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08(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尝州有这个数的士卒。

    两人商议着,一人说一个,另一人摇头意思就是不是个好办法。

    既然都有了想法,辛承望干脆说道,“这样,我负责这驻军,你负责漕运,我们双管齐下,如何?”

    陈增点头,“可以,我这个样子去扛大包,绝对没有人觉的怪异,我会先去码头交好个**上的,再被介绍到漕运上,更安稳。”

    辛承望举起右手,两人对上手掌,起了较劲的心思。

    回到屋里,顾芦雪感受他的气息,直接翻身搂住人,腿也放到了他身上。

    辛承望亲了几口脸颊,捂住嘴憋笑。

    实在是她这样习惯下来,每每早上,他的腿都麻的不行。

    可是又改不了,只能早上多揉揉再穿衣服起床。

    没几天,知府大人他们就听说了,这通判水土不服躺床上了。

    听到的时候,直接都笑的震破屋顶。

    这真没想到,新通判是北方人,确实都把这事一时间忘了。

    吃的喝的都不适应,之前刚来那么精神,说病倒就病倒,可真够戏剧的。

    不过坚持了这么好些天,也是年轻人身体强壮啊。

    同一时刻,身穿补丁常衣、被护卫还画上些黑点的脸上,辛承望自己照着镜子,都觉的这是自己吗。

    *

    十天后,大有进展的辛承望和又黑了好几个度的陈增会上面。

    刚一见面,俩人都指着对方笑。

    一个去尝州城南所谓贱民的窝棚巷子,一个去扛大包,俩人说着说着同时乐了一下。

    辛承望开口,“我先说吧,兵册上七万实际的数只有四万,这还是加上老幼病弱的,还有上官来查的时候,会花钱找地痞流氓充人数。”

    陈增摇摇头,“我这漕运更大胆,运十船粮食,账册上写十五船、十八船,端看当天漕运正使的心情。”

    两人倒上茶水,将杯子使劲一放。

    其实对此二人已有点心理草稿,可是真知道的时候,又无力的怒火。

    拍桌子、骂人,都没用,还不如省省力气。

    而且,从上到下都是既得利益者,你不掺和,他们容不下你,把你排挤走。

    陈增摇头满脸灰败,他们两人怎么跟这么多官员斗,什么办法都没用。

    而且都是一条船上的,你但凡找个想策反,那边直接就去找尹知府,说不定他们俩人都得因为半夜失火送了命。

    陈增双眼喷火,一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第5/15页)

    贪官污吏,对他这样的性格来说,恨不得闹到金殿去。

    可相比他在这失去理智,辛承望想到的就多了。

    怒了一下,更想的明白。

    知府每年贪这么多钱,朝廷那里不知吗,下面的都分润,怎么就没一个背后有别的靠山去告密。

    而且既然账本数目每年都大变化,户部吏部兵部是真的都不知道吗。

    发现知府贪钱是简单的,可是他本人考虑的就多了。

    哪怕费劲心思,真能成功在不漏风声的情况下,弄到真实账本,把知府他们都送到大牢里去,那自己还能怎么样呢?

    把这些老狐狸都斗下去,也不过朝堂上官员眼里,自己这通判的位子是坐的名副其实的。

    可是这又怎么样呢,辛承望知道哪怕再换个知府也是走上这一条**。

    把官员弄来这里,朝堂上的大佬就做慈善的吗。

    投桃报李,你没钱拿什么报?

    朝堂上金钱开道,去人府邸守门的都看碟下菜,不是一个人能改变的。

    皇帝制度本身就是最大的源头,辛承望可不愿自己的亲人,被别人再报复上,他可不愿做这个冤大头。

    陈增还从那打鸡血似的精神着,满脑子都想着得从胥吏还是士卒下手,获取更多的证据。

    他这可是做大事,头脑无比清晰。

    但就在这时候,抬头看到还撑着脸随意的辛兄,直接接受不了。

    “都到这时候了,你怎么还这么冷静,咱们要是成功了”

    陈增话还没说完,就被按住肩膀让坐下,辛承望倒上水,“你先冷静,来,先喝水。”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先听我说,尹知府不是好官,可他是坏官吗?”

    陈增张张嘴,愣住了,心里却知道不是。

    士卒人数是少了,可并没有克扣现有的士卒钱粮,就是漕运,他去扛大包的时候,那么多出苦力的都夸知府是个好官。

    每月都

    按时结钱,哪怕码头上的都得给工头孝敬,这里却不用,逢年过节知府还会派人送吃食、两尺布料。

    不落钱的官就是好官,更别说还受了人家吃用的好处。

    相邻的府城百姓都偷偷借着亲戚的名义来挣钱,可见尹知府的名声。

    陈增刚才多么上脑,现在多么冷静,是呀,他贪的是朝廷户部拨的钱,可不是贪的治下百姓钱粮。

    而且兵部的士卒数量有对的吗,兵部上下那些官员不也多报人数,上下其手?

    要是这么仔细想想,那些尚书贪钱还不是为了给皇上庆贺诞辰、还有太后、皇后、太子殿下、各位皇子公主,大婚、生子、节日,这么多日子,百官庆贺。

    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多么丢人。

    以前辛兄玩笑似的话,此刻钻进了脑子里。

    吏部是真现在才发现吗,还是只是借他们这抱着一腔热血的手来干他们不愿干的事。

    此刻明明是夏季,整个人却手脚冰凉。

    官场,迈进来才发现,这可比考场还难解。

    辛承望将门窗打开看一圈关上,走到身边小声道,“行了,这么晚了,先回去休息吧。”

    陈增抬头看过去,知道他是有法子了,不由点头起身。

    吱呀的门声关闭,良久房间内忽的一声笑。

    *

    迈入七月,当茉莉花如雪般盛开,散发幽幽香气时。

    一纸上奏的折子,让整个朝堂上炸开了锅。

    来自此届进士的尝州通判,上奏朝廷的折子,说尝州从知府到胥吏,都是贪官污吏。

    士卒军饷,每年近三万人的数;漕运损耗,每十船写十五船,一次就落下五船的粮食损耗。

    这些都进了他们的口袋,请求朝廷严惩。

    关键是这封奏折,通判是皇帝派往各地的耳目,自当直上御案,可是却先后被吏部和丞相知晓。

    关关键是,竟都把这奏折呈给陛下看了。

    陛下龙颜大怒,要彻查整个尝州官员,可是吏部尚书说,从上到下数百官员的话,那尝州没人打理。

    而且马上就要八月税收,组织各县百姓服徭役,从知府到胥吏,那何人收税呢?

    老狐狸们谁都不想趟这浑水,可是涉及的人里有自己的学生或是沾亲带故的,不能不管。

    朝堂上为这事争吵不休,户部尚书和吏部等六部尚书都上演了全武行,看的朝堂上的武将是睁大了眼,也不眯着眼打瞌睡了。

    政敌就是政敌,这是真下狠手啊。

    这边上拳头,那边脑袋撞,官鞋都飞了老远,是真开了眼了。

    身穿龙袍的皇上一声怒吼,才制止这闹剧,数天之后,旨意是税收之后再派钦差下去当调查。

    可是这钦差的人选,又得扯皮。

    这个事,过年前能不能办上还是个迷。

    同一时刻,知府后堂,尹知府喝着茶水,满脸镇定。

    他贪的钱送上去,以为他不会留后手吗。

    若是知道他的钱给谁,还会反问缺不缺钱,争着抢着去送呢。

    压下得意,瞧着对面坐的年轻人,一时间复杂无言。

    这年轻人是真的聪明,不是自作聪明的聪明,也不是不知聪明的聪明,前程不可限量。

    知府开口,“小子,我有个孙女,年方二八,温柔贤淑,嫁给你如何?”

    辛承望被呛了下,放下茶杯,“知府大人,您可别开玩笑了,我家娘子正怀着孩子,要她听到了,我可得跪搓衣板。”

    尹知府一怔,哈哈大笑。

    聪明人怎么不会明白这意思呢,他可是从四品官居知府,人脉遍布朝堂,但凡拉拔点就够他受用的,可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还真对老人家有礼,都没说拒绝二字。

    当官后才更明白,能够守住本心多么难。

    他怎么早遇不上这样品行的后生呢,真不聪明,愚笨。

    “小子,老夫实话跟你说,光京城的禁军就三成空饷,你以为朝堂上的大人们不知道吗,正因为知道,谁都不敢戳破,也都变着法儿的搂银子。”

    “京城那比海都深,动弹不得,还不如在地方做些实事,想大展拳脚,太多桎梏。”

    说完,眼睛流露出没落来。

    他年轻时也是凌云壮志,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看多了一些事后,他妥协了,认输了。

    辛承望走出府邸大门,抬头望眼天空,接着目视前方大步而去,回家找媳妇去喽。

    他不会迷茫,因为知道天也会变。

    *

    江南的河流、石桥,让人流连忘返,细雨蒙蒙下,夫妻俩一把油纸伞撑着欣赏着那一处处青石砖瓦。

    顾芦雪的肚子真的能看出来圆溜溜的了,口味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穿男之一眼入心》 100-108(第6/15页)

    今天喜欢吃酸的明天喜欢吃咸的。

    不知不觉,蝉鸣消失了。

    朝廷的旨意还没正式下,辛承望就听到了结果。

    他这举报有功,赏赐绸缎、瓷器、首饰和白银百两。

    可还没等到赏赐来呢,又传来朝堂上很多官员弹劾他。

    说他没有真实证据状告上官、同僚,还上任带账本,精于算计,恐坏超纲。

    也有一些官员给说好话,说算的是朝廷钱财,怎能与商人混为一谈。

    辛承望心里清楚,这除了温左侍郎指示的,怕是还有尹知府的帮忙。

    但对于他这种掀桌子不玩的路数,显然惹恼了朝中一些人,怕其他通判有样学样,非得给个教训。

    于是邸报传来,从正六品的通判,改为再往南的江浙省下辖的知县。

    陈增知道的时候,气的红了眼,反而辛承望安慰了其几句。

    通判的官袍还在路上,就又回去京城了,这次来的是知县的正七品鸂鶒图案的官袍。

    上任是仓促的,委以重任的。

    侍郎来信件,话里话外这其实是升官,通判看着是正六品,却一点实权没有,只是当个摆设,知县却是真正的治理一县。

    面对从正六品到正七品的变化,辛承望笑的多吃了两碗米饭,并没有其他人想的差心情。

    在家乡,馒头、饺子、包子等面食是主流,这里大米是做出花来的。

    辛承望适应良好,顾芦雪也是吃的新奇,各种米粉做的糕点尝的不亦乐乎。

    “恭喜相公,升官了。”顾芦雪这话是面含笑意,很是认真。

    无论做什么,吃糠咽菜,她都跟着他,不会分开。

    辛承望牵着她的手,攸的一乐,“听说会路过西湖,咱们去看看再去上任地方,就是不知道那里有啥好吃的。”

    顾芦雪歪着头左看右看,轻嗯一声,满眼期待,只是嘴上还是说着,可惜这里刚布置的差不多。

    夫妻两人并肩而立,絮絮叨叨,可是神情间却是那么契合。

    第103章 没钱库房跑老鼠的兴县

    算算上任时间太宽裕,从尝州到县城的距离,可比京城近多了。

    再加上没其他什么事,溜达溜达没个影子,收拾东西也不紧不慢的。

    对年糕本身,辛承望和媳妇是不喜欢的,可是放菜里,俩人就都会吃。

    自己做不出人家那味道,只是没想到,跟人攀谈说着说着,老板哈哈大笑,说可以教给他们怎么做好吃。

    年糕要放水桶里养着啥的,调料有哪些。

    辛承望连忙阻止,这不都是秘方吗,竟然这么大方就说出来了。

    老板反倒哈哈大笑,说隔三差五的来吃,都认识他们两口子,而且他看人看的准,是富贵人家,拿去自己做着吃,那祖宗知道也高兴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