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40-2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40-250(第1/17页)

    第241章

    盛口禾湘潭米粉铺的地址距离禾嫒尺住所不算很近,得坐5个地铁站,再走一千多米才到。

    确定合作之后,她在去其他地方探店、或是去驾校之余,偶尔也会到店里去一趟,看看盛老板把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而盛连则是有了方向和目标之后,精神头瞧着都比刚见面时好上不少,然后开始整活。

    盛连:“我看过你的湘潭美食系列,准备在店里上架湘式辣卤兰花干和臭豆干子,回头做一批送给新客人尝!”

    禾嫒尺最开始得知这个消息时高兴坏了:“真的吗?我能在鹏城买到湘式辣卤?!”

    尝过一次后:“……我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复杂,要不你再想想。”

    盛连:“有这么难吃吗?”

    禾嫒尺:“也没有很难吃,好像也算不上好吃就对了。”

    也是,这个老板连高汤和粉码都做得一般般,确实不好指望他弄出啥新东西来。

    不过其他方面倒还靠谱。

    “在这里再放个免费自助冷饮区,放一桶加了柠檬片的凉白开,再放一桶冰冻酸梅汤。”

    “店里辣椒比较辣,要是客人不小心加多了辣着,有冷水凉一下肯定舒服很多。”

    “对了,每两张桌子之间最好放一包随取随用的纸巾,粉热,吃的时候容易流鼻涕,可以擦鼻涕泡用。”

    “还好我以前定制的那批筷子、勺子、纸巾一体桶还没丢,可以派上用场。”

    以前曾当过大厂程序员的盛连脑子确实还不错,不然以前的店子也不会那么受欢迎。

    禾嫒尺见他记性好像不太好,还提醒他:“以前的公众号可以用起来呀,之前不是在上面做过小程序充值嘛,活动赠送的礼品可以直接绑定小程序会员号。”

    盛连:“你不说我都没想起来还有这事。”

    店里的小程序是他自己做的,重新启用倒是不难。

    于是他又琢磨活动期间应该充值多少送多少比较合理去。

    盛连这个人做事情还算有底线,虽说自家粉店被各种操作弄倒闭,还亏下不少钱。

    最后关门的时候,他依旧在公众号上发公告,让老顾客们找他退存在店里的充值款。

    所以店子虽然倒过一次,但这个品牌,以及盛连本人在市场上的名声还不错。

    就连贝雷特对禾嫒尺说她以前观察得知的事情时,也是盼着盛口禾在发现各种问题之后能重新好起来。

    毕竟店里的粉变得没以前好吃之后,她去的次数便大大减少,老板也没坑她什么。

    ……

    除了去盛口禾湘潭米粉铺以外,禾嫒尺还在鹏城寻找自己下一部作品的取材对象。

    她想试着拍一期,湘菜离开湖南来到鹏城的后续系列作品。

    想拍这个题材,主要是和盛连沟通的时候,她想起在湘潭的半坡酒店里,食客们对她说过的话。

    “以前的人离开家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能在老家靠手艺过得滋润,就没必要到外地去。”

    所以早些年在大城市里开的地方菜馆,味道才会远不及当地。

    当时她听到这句话时是觉得很有道理的,现在依旧这么想。

    但很快,她意识到,这句话说的是以前。而交通方便的现在,环境已经略微有些不同了。

    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原本身在全国各地的各省朋友们,可以乘坐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来到不同地方品尝当地美食。

    与此同时,食材的运送将不会再成为什么大问题,随着时代发展,各地美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各个城市。

    就像前不久才开始在鹏城遍地开花的贵州菜,其中便不乏一些不错的店子。

    除了消费价格比当地贵一些以外,口味上倒也差不了太多。

    而这回在鹏城碰到的湘潭米粉,更是让她觉得有些奇妙。

    她敢肯定,如果盛连最开始没选择在鹏城创业,而是直接回老家发展,他绝不可能做出那样独一份的米粉。

    原因是钱。

    湘潭米粉在当地已经诞生很多年,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产业。

    越成熟,有时也代表越难翻出新的花样来。

    当地人把它当作早餐,在湘潭,大家愿意为它支付的价格,大多定在6~10元左右。

    日常早餐来一份6元的经典肉丝粉已经很不错了,花再多就显得有些奢侈。

    盛连的米粉比湘潭市售米粉薄一倍不止,做米粉费的时间和需要的人工当然也要加倍。

    如果他在湘潭,还真没办法确定当地人是否会为这种做起来特别费功夫的米粉买单。

    毕竟他连汤头都熬得不是太好。

    但鹏城人会。

    卖20多一份都有人买。

    他店里的米粉与其说是湘潭米粉,还不如说是一个湘潭人带着对自己家乡的念想,在鹏城结出的果子。

    带着故乡的影子,又有新城的东西。

    因此,禾嫒尺是真的挺好奇,在鹏城的其他湘菜馆有没有可能也出现一些新的东西。

    这么想着,她便问自己的鹏城粉丝们,有没有厉害的湘菜馆子能给她推荐几家试试。

    ……

    她去的第一家店子,是在鹏城很有代表性的湘菜馆。

    开业至今最少二十年,不少鹏城人,或是来鹏城的湖南人或多或少都听过它。

    ——芙蓉馆。

    这家饭馆在鹏城开了好几家分店,每家分店占地都很大,从外边看着就觉得有些霸气,和火锅城有些相像。

    菜单价不算便宜,好多年都没变过,据十年前人均消费就要100多。早期不少来鹏城的湖南人在聚会、或是请朋友吃饭时都愿意到这吃饭。

    至少面子上过得去。

    这家店给禾嫒尺的第一印象是,不辣。

    但这家店不是不在菜里放辣椒所以不辣,而是放很多辣椒的那种不辣,显然是针对本地口味进行过改良。

    爱吃辣的湖南朋友可能不一定喜欢,却非常适合想尝尝湘菜的广东人,尤其是那些不太能吃辣的。

    无论平时对辣椒多么不耐受的人,到了这里都可以化身辣王,对着铺满剁椒的鱼头、凤爪、口味鸭、辣椒炒一切大快朵颐。

    然后误以为自己的吃辣功力大涨。

    禾嫒尺和表姐一起在这家店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就有一对广东老夫妻一边吃一边擦汗,嘴里还嘶哈嘶哈地连呼过瘾。

    最后觉得自己实在太能耐,夹了一撮自家孩子都让他们别试的,剁椒鱼头里的面条。

    “哇,辣得我耳鸣!”

    “嗡的一声!”

    这对老夫妻的声音配着动作实在太鲜活,惹得隔壁的禾嫒尺和她表姐林菲杏听了以后一直捂嘴偷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40-250(第2/17页)

    ……

    第二家店子是一家口碑不错的连锁小饭馆,天天湘。

    这家店的选址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地方,多在路边。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店里客人都多得爆满,连午市时间也一样。

    禾嫒尺去之前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味能引得这么多鹏城人去消费,去了才知道是因为性价比高。

    每个月都会给会员送100-50的优惠券,全场通用还可叠加。

    本来店里菜单价就不算很贵,腊肉、炒鸡类的基本是38~58,炒肉、鸡杂这种小荤菜则是38左右,鱼头之类的大菜不超过一百。

    两个人搓一顿,用上优惠券,花的少才五六十,花得多也就100出头。人均30~60能吃撑带打包,太划算了,多凑几个人点上一桌,当工作餐吃都行。

    全是正经炒菜,一个预制的都没有。

    缺点是店里能点的菜种类比较少,好吃的就那几样,偶尔会出一些季节性新品,但味道不好说。

    这家店最强的地方,体现在客人多的时候。

    有些店只要客人一多,出品就容易变差,做不过来嘛,就开始马虎。

    天天湘则完全相反,厨房人手很足。

    店里的大厨们天天高强度炒菜,被迫练出真本领。人多的时候锅子得不停炒菜,烧得火红。这个时候进店吃饭,每道菜都能尝出锅气来。

    也不知老板都从哪招来这么多厉害的厨子。当然啦,也可能全是在店里练出来的功夫。

    ……

    第三家店则让禾嫒尺有些惊艳。

    也可以说是惊讶吧。

    因为这家店其实是一家找她进行商务合作的店子,本来她以为这家店会像大多数找她合作的店子一样多少有些缺陷。

    严格来说,没有。

    至少从服务到味道,没有她能帮忙改善的地方。

    蔡家湘味小厨在鹏城也算是开了十年左右的老店,味道同样针对当地口味进行过改良。

    和芙蓉馆不同的是,这家店改良的方向不是针广东人,而是针对来鹏城工作的湖南人而改的。

    湖南人到广东后,因为当地气候原因,口味大多会比以前更淡一些,变得相对没那么爱吃重口味的东西。

    蔡家湘味小厨,则是在不减辣度的情况下,减少每道菜的油量、以及少许盐量。

    这家店出品的绝大多数炒菜,碗底都不会积油,完美契合现代人不想吃太多油的想法。

    来自衡阳的蔡老板是真正的实力派,减油减盐的做法不影响美味,吃起来反而更像自己家平日会做的家常菜。

    但店里用的灶火又猛,炒的菜又比家常菜要好上不少。

    好些在鹏城长时间没吃够辣的湖南人一来这里就像回老家似的。

    老板不光荤做得好,连素也妙。

    禾嫒尺在这家店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三味茄子。

    切成条的茄子被焖炒煨熟后装进长条盘里,在茄子上面依次铺上蒜蓉、香菜末、炒香的肉沫。

    正确的吃法是在吃之前将所有调料和茄子拌匀。

    禾嫒尺偏不,她喜欢将各种调料分开,每次吃茄子的时候,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将三种配料按照不同的比例蘸取了尝。

    这样每口滋味都会不太一样,有时蒜多香菜多、茄子尝着就更爽口清新。

    有时肉沫多一些,茄子的肉香味则更浓烈。

    蔡家湘味小厨只在店子附近的小圈子内出名。由于店址距离禾嫒尺以前的学校,以及现在新的住处都不近,所以她以前完全没听过这家店的大名。

    “鹏城居然藏着这种店,我以前都不知道。”

    也是,她以前就不怎么去湘菜馆吃饭。现在开始找才发现,越挖越有。

    不过这种店怎么会找她合作打广告呢?

    虽说菜单价略高,菜量不算大,人均消费在70~100左右,客人却算不上少,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买单的。

    至少她的粉丝就有不少人向她推荐这家店。

    不要小看美食博主的粉丝。

    她们可能只是没博主会拍,没博主会写,单论吃的方面,相当讲究!

    因为怕有什么隐藏问题,第一次微服探店之后,禾嫒尺便给这家回了邮件询问原因。

    店家回复的理由带有非常浓烈的鹏城特色。

    他在邮件里说得很委婉,也很正式,在这里翻译一下。

    大致意思是:房东看我生意好又涨我租,我真受不了他,现在决定不惯他这坏毛病,换地方租去。

    我要租一家地方偏一点的,铺租便宜点的大铺子,省下来的钱拿来买广告,划算不知道多少倍去!

    第242章

    接的两家广,一家正在折腾新店装修的事,一家才刚招了两位新员工,进行员工培训。

    两家店暂时都没办法录素材,禾嫒尺只好暂时干别的去。

    她考驾照。

    表姐林菲杏提醒她:“考驾照得赶紧安排,刚拿驾照的新手一年内不能一个人上高速,回头你开高速我还得坐旁边陪你,还是早些考的好。”

    林菲杏家里有车,大二便考过驾照,是可以带新手上路的老司机。

    努力学车的禾嫒尺一心不好二用,干脆暂时把工作的事抛到脑后,在这期间,她的湘西系列作品热度则一直还在平稳地上升。

    确实是稳得有些过分。

    最近各大平台的浏览算法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P站,变得更支持长视频。

    一部被网友们看完的长视频能得到的流量,会比短视频更多一些。

    因此,禾嫒尺的新作不像某些话题作品一样,出来当天或次日便被推送得到处都是,却能非常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