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60-17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车上的老阿姨连墨镜和冰袖都准备上了,不仅如此,她们还有防晒衫,说是防晒衫能在风大的时候当外套使。

    她俩热情得很,碰到好看的景色时,还经常自告奋勇说要帮她拍照。

    当然啦,禾嫒尺也会帮她们拍几张合照。

    *

    一日游小团中午不包团餐,所有游客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当地买东西吃。

    两位退休老阿姨自带干粮,从包里掏出一把早上买的贵州糯米饭,就着热水壶里的水便啃起来。

    节俭得恰到好处。

    其他没带干粮的游客,则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午餐,当然啦,不饿也可以选择不吃。

    禾嫒尺饿。

    她看见肉了。

    大草原上溜达的牛羊当然不是一天天光知道潇洒,养得又肥又美,是要被吃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60-170(第3/15页)

    贵州的牛肉可是好东西,不说别的,潮汕牛肉火锅里那些能直接用白水涮着吃的鲜切牛肉,便几乎都产自贵州。

    相当优秀。

    而这些优秀的肉,则被吊在了某个烤串摊的帐篷前边揽客。

    摊子旁还有人一边将肉往下切,一边往签上串,光看就觉得食材足够新鲜。

    有点意思哈。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摊子前围了不少游客,里头就藏着禾嫒尺。

    跟她一辆车的小情侣和青年男子也在呢。

    “羊肉5元牛肉10元是吗?”

    景区价确实不便宜,不过串够大,要不先来两串试试味?

    ……

    禾嫒尺生平第一次这么直观地见识到什么叫挂羊头卖狗肉。

    原来真有人会这么干啊。

    涨知识了。

    店家在众目睽睽之下串新鲜肉串,然后光明正大地掉包。

    游客点的串明明是现切现串的肉,等客人点完单,在摊子周边的小桌旁坐下等餐后,店家便拿出提前腌好的不知什么肉开始烤。

    口感软烂烂的,吃起来和那种美食城里不知道放了多少天的肉一样。

    最先发现这一点的人是禾嫒尺。

    “我要的是现串的肉,你怎么给我烤的不是刚才串的肉串呢?”

    “哪里不一样?”

    “你炉子上烤的就跟挂在外边串的那种不一样啊。”

    “都是牛肉。”

    “哪有牛肉这样的,又不是没吃过牛。”

    两人来回掰扯,路人们便在旁边围观,好些买了串的客人回过味来发现不对,也上来帮腔。

    “哎,小姑娘没说我都没发现,你给我烤的串不是外头串的这种吗?”

    见问的人多,店家就开始不说话。

    反正别人说啥他都不回,爱吃吃不吃拉倒,反正客人们已经都付过款。

    退钱?

    那不能的。

    禾嫒尺不高兴,却也拿他没办法。

    想到这种店子长久开在这,也不知坑了多少游客,她便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店里设施以及如何调换肉串的过程拍下。

    店家不新鲜的肉串还在火上烤着,颜色都不同,根本不藏,取材相当方便。

    *

    关于午餐的小插曲很快便过去了。

    后来禾嫒尺和她的团友们跑到另外一家小摊上吃了些烤土豆和羊肉串。

    这家摊子倒是实诚,卖的东西也不偷工减料,羊肉串还挺大。

    或许因为前不久刚吃过不好吃的肉串,对比起来,这家店的烤串手艺虽然一般,用的调料也挺一般,但肉好,最终成品味道还不错。

    羊肉串上的肥脂被烤出油来,特别香。

    也不知是不是吃东西时不小心蹭到了哪儿的调料,惹得禾嫒尺下午骑马时还总觉得能闻到烤串味。

    骑马说起来很酷炫,实际上就是景区骑马。

    人在马上骑,前头还有人牵着。

    溜达着拍些照还可以,真骑着乱跑是不行的。

    禾嫒尺觉得有些不够劲,同团的姨倒是嗨皮得很,也不知自拍了多少张。

    她们带了自拍杆,还边骑马边跟家人打视频电话来着,让禾嫒尺莫名想起自己那待在老家的妈妈。

    她妈妈也刚退休,也不知平时都在老家干嘛,要不要出来玩呢?

    *

    禾嫒尺不知道,被她惦记的妈妈祝文芯在最近在老家混得算是越来越好。

    主要是因为,她似乎不知不觉的,已经开始成为其他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独生女家庭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其实在老家压力不小。

    小地方嘛,邻居亲戚就那么多,无聊的时候坐在一块能聊什么?总归不就那些话。

    上学的时候问你考多少分,考哪里,工作了就开始问工作怎么样,工资多少。

    工作都找好了,就开始问有对象没有,什么时候结婚。

    只要一结婚,就开始问孩子。

    孩子出生之后,就又重复上学、考试、工作的问题。

    禾嫒尺过年回家时面对亲戚有压力,她的上一辈也有,只是方向不一样而已。

    她妈祝文芯还被阴阳怪气地追着问要不要二胎呢。

    不过祝文芯也是个嘴巴毒的,惹急了什么扎人心窝子的话都会说。

    “我家跟你们家不一样,大的又没养废,生什么二胎。”

    是了,她家孩子养得可好。

    禾嫒尺干自媒体的事在老家亲戚圈里没人知道。

    在旁观者眼里,她的形象是这样的。

    在大城市工作,虽然不知道工资多少,但肯定不少。

    刚工作不久便时不时地给家里添置东西,前不久才刚给家里换上一套新的抽油烟机和燃气灶套装。

    大品牌,接近六千一套,怕家里人舍不得她花钱,还非说是抽奖抽的。

    除此之外还把家里的各种厨具都换了一遍,最近据说已经开始打听家里厨房有没有位置安洗碗机。

    听说之前还想带她爸妈去泡温泉来着,不过那会儿天气热,只好将行程推迟至冬天。

    泡温泉的主意才刚过去没多久,她好像又给她爸妈找到新的地方玩,这不,祝文芯正接她电话。

    “让我跟你爸去贵州避暑?你钱够花吗?年纪轻轻的工资发下来不要乱花,得存起来啊,我跟你爸有钱,嗯,好,我知道。

    不要再说是你抽奖抽的啦,隔壁阿姨天天蹲点抽奖都说没见过你抽的那些奖……”

    第163章

    往家里打的电话没能持续太久,还没等祝文芯琢磨明白自家女儿最近到底在干啥,乌蒙大草原开始变天。

    “啊、啊啾!”

    禾嫒尺打了个大喷嚏,冻的。

    “妈,先不说了,你跟爸好好想一下什么时候出来玩啊,拜拜。”

    抬头看天。

    原本只飘着几片云的蓝天忽然转暗,灰色云团携着大片雾气从远处压来。

    大风在毫无遮挡的草原上肆无忌惮地刮起来,山坡上的白色风车已经不再悠哉,努力地飞快旋转着,一看就知道没少发电。

    方才还觉得凉热凉热的温度瞬间降来,禾嫒尺看了眼天气预报,说是局部地区温度只有18°。

    “不愧是凉都,鹏城12月都不一定能这么凉。”

    游客们看着天气像翻脸一样快速变化,大多还懵着不知应该怎么办。领着小团玩耍的司机已经开始在临时拉的小群里疯狂@人,还给大家挨个打电话。

    “别玩啦,要下暴雨,走得晚卡路上就糟糕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60-170(第4/15页)

    “好好好,你车还在停车场是吧?来啦来啦,哦哟好冷……”

    团友们见乌云被风吹得越来越近,倒也没有玩得不肯走。

    等禾嫒尺到达停车场,发现同团的那对小情侣老早已经跑回车上待着,说是被风吹着冻得受不了,想赶紧回六盘水市区吃火锅去。

    “吃火锅好啊,我也想吃。”禾嫒尺吸了吸冻出来的鼻涕,然后开始在车上找她的外套。

    失策。

    刚才在草原上玩耍时因为晒,只穿了短袖长裤,长袖外套被她落在车上没带。

    没想到变天时温差能这么大,再加上天上已经开始飘雨,一下子确实冻得有点儿受不了。

    好在车防风,穿上外套温度刚好。

    等团员们上车,司机二话不说便直接开车往市区里跑。

    早上出发时,每次碰见小服务区还会停车让大家去去洗手间,回程时哪儿也不停,油门一踩就是开。

    “现在下雨,走的人会很多,路还不好开,我们要是跑慢了堵路上,随便就是几个小时动不了。”

    “看到没有,边上这些泥路,不下雨的时候还好,一下雨就松。”

    “上次有个自驾游的不小心把车子右边的轮胎卡到泥沟里,上都上不来,一条路都堵了。”

    开车经过露营区时还看见不少游客在匆匆忙忙地收帐篷,退休大姨们还乐呵:“哈哈,刚才我还羡慕他们能在底下一边露营一边吃零食,现在收起东西来知道麻烦了吧。”

    直接在草原酒店里入住的游客倒是不紧不慢,直接往酒店里一躲,坐在窗边欣赏草原大雨,等雨势过去,又能随时出来玩。

    *

    下雨路不好走,果然回程没那么顺利。

    好在带团司机反应快,她们算是第一批离开景区的人,路上仅堵了一小会儿,回市区时才17:30刚过,也就比正常散团时间晚半小时左右。

    在车上回程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友们也没少聊天,从景区有啥玩聊到贵州有啥好吃的。

    刚下车,禾嫒尺便联系上小罗:“我到小区门口啦,你要不要跟我一块去吃锅子呀?”

    没错,她在跟团坐车时听见团友们提起火锅,脑子已经被各种贵州小火锅占满,今晚必搓一顿热乎的。

    想起今天中午在大草原看见那些不可一世的大黄牛,决定晚上来一顿牛肉锅子。

    “酸汤牛肉锅不错。”

    之前在贵阳吃过一顿,后来总想得紧,却因为在那儿呆的时间不算长,要吃的东西太多,没能排上第二顿。

    六盘水附近养这么些牛,估计酸汤牛肉也不能难吃吧?

    这么想着,她便一边站在小区门口等小罗,一边在点评上搜索附近的酸汤牛肉店,看着各种评价里头晒的美图馋自己。

    结果酸汤牛肉店确实搜到了,她却在搜索过程期间,看上了别的牛肉锅。

    好像很香啊?

    于是禾嫒尺与小罗见面的第一句就是:“我们去吃干锅牛肉怎么样?外边干锅,中间清汤的那种牛肉锅!”

    半小时不到,她便被小罗领着,兴冲冲地坐进一家据说当地人也很喜欢来的盘州铜锅牛肉馆里。

    经营多年的牛肉馆占地不小,里头基本就是白瓷铺地,没啥装修,当然也不会有空调。

    靠近门口的位置吊着新鲜牛肉,站着一位大叔在不停地将牛肉切片。

    切好的肉片被堆在砧板旁的不锈钢大盆里,满满一盆,像小山一样高。

    等有人点单,便会有服务员将肉称了,拿到厨房里再次加工。

    熟悉的情景让禾嫒尺不由地想起中午时发生的事。

    不过这家店估计挂牛肉卖的还是牛肉,毕竟是小罗推荐的店。

    牛肉馆的价格相当透明,全部上墙,明码实价80一斤。可以做麻辣、清汤、干锅、还有黄焖。

    单吃可以,还能鸳鸯。

    禾嫒尺不太能拿得准量,便向本地人小罗问:“我们两人吃一斤半就够了吧?”

    小罗昨天已经跟禾嫒尺吃过一顿饭,大概知道她喜欢什么:“要是米饭,一斤都够,这里的牛肉不偷称。”

    小罗说的话被站在一旁帮两人下单的大姐听见了,大姐还不自觉地轻微昂了昂下巴,相当自豪。

    最后。

    “我们先来一斤干锅牛肉和半斤清汤试试。”

    “好,米饭在那,自己打啊,免费。”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