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1/17页)
第231章
离开湘潭,来到张家界这些天,禾嫒尺一直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在她的声望值超过100万以后,pp内的声望等级便一直固定在5级Mx。
她的用户等级虽然目前还是Lv4,但估计再升一级也要满了。
5级似乎是这个pp的尽头,就像某些软件的评分一样,五星就是满分。
这让她在获得声望等级升满的喜悦过后,陷入了一种略迷茫的空虚状态。
在此之前,pp就像一个职业指引,或者说像是她签约公司的经纪人。
从获得它开始,pp就一直在通过给她发布任务的方式给她提示,告诉她每一步应该做些什么,阶段目标是什么。
但现在,pp似乎已经不会再给她下一步新指示。
只是pp不给指示,她的生活仍旧还在继续。
于是禾嫒尺开始主动思考,在没有pp任务指引的情况下,她下一步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继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
还是想办法再让自己多涨粉,然后再多赚些钱?
就在禾嫒尺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回顾过去时,她开始逐渐发现一些问题。
不得不承认,她在前些日子阴差阳错用一些网络梗让湘潭爆火时,确实是有些飘。
毕竟每天涨粉数都十万往上走,还和城市一块捆绑着上过热搜,哪个同行碰上这种事能不飘啊?
而且她还没团队。
账号是她一个人做的,飘起来更没边了。
等热度逐渐消退,她便反应过来,这种事情估计不会再出现第二次。
湘潭的爆火是多个因素叠加形成的偶然,而她没有让偶然变成必然的能力。
她绝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让第二个城市像湘潭这样火起来。
除此之外,她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
在湘潭爆火期间,她涨起来的粉有点水,这个情况和她刚开始做账号时完全相反。
小迟没吃饱这个账号刚开始在各个网站发作品的时候,吸的粉都很真。
尤其是初期那几篇关于泰国餐馆冬阴功的全餐品测评,以及前期的广西、从化系列。
作品虽然有些枯燥,剪辑也生疏,内容没什么戏剧性。
但吸的粉都是与她互动较多的活粉。
后来她的拍摄水平随着换上更好的道具开始获得显著上升,剪辑视频的节奏抓得也比以前更巧,所有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
但随着她的粉丝数量越来越多,平日里发出的作品都更容易为周边带来影响力的时候,事情走向开始偏移她的想象。
在各行各业,各种指标都被数据化的现在,做任何事情大多都脱不开数字的束缚。
因为它很直观。
做自媒体也一样。
浏览量、回复量、点赞、收藏,这些都是影响力的数值直观体现。
作为一个自媒体人,禾嫒尺不可能不关注这些。
于是她便发现,有时候费大劲做出来的作品,或许会远不如一些吸人眼球的东西数据好。
她在九月时为老东韩国烤肉写的《怎么会有花钱越少,吃着越好的烤肉店?》笔记,便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她在制作这篇图文笔记时虽说情绪输出很到位,但确实没花太多功夫。
可它带起的影响力,以及后续收入,却远比她平时用心取材、拍摄、剪辑出来的作品更多。
甚至与她的跨城跨省探店系列相当接近。
不得不说,这件事在后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禾嫒尺的作品倾向。到后来,她会有意无意地运用一些反转或剧情,带动情绪,尝试让作品数据变得更好。
有效吗?
有。
这回让湘潭爆火,她就不自觉地用上了一些这方面的小技巧。
前期在湘潭剪辑猫meme视频确实是个偶然的想法,但后期还在剪,就是她故意的。
她这种刚接触正经湘菜的广东人,跑到湖南来吃湘菜,惊讶个三四天就差不多了,哪有一直惊讶成表情包的说法。
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会慢慢习惯的呀!
而且后面的内容,其实还带有一丝她带自己节奏的成分在里头。
没那么纯粹。
自媒体人做账号用上一些小技巧是常见的事,也不需反省或经审判。
但这样涨起来的粉,确实不会如最初那样纯粹。
涨得快,回头掉起来或许也同样轻松。
不过做这行,粉丝多肯定是好事,多总比少要好吧?
所以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网感,和一些带动情绪的技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问题是她在获得一定技巧,以及认为自己已经初步掌握市场走向的时候,不知不觉间会将作品剪辑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程序化。
她想让作品变得更容易让路人看进去,所以经常会尽量只剪辑引人眼球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项决定确实会让她的作品更容易吸引一些不认识她的路人,却也无意间使得她的作品出现了看起来似乎没有以前的作品细致,而且越来越短的倾向。
导致关注她一段时间老粉甚至会偶尔留言:[好短,还想看,下次可不可以做长一些,想看长视频!]
禾嫒尺在湘潭期间因为想蹭上国庆流量,剪的几乎都是能快速出品的稍短一些的视频。
紧赶慢赶做出来的作品热度是有了,却也让她的作品看起来没以前细腻。
因此,矛盾产生了。
让她在短期内陪伴一个城市爆火,并且将全平台粉丝数翻倍再翻倍的作品系列在去掉所有客观因素之后,其实没那么让她满意。
而她的老粉,甚至一些刚被吸引过来的新粉丝,似乎也在表示更喜欢她之前的旧作。
刚攀上又一座高峰没多久的禾嫒尺在发现这些点之后,彻底陷入了迷茫阶段。
她在之前的视频剪辑学习过程中无意间接触了太多快、短、冲击力强、节奏感之类的做法。
到了现在,开始分不清楚到底哪些内容对于观众们说是‘有效’的‘重要’部分,哪些是无聊的,可以不出现在视频中的内容。
巧的是,因为禾嫒尺在湘潭的时候已经提前完成了湖南探店任务的所有任务要求,所以严格来说,接下来她只需继续使用经费吃喝玩乐就行。
不需再完成任何pp发布的任务内容。
因此,打那之后,禾嫒尺除了好吃蛙的广告以外便再没发出任何一部新作品。
她‘懒’了下来。
在张家界认识华蕾,似乎是她迈向下一个方向的新契机。
……
华蕾是个生活节奏有些慢的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2/17页)
她不是动作慢,是节奏慢。
而且规则感不是很强,属于相对比较容易迟到,动力却又很足的类型。
打个比方。
她会卡着飞机起飞时间才到场检票,似乎根本不担心飞机走了等不上她。
她似乎是这么想的。
等不上就下一趟呗,怕啥?
刚认识的时候,禾嫒尺当然会对她有些好奇。
于是晚上回到酒店没事干的时候,便干脆跑去看了看华蕾发布在海外平台上的其他视频作品。
发现她果然很慢。
连视频作品都又细又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重点,很难吸引在短视频冲击下变得越来越急躁的人们。
如果一旦看进去,就会发现她的作品虽然剪辑不太顺滑,各种地方依旧有些生疏的部分,整体节奏却又让人相当舒缓。
就像在春日里捧起一把蓬松的蒲公英,往天上吹起飞絮那般舒缓。
并且还会给人一种,看她视频时间没被浪费的感觉。
这是禾嫒尺最近在各大平台上看短视频时候很难获得的感觉。
碎片化的信息能让人在短时间获得很多精准的资料,似乎将人的时间变长了很多,可以叫人知道、学到更多东西。
可不知怎么回事,看完总觉得很空虚。
脑子特别累,好像获取了许多新信息,又好像啥都没看到,时间却没有了。
看华蕾的视频却不会有这种感觉,不仅不累,还会有脑部按摩的效果。
禾嫒尺第一回看的时候就睡着了。
不好意思,确实也是剪得太细有些无聊哈。
话说回来。
禾嫒尺总觉得华蕾作品中细慢的点,或许能提示她,为她未来的作品提供一些新的节奏方向。
于是她便决定试着像自己以前那样,将拍摄的素材全部攒下来,先不急着剪。
等游玩的过程中把整体的节奏和内容都弄明白了,再回鹏城将作品做出来。
当她开始将心情完全放松,慢慢仔细地观察身边事物时,她忽然又注意到一些之前忙起来时比较容易忽略的事。
“山胡椒和腊制品是不是不太容易被没尝过的人接受?”
当华蕾向她提起自己对张家界本土饮食不那么适应的时候,禾嫒尺就是这么想的。
第232章
张家界一带位置属湖南,这里的菜也是湘菜,属湘西菜,和湘江一带的湘菜又有不同。
这边山特别多。
或许是因为山多的地方种植养殖起来比平原更麻烦,交通也相对更不方便,不容易进行贸易。
这里的食材,多是山货,或腊制品。
毕竟如果交通方便,家里杀只猪,吃不完的部分可以拿到集市去卖,各家各户只要常杀家禽家畜,就总有鲜货吃。
用钱换着买就行。
如果交通不方便,住在附近的人家也少,吃不完的部分便只能想办法保存起来。
于是这里的人便想出保存食物的好办法。
肉类做成腊制品。
菜则晒干,或是做成坛子菜。
或许是这个原因,湘西菜中连用的干辣椒、剁辣椒都会比湘江流域那边更多一些。
对于喜欢吃腊制品的人来说,腊鱼腊肉腊鸭都是好东西,大家会尤其喜欢其中的烟熏香气,不管是蒸、煮、炒,都能尝出独属于腊制品的特殊风味。
但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腊制品的味道却没那么好接受,甚至会无法将腊食品的烟熏味和油烟味区分开来。
要是运气差些,碰上品质不好,又没处理干净的腊肉,就像在舔十年没洗的锅底。
湘西菜不光喜欢用腊制品,还喜欢在烹制各种菜品时加入山胡椒。
山胡椒油的味道很奇特,它带有微妙的柑橘香气,用于去腥增香,增加风味相当合适。
听起来是不是很适合加到荤菜里解腻用,尤其适合腊制品?
嘿嘿,最初发现山胡椒的湘西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还这么干了。
而且运用得相当娴熟。
对于已经习惯当地饮食的本地人来说,山胡椒特殊的味道的确能让各种山货尝起来更独特清新,习惯以后甚至还有种魔性上瘾的意思。
这种特点和香菜、折耳根会有些相似。
问题是,清新的味道所有人都喜欢,不光是做菜的厨子们,还有洗洁精的厂家们。
山胡椒油特殊的柑橘香与清新香气,和大部分洗洁精的气味非常像。
本地人肯定不那么觉得,因为洗洁精味和山胡椒味确实不是一样的东西。
但没尝过的外地人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却不那么容易分出来。
如果这时候,有一位不爱吃腊制品,对山胡椒也不耐受的外地人出现,并且兴致满满地想挑战一下腊制品加山胡椒烹饪的本地特色菜。
对她来说,便相当于品尝浓烈油烟与洗洁精混在一块的味道。
效果就跟吃不了香菜也尝不了折耳根的人,遇上一碗凉拌折耳根香菜那样刺激。
夹一筷子就能轻松将人原地送走。
如果说湘江流域的湘菜更容易给人带来安稳的美感。
湘西菜便像一支鼓点高低起伏的巫祝之舞,显得神秘又诡异。
因此,游客们对张家界的饮食评价总是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对上磁场的人会觉得自己碰见了人生菜单,无论如何都搭不上脉络的人则会觉得当地饮食实在可怕。
还有人会在不解当中尝试理解。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