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尝一口再说。

    没想到一口下去,这碗米粉又将禾嫒尺的饮食三观刷新一遍。

    全州红油米粉的米粉和卤菜粉用的粉完全不一样,是细米粉。看着和绵阳米粉差不多,比绵阳米粉略粗一点点。

    原本瞧着像是没什么味的清汤汤底其实是专门熬制的大骨浓汤,由于米粉细,每根米粉能挂更多汤汁。

    入口口感和粗粉完全不一样,并不爽滑,反而略粗糙。但是吃起来更有米香,米浆感更重。

    这家红油米粉煮法跟禾嫒尺之前知道的煮法不一样。

    鹏城、甚至许多城市的各大粉店,多是将米粉放在滤网里煮熟搁碗里后,再往里头放高汤。

    这家店则是选择直接在高汤里烫煮,由生变熟,在煮的步骤已经开始与汤合在一起。

    粉在出锅时虽然看着平平无奇,实际上已经拥有浓郁美味。

    所以哪怕不吃辣的人,直接吃不加红油的米粉,也能尝到专属于新鲜米粉与大骨汤头结合的鲜美味道。

    要是能吃点辣,再浇上专门熬制的红油点缀,光是这个汤头加上米粉,不配任何小料,都能让人直接吃掉整整一碗。

    红油米粉的红油每家店都不太一样,得是自己熬的。

    吃起来不光只是辣,还有红油的特殊香气。

    店里的红油盛放在一个插着电的炖汤锅子里,电锅一直温着油保持油温。要是在店里的红油锅里打红油时,勺子往锅底捞一捞,甚至能捞上来一些调料碎末。

    调料末看起来黑黑的,熬红油时早已将里头的味道全部慢慢熬煮出来,渗进了红油里。

    嗦了两口粉,禾嫒尺用筷子开始夹粉里的肉沫吃。

    或许因为广西有专门的养殖屠宰场,这里的肉新鲜,吃起来只有肉香,没有奇怪的味道。

    只是肉沫数量不多,还不好捞。筷子一转,又去夹碗里的黄豆。

    然而这碗米粉里的黄豆又让她有些意外。

    一般在店里吃米粉,或是面时,要是加黄豆,大多是往里面加炸过的黄金豆,吃起来嘎嘣脆,起一个增香的作用。

    可全州红油米粉里的黄豆,却是煮的,乍一看,不怎么好吃。

    夹起一颗放嘴里,不用咀嚼,黄豆竟已经炖得能直接在口中抿着化开来。

    细嫩的口感让人上瘾,很容易吃完一颗又要再夹一颗。

    由于没有勺子,禾嫒尺不能像以往那样将米粉和汤一块吃。于是她换了吃法,先是嗦几筷子挂着红油的粉,再来点黄豆,喝一口带肉沫的汤。

    其他额外添加的小料似乎变得已经没那么重要,这碗粉原本的组合已经足够完美。

    现榨的米粉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5/15页)

    筒骨汤简直就是绝配。

    一碗粉吃完,禾嫒尺舒坦地抽出纸巾擦嘴,并在心中给广西米粉疯狂点赞。

    也是这时,她才发现陈灵在店里打了一份免费的豆浆解辣,现在正边喝边吃粉。

    “你这是……辣着了?”

    陈灵捧着碗喝下一口汤,又哈气:“有点。”

    陈灵被辣着,倒不是因为她个假湖南人,不能吃辣。

    而是红油真的辣呀!

    桂林人真是狠,平时粉里不怎么放辣,都让自己加。

    广西人吃辣绝不出名,第一次来,谁晓得放在桌上自由添加的辣椒一个个全是隐形炸弹?

    刚才禾嫒尺吃粉时,仅放了半勺红油。

    半勺红油根本不多,拌匀以后分布在汤里瞧着也就是些红点点,然而她吃起来却已经觉得辣味足够,没有继续再加。

    要强调的是,禾嫒尺虽然是个广东人,但她绝不是吃不了辣的那种!

    平日在鹏城吃饭,也经常点中辣,加辣。就这样,还经常吐槽店里的辣椒不够味。

    所以广西辣是真有点东西。

    不过辣不等于不好吃。

    陈灵被辣得脑门出汗,却还仍然倔强地慢悠悠吃着粉,时不时还对米粉点点头,像是在肯定这碗粉的味道。

    最后,她甚至还将粉盆端起,将里头的汤连着各种小料一饮而尽。

    “呼~”舒服。

    *

    吃过早饭已经十点半,两人走在路上还意犹未尽地想着刚才那碗红油米粉,聊着天,想说给以前的舍友们分享这种不太出名的美食。

    刚掏出手机,陈灵又将它放下:“哎,忘拍照了!你拍了吗?”

    “……我也忘了。”

    “光顾着吃了……我们等会儿去哪儿玩?芦笛岩怎么样?”陈灵提议道:“是桂林市区附近的溶洞,西游记以前还在这里取过景,交通方便,打车坐公交都能去。”

    “我还没见过溶洞呢,好呀。”

    “象山公园呢?这个也挺出名的,我们要去吗?”

    “要预约哦,我们上网查查?”

    两人商量着等会儿玩耍的去处,禾嫒尺还在分心想刚才吃到的红油米粉。

    她职业病犯了,迫切地想给红油米粉写点什么,哪怕不是单独的探店推文,也要为它写一篇笔记。

    她想把自己在桂林尝到的美味分享给网友们、粉丝们。要是大家哪日来广西玩,也希望他们能尝到同样的味道。

    只可惜刚才吃得急,而且红油米粉价格不贵,不会占用她的每日点评任务名额,所以完全忘了拍照。

    不过没关系,等陈灵离开,她一人探店时还会再来。

    时间多得很,慢慢来。

    第74章

    两人在网上提前买下芦笛岩的票,坐上两元一位的公交车。

    桂林公交坐着比鹏城舒服些,人不多,开着车窗,空气清新。往外瞧能看见路上行人以及摩托车、电瓶车。

    她俩坐在一排,却都往窗边挤着看:“你看,桂林电瓶车还有专门的车道,马路红绿灯底下有专门的摩托车等待区。”

    禾嫒尺有些羡慕:“道路规划不错啊,跟鹏城不一样。”

    鹏城最初似乎在规划时就没有留电瓶车的路,但现在不少居民为了方便出行都会买电瓶车,再加上外卖骑手等,电瓶车和人车抢道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说别的,就说她俩母校外那条街的十字路口。

    只要斑马线上的灯一绿,电瓶车就会从四面八方横着竖着冲出来,让行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桂林就不同,城市里电瓶车虽然多,但管理好,有专门的车道自然不用跟人抢道。每辆车还有专属的车牌,方便管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在公交车窗边看着市区内城景山景慢慢摇,不知不觉已到达芦笛岩所在山脚下。

    只是买了票还不能自由进去,得等。

    芦笛岩景区自配解说员,每位解说员会带领20~30名游客进入岩洞参观,得游客数量够多才会开启新的一轮游览。

    好在桂林足够出名,旅游业发达,现在虽然是旅游淡季,没多久就等足人,可以出发。

    才刚进溶洞,游客群里已经开始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传出。

    “好闷啊。”

    “有点热。”

    “帮我拿一下东西,我脱个外套。”这是陈灵在对禾嫒尺说话。

    岩洞里全年气温接近,基本维持在19℃左右,现在桂林的室外气温大概在14℃,有好几度的温差,进去自然会觉得热。

    要是反过来,夏季进去,则会觉得岩洞里凉飕飕,得添衣服。

    岩洞各处分布着形状不一的钟乳石,里头景色不开灯时就是一片黑,能瞧出来模样,主要还是得靠灯光以及想象力。

    给不一样的石头打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将钟乳石衬托出不一样的模样,再给它起个名字,配上解说员,就能让原本瞧着平平无奇的山洞成为一张长长画卷。

    灯光设计师功不可没。

    听着解说员在上头对新的钟乳石组合一通讲解,禾嫒尺和陈灵在底下说悄悄话:“听说这里还是桂林小学生的春游目的地呢。”

    “啊?这的小学生玩挺高兴呀,我小学时候春游都去哪儿玩来着?”

    岩洞内其实路不算难走,走起来也不累,就是有些滑,偶尔还会有水珠滴下来,让人怀疑外头是不是在下雨。

    让人没想到的是,岩洞内居然走着走着还有额外的收费项目,好像是个裸眼3D视频。

    将一段动画投影在较为平滑的墙壁上,额外付费的游客可以看,没付费就只能在旁边等着。

    两人态好,倒是没觉在旁边等着无聊,反而觉得有了自由活动时间,到处瞎溜达。

    岩洞内的游玩行程总计60分钟,门票由于是网上买的,有少许优惠,买成82元,比标准价90便宜8块。

    买票时两人看见学生票半价还嘀咕来着:“要是早一年来玩能多省好几十呢。”

    回程公交相对没那么方便,时间长一些,得要一小时,所以改成打车。

    由于时间还早,两人没回酒店,而是选择直接前往象鼻山公园。

    在芦笛岩山脚下滴滴不好叫,反而路边有辆当地出租车在等客人。

    只是出租车不肯打表,要一口价20。

    想着刚才滴滴页面显示的价格是17~19,区别没有很大,两人就上了车。

    没想到这俩出租车的司机懒懒的,想着都是一口价20,就没给她俩送到公园门口,而是小坑一把,将两人带到象鼻山公园的外围。

    “那就是象鼻山公园,你俩在这下车走过去就行了,那边红绿灯不好过。”

    两人是外地游客,只晓得进入公园要预约,也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70-80(第6/15页)

    知道其他入场规则,想着看到园区和象山应该距离入口也不远,就傻乎乎下了车。

    然后迷茫地围着公园外围走了一公里才找到入口。

    期间还碰到另外一个口子,可惜只能出不能进。

    然而大费周折看到的景色却没能让两人高兴起来,这个需要预约才能进的公园小了点,唯一有意思的是看起来像大象的山石。

    由于这日天色有点阴沉,拍照也不太好看。没昨天看的两江四湖有意思,也比不上刚去的芦笛岩。

    有时候出门玩,总是容易将景点进行对比。

    要是她俩昨日先来象鼻山公园,或许会觉得新奇有意思得多。倒是看见园区里有竹筏,让两人有些蠢蠢欲动。

    竹筏啊,多有意思。

    这两天在桂林没少看见各种小游船,心里早痒痒,想上去坐坐啦。

    然而提早做过攻略的陈灵脑瓜子清醒过来,将自己与禾嫒尺摁住:“我们明天就去阳朔,能去兴坪古镇坐竹筏,后面还能去遇龙河坐纯人工双人竹筏,你忍忍!”

    从香山公园出来小走几步,眼前的景色忽然不知怎么变得有些眼熟。

    禾嫒尺率先反应过来:“这不是昨天我们去的小车米粉店附近吗?”

    说起昨天的小车米粉店,两人又想起那家店附近还有不少当地小吃。

    正巧,早上吃过红油米粉之后逛了两个景区,期间没吃别的。虽然天色还早,才下午两点多,已经有些饿。

    “找好吃的去!”

    来桂林的第二天,两人晚上想试试当地饭菜,来一顿扎实的米饭。所以下午两点的加餐,原本也没想吃特别涨肚子的东西。

    不过——

    “快看,这家店卖糯米饭,广西糯米饭好像还挺出名的,当地有好几家网红店呢!”

    店子名字叫恩恩小吃店,要不是陈灵眼尖,还真不知道这家店其实主营糯米饭。

    最基础的糯米饭是3元一份,额外加的小料也不贵,腊肠是1块钱半根,火腿肠2元,脆藕0.5。

    店里卖糯米饭的是个奶奶,见两人看着餐牌墨迹,也没催她俩,而是打开盛放糯米饭的保温大锅子,让她俩看基础糯米饭有什么小料。

    由于天气凉的原因,这家店的小料都被用一个个深铁盆子装起来,和糯米饭一同放在保温锅里温着。

    分别是酸豆角、卤豆干、腊肠碎、辣椒酱。

    除此之外还有豆蓉,豆蓉量多,单独用一个大的旧电饭煲内胆盛起来,能看出店家是个很节俭的人。

    禾嫒尺看着小料初步判断味道:“有腊肠碎就不单独点腊肠了,火腿肠好像不是很搭糯米饭,来一个脆藕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