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墨染民国 > 正文 160-170

正文 160-17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桑景雄没觉得亏了,他分到的肉多,而且切开后,有好几块!

    桑景云咬了一口炸鸡,发现这跟记忆里的味道确实不一样。

    大概是没放味精的缘故,没有记忆里那么鲜,但不知道是不是鸡肉更加新鲜的缘故,她觉得更好吃。

    桑景云吃炸鸡的时候,在上海,有很多人跟她一样,吃上了炸鸡。

    租界那个喜欢听云景的小说的老太太,就在自己儿子的姨太太给她读完今日份的《穿成包身工》以后,馋了起来:“这里头写的炸鸡,听着就好吃,我今儿个中午想吃,你们把报纸拿去厨房,给厨子读一读,让他试着做一做。”

    那些个姨太太立刻应下,拿着报纸就去厨房找人去了。

    老太太想吃,厨子自然要试着做。

    他让人杀了鸡,先将鸡胸切开,试着炸了炸,确定好吃之后,就在中午给老太太送去了炸鸡翅和炸鸡腿。

    老太太吃着特别满意,还问身边人:“这炸鸡店租界可有?馥郁堂的胭脂水粉很好用,若租界真的有炸鸡店,他们的炸鸡肯定好吃。”

    可惜,没人听说租界有卖炸鸡的,倒是有炸猪排。

    老太太叹了口气:“外面没有,那只能让厨子做了,晚上让他多炸一点,大家都尝尝。”

    说完,她又想到了什么:“云景这小姑娘,肯定是个心灵手巧的,所以才能想出这么个方子。”

    她觉得这炸鸡,应该是云景想出来的。

    反正她之前,从未吃过,也不曾听说过有炸鸡这么个东西。

    老太太在吃炸鸡,洪家也在吃炸鸡。

    虽然洪母不想让自己的儿女看桑景云的小说,但洪掌柜买了《新小说报》看完后,会给孙子孙女看,当然他也会说几句自己的想法,比如看《真假千金》的时候,他会说他们跟金家不一样,他们疼孩子。

    总之,今儿个上午,洪旭和洪玥就都看了《新小说报》。

    看完,两人忍不住流口水。

    他们都胖乎乎的,而他们会这样,就是因为爱吃。

    现在桑景云在书里写炸鸡多么多么好吃,他们哪里忍得住!

    两人立刻就去找洪掌柜,想吃炸鸡。

    洪掌柜想了想答应下来,然后让厨娘去后院抓了一只小公鸡杀了,让洪玥试着做。

    洪玥是会做饭的,就是不熟练,在厨娘的指导下,她做出一大盘炸鸡。

    洪母觉得太费油,一直念叨个不停,但等她真的开始吃,却喜欢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说炸鸡好吃,连鸡胸下面因为比较细,所以炸得酥脆的骨头都吃掉了。

    看了云景的小说之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60-170(第5/18页)

    试着做炸鸡的,自然不止他们。

    顾教授、费中绪、黄培成、高汉林……很多人都在家试着做了炸鸡。

    每家做出来的炸鸡,味道都是不一样的。

    但新鲜的鸡肉裹了面粉炸,怎么都不会难吃。

    炸鸡这样食物,突然就风靡了上海,还有一些聪明人,趁着这股风在租界开了炸鸡店,并在店外挂个招牌,上书“曹可欣炸鸡”。

    这样的炸鸡店不止一家,以至于一个刚来上海,没看过云景的小说的年轻人,瞧见之后觉得莫名其妙:“这炸鸡,是曹可欣想出来的?所以叫曹可欣炸鸡?”

    然后就有看过《穿成包身工》的人告诉他:“没错,这炸鸡是曹可欣想出来的。”

    这人又道:“能否给我讲一讲这典故?我觉得这曹可欣炸鸡,味道不输东坡肉。”

    然后就有人给他讲曹可欣的来历:“曹可欣是个生活在未来的人,突然穿越到咱们这里,成了一个包身工……”

    这个年轻人目瞪口呆。

    怎么一个菜名,还牵扯上这么多东西?

    还有什么从未来来的……真是胡说八道!

    这个年轻人正觉得对方瞎扯谈,就听对方开口:“对了,这曹可欣,是云景先生小说里的人物。”

    年轻人无言以对,只想看看这部小说。

    炸鸡风靡上海的时候,《梦游莫斯科》的读者,也越来越多。

    上海的普通人,大多连俄国在哪里,莫斯科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自然也不知道几个月前发生的三月革命。

    所以他们一开始看这本书,是看不明白的。

    但这部小说里写的北方很新奇,主角一睡着就来到洋人的地方,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他们就愿意看。

    而等他们看了几天,就被惊呆了。

    这书里写的世界,太惊人了!

    其实,对上海那些有闲钱买报纸的人来说,书里的老百姓的生活,他们是不羡慕的。

    他们早就过上那样的生活了。

    此时上海的有钱人的生活水平非常高,出门可以坐电车,理发店里连吹风机都有。

    但如果真的全国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就太惊人了!

    而且……还能这样?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每天都会读云景的小说,但不会只读云景的小说。

    说书先生会挑一些有意思的小说,轮换着给人读。

    最近《梦游莫斯科》火了,说书先生就开始读这本书。

    大部分人就当个故事听,听得津津有味,觉得那个莫斯科的人的日子,过得挺不错。

    他们这里的普通工人,可吃不上肉!

    但也有人听着听着,就觉得书里的俄国太过分:“哪能这么多规定?家里竟然连多请几个佣人都不行。”

    “对啊,凭什么把土地都收归国有,又分出去?”

    “这东兴肯定是个穷人!”

    “他自己没钱,就想分别人的钱?”

    ……

    茶楼里的有钱人都很生气,毕竟真要把地平均分,那他们多吃亏?

    他们的家业,是辛辛苦苦攒下的,凭什么分出去?

    少收一点租,他们都是不乐意的。

    这些人之前看《双面魔君》的时候,看到分地没想太多,但东兴的这篇小说,可是把情况清清楚楚写了的!

    他们觉得东兴居心叵测。

    有钱人这样想,那些穷人听了,却觉得书里的世界特别美好。

    “那个莫斯科,真的会变成这样?”

    “我要是能过这样的日子,我愿意少活十年!”

    “真要能分地就好了,我也不用在这里卖命。”

    ……

    而受到震撼最大的,则是那些读书人。

    上海的读书人,很多都接受过新思想,对俄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如果将来,俄国的农民都有地,那该多么让人震撼!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期待书里的未来。

    作为资产阶级,他们肯定不愿意把自己的钱和土地分出去。

    一时间,骂东兴的人,远超骂云景的人。

    跟东兴一比,云景写的都是小事儿,也不过就是女人想要读个书,想婚姻自由。

    但东兴,他是想动他们的命根子!

    当然,也有很多人赞同东兴的想法,同时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顾书潮看着自己书房里的众多英文书法文书,整个人有些茫然。

    英法等国,对苏维埃非常敌视,而他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

    他想推广教育,想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但他一直以来的想法,跟书里还是有区别的。

    毕竟他是个有钱人。

    此刻,他却开始觉得,这似乎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而现在,看着东兴的文字,他心中翻滚起激烈的情绪,一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他以前,对穷苦百姓的情况,是不太了解的。

    他一直想救国,但从未将这个国家的普通百姓放在眼里。

    是云景的小说,让他知道了农村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让他知道了,资本家是怎么压榨人的。

    战场上的士兵可怜,包身工可怜,佃农一样可怜。

    救国,只靠他们这些文人,真的能救下来?

    他是不是,应该换一条路?

    像顾书潮这样的人有很多,而有极少数的人,觉得东兴的这篇小说,简直是给他们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这小说写得太好了!”

    “等这篇小说完结出版,我一定要多买几本书送人!”

    “若俄国真的能这样,我们国家是不是也可以?”

    “之前我以为云景跟我们是一路人,但得知她是个小姑娘之后,我就知道并非如此,但现在……这东兴跟我们,绝对是一路人!”

    “《上海日报》也是!我明日就去拜访高先生,与高先生好好谈谈!”

    “我想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

    《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过有时候,越是争议大,大家越是要看。

    看了之后,有些人大骂东兴,又有人力挺东兴,以至于报纸上涌现了很多相关文章,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弥漫着文人间看不见的硝烟。

    外面闹得不可开交,桑景云在家待着,倒是非常清静。

    她现在就担心一件事,怕《上海日报》被人封了。

    但这个时候,局势好像还没有那么紧张。

    然后因为她这本小说发表后,反对者比支持者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60-170(第6/18页)

    缘故,暂时没人想着要封掉这本书。

    这就很好。

    《上海日报》的做法,也让桑景云很满意。

    《上海日报》那张专门刊登这部小说的报纸一直没有加广告,现在甚至连标题都不加了,以便可以塞下更多的文字。

    《梦游莫斯科》这本书,他们每天都刊登五千字,按照这个进度,二十天就能刊登完。

    桑景云觉得,这本书有机会全部刊登出来,毕竟这会儿

    至少这会儿,上面的人还没有什么反应。

    桑景云对这本书很关注,倒是对《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关注不多。

    毕竟这会儿,已经没人骂《穿成包身工》了,报纸上的腥风血雨,都是冲着《梦游莫斯科》去的。

    有东兴帮她挡灾,还挺好!

    桑景云很淡定,黄培成却不同。

    《新小说报》的销量其实并未减少,但现在都没人谈论云景了,都在谈论东兴,这让黄培成很生气。

    他每天都在自己的报社骂高汉林。

    骂归骂,《上海日报》他却还会买。

    高汉林作死,连这样的文章都刊登,《上海日报》迟早出问题。

    这报社搞不好就开不下去了!他出于同情买几份报纸,真的不算什么。

    “这高汉林的脑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他自个儿拉掉了,这种文章都刊登,我记得他家很有钱,还有很多地,这会儿,他爹他哥,怕是想要掐死他……”黄培成念叨个不停,已经想好在《上海日报》被封掉以后,要如何取笑高汉林了。

    另一边,高汉林却找上了几个能帮人印刷报纸的印刷社,拜托他们帮忙印刷《梦游莫斯科》的后续。

    他将这本书的后续分开找人印刷,全都印刷八千份。

    高汉林也怕自己的报社被封。

    不,他不是怕报社被封,他是怕自己没办法把这篇小说刊登完。

    所以,快点印刷好,以后他的报纸每次送两张三张,那也是可以的!

    甚至一次送十张,直接送完五万字都可以。

    这日一大早,一些喜欢买报纸看的人,又去了报摊选购报纸。

    一个衣着富贵的年轻人站在报摊前,开始看各个报纸的头版。

    《申报》真要说的话,是一份商业报纸,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所以这报纸挺好看的,很多人来到报摊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拿这份报纸。

    这个年轻人就伸手拿了一份。

    《申报》已经买了,《新小说报》也可以来一份。

    《穿成包身工》这部小说,越来越好看了,里面的未来世界非常有意思,曹可欣的创业史,也让人看得痛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