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墨染民国 > 正文 160-170

正文 160-17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60-170(第1/18页)

    第161章 《一个士兵》出版

    上海县城。

    洪掌柜一如既往地购买了《上海日报》和《新小说报》。

    他最先看的, 自然是《新小说报》。

    他年纪大了,近来眼睛愈发不好,看不清报纸。

    好在他的孙女儿贴心, 用稿费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让他可以看清报纸上的字。

    拿着放大镜, 洪掌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穿成包身工》,还读出声音。

    洪掌柜的儿媳妇瞧见, 就道:“爹,你又在看桑家小姐写的小说?这小姑娘真了不得, 她写小说挣的钱, 肯定比我家阿玥画画挣的钱多多了。”

    洪掌柜听到儿媳带着浓浓酸气的话, 转移话题:“阿旭考中学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洪母道:“已经准备好了, 阿旭特别聪明, 肯定能考上。”

    洪掌柜道:“那是,阿旭肯定能考上。”

    两人正说话, 洪旭从屋里出来。

    看到洪掌柜桌上的《新小说报》, 洪旭眼睛一亮, 凑过去就要看。

    洪母见状立刻道:“阿旭,你要考中学呢,这种闲书还是别看了。”

    洪母是不乐意自己儿子去看桑景云的小说的。

    她不识字,但听人说了一些桑景云的小说的内容, 听说那小说, 都是让人不要去听父母的话的。

    她还听说, 上海有很多年轻人,看了桑景云的小说之后,就在家里大吵大闹, 不肯结婚。

    这种小说,她家阿旭可不能看。

    说着,洪母就上来拉洪旭,还道:“那桑景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写出这种小说来……”

    “桑景云写出怎么样的小说来了?我看她写的小说挺好。”洪掌柜见自己儿媳妇贬低桑景云写的小说,忍不住开口。

    桑景云写的小说,他都看了,觉得挺好看的。

    金月季不听爹娘的话,那也是因为金月季的爹娘太过分。

    而且桑景云摊上那么一个爹,她觉得不能听爹的话,也很正常。

    洪母不说话了,洪掌柜却是拉过洪旭,把《新小说报》给了洪旭:“阿旭,《穿成包身工》这个故事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这是讲做生意的。”

    这个故事,洪掌柜非常喜欢。

    里面讲了很多做生意的方法。

    把这张报纸给了洪旭之后,洪掌柜就开始翻《上海日报》。

    卖报纸的人告诉他,说今日的《上海日报》多送了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小说。

    没想到《上海日报》竟也开始刊登小说,他要看一看。

    洪掌柜这一看,就入了迷。

    同时,他也想起小儿子以前跟他聊天时,说的一些事情。

    他那个小儿子是个不安分的,总爱打听外头的世界。

    有一阵子,他认识了一个从东北来上海的人,知道了很多东北的事情,然后就一直在他面前念叨。

    这书里写的东北,跟他儿子说的东北,是一样的。

    洪掌柜看着看着,有点想儿子了。

    而被洪掌柜想念的洪永祥,正身处战场。

    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劳工们服务,也为劳工们争取权益。

    战场的环境真的太糟糕了,比洪永祥想象中,还要糟糕千百倍。

    洪永祥有时候会后悔来了这里,如果他待在上海,是不用吃这么多苦的。

    但更多的时候,他庆幸自己来了这里。

    在这里,有懂英文或者法文的中国读书人帮助那些劳工,但数量太少了,远远不够。

    他和其他的志愿者来到这里是有用的,他们帮助了很多人。

    那些跟他一起来欧洲的劳工,更是把他们当成主心骨。

    他们团结在一起,在战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还努力学习。

    只要有空,洪永祥就会教他们读书认字。

    战场太压抑了,找点事情做,能让他们不去想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洪先生,这里的孩子,到了晚上能开着电灯看书做作业,你说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不是也能这样?”有人问洪永祥。

    洪永祥道:“肯定可以。”

    “洪先生,你说云景先生,这会儿是不是又写出新书了?也不知道她写的新书是什么,好不好看。”又有人道。

    洪永祥笑起来:“她肯定已经写了新书,她写的新书,也肯定好看。”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天空。

    这里的天空,瞧着跟上海的天空,也没什么不同。

    洪永祥看着看着,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刚结束一场战斗,他真的太累了。

    这天,因为高汉林送报纸的行为,《上海日报》印刷的八千份报纸,全都卖了出去。

    而很多人在看过这份报纸之后,默默地将其中那张刊登着《梦游莫斯科》的报纸抽出,同时打定主意,明天要继续购买《上海日报》。

    他们对这部小说充满期待,如果这部小说后面的内容能保持水准,那么这些报纸,值得被收藏起来。

    第二天,《上海日报》依旧印刷了八千份,但已经不送报纸了。

    高汉林虽然有钱,但他全靠父兄接济,手上的钱是有限的,没办法一直送报纸。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报纸依旧卖得很好。

    一来,是他的报纸特别划算,内容多价格便宜。

    二来,则是很多人昨天看了《梦游莫斯科》之后,今天想看后续。

    “这《上海日报》真的很有良心,价格这么便宜。”

    “它广告也少,《新小说报》刊登了云景先生的小说的那张报纸上,广告特别多,《上海日报》送的报纸上,却连一条广告都没有。”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也很有意思,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北方是什么样子的。”

    ……

    桑景雄出去了一趟,然后就跑回家,叽叽喳喳地跟桑景云说《上海日报》卖得有多好。

    《梦游莫斯科》这个故事,是桑景雄誊抄的,他对这个故事充满感情。

    “有人喜欢这个故事就好。”桑景云笑了笑,又问桑景雄:“我要去书店,你要去吗?”

    “姐,你去书店做什么?”桑景雄问。

    桑景云道:“我要去书店买书,顺便看看《一个士兵》的销量。”

    今天,是《一个士兵》这本书发售的日子。

    这部小说,《南城书局》印刷得比较多,印刷好之后,也没急着出售,而是先往其他城市送了一些。

    今天是个好日子,上海以及周边几个城市,同时开始售卖《一个士兵》这本书。

    桑景云想去看看这书卖得如何,顺便买点别的书回来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60-170(第2/18页)

    。

    之前她忙着写《梦游莫斯科》,都没时间看书,现在每天只需要写三千字,正好可以抽空看点书。

    “我也去!”桑景雄开口。

    “那我们走吧。”桑景云道。

    桑景雄见状有些好奇:“姐,谭哥呢?不用等他吗?他不一起去?”

    桑景云道:“他今天上午有事,不过等忙完,他也会去南城书局,到时候我们一起请费编辑吃个饭。”

    谭峥泓之前跟诺伯特等人一起,买了一块地,盖了一些“宿舍楼”打算出租。

    那房子已经盖好,如今是木工在做门窗。

    谭峥泓今天要和诺伯特他们一道去看看,顺便定下往外出租的日子。

    桑景云今天穿的是洋装,还给自己戴了一个很漂亮的帽子。

    桑景雄见状,连忙换上他那双偏长的皮鞋。

    桑景云带着他,就往南城书局走去。

    桑景云刚穿越时,不喜欢桑景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桑景雄已经改好很多。

    这段时间桑景雄帮她誊抄稿件,更是做得很认真。

    桑景雄就只是一个熊孩子,不曾违法犯罪,他干的事情跟桑学文一比,那都是小事儿。

    而且在没人惯着以后,这个熊孩子已经不那么熊了,她对桑景雄,也就不再讨厌。

    这会儿已经快中午了,外面特别晒。

    桑景云有些庆幸自己戴了帽子。

    只是,帽子能遮阳,却不能降温,因此等她来到南城书局时,已经出了一些汗。

    而南城书局外面,却有许多人不顾炎热,排队买书。

    “人好多!”桑景雄有些震惊。

    “是啊……”桑景云也很震惊。

    这本书已经在报纸上刊登过,上海的读者,在买书之前大多已经看过书,她没想到竟然还有那么多人排队买书。

    好在南城书局的人已经有了经验,所以队伍不会排很长。

    南城书局还开了侧门专门卖这本书,这也让那些来买《一个士兵》这本书的人,不会影响到那些来书店买其他书的人。

    桑景云刚靠近,一些排队买书的人就看过来。

    排队的人里,是有女子在的,他们觉得,桑景云应该也是来买书的。

    然而并不是,桑景云进了南城书局的大门。

    他们莫名地有些失落——这么漂亮的姑娘,竟然不来买云景先生的书!

    桑景云刚进去,就看到了费中绪。

    南城书局已经多招了很多人,费中绪可以轻松一点,这会儿,他就在卖普通书的柜台后坐着。

    “费编辑。”桑景云笑着叫了一声。

    费中绪看到桑景云,又惊又喜:“桑小姐你来了!”

    他搬了个凳子给桑景云坐,低声问:“桑小姐,你是来看新书的销售情况的?”

    “对。”桑景云笑道。

    费中绪道:“你放心,这本书卖得特别好,我们总编已经决定,你的下本书直接做成雕版了,那样更划算。”

    雕版印刷很不方便,但一直存在。

    因为若是印刷量大,雕版印刷成本更小。

    做了雕版之后,想要加印也会方便很多。

    现在云景的书,想加印就比较麻烦。

    《无名诀》和《真假千金》这两本书,又卖得差不多了,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大概率要加印。

    那就要重新排版,想想就累。

    桑景云和费中绪聊了聊,同时收了费中绪给她的版税。

    同样是支票。

    以前上海的人,都是使用钱庄的庄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会取代钱庄。

    桑景云没有去看支票上的数字,她把支票放好,然后邀请费中绪等会儿一起去吃饭。

    费中绪一口答应。

    南城书局的总编百忙之中出来看看,瞧见费中绪在跟一个打扮时髦的女子聊天,好奇地询问:“费中绪,这位姑娘是谁?”

    问完,他还朝着费中绪眨了眨眼睛。

    费中绪给这个姑娘搬了凳子坐,两人明显是相熟的,这姑娘莫不是费中绪的女友?

    费中绪见周围没有其他人,凑到总编耳边,低声道:“这是云景先生。”

    南城书局的总编:“……”

    等谭峥泓赶过来的时候,中午吃饭的人,又多了一个。

    谭峥泓一点意见都没有,他跟桑景云的相处时间很多,也就不介意偶尔多几个电灯泡。

    他们找了一家酒楼,要了个包厢吃饭,因为没有外人,南城书局的总编也就直接称呼桑景云为“云景”,还滔滔不绝地夸奖起来:“云景先生,你写的小说题材新颖,构思精巧,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谢谢夸奖。”桑景云笑道。

    几人聊着聊着,聊起了《真假千金》的英文版。

    之前乔平安从南洋带了一些书来上海,在南城书局放了几百本进行销售。

    因为上海懂英文的人不多,南城书局一度以为,这些书要卖不出去。

    没想到最后全卖出去了!

    买书的大多是中国人,有些人买书回去是为了学英文,也有一些人买书回去,是为了装门面。

    在家里摆放一套英文书,看着就高大上!

    “这书听说要送去欧洲,也不知道到了没有。”南城书局的总编开口。

    谭峥泓算了算时间:“那些书应该已经送到欧洲。”

    “到了就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