩家就去赵国凑热闹,打听最新剧情,然后上论坛转播。

    于是扶苏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了赵国的最新现状。

    当那位颇有能力的赵国宗室脱颖而出之后,眼看着魏齐联盟搞不定这家伙,扶苏决定出手了。

    他和父亲抱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120-130(第5/34页)

    “魏齐两国真是没用,还得看我们大秦。”

    始皇随口回应:

    “他们如何能与朕的太子比能力?”

    得到父亲夸奖的小太子立刻支棱起来,承诺会尽快搞定赵国。要是赵国老是杵在那里不灭,岂不是会让父亲失望?

    始皇见儿子勤奋起来,略感满意。

    果然,想要解决爱子喜欢偷懒的问题,还是这招比较有效。

    扶苏打小就很吃这套,然后被他忽悠着干了不少事。大到治理国家,小到友爱弟妹,全是为了不让父亲失望。

    好在优秀崽崽并不会因此压力山大,轻轻松松抗下了这些期待。

    隔了几日,赵国传来最新消息。

    “听说赵国有个宗室势力太大了,其他王位争夺者不甘心,联手设计杀害了他。”

    如果再搞一回刺杀,哪怕嫁祸得再怎么成功,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秦国头上。届时各国越发认定秦国想刺杀谁就能刺杀谁,肯定会不管不顾灭了秦国这个大威胁。

    所以扶苏换了个套路,他挑拨了几个赵国公子设下埋伏。宗室中了埋伏,没能逃脱出去,和亲信一起送了命。

    这个手段成功率更高一些。

    各国常有这样的事,像是楚国的春申君等人,都是这么死的。相比起来,派遣单人搞刺杀,很容易功亏一篑,不够稳妥。

    这次的埋伏引发的动静不小,许多人都听说了。哪怕赵国境内仍有人怀疑是别国插手,却找不到借口发难。

    几位涉事公子也很理直气壮:

    “魏齐的气焰不是被压下去了?既然如此,我等定然不能再放任他坐大!”

    这里的他指的是被埋伏杀害的宗室。

    内忧稍微解决了一点,赵人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窝里斗了。有远见的赵国臣子恨铁不成钢,却也无可奈何。

    有人想请宗族里的长辈出来主持大局,然而已经争红了眼的公子完全不理会这些老家伙。

    而外界,燕国还在不断攻城略地。

    赵国没有君王调度军队,虎符一直在赵王宫里任人争抢。所以赵国军队不能擅自行动,只能等到大军压境再被动防守。

    幸好有人趁乱窃取了部分虎符,命人快马加鞭送出城去。这种时候也管不了是谁擅自动了虎符了,赵人自己都调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国将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其去纠结送来虎符的是不是乱臣贼子,还不如就假装自己是个没有感情的打仗工具人。

    左右君王规定了只要有虎符就可以调动大军,至于虎符是被窃取的还是君王赐下的,那和听令行事的将军无关。

    哪怕以后新王上位了,他们也不用担什么责任,让拿来虎符的使者自己头疼去吧。

    这么乱的情况下,能抢到虎符的肯定不止有赵国自己人。最后大家一数数量,虎符丢了好些个。

    因为抢到虎符的赵人也并非一条心,他们内部根本没办法互相对一对自己拿了几个、又有几个是被别人拿走的。

    实际上窃符的赵人压根不承认自己窃走了虎符,避免落下什么把柄。

    所以齐国、魏国和秦国都各自弄到一块虎符,还没有人来追查,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但抢到最多的还是玩家。

    玩家可太能干了。

    不仅在大家抢虎符的时候横插一脚,甚至在赵人往外送虎符的时候,也跟过去捣了一通乱。

    当有第一个玩家发现虎符可以被抢夺,并且作为重要道具献给任何一位诸侯王,都能够换取丰厚奖励起,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

    很不巧,虎符的价值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玩家之间得到过宣扬。

    由于赵国的虎符丢过一回,当时秦国给出了一整套高级装备作为换取虎符的奖励。许多玩家都听说过这件事,所以在发现赵国的虎符又能抢了之后,谁也没闲着。

    还有大量玩家听到消息涌入赵国,开始对剩下的虎符发动袭击。

    也许是因为当初给出奖励的是秦国的缘故,这次玩家们弄到虎符之后,第一反应还是送来秦国换奖励。

    始皇面前很快出现了数枚虎符。

    全是赵国丢的,魏齐加起来都没搞到这么多。

    这还没完。

    赵国剩余的虎符被赵人藏得很严密,已经不好偷了。那么没拿到虎符又眼馋奖励的玩家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去外头搜寻新的目标啦!

    始皇案前很快又出现了什么楚国燕国齐国之流的虎符。

    始皇:……

    太多了,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幸好秦国虎符都被始皇和扶苏收到了他们玩家账号的背包里,有些别国来的玩家在秦王宫怎么翻都翻不到,不然秦国的虎符现在估计也会落到哪位国君的案前。

    始皇扭头看儿子:

    “可是你怂恿他们去偷虎符的?”

    确实故意回帖把几个月前那封爆帖重新推到首页、又发帖明示大家现在可以再去赵国趁火打劫一波的扶苏,无辜地冲阿父歪了歪脑袋。

    太子殿下一脸纯良:

    “父亲说笑了,我是这样的人吗?”

    始皇不为所动:

    “你是。”

    扶苏也不恼,高兴地说:

    “果然还是父亲最了解我。”

    始皇把乱七八糟的虎符分拣了一下,挑了一些交给合作多次的玩家,告知她应该分别发往哪国。

    这次不送给别国国君了,而是送给他们埋在别国的间谍。让他们看时机动用,最好尽快用掉。

    虎符丢失之后重新打造,会有一个时间差。只有在时间差内用掉,才有价值,不然新虎符打好,旧的就没用了。

    同样拿到了虎符的各国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谁也没耽误。

    并不只有秦国拿到了各国的虎符,其他国家也多多少少弄到了一些。有的玩家就是更想要某国给的奖励,不稀罕秦国给的。

    魏王拿着齐国虎符,派了个安插在齐国的奸细带虎符去调动齐国军队,让他们大军压境去攻打燕国。又拿了楚国虎符,让人去打齐国。最后拿着燕国虎符,去打秦国。

    时间紧急,哪有空一个个研究过来,该怎么用才能利益最大化。所以当然是选择先尽可能地把局势搅浑,越多人被拖入战场越好。

    各国基本都有虎符丢失,魏国就是其中之一。

    魏王不可能拿着别国虎符,让他们派军队来护卫魏国,那么就只能选择把这些军队放出去搅乱各国局势。

    这种时候,就是得比谁更惨。

    先把别国弄乱,自己才有足够的资本笑到最后。说不准别国乱成一锅粥,就没空来魏国捣乱了呢。

    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直接导致没有哪国幸免于难。

    秦国也私下调动了军队,去攻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120-130(第6/34页)

    赵国和魏国。不然所有人都在打仗,就你家不动,太明显了。

    齐王眉头紧皱:

    “我齐国军队不少都被调动去燕赵魏等国了,只怕留守的军队难以应付别国的攻势。”

    管仲冷静地表示:

    “大王莫急,臣有一计。”

    而后管仲开始给各国发消息,询问大家愿不愿意互相交换虎符,把自家的虎符换回来。

    焦头烂额的赵国第一个响应。

    赵国可经不起打了,当然愿意做这笔买卖。但齐国没搭理赵国,因为赵国手里明显没几个别国的虎符。

    管仲压根不相信赵人手里有齐国虎符。

    管仲的第一目标是塑料盟友秦国。

    虽然四国互殴的时候秦国找借口没来帮忙,可两国毕竟还在合作经商,勉强还维持着盟友的体面。

    管仲认为,秦国除非打算现在就和齐国彻底分道扬镳,不然应该是会答应合作的。

    秦国的态度有些暧昧:

    “我大秦丢失的虎符已经尽数被动用了,不知管子预备用什么来换?”

    管仲感觉到了棘手。

    他和齐王私下商议起来:

    “原以为秦国虎符还有流落在外的,可以找人换到,或者寻天外人去搜集到。不成想秦国虎符已被用掉了,恐怕难以换来。”

    齐王想了想:

    “这倒也不难理解,秦国军队战斗力极强,十分适合派出去搅局。燕王楚王那些人一旦拿到秦国虎符,绝对不可能放着不用,必会第一时间消耗掉。”

    谁不想操控秦国军队去帮自己打敌人啊?简直想想就爽歪歪。

    管仲点头:

    “幸而秦国还愿意换,只是可能无法一换一了。”

    原本齐国要是能掌握秦国虎符,更换时自然不会一个秦符换一个齐符。秦符可比齐符值钱多了,要换也得叫秦国搭点添头来才行。

    结果现在因为没有秦符在手,秦国可以坐地起价了。仗着齐国着急想拿回自家的虎符,完全可以给出一换二、一换三的价码。

    谈生意,扶苏是专业的。

    他和管仲在玩家的帮助下你来我往地来回拉锯,两个玩家远程加上好友之后,隔着千山万水帮两位NPC大佬传话。

    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商谈后,终于讲好了价钱。

    扶苏微笑着表示:

    “齐国是大秦盟友,自然不能开价太高。这样,二换三,齐国再帮秦国攻打一下赵国。”

    管仲满口答应,这比他预计的一换二可划算多了。至于攻赵,不说齐国本来就会出兵,发兵这件事本身也有能划水的地方在。

    秦国看似吃亏,实则不然。

    始皇这边很快接到了其他国家要换虎符的交易。

    一换二其实是各国的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