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山上有人家(种田)》 60-67(第1/10页)
第61章 第 61 章 数钱
约定送货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心中有底,这次谢知云没再跟着,只齐山一个人驾车去县城。
路上还载了几个同村的, 倒也不怎么无聊。
拢共就剩七八斤蜂蜜, 两家杂货铺和一家糖水铺一分, 很快就卖完, 用不着再去走街串巷寻找买家。
杂货铺里收的都是罐子装, 比在外面卖要便宜点儿,小罐三十五,半斤装一百四十八。糖水铺则是过秤, 按着两百一十二文一斤的价。
一番下来, 也赚了近二两。
齐山揣着钱,立刻去找了烤鸭铺子。不愧是京城来的稀罕玩意儿, 即便天快黑了, 生意依旧红火。
价钱也不便宜,一整只得七十文。不过确实诱人, 外皮红亮酥脆, 闻着一点儿不腥, 还隐有果木香气。
齐山爽快地付钱买下一只,没让小二帮着片肉,直接用油纸包裹严实,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筐。那些个富贵人家不在乎骨头架子上粘的那点儿肉, 他可舍不得,回去还能丢给二黑解解馋呢。
没旁的事要办, 也不必留下卖货,他就没花钱住客栈,干脆趁着月色往回赶。
一路走走停停, 到天亮时,他又绕去镇上,买了些果干、蜜饯之类的零嘴儿,割了几斤肉,这才往家走。
山上,谢知云正和张玉梅在院子里晒菜干。
各种菜蔬卖的时间一长,价钱自然就下来,两三文一斤,还不见得有人买。自家又吃不及,只能趁还没老,赶紧摘下来晒干了存着,到冬日只有萝卜白菜时,又是好滋味。
太阳还没将院子照满,大大小小的竹匾、竹席已摆了不少,豇豆、眉豆、葫芦片……整整齐齐地铺在上面。
齐山不在,他们也不敢逞强往房顶上送。反正近来太阳烈,如此放着晒个一天,也差不多能蒸干水汽。
天还不大热,二黑难得没趴在地上,跟在俩人屁股后面捡不小心掉落的豆子吃。不沾油荤的东西,它竟也吃得欢。
家里不缺这口,它又懂事,不曾碰竹匾上的,谢知云便由着它去。
忙着忙着,身后的大黑狗不知什么时候跑去门口,摇着尾巴嘤嘤叫唤。
张玉梅瞟了一眼,停下手里的活,说道:“别是大山回来了,今儿怎地这么早?”
谢知云也无心继续,扔下手里还热着的长豇豆,迈步往院门口走。
四个月大的肚子已经开始隆起,夏日衣衫单薄,比较明显,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
靠在竹门边,远远就看见齐山牵着驴子过来。垂下的竹筐里也不知装了什么,二黑总想蹦跳着凑上去嗅闻,被齐山毫不客气地掀到一边,又屁颠屁颠地跟上。
他面上不知不觉就带上笑,出声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齐山步子迈得更大些,喜气洋洋地说:“昨儿到县城还算早,就把货都送出去了,便省得再花钱住店。”
落后一步的张玉梅搭腔:“那岂不是没咋歇息。”
齐山跟在他们后面进门,径直往驴棚的方向走,“路上走得不急,停了好几回。”
再怎么停,他独自一人赶夜路,没个轮换放哨的,肯定没敢合眼。
张玉梅急急忙忙道:“早上还剩的有米粥和苞米饼子,我去热热,再炒几个菜,先垫垫肚子,好好睡一觉。”
都已经熟悉,齐山也没同她客套,点点头应下:“那就麻烦婶子了。”
又将大花背上的竹篓解下,暂且放到一旁,笑着说:“我买了烤鸭,婶子等会儿下山记得带些回去,都尝尝鲜。”
张玉梅转过头,“嚯,是京味轩那家的吧,上回吃还是前年,那我可有口福了。”
话是这么说,真等离开时,她硬是不愿收下半只,最后只撕了一条腿,用油纸仔细包好了带走。
齐山虽年轻,也架不住彻夜未眠,吃饱喝足后,倦意很快涌上来。
待张玉梅离开,他便锁了院门回房睡觉,谢知云也被哄上床躺下。
原以为才起一两个时辰,会睡不着,没想到听到身旁平稳的呼吸声,也慢慢闭上眼。
再次醒来,已过了晌午。天上没什么云彩,太阳直直打下来,给一方小院镀上金光,屋外屋内都被热气侵染。
即便垫了竹席,也冒出一层细汗,黏在身上,很不好受。舀盆水仔细擦洗过后,方才觉得舒爽许多。
齐山出去倒水,顺便到菜园子揪了两个嫩青的小黄瓜,和一把韭菜叶。
“晌午摊几张煎饼,再打盆蛋汤,把烤鸭子切了吃怎么样?”
谢知云自然没什么意见,烤鸭就是他馋了才让买的。早上那会儿刚吃饱饭,实在没处塞,一口没尝,现下肚子饿了正好。
天热,齐山担心鸭子放坏,特意接了桶凉水放屋里,将其镇着,取出来时还是那副红亮诱人的模样。
齐山刀工不错,小心片成薄片,摞在碟子里。骨头上还沾了些肉丝,据说用油炸一下也好吃,他没费那功夫,拢到一起全放到二黑的破碗。
二黑果然高兴,咬着骨头在屋檐下蹦蹦跳跳。折腾好一会儿,还挑出一块大的,衔到院外小树林,刨了个坑埋起来。
谢知云坐在门口做小鞋子,瞧见它的举动,不禁好笑。
这家伙热衷于埋骨头,但坑刨得多了,时间一久,连自己都不记得。上回在林子里挖出好几个坑,最后什么都没找到,还闷闷不乐了大半天。
不料今儿又开始了,也不晓得下次想起来,还能不能再找着。
等二黑来来回回埋下几块骨头,晌午饭也做好了。
谢知云先尝了块鸭肉,外皮香酥,肥而不腻,肉质柔软细嫩,配着咸香的酱汁,果真还是记忆中的好滋味。
不怪他惦记着。
补过觉,又尝了美味,夫夫俩终于腾出空来清点银两。
齐山解下腰间的钱袋子,将里面的碎银和铜板全倒在桌上,说道:“昨天卖蜂蜜得一两六钱多,加上上次的三两九钱,这一茬就挣了五两半。”
谢知云拨弄着几块碎银,眼里皆是喜色,“下回还是多装些小罐子的,比按斤两卖划算得多。”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趟积攒下经验,往后心里就有数。等入冬前再割蜜,可以留出几小罐,给何大哥、方老板、靳少爷都送一份。”
虽说这样有占便宜的嫌疑,但赚钱嘛,不丢人。再说愿不愿意分享给别人,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他和谢知云又不强求。
谢知云在商户人家长大,这点道理比齐山看得更清,自然不会反对。还说:“那给掏叔说一声,叫他挑几个罐子,上下釉涂个色。”
送礼嘛,与众不同才更能显出心意。
两人谈论几句,将此事记在心里,又继续去数桌上的铜板。
待穿好两串,已没剩几个零散的,齐山起身准备将碎银和钱串放进木箱子。
谢知云叫住他,“不如拿过来,清点一下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山上有人家(种田)》 60-67(第2/10页)
共存了多少家当。”
“好。”
木箱子是齐山亲手做的,算不上精致,但严丝合缝的,还上了两把小锁,很是稳妥。
齐山在手里掂了掂,大步朝着桌边走来,“还挺沉。”
咔哒声响,小锁被打开,掀开盖子,里面全是白花花的碎银,只有两串还没来得及带去镇上换的铜板。
数起来便快得多,不过家里没戥子,他们只能凭着大小和重量,来估摸价值。
把碎银块挨个掂量完,齐山说:“这箱子里拢共是十一两八钱。”
谢知云看着桌上分成两堆的银钱,接话,“加上这次的一两六钱,就是……十三两四钱。”
他俩都不怎么抠,每次去镇上或县城,没少买包子、面条吃,还常常割肉、买果子、蜜饯,能攒这么多着实了不起。
两人摸摸大小不一的银块,越看越高兴,都没忍住笑出声。
乐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往木箱里装,等将小锁重新挂上去。
谢知云拍拍箱子,说:“下回再去镇上,也买个戥子回来,省得还要一块块数,还不一定准。”
他们以后常要做些小买卖,这东西备一个不坏,自个儿称称更放心,省得被人糊弄。
齐山颔首应下,想起什么,托着木箱停下脚步又说:“我今儿还顺道去方宅看了下,崔少爷的伤已经大好,预计入秋就要带着商队出发南下,叫我们可以准备收货了。”
“不过你身子渐重,再跟着出去跑不方便,万一磕到碰到可不得了。我到处收货送货又顾不上家里,总麻烦张婶也不像话,还是请个人照料来得放心。”
谢知云下意识就想说自己一个人在家也能行,伸手摸摸肚子,话到嘴边打个转,又改了主意:“也好,那便找个手脚麻利、爱干净的婶子或阿叔,帮忙做做饭、洗洗衣裳就成。”
“嗯,我暂且还不出门,先在村里慢慢问着。”
这事儿不能马虎,要长期在家待着的,定得精挑细选,雇个信得过的才行。
齐山琢磨着,等会儿还是下山托李奶奶和张玉梅帮忙打听一下。她们对村人的了解,可比自己多。
第62章 第 62 章 帮工
有张玉梅和李奶奶帮着参谋, 不出半个月,找帮工的事儿就有了眉目。
是河沿边牛三贵家的夫郎,名唤赵渔, 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 已有三个娃娃, 大的十来岁, 最小的那个才五岁。
婆母和公爹还在, 不过都上了年纪,身子也不大好。公爹有哮症,做不得重活, 平日还要吃药。婆母受风湿困扰多年, 不仅驼背,连手脚都扭曲变形, 能强撑着行走就不错, 更别指望她做活。
老两口只能帮忙照看孩子、烧火做饭,养家糊口的重任便全落在赵渔夫夫身上。
光靠那几亩地也养不活, 牛三贵便常常外出做工。赵渔一个哥儿, 力气不足, 又不会什么手艺,就没他那么容易。
好在养孩子、侍候病人的经验足,也能找到活儿干。他上一份工就是帮隔壁村的夫郎伺候月子。
时日一到,自然没他的事儿, 领完工钱,就回家待着。
张玉梅和李奶奶帮着找了好几个有意向的妇人、夫郎, 齐山比较来比较去,又和谢知云商量过,最后还是决定雇赵渔。
他给人干了几年类似的活计, 没听说有手脚不干净的传闻。同在一个村,家里也知根知底的,先前收货还打过几回交道,一屋子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虽然穷了点儿,但收拾得很利索,并非邋里邋遢。
齐山抽个空,特意上门和他谈了下,很快讲好工钱。因只是帮忙做些洗衣做饭、给禽畜添加食水的活儿,不怎么费力,还管两顿饭,工钱并不高,每月五百文。
不过胜在稳定。
考虑到自己和谢知云都没带过孩子,齐山直接同赵渔定了一年的约。
对赵渔来说,这样再好不过,照料人的活可遇不可求,何况还是在一个村里,他巴不得多做些时日。
俩人三言两语商定好,又找何守义拟了张契书,各自按下手印,这事儿就算落定。
七月十六立秋,也是和赵渔约定第一天上工的日子。
清晨,天还未大亮,谢知云睡得迷迷糊糊,就听见二黑在外凶恶的吼叫。被齐山呵斥一声,才稍微收敛。
谢知云披上外裳,趿着鞋子走到门口,正好看见齐山跟在二黑身后往院外去。
头一天做工,赵渔丝毫不敢懈怠,早早地起来,把家里收拾妥当便出发。
翻过山坡就听见一阵狗叫,吓得他一哆嗦,攥着手稳稳心神,才敢继续往前迈步。好在离土墙瓦房越近,狗叫声就越小。
等看到健壮的黑狗老老实实跟在齐山腿边,并没冲上来,他着实舒了口气。
他不是多话的人,下意识露出个笑,干巴巴说声“早”,就算是打招呼。
齐山也不在意,拍拍犹在龇牙咧嘴试图恐吓来客的二黑,点点头以示回应,转身先一步走进院子。
赵渔连忙跟上,生怕惹人不快,只敢盯着自己脚尖。
齐山看出他不自在,错了下身,说道:“家里活儿不多,草料我都提前备好,赵哥往后不必起那么早,天亮了再来也不迟。”
赵渔忙不迭点头,完了又反应过来齐山在前面看不见,改应声好。
谢知云靠在卧房门口笑盈盈同他打招呼:“赵哥早,爬山累着了吧?堂屋有凉水,你先坐着歇歇。”
赵渔哪能答应,连连摆手说自己不渴。见他们俩口子说话都和和气气的,也终于放松下来,主动问自己要做些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本就是请人来干活的,齐山也没客套,站在院子里仔细跟他交代:“还没来得及煮早饭,赵哥看着做一顿。我把青草割回来,等吃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