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就是个没一点心眼的傻子啊。
看来这读书聪明,真不代表其他的。
*
府衙内被引着认识了主要的官员后,辛承望对漕运正使印象最深。
知府这么点时间,把自己又重新收拾了一遍。
能当官的就没丑的,留着胡子看起来面善。
倒是漕运正使,跟刚才一样不说,外表跟富绅似的,肚子肥大,脸也胖,也就皮肤黑看起来不是乡绅一类的人物。
第一次会面,两方人都很满意。
尤其是等人走,师爷上前将刚才事一说,府衙内欢笑声阵阵,都觉的能睡个好觉了。
傍晚时分,辛承望把所有房间都看了个遍,光添置东西也
怪忙呼。
书房只有一个木架子,几层高的放书的那种,空荡荡的没人气。
对府衙那些人,先不下结论,早晚摸透,这先住宿条件得第一考虑吧。
回去客栈,顾芦雪已睡下了。
身边丫鬟嬷嬷,辛承望说着辛苦了让去休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第3/15页)
门口护卫在,今个他这一出白痴样,也不会有危险。
在别的房间泡了个澡,之前水路昏沉沉的赶路,积累的疲累上涌,搂着媳妇闭上眼就一秒入睡。
隔天上午出门采买,就听到老板、身边路过的百姓们都在谈论他。
每个人都是夸,说新来的通判来上任是带着两大箱子的账本来的,保准是个好官。
每一处都是这样的言论,一个晚上而已,动作真够快的。
百姓不懂什么,这话看似夸,实则高高捧起,今后若是一个不对,直接就崩盘了口碑,那时候还有人信吗。
顾芦雪兴致都减了,她自己主动学官场上的道道,也看史书。
想必府衙内的某些人听着这话,听着跟嘲笑似的。
辛承望一笑,牵住媳妇的胳膊,买碗筷的心情一点没受影响。
“这桃粉的兔子花纹很漂亮,买这个吧,娘子。”
“嗯,那再买两个粉红色的,月季红的颜色,都买红的。”
“行,听娘子的。”
两人买了一上午,锅碗瓢盆、粮食小吃、当地特色米糕也买了多种口味,又看到新鲜水果蔬菜,用帕子擦擦就往嘴里扔。
樱桃粉色怪小,核大,可是吃着酸甜味道的,俩人都觉的好滋味,直接买了半篮子。
回去就跟丫鬟们、护卫们分分,都吃个新鲜,就陈增摆手不吃这个。
他觉的没吃头,麻烦,还得吐核,他就喜欢那两三样水果,在他眼里没水果比的上苹果的。
两口子听的笑,他们那苹果确实第一有名,哪怕是旁的地方,都打着他们那出产,苹果树是从小见到大,满树苹果见了是家乡的味道。
苹果清脆多汁、内里一点点核,喜欢的确实评价第一。
不吃就不吃,不再让尝。
顾芦雪将樱桃往外拿,离开的时候看着俩人擦桌子,轻手放账本,想着得等会送什么补补。
新锅得开锅,猪油擦满,厨娘揉面准备做个肉丝面,再烙馅饼,整个鸡蛋汤。
咕噜咕噜,水开了,厨房内一时间奏乐般的忙活。
顾芦雪离开厨房,去花园、后院都捯饬着。
昨个空空,今个专人专事,收拾着就合心意,住的舒坦,看哪哪过得去。
而且这宅邸是真不经细看,表面翻新,实则瓦片有裂纹的,道路青砖有磕碰缺角的,屋里墙面都有脏污,角落还有掉渣的。
林林总总,细致又琐碎。
嬷嬷从旁搀扶着,看着发号施令、细细叮嘱的小姐,与有荣焉。
小姐成长到现在这模样,以前哪敢想。
不用事事跟姑爷商量,说上一说,也不用专门顺着姑爷的喜好,里里外外全部都由小姐拿主意,像个将军似的威风,真是耀眼极了。
第102章 知县上奏折被满朝弹劾
行李箱打开,第一时间洗洗床单和盖的薄毯,都是从家里带来的。
吃饭也随意填饱肚子,晚上出去买了些现成的。
但晚上睡觉看着那熟悉的花样,微微起毛有点点球式的手感,软和舒服的让人趴上面不想下来。
铺盖带来这里,像是家移动了,而不是产生陌生的感觉。
享受了会,辛承望和媳妇一起去看看陈增那弄的怎么样。
通判是正六品,比县衙还大,厢房也多,陈增却选了个不大的小院子。
这里的房子就是这样,不算上前面,光住的就三进。
府邸前面是办公大堂,两侧还有可以商量的侧堂,穿过宽敞的院子,拱门、菱形的砖墙,探出头的青竹像自带了画框。
拱门那留一个嬷嬷关上门,整个后院就没法从前面进出。
采买的都从后门走动,不必沾前面的路。
陈增觉的他办事主要,选了个离大堂近的院子,就三间屋,中间住着,一侧做书房一侧可以待客。
但陈增是实用形,他觉的自己不用待客,直接把那屋要整个灶台,他可以自己做点饭,有个小厨房很方便。
去的时候,就见正在双手清洗泥巴。
院子里有个小井,一侧小径幽幽,另一边草木茂盛,环境很好。
顾芦雪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以前小妾或是舞|女的地方,上任官员正妻都是留在家里侍奉双亲、看照孩子,所以几乎都是带着家里最体贴的宠妾赴任。
照顾着丈夫、也当主人家招待其他同僚的女眷,拉进感情,传递私密消息。
高门的妾室,有的还当个物件,直接宴会上就请去跳舞,赠送给旁人。
当这些信息出现在脑子里,顾芦雪一时间泛起了恶心,扶着树干呕。
辛承望忙伸出手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转头让丫鬟去拿杯水来。
一个丫鬟哎一声,就提着裙子跑了出去。
顾芦雪干吐了几口啥也没吐出来,感受着郎君在后面顺着往下拍,好受多了,说不用去拿水的。
她刚才是心情所致,没什么的。
辛承望却摇头,虽没顶嘴反驳,却也没让人去喊回来。
“等今后,让念春专门端着个茶壶,茶杯的跟后面出来吧,想喝酒可以直接喝,就这么几个月,别委屈了自己。”
看着这心疼的样子,顾芦雪点点头说好吧。
反正是为自己好,多个安心,至于刚才想的没必要再说出来。
这一会儿,陈增已经洗完手进屋重新换了身衣服出来,这么一看没刚才的埋汰了。
辛承望直言道,“你这费这功夫干什么,厨房内做好了,一日三餐让人给你送过来就是,你这拗还总说我拗。”
顾芦雪也点头,“是呀,陈大哥,我会安排下人来送的。”
陈增摇头拒绝,“总不能刮风下雨的光使唤,我也没啥赏钱给,多麻烦下人啊,我又不是不会做,自己整点吃就是,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
辛承望还要再说,背后衣服被媳妇拽了拽,立刻转了话头,“行吧,但是要多做了来给你送盘菜,送点水果来的,你可得别客气。”
陈增笑了,“这可以,我肯定直接收下。”
谈妥了,进屋看看发现豆枕、床铺也是旧旧的颜色,打趣完都笑了。
陈增给倒上水,“到个生地方,还是这些用惯了的东西舒服。”
两口子点头,“这真是。”
水是白开水,顾芦雪记下,环视一圈,细心的她发现屋内床底只有一个盆,其他的也得添上。
一炷香后,小两口离开。
路上顾芦雪就把
看到的都说了,“茶叶我那带了不少,可以直接给两包,但这洗脸用的,和洗衣服的不至于用一个盆,而且衣服也得添置些更薄纱的布料,明天我就让下人出去采买双份。”
辛承望瞧着她的侧脸笑,“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第4/15页)
,这些你看着办就是,不用问我,辛苦娘子了。”
顾芦雪睨了他一眼,转头却笑了。
真是的,这么肉麻。
可是她脸上动人的微笑,却出卖了她的想法。
*
新的一天,踏破通判府的门槛,好似是一个目标。
士绅、乡老、有头有脸的官二代们,辛承望和陈增忙的连口水喝不了,前堂、议事堂连轴转。
这边退休的前辈带着儿子来,那边先让等着的陈增过去陪聊陪吃喝,这边送到门口,赶忙再过去告罪。
还有很多请柬,一看时辰重复的,晚上,明个中午,傍晚,选的头大,还得找理由一一让下人去回帖。
理由现成的,他这初来乍到的,得他请客才是,可不能让前辈们请他。
一个个坐着轿子来,携带的见面礼,顾芦雪在侧厅和丫鬟们甄别。
吃的糕点等啥的就写下人名留下,贵重的让下人趁前面做客再放回其轿子内,直接对其下人说,是辛通判心里领了,礼物破费了,用不着还是不收了。
在一个接着一个夸年少有为,相貌堂堂下,辛承望笑的肌肉都酸疼。
午时,可算是清净了。
被夸迷糊的两人瘫坐在凳子上,双眼直愣愣的瞅着屋顶。
陈增更是脑袋都转不动了,他听到的那些词是真说他的吗。
怪不得都说捧杀捧杀呢,要不是二人都心性坚韧,早就飘飘然真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了。
辛承望哂笑,“这哪跟哪呢,也是我之前表现太好了呀。”
每天忙于宴会,他这个通判就真成了摆设。
“咱们这样不行啊,不管那些真演戏还是试探看看我是什么样的人,总得有个突破口,我就不信了。”
尝州知府姓尹,官声格外的好。
这次科举二甲三甲都有中进士的,来时辛承望就专门找同僚问了,可是也说是很好的官。
既不多派徭役,也不是贪婪可恶的,相反,他还着重对书院都拨钱看重。
吏部文学上都考评中上,但就一点,赋税不行,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数年内都是中中,无功无过,就在这位子蹉跎多年。
辛承望当时记住,一路走来,有的县城真的是啥样的县令都有。
有不管事成天游玩的,有管事的可是贪婪无比的,收税数目杂乱的五花八门,连呼吸都得交税。
还有的仗着身后有人,横行霸道,不把治下百姓当人的也有。
这些辛承望都写了地方当官的名字给了京城的大舅哥,他这大理寺和刑部、都察院天然的近关系,三大亲近衙门。
这现成的绩效,功劳送上,保准乐开花。
辛承望可没啥失落,他一点功没有也无所谓,只要这些官不再是官就行。
随着了解的越多,真觉得好官是真稀少。
尤其是这车马不便的时代,离京城皇帝远,县令就最大的土皇帝不是假的。
没有制约的成本,最大的又都是一把手全管着,底下的就算想告,朝廷律令上还有个,下官告上官,死罪。
真不是人人都能把命豁出去的,所以能当几十年官的人可真都是强中强。
*
万般事,得有个开头。
夜里点上蜡烛,辛承望他们摊开账本计算钱财。
算钱可真是个费眼睛、又能把所有耐心耗尽的活计,不是阿拉伯数字,一个个一大长串的壹仟玖佰捌拾精确到文的数字。
挣着眼睛看一会,烛光喜爱费眼,眼泪哗哗的流。
听着满屋的算盘声,辛承望哪怕说他有个自己的小法子,别人一看就说是鬼画符。
简单是从小就学的简约,可对这里写惯了文字代表数字的他们来说,文字更快,画着画着就糊涂的更拖后腿。
既然白天没空,那就傍晚忙到黑天。
每天临近半夜才结束,第六天数年变化最多的项目弄出来了。
户部给兵部关于尝州的拨款数量,每年是递减,可是波动最大,第二就是漕运。
每年各部门都会把花销报给户部,尝州的兵部账本名册上,钱粮足够七万士卒吃喝花费。
可是想起那天城门口的记忆,七万士卒,辛承望后脑勺思考都不会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