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60-170(第1/15页)
第161章
社区小店的抽油烟设备比较一般,也可以说几乎没有。
让店子透气的主要设备,就是敞门让风直接往里吹。
而且店里的点菜、以及烹饪方式真的和自家炒菜非常像。
店内的肉菜价格基本在20~35之间浮动,素菜则是6~7元左右,甚至还可以单点鸡蛋,一个2元。
吃烙锅的过程,完全就是一场真正的烹饪过家家游戏。
像隔壁桌的本地居民就点了两个鸡蛋以及一份韭菜,在锅上给自己整了一份韭菜烙蛋吃。
而小罗则是把五花肉微烙过之后直接当菜炒。
她将五花肉炙得很漂亮,同时,还将另外单点的,7元一份芹菜、洋葱、以及韭菜和包浆豆腐,一并放到锅上烙。
芹菜和洋葱被小罗当作五花肉的配菜用,没放完,说是等会儿烙别的肉时还得继续当配菜放。
韭菜和包浆豆腐则是被她单独搁在一旁用油慢慢炙着,时不时还用小铲子检查一下火候。
小罗平时自己没少做饭,估计吃烙锅的经验也很足,在锅上刷的油不算很多,再加上锅子中间凸起,多余的油会自己往锅子边上滑下去。
烹饪过程中除了肉菜接触锅子时会时不时冒出烟气以外,倒是没禾嫒尺想象中那么容易爆油。
战况比隔壁桌看着好许多。
禾嫒尺巴巴看着小罗用铲子在锅上折腾,自己也心痒痒想试试看,不过还没等她说出让小罗歇会儿的提议,肉就已经好了。
“我们先把五花肉吃掉一些吧,空出来的地方我们可以烙肠子。”
“好啊,是这么吃吗?”
禾嫒尺学着小罗的样子,将烙锅上的五花肉与已经被烤软的芹菜和洋葱夹到一块,蘸上店家调好的蘸水,再直接一口全部塞进嘴里。
刚烤好的五花肉和配菜在锅上热得冒着油泡,在蘸水碗里过了一趟,外头的温度已经略微降下来,吃起来仍带着热气,却不烫嘴。
店里的五花肉还挺新鲜,虽然没有提前腌渍过,但直接烙熟也尝不出什么奇怪的异味。
不过最绝的还是特调蘸水。
贵州蘸水的味道特别又复杂,禾嫒尺不太确定里头都加了些什么。
酱红色点缀着绿色葱花的蘸水,散发着一股发酵物特有的咸鲜味,和里头的胡辣椒、折耳根、蒜末混合,还让它尝着起来辛辣中带着清爽。
烤得微焦的五花肉往蘸水里浸过,能让蘸水的味道随着每次咀嚼,渗入还没调过味的五花肉里,使它吃着味道层次变得丰富。
与五花肉混合在一块的芹菜刚被炙熟,可惜夏天的芹菜没春天的嫩,吃起来还是带了点儿筋。不过配上炙肉片,却又给它增添一层蔬菜特有的纤维口感。
吃着有点儿像烤肉,又有点儿像炒菜。
吃炒菜嘛,肯定得配大米饭。
这么想着,禾嫒尺便问小罗:“你要吃米饭吗?”
这时的小罗刚把烙好的肉片卷在生菜里头塞嘴里,嘴巴里满满当当,不好说话。只能点点头,然后给禾嫒尺指出店里大饭锅的位置。
大饭锅旁贴着一张已经脱色的红纸,上边用毛笔写着一行字:米饭自取不要浪费。
字还怪好看的。
“菜不少,我们先各打半碗米饭吧?”禾嫒尺还不清楚新朋友的饭量,为了不浪费,准备按照量最少的样子先少盛一些。
热乎乎的大米饭被禾嫒尺送到战场,烙锅上的芹菜洋葱爆烙五花肉便开始遭殃。
放在锅上的东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禾嫒尺不客气地夹起一撮烤软的韭菜,将滋啦作响的五花肉卷起来放进嘴里,再猛扒一口米饭。
随后便将目光转至两面被煎得外皮微焦的包浆豆腐上。
“这个应该能吃了吧?”
得到来自小罗的肯定,禾嫒尺便夹起一块豆腐蘸上辣椒面放碗里。
再将筷子伸进蘸水碗里捞里头的蒜末、香菜之类的碎碎,把它们搁到豆腐上,再一并吃。
入口瞬间,包浆豆腐薄薄的外皮便被牙齿挑破,里头带着豆香的软嫩被牙齿从缝隙中挤出来。
微麻咸香的辣椒面和味道复杂的各种小碎料,随着咀嚼逐渐与豆腐的嫩滑融合在一起,特殊的口感与调味让人相当上瘾。
小罗这个本地居民对包浆豆腐的瘾就很大。
“你来在贵阳玩的时候有没有在路边看见那种专门烤豆腐的小烤炉?”
“那种底下一个炭炉,上边一个架子,老板一边烤,旁边一群人围着吃的那种对吗?”禾嫒尺回忆着前些天在贵阳的经历。
“闹市区好像不多见,但是我住的酒店附近天桥底下有一家。不过我每次经过的时候都吃饱了,看摊子上的豆腐好像不少店里都有,就没专门去试,但是本地居民好像挺喜欢,六盘水也有吗?”
“嗯。”小罗回忆着说,“我们小时候吃豆腐大多会去这种挑着担子跑的小摊上。长大以后发现其实吃起来店里和小炉子烤的味道差不多的,但是氛围不一样。”
“我还记得小时候坐在摊子前面吃着吃着碰到城管,老板会直接挑着担子跑。”!
“我见过!”禾嫒尺一听就想起之前在贵阳碰到的事。
“前几天我在贵阳逛街的时候看见豆腐摊子被城管撵得到处跑,后面还有人举着筷子追,好后悔没有马上拍下来哦。”拿来当美食视频封面预告肯定很有意思。
“很常见啦,摊主跑路我们还会帮忙搬凳子呢,辣椒碗也不能落下。”说着,小罗也把烤豆腐放嘴里,用力一抿,享受软豆腐从皮里爆出来的感觉。
禾嫒尺把小半碗米饭配着各种菜吃完,便又自告奋勇想试着自己烙一锅猪大肠和粉肠试试。
……
“可以烙猪大肠的店不少,但是能吃粉肠的店应该不多吧?这东西只要不新鲜就会苦,还发绿,我爸好像是这么说的……”
“下次你要是有机会来广东,我带你去试试广东人做的粉肠,对不是肠粉,是粉肠。”
“怎么吃?白灼蘸酱油啦哈哈哈。”
吃饱喝足结过账,禾嫒尺便与小罗结伴离开小店,前往她住的民宿。
禾嫒尺住的地方距离小罗家很近。
有多近?
一个小区里。
因为她住的民宿其实是小罗帮忙找的。
有凉都之称的六盘水在每年夏天都会迎来不少过来乘凉避暑的游客,甚至短租客。
所以酒店房态都有些紧张,在这儿的房租价格也会开始上涨。
说走就走的成本还是有些高的,而且临时出行,空房还不好找。
好在小罗有人脉,在业主群里帮她联系到了做短租民宿的业主,让她快速找到合适的房子。
210一天,两房一厅,带厨房的网红奶油风电梯房,装修家具都挺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60-170(第2/15页)
这个价在平时看来可能还有些贵,只是到了7、8月就很难找啦,禾嫒尺直接订下一周,准备试试避暑玩。
顺带一提,小罗是有房的人。
六盘水消费不高,小罗在全职做自媒体之前还有工作存下来的积蓄,去年就已经买下属于自己的小房子。
两房两厅的房子首付10万左右,每个月月供也就一千不到,和家人距离不远,发生什么也能有人帮衬。
分开住还有自己的空间,不容易和家人产生矛盾。
目前她的粉丝数量已经有3万多,广告报价在2000~3000之间。
小罗是美食烹饪博主,每天都会自己做饭,当地菜价不高,自己做菜更是花不了太多钱。
所以只要每个月能接到两个商单,她的收入就能覆盖所有日常开销,甚至还能攒点儿钱。
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惹得禾嫒尺怪羡慕的。
“喜欢你也可以买一套啊。”小罗自然地说。
“啊?”
“古城旁边二十多万一套loft,还挺多外游客来买的,买了以后每年夏天过来住,或者直接租出去。”
“不说别的,就你现在住的这套民宿,买下来应该是三十万左右吧,以你的账号粉丝数量来看,多接几个广,买下来也不难。”
禾嫒尺一听,脑子飞快转动,随后便直接拿出手机计算机,在里头算210乘以365是多少。
“76650!”尽管数不能这么算,她依旧大吃一惊。
说实话,禾嫒尺之前还真没考虑过买房的事。
鹏城的房价实在太高,就算自己获得了APP,能靠探店接广赚钱,一时半会儿在那买房也够呛。
在老家买房倒是可以想想,只是她老家虽说不算大城市,房价却不低,也得一两万一平。
而且小户型很少,基本都是大房子,随便买个两房就80多平,总价一百万往上走。
考虑到自己暂时不会回去发展,最近房价老跌,小城市二手房不好转手,投资属性也不高,哪怕咬牙买下来,好像买了放那也没什么用?
禾嫒尺把自己的疑惑向小罗分享一遍,却不知怎么回事,像是戳到她哪个开关似的,闹得小罗开始给她分析买房的优缺点来。
第162章
小罗在禾嫒尺心中的形象已经完全改变。
——她给禾嫒尺说了整整一晚上关于买房的话题。
“反正赚了钱都要花的,不买房买车买吃的,放在银行又不会自己变多,说起来最近存款利息又在降……”
“……我们做自媒体的收入不稳定啊,年纪大了以后会越来越不好租房,对了你有交社保吗?”
“养老还是得靠自己,我在想要不要趁着房价下跌的时候在这里买一套装修好一些的二手房,回头租出去,还能赚一笔租金。问题就是不知道房价跌到什么时候……”
小罗从房价涨跌说到平层和别墅的优劣,再到租售比和投资自住的区别。
于是她成功让自己在禾嫒尺心中的形象从一个稳重的贵州新朋友,变成满脑子都是房子的房产爱好狂热者。
顺带的,还让禾嫒尺对拥有自己专属的房产,以及日后养老的事渐渐上了心。
……
“人最适合退休的时候是能拿养老金的时候,其次就是现在!”小罗说得振振有词。
目前事业蒸蒸日上的禾嫒尺,一时半会还不想退休。
但她现在过的日子可能跟退休一族的区别也没有特别大。
在前往乌蒙大草原的一日游拼车旅行团车上,碰见两位拼车的退休老阿姨时她就是这么想的。
两位老阿姨五十出头,瞧着精神头比一般年轻人棒得多。走路时有劲得很,数码产品也玩得溜,坐车时话就没停下来过。
“怎么以前好像没听说过贵州有大草原呢,我还以为草原都在新疆内蒙这些地方,贵州不是山多嘛?”
“这不是今年火了一部草原电视剧嘛,那边消费高,贵州多好,几百块就搞定,现在的人管这个叫什么来着……平替。”
“对了,电视剧你有看吗,谁主演的来着,刚开播时她把脸涂得黑黑的,我都没认出来。”
退休阿姨们聊得高兴,顺带还时不时地和车上其他游客聊上几句,充当气氛组。
开车的导游司机倒是挺高兴,毕竟有人陪他聊天,不容易犯困打瞌睡。
来六盘水虽说是为了避暑,只是来都来了,她也不免俗地想要到处逛着看看景点。
这回禾嫒尺拼的团还是小团,6人一辆商务车。
车上除了两位退休老阿姨以外,还有一名单独出行的青年男子,以及一对小情侣。
早上8:30从酒店出发前往乌蒙大草原自由活动,下午导游还会带着去骑马,429一人。
而且广东户口在贵州拥有景点免票特权,还给她退了30草原门票钱。
*
山顶上杵着发电的白色大风车,悠哉游哉地转着圈,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草原碧绿的层层山坡上站着好些低头吃草的牛马,也不怕人,时不时还会走到车道上趴着不走,横行霸道。
前往草原的大路不宽,且几乎是单行道,堵得很,总给人一种游客很多的感觉。
只是等到了地方,车子停下,游人往草原里一散,便瞧着少许多,还没当地养的牛羊看着明显。
禾嫒尺紧了紧下巴底下遮阳帽的小绳子,好让它不容易被风吹走,随后便跟在其他游客后头,在栈道上溜达。
没多会儿,她便庆幸自己听了小罗的嘱咐,带了遮阳帽。
乌蒙大草原比她想象中更晒更热,因为她来的这天放晴了。
云倒也还有,几片吧,看着也不算很厚。在脑袋上飘过遮住阳光时还挺凉快的,一飘走就热,闹得她热凉热凉的。
同一辆车上出行的其他游客,尤其是年纪稍大些的女性游客防晒经验看起来比她更足。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