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个女郎虽然样貌是和曹班很像, 但是两人性别不同,气质也完全不同啊。
虽然说没有像世家女郎般盘发簪花,但是梳成一束高高扎在脑海,以彩线编织其中的样式,看起来也是英姿飒爽、丰神俊逸,不知为何,让人想起了最近传得满城闻名的那位段家女郎。
袁绍和曹操开玩笑:“阿操,莫不是你在凉州,还有个素未谋面的妹妹?”
曹操用胳膊肘顶了一下袁绍,对女郎道:“实在抱歉,阿班是我阿弟,在颍川求学,久未相见,太过想念,所以有些恍惚了。”
意识到自己认错了人,他也有些尴尬,主动提出给女郎的酒水买单。
反正平时出来喝酒,基本都是他付账的,袁公子看着身出名门,在钱财上还真不如他有君子气量。
谁知那女郎拒绝了。
曹操在打量段宁的同时,段宁也在打量曹操。
从两位年轻郎君的话中,段宁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真是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妹妹的便宜哥哥。
曹家曾经想毒杀曹班,甚至在更早以前,生母邓猛女还是贵人的时候,曹操的祖父曹腾就计划通过产婆杀死双子中的一个了。
如今曹家不知道双生子都在世,段宁这个见不得光的亲姐姐,面对曹操这个假哥哥,自然也是没什么好脸色。
如果这是在她凉州,等曹操出门,就会迎来一个麻袋,但奈何这是天子脚下,段宁暂时还不能拿他怎样。
“呵,那想必公子和令弟的感情一定很好了。”曹操邀请段宁在他们旁边的席案就坐,但是段宁没有落座,曹操和袁绍为了展示君子风度也只能这样站着和段宁说话。
曹操刚想回话,又被袁绍插嘴道:“自然,阿操和他的阿弟,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呢。”
段宁眉毛一挑,故作疑惑道:“是么?那可就奇怪了。”
“既然是双生子,为何兄长在京师,而独独将弟弟留在颍川呢?”
这让人怎么解释?曹操因这女郎的外貌对她还颇有亲切感,不想破坏第一印象,况且阿飞这会儿也在看着他呢。
可总不能实话实说,他家那位阿弟是个假郎君,家中能让她离家求学已是格外开明了,哪里还会让她来洛阳太学呢?
袁绍见曹操不说话,在一旁笑道:“女郎不曾读书吧,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弟凡事为兄长考虑,以兄为先,这是圣人之言,我们太学学子都是熟知的。”
袁绍一张口,味儿就冲得段宁有点头晕。
“哦——”她拖长尾音,转头对阿飞道:“原来两位郎君,竟是太学学子!”
阿飞也很是配合,点头道:“哇塞!”
袁绍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得意道:“正是。”
曹操还有点后悔,袁绍说的那番话,他可以说得更漂亮,他只是没对方这么不要脸而已!
谁知段宁看向袁绍,眉眼弯弯笑问道:“即是如此,那想必公子家中幼弟也是事事以公子为先了?”
袁绍一顿,脑海中袁术嚣张跋扈的模样浮现出来,当即脸色难看得入咽蚊蝇。
曹操自然是知道袁绍家里情况的,但是为了“知己”的面子,他必须忍住不笑,再加上因为想到曹班,他也没了喝酒的心情,在袁绍辩驳之前,就拉着他付了酒钱,两人匆匆离开了酒肆。
“我呸!”
段宁盘膝坐下,双手撑在膝头,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热茶。
“久—未—相—见—,太—过—想—念—”她捏着嗓子学曹操说的话。
“口区——”
阿飞噗嗤一笑,给段宁添茶:“我没想到段庄主是这种性格。”
阿飞名粟飞,是符柯手下原特勤组一组的组长,在做流民之前,是行武世家的女儿,胆大心细,记忆力奇好,早年曹班在洛阳读书的时候,常常由她带队在谯县和洛阳两地间运送货品和钱财。
格物院一号文出台后,特勤组撤销,人员也进行了一次统一调配。符柯成为了情报部的部首,部首下面的两位副职,一位是吴声,目前常驻颍川情报部大本营,另一位就是粟飞,常驻洛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50-60(第7/14页)
“我以前也不是这样的。”段宁看着茶杯上飘出来的热气,老掌柜不知何时已经进了内室,酒肆大堂内,两个女郎相对而坐。
“可能这就是凉州的魅力所在吧。”
“段庄主对凉州很有感情呀。”阿飞状似不经意道。
段宁朗声笑道:“哈!先说好,可别给我来这套啊,咱们要是打官腔,天黑都谈不出结论。”
阿飞一怔,随即也笑了,轻声道:“是我僭越了,等部首来后一起商定吧。”
随着姐妹俩手下的势力发展,人事管理问题成为头等大事,如果不在起步阶段就定好基调,未来两方人手相接处,必然会产生摩擦和麻烦。
但是人事问题又涉及姐妹的身份问题,这个就颇为敏感了。
如今姐妹的生母是当朝太后,皇帝是从州郡找来的,妹妹曹班以郎君身份示人,姐姐在凉州拥有私兵,最极端的情况作为情报部门,尤其是长期在皇宫游走的情报人员,不得不考虑
现在的关键是,姐妹俩是如何想的。
符柯先请示了曹班,曹班传信回来道:以格物院之造物,但求为世所用。
这话确实是主公的风格,但又颇为暧昧,为世所用,如何用?谁来规定谁能用,谁不能用?这之间的差距可大了。
符柯不依不饶,继续打请示,曹班被追问得没办法,知道必须给选择跟随她的人一个答复,彼时姐姐段宁已经拿到官方信印,出发进京,姐姐主动提出,在洛阳和符柯她们面对面谈。
“首先,我不会认回生母。”
当着贾诩、符柯等人的面,段宁给出了她的答复。
这话的意思就是,她不会选择那条最高最险的路。
“段庄主如何保证呢?”符柯丝毫不退让,就她个人来说,在最初认识曹班的时候,她就已经许下了只认曹班一人为主的诺言,这一点不会因为曹班有什么假哥哥和真姐姐而发生改变。
段宁道:“和邓太后见面那天,我会当面和她说明,那日你应该也会在场吧。”
符柯和粟飞对视一眼,点头道:“我会全程陪同。”
段宁不可置否:“这次面圣,我也不会提出在官职或者军职方面的要求,我手下的兵,依然只是“部曲”。”
符柯闻言,终于稍微松了口气。
段宁进京的队伍为了不引人瞩目,马匹并不多,但是符柯清楚凉州三大田庄的战力,武部学子在这些凉州大马前根本不够看,格物院藏了多少惊世骇俗的事物,她作为情报部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若是段宁对格物院有侵吞的意思,以曹班目前的实力,胜算渺茫。
符柯还想说什么,被段宁打断道:“未来会如何,说都不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你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只要我们的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利益,我们之间就可以签订盟约。”
段宁说完,贾诩招呼手下将事先准备好的合同,人手一份,发给了符柯和她的手下。
“这是我们拟定的盟约,你们先看看,内容比较多,包括确立两边共同认可的职级和军级机制,盟约的约束方式,责任机制等等。”
“其实当下,我如何想不重要,你家主公如何也不重要。”
符柯难得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段宁给她举了一个例子。
“假若这世间只有稻米一种作物,天将大旱,你的主公会如何做?”
符柯不假思索道:“修水利,囤米粮。”
段宁摇头道:“她会种麦。”
“可是您刚刚不是说,世间没有麦”
符柯还没说完,自己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她的主公,在造麦,在造这世间没有之物。
段宁淡淡道:“我们如何选,就要看这世间,还能留下几种作物了。”
由格物院和凉州三大田庄联合签署的盟约正式在姐妹俩的势力范围的三地七郡同时公示。
盟约未涉及姐妹身世等敏感问题,因此不是保密件,内容很多,光是正文就有一百五十多页,附文更是有十三份。
但是对于身处格物院的学子和身处田庄的职工们来说,最直接的变化来自于他们的编号,两方人马编号不再重复,比如贾诩不再是00002号,而变成了00004号。
盟约的全部内容被一字不落地记录在武朝正史《武书》之中,连着原文带附文,因此有戏言道,《武书》有十卷,《盟约》占其三。因此后世在印刷出版《武书》时,为了阅读的流畅性,常常把《盟约》单独成册印制。 ——
正月前,曹操再次书信给曹班,按照习俗,正旦日家中需要祭祖,前两年这件事都是由父亲来做,但是曹班都以失魂症发作为由推辞了。
曹操心里也有些埋怨曹班,但是今年父亲竟然都提都不提这事,看来只能他这个当哥哥的亲子出马了。
由于曹嵩现在是大司农,需要在正旦日当天的大朝会后,侍奉宴席,因此曹家的祭祖需要提前完成。
谁知还有两日就到正月了,家中一切都已筹备妥当,依然不见曹班声影,父亲母亲更是围着曹德转,唤曹操“大郎”,唤曹德“阿盼”,全然一副忘记曹家还有个“二郎”的样子了。
那日在酒肆的场景再次浮现在曹操眼前,曹操直觉父母和曹班,在瞒着他什么,可是细一想,又摸不清思绪
第56章
天还未亮, 小皇帝就被内殿侍奉的宦官从榻上叫了起来。
皇帝经过大半年,已经适应了宫内的生活,但这是灵帝继位后的第一个正旦日, 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他身边负责提醒流程的礼官和太监比他紧张多了。
正旦日当天, 皇帝的行程表被排得满满得, 汉代以孝道治国,这第一件事自然是向宫内如今地位最高的邓太后请安。
太后所居的嘉德殿离皇帝的住所有一段距离,皇帝虽然不需要自己走,但是被冷风吹了一路, 也终于清醒了, 和往常一样问完安, 刘宏却发现,太后今天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太后不喜欢正旦日吗?”
太后恍然间回过神,皇帝现在还未换上朝服,鼻头被冻得有些发红,看着颇为显稚气。
朝会后,云台殿正殿会设宴款待百官, 段家女郎段宁和她在朝中任郎官的哥哥破例列席。
段宁……她的长女……
符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两位女郎的画像送入长秋宫,但是画像终究只是画像,邓太后只能不断在脑海中浮现次女的模样,以此来想象长女的样子。
即使是在深宫之中,她也知道凉州不是什么养人的地方,她不曾见过段颎,只能从宫内流传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他对羌胡强硬果决的态度,才想应是家风严苛的性格。
在知道女儿立了战功, 亲自射杀了敌首的时候,作为母亲,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后怕。
宫里的侍女会用向往和崇拜的语气描绘这位战场女武神的英姿,可是她连女儿穿上戎装的画面都不敢想象,如今只要联想到战争,她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50-60(第8/14页)
会想到段宁,就会想到
太后以身体不适为回内殿休息了,皇帝在小黄门的簇拥下前往台阁区面见群臣。
朝会后,就到了正旦大宴。
段宁和段铭在队伍的最末尾,不说身为女子的段宁了,段铭这样的郎官参加正旦大宴也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等待进殿的时候,队伍里频频有人回头看他俩。
段宁是泰然自若,面不改色,但是段铭就没那么淡定了,尤其看到他的大上级光禄勋刘劭也在用好奇的眼光回头打量他和妹妹的时候,他只能将头压得更低,在心中不停暗示自己——我只是来蹭饭的。
段宁踏入云台殿的刹那,就感觉到一道视线,准确地捕捉到了自己的身影。
在外面站久了,陡然进入室内,视线还有些恍惚,她看向殿内深处,高座上的华服女子也在看着她。
那就是她和妹妹在这个世界的生母——邓太后。
段宁随段铭之后入席,那道视线也随之消失。
东汉的宫廷宴席自然和寻常百姓家的伙食大相径庭,段氏在凉州天高皇帝远,在规矩上的约束不必京师,因此段铭私下里一直觉得,尚书台的食堂伙食是不如段府的。但是这宫廷大宴还未上来,正殿里就已经能闻到味道了,只有热食能将味道传得如此之远啊!
上餐前,司徒刘宠负责恭颂本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