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华蕾就不解地理解着。
不过她是职业原因。
如果她只是单纯的游客,在发现自己可能对当地饮食不太适应后,会直接跑到当地的连锁快餐店打发三餐。
或是尽量找一些常见的,吃起来味道更‘安全’的食物填饱肚子。
张家界遍地的韩餐日料就是这种作用。
但她来拍摄旅游视频,顺带还想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就肯定不能那么干。
禾嫒尺见她似乎还想再多试试不同的湘西菜,便开始思考如何让一位对山胡椒与腊制品不太感冒的外地人更容易接受这里的饮食。
于是,在两人一块登上天门山景区内的999阶梯,瞧着雨后云雾在天门之中吞吐而过时。
禾嫒尺问出了一句不太合时宜的话来:“你听说过外婆菜吗?”
华蕾:“啊?”
……
禾嫒尺身上确实是有点狗屎运在。
拜昨天下午开始的那场大雨所赐,张家界上空出现了大晴天时绝对看不见的云海。
从城里往上看,或许只能看见四周山峰被云海遮挡,整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3/17页)
张家界被埋在雾气之中,仿佛陷入迷障。但在登上天门山后,便能发现,天门山的位置果然巧妙。
腾起的云海竟能恰好待在天门平台之下,让天门山看起来仿佛真像登天之门。
若是正好遇过一阵风将云雾吹散,藏在雾气后头的山峰便会短暂地出现在人前,片刻之后,又陷入雾中再也不见。
哪怕有人说这里藏着一个修仙门派,看起来也好似真是那么回事。
毕竟在古代人的眼里,现代人能用索道飞到这么高的山上随便乱玩,确实也挺像仙人。
前不久刚在索道上飞完的禾嫒尺嗨皮极了,拿起相机一直不停地拍。
或许是齐全的拍摄装备让她看起来像有点功夫的摄影爱好者。
没多久,她便被好几位路过的游客搭话,帮人家拍了好些照片,成功收获一箩筐带有各地方言味的谢谢。
“哎呀,客气啥。”得到谢谢的禾嫒尺拍得更欢,各种角度姿势乱拍一通,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实际也不知她到底给人都拍了些啥。
待到中午时分,见云雾已经开始消散,两个把景区所有玩的地方都逛过一遍的人才直接下山回城找饭吃去。
目标就是禾嫒尺之前提起过的外婆菜。
外婆菜在湘西菜中的地位,有点类似湘江流域的小炒肉。
不用特意挑店子,随便哪家饭馆都能炒,要是连这个都做不明白,店子也不是非要开。
她俩午餐时选的店,是靠近索道入口附近的一家鱼杂专门店。
会选这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华蕾说自己在坐电梯时看见了这家店的广告牌,想尝尝张家界做法的熟鱼子,也就是鱼杂煲。
禾嫒尺也没吃过,好奇得很。
安排!
……
“鱼杂煲里也会有山胡椒油吗?”禾嫒尺点餐的时候向服务员询问着。
“会有的,你们能吃吗?”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禾嫒尺看着正在翻看菜谱的华蕾思考片刻,才问:“可以不在锅里放山胡椒油,然后单独给我们一小份山胡椒油,让我们在碗里自己放吗?”
“好的。”服务员应下之后便到厨房找大厨安排去。
或许因为淡季店里客人不算太多,没多会儿,到后厨告诉大厨记得不要放山胡椒油的服务员便又回来了。
手里还端着一小桶米饭,以及与鱼杂煲一同下单的外婆菜肉沫。
刚出锅,还冒着烟。
想着这是美食博主推荐尝试的本地美食,外婆菜刚上桌,华蕾便凑上去闻了闻,又用筷子试探着夹起一小撮尝味。
她非常认真地把菜放进嘴里咀嚼,再细品。
没多会儿,华蕾认真的表情逐渐松动:“脆脆的,又咸咸的,感觉很适合配些没什么味道的主食。”
她主动给自己添了些米饭,再用外婆菜配着尝。
最开始那几口她还用筷子慢慢夹,到后来便直接用勺将外婆菜与米饭拌匀了往嘴里塞。
一小碗米饭下肚,嘴巴好不容易空出来的华蕾才放下碗问:“外婆菜到底是什么菜呀?”
她好奇地用勺子往自己碗里搁一勺外婆菜肉沫,又用筷子将深褐色,甚至显得有些黑的外婆菜碎碎翻开,尝试从被剁成末的各种菜干之中寻找美味的缘由。
“就是一些晒干的蔬菜。”
见华蕾似乎还挺喜欢这个味道,放下心来的禾嫒尺才慢慢告诉她,外婆菜里都有些什么食材。
如果说在张家界中比较出名的三下锅、打鼓皮属于端上桌时让主人家更有面子的待客过年大菜。
外婆菜就属于普通人家在平日里也能轻松尝到的日常美味。
它的主要材料为萝卜干和梅干菜,都是山里比较容易获得,也极易储存的常见食材。
也不知最初是谁最开始将这两种食材放在一块炒,估计是谁家外婆吧。
萝卜干自带的甜脆与梅干菜的咸香搭在一块简直绝配。将它俩泡发后再切碎,配上喜欢的缸豆,或是大头菜干之类的食材与蒜末辣椒随便一炒,便能直接化身为一份无敌下饭菜。
禾嫒尺和华蕾桌上的外婆菜则是和肉沫一块炒的,出锅前还撒了少许蒜叶碎为其增香。
这份在湘西最普通的家常菜,让原本对湘西菜还有些不太适应的华蕾对当地美食好感度大大提升,还为它拍了好些特写。
拍摄期间嘴里一直念叨:“非常简单轻松的美味。”
看样子,她好像要将这道菜推荐给外网的网友们。
除此之外,她对接下来的鱼杂煲期待感还变得更足了。
……
和外婆菜相反,鱼杂煲上得很慢。
慢得禾嫒尺以为厨房里的鱼得在池塘里现捞。
她还对华蕾说:“鱼杂还是得新鲜才好吃,听说鱼不新鲜没鱼泡吃。”
两人吃着外婆菜慢慢等,木桶里的饭都快凉了,鱼杂煲才姗姗来迟。
将砂锅堆得满满的鱼子鱼泡被浸在橙红色的汤汁里,搁在瓦斯炉上用火温着。锅里明晃晃的各式辣椒嚣张得很,似乎在向大众宣告自己的底味。
嗯,可能很辣。
这么想着,禾嫒尺给自己倒了杯茶放一旁晾着,随时准备给自己降火。
没想到鱼杂入口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辣,还总让她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贵州?
第233章
为了尝到眼前这份鱼杂煲原本的味道,禾嫒尺往自己碗里加上少许山胡椒油,浇上一勺热汤混合均匀,再将锅里的鱼杂往里泡了泡,才放进嘴里。
鱼籽的颗粒刚入口,便在嘴里逐渐散开。
咸鲜中带着微酸辣意的鱼杂汤早已渗入每颗鱼籽的缝隙当中。
随着咀嚼,鱼籽绵密又微微粘牙的口感充满口腔,每咬一下,它便在牙齿的缝隙之间迸开。
再多嚼几下,山胡椒油特有的清香味,便会淡淡浮现在舌尖,赶走高蛋白鱼籽自带的少许腻味。
果然。
禾嫒尺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感觉。
眼前这锅鱼杂的调味确实和贵州菜有相似之处,尤其是锅里加的新鲜番茄和山胡椒油。
或者说木姜子油吧。
地理不太好的禾嫒尺放下筷子,打开地图搜索湘西的位置。
她发现湘西再往西边过去些还真是贵州,难怪饮食习惯有相似的地方。
省与省之间的界限好像也没那么清晰嘛。
这么想着,她给自己夹起一块脆嫩的鱼泡,随后看向华蕾。
“鱼杂的味道对你来说可以接受吗?”
“嗯。”刚尝过鱼杂地华蕾点头应着,还给自己盛了一小勺鱼杂汤仔细品味。
“有点神奇的调味。”华蕾是这么评价的。
在干掉两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30-240(第4/17页)
块鱼籽后,华蕾不由自主地开始将注意力放到被禾嫒尺搁在一旁的山胡椒油上。
一边吃饭,一边往那瞄。
最终,她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直接越过禾嫒尺将山胡椒油的瓶子拿起,打开瓶盖闻了好几下。
“你是说,我之前对这里的饮食不太适应,就是因为这个小瓶子里的油对吗,不难闻啊?”
她疑惑地思考着,像是想起些什么:“好熟悉的气味,像芳香油……”
似乎是因为觉得山胡椒油的气味闻起来不难受,她干脆往自己的筷子上倒了一滴,然后放嘴里尝。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越不让吃越要吃。
禾嫒尺虽然让厨师别往鱼杂锅里放山胡椒油,却一点也不影响华蕾非要亲自试试它的味。
尝过山胡椒油的华蕾吧唧两下嘴,然后满脸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禾嫒尺。
好奇心是会传染的。
从未试过空口吃山胡椒油的禾嫒尺也给自己弄了一滴油尝。
凉凉的,香气很浓,但油本身不咸不辣不酸不甜,也不麻,没什么味。
“嗯。”
这里的山胡椒油确实和木姜子油是一个东西,之前她在家做贵州调料测评的时候尝过,差不多就是这个味。
对了,这家店的鱼杂煲感觉还不错。
禾嫒尺招来服务员:“你好,我是做自媒体的美食博主,可以商量个事吗,我想在店里取点视频素材……”
……
或许是因为弄明白了自己之前对湘西菜不太能接受的缘由,接下来几日,华蕾对当地美食兴趣越来越浓厚。
甚至还尝了尝禾嫒尺买的当地零食鱼嘴巴。
两人游玩路线相对一致,便干脆直接结伴从张家界路过芙蓉镇再玩到凤凰古城,成功将热门湘西旅游路线打卡一遍。
也是这个时候,禾嫒尺才知道,张家界-芙蓉镇-凤凰古城这条游玩路线不光在国内有名,在国外也有一定名气。
“难怪在路上总能碰见好些外国游客。”禾嫒尺恍然大悟。
“是的,我也是外国游客。”华蕾说这句话的时候,正跟禾嫒尺一起在凤凰古城非常有名的虾饼店外排队买虾饼吃。
前边也在排队的两个半大小孩听了还好奇地偷偷瞄她几眼,然后把刚拿到手的虾饼放进嘴里。
下锅之前还新鲜得活蹦乱跳的小河虾在做成饼后,虾肉依旧饱满紧实,吃起来没有虾壳的坚硬感,一口咬下“嘎吱”作响。
明明是油炸的虾饼,吃起来却充满河虾的鲜甜清香。
小朋友吃上几口虾饼后,满脑子都是如何能让家长再买一个的想法,再没思考是不是能用外国游客练习一下英语口语的事。
而这位小朋友心中的外国游客则正操着一口被腌入味的湘味普通话对炸虾饼的奶奶说:“少刷点辣酱谢谢!”
……
禾嫒尺对凤凰古城的第一印象印象不算太好。
虽说她出行的日子是淡季,但或许是因为她到凤凰那天恰好碰上周末吧,古城里从附近过来的游客数量还真不算少。
白天在古镇里逛着,总觉得镇子稍微小了些,街边店铺里的商品千篇一律,路上到处都是举着牌子揽客的商户,照相馆开得到处都是。
晚上酒吧里头乱哄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在大声说话做直播的主播,除了夜景灯光好看以外,好像没啥意思。
待个一天两天够够的,住一晚就走吧。
刚来凤凰古城时,禾嫒尺就是这么想的,回程的高铁票都安排上了。
一日后,清晨。
“呕~”
禾嫒尺在凤凰古城的江边民宿卫生间里吐了。
原因倒不是因为她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肠胃炎,纯粹是自己作的。
谁叫她昨天晚上大半夜还跟华蕾出去吃烧烤喝米酒呢。
两人想着临别之前喝点小酒庆祝一场,吃过烧烤第二天便各回各家。
烤鱼烤串烤茄子吃个没完,甜滋滋的米酒叫人感觉不到它的酒精浓度,更是一杯接一杯。
禾嫒尺嗨皮起来一不小心便喝高了,回民宿的路上还淋了雨。
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